摄友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下不才,退休之后无心去发挥余热,却成为一名“摄友”。因为我喜爱摄影,朋友都把我称为“好摄之徒”。
  加入“摄友”行列,的确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首先,它让我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上班时,每天来去匆匆,忧心忡忡,不是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就是为人事关系殚精竭虑,纠缠于眼前的利害,其他的一切在我们眼中已如一团迷雾。退休后放下那些负担,拿起相机,我才突然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美好。严冬季节,枯树的枝条千姿百态,线条苍劲;春天到了,植物一天一个变化,细嫩的芽叶勃勃向上,像水彩一般透明,使人的心里不由得产生一种激情;到了下雨天,大地又像水墨画一般烟雨蒙蒙,那树叶上滚动的水珠,在微距镜头之下,映现着大千世界的奇妙。于是,我便更加渴望着到田野中去,到山岳中去,到戈壁沙漠去,去拜谒圣灵,去与大自然对话。于是,我也尝试着与朋友们一起,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驴”行(背包族驴友们的旅行)。
  “摄友”眼光都分外锐利,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世间,美的东西一经发现便会被“摄友”“一网打尽”。“摄友”的信息十分灵通:北山的桃花开了,南坡的石榴红了,博览会开幕了,大剧院上演新戏了……他们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然后结伙蜂拥而去,早早支好“长枪短炮”,将目标收进镜头之中。
  要是仅局限于这个层面,那“摄友”的水平也就太小儿科了。“摄友”的功夫在于以独特的视觉从平凡中发现美。美无处不在,关键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一栋破烂的旧房子,他们能从中看出造型之美;一把生锈的旧铜锁,他们能从中看出质地之美;一张平常的面孔、一双平常的眼睛,他们能从中洞察出其中的神美。甚至那些丑陋的东西,上升到作品之中,也能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
  “摄友”不吝惜体力和财力,像蜜蜂采蜜一般忙碌着。高山爬了一座又一座,没有条件去高原、去戈壁的也不甘心闲着,背着沉重的摄影包,在大街小巷一圈又一圈地转。他们这么投入,这么专注,原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份博大的爱:爱艺术,爱我们这个社会,爱整个自然界。
  网络的兴起给“摄友”搭建起了一个绝好的平台,让“摄友”交流的空间更宽阔。有了网络这个平台,“摄友”才能打破地域的局限以图传情,以图会友,天南地北一帮热爱艺术、热爱生命的人聚拢在一起。现在,有不少“摄友”还经常把摄影作品放到网上征求意见;技术上有了问题,也到网上来寻求解决办法;天南地北的人因为共同的志趣,在这儿交上了朋友。鄙人的某些拙作放在网上,不但有本市的朋友来评论,连来自英国的一个小伙子、法国的一个老太太(都是华人)都来交流心得。在这儿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版主在操心的同时,有那么一点点给你的作品评级打分的权力,能让你从“骑士”晋升为“伯爵”,或者从“泡菜”提拔为“陈年泡菜”……大家愿意来这儿,更多是为了一份友情,图一个快活。北京一位“摄友”刚得了一个孙子,便把孙子当成了绝佳的模特,每周都要把孙子的照片放到网上展示,让大家和她一起分享当奶奶的快乐。
  做一名“摄友”,我感到很充实,也很快乐。大家如果闲来无事,也不妨上一上“蜂鸟”、“新摄影”、“迪派”等摄影网站,网上的照片拍得好也罢,坏也罢,都无法改变“摄友”对摄影的执著追求。因为他们的快乐宣言是:我拍摄,我快乐!
