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使得小学成为了最重要的基础阶段,而语文作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引导的作用。为使学生能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素质教育和知识储备,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如何更好的开展小学教学也成为了教师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互动教学的强化措施等问题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措施
引言:
目前就为实现小学语文教學的目标,教师们已广泛使用了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但通过日常的教学反馈,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如何强化成为首要待解决的问题。互动教学这一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之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者远比单纯学习理论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
一、互动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观念转换较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分别是是一方负责传输信息,而另一方仅接受传输的信息即可,课堂氛围冰冷,教师的传输方式也主要以满堂灌为主,长此以往,学生对课堂学习便会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而随着互动教学方式的提出,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所改变,但仍存在部分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关注到与学生间的互动,缺乏互动意识,仅想完成课程讲授。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是不符合当下语文教学潮流[1]。
(二)教师的自身素养较低
语文教学实则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这三者中的主导地位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素质较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不深刻,没有广泛阅读相关内容,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课文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2]。
二、互动教学的主要形式
课堂提问、小组合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们在课堂上的角色也从单纯的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转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指路人。教师们在提问中能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样可以更深层次的知晓学生的性格优缺点。而小组合作可以让原先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因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此前提下,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会有助于主动思考问题。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具体要求
(一)角色转换促进和谐的关系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这依靠着教师自身角色的转换,这也是师生互动能否“动”起来的前提和保证[3]。在课堂里,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两个主体,而在原先的课堂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下,从而使学生学习。教学活动都是以课程要求和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主要根据下进行的,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但新课改后,对课堂的新要求是鲜活,所谓鲜活就是让课堂动起来,