  责编/海燕
其他文献
在上世纪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和老陈、小张在县委农村办公室,负责上下联系汇报工作。当时正值整风整社,又是汇报情况,又是统计报表,打电话上下联系较多,我们几乎每晚都要加班到10多点钟才能休息。那时我们每人每月29斤口粮,还要节约2斤,吃到嘴的只有27斤。年纪最大的老陈不到40岁,我和小张都是20出头的年青人,每餐在食堂打3两米饭(我和小张家属都在农村),只能吃个半饱。有时晚上加班,多买一份3两米的饭,
期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农村改革发展站在新起点上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会突出
期刊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上世纪60年代,一首名叫《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曲唱遍祖国大地,至今不衰。这首歌的曲作者朱践耳、演唱者才旦卓玛名声远播已数十年,而词作者蕉萍却鲜为人知。蕉萍是笔名,作者的真实姓名叫姚筱舟,江西铅山人。前不久,已经75岁的姚筱舟,因为参加“二野军大五分校饶铅校友联谊会”回到家乡石塘省亲,向笔者讲述了创作该词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下放期间萌发创作热情   
期刊
登天揽月续春秋   ○楚学   祥云圣火传五洲,   神七冲天震寰球。   五星红旗苍穹扬,   中国脚印太空留。   九州欢呼齐努力,   登天揽月续春秋。     中国的足音   ○兆光   2008年9月27日   全球的目光聚焦在   距地面343公里的   太空轨道上   神舟七号的舱门   徐徐打开   翟志刚   在浩瀚的太空   迈出了中国人的第一步   中国的足音   在宇宙间
期刊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世上只有一个词最难,那就是“坚持”。18年一把屎一把尿照顾病榻上的婆婆,有几个媳妇能做到?六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端茶送饭、洗浴喂药,又有几个媳妇能做到?然而她做到了,她就是万安县芙蓉镇的下岗女工廖连香。      久病床前有孝媳      今年49岁的廖连香,原是江西省万安县粮油加工公司的一名职工。公司解散下岗后,生活陷入困境,靠开小米店补贴家用。1990年以来,身患严重
期刊
在河南省许昌市新兴路西段万里运输公司家属院里,有一位以一颗金子般的爱心,病榻前精心呵护妻子57载的老人,他就是有着52年党龄、现已76岁的河南省许昌市万里运输公司退休职工林全堂。       57年前,他们喜结良缘      林全堂4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靠给人家洗衣服、纺棉花维持生活。心灵手巧的林全堂6岁时就跟着母亲学会了纺线、纳鞋底的手艺,帮助母亲到集市上卖线、卖鞋底。11岁,他就挑着担子贩卖瓜
期刊
家住上海浦东新区的陈月芳今年64岁,退休之前她是上海纽扣厂的职工,党员。陈月芳在纽扣厂工作几十年,年年评先进,先后获得上海纺织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退休时,陈月芳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工资比别人多了200元,想推也推不掉。退休后,陈月芳不愿意闲着,她多拿了政府的200元,她想报恩,于是给自己选择了一份不计报酬的工作。她看到墙上、树上、电线杆上甚至公交站牌上
期刊
我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工资36元。次年转正,工资定为43.5元。一直到1978年才长一级工资,拿50元。这是我从参加工作到改革开放前的16年工资情况。   改革开放后,我的工资可说是步步高,节节甜。1988年,我的工资增至97元,比1978年增长近2倍。1998年,工资增至720元,比1988年增长近8倍,比1978年增长14.4倍。1999年我退休,令我高兴的是,退休后工资仍有较大增长。到2
期刊
     
期刊
1、打开拉链检查蚕丝外观:优质蚕丝为乳白色略带黄,蚕丝表面有柔和的光泽,不发黑、不发涩,丝质绵长,内部无成团的絮状碎蚕丝。   2、燃烧法鉴别蚕丝纯度:点燃后,有动物蛋白烧焦的臭味,燃尽后成为粉末状,说明蚕丝纯度高。   3、蚕丝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劣质蚕丝及废料,可生产成蚕丝絮片(俗称碎蚕丝),由其制成的蚕丝被,重量大而且柔软度差,容易潮湿板结,并且卫生状况很差,睡起来也不舒适。   4、蚕丝强伸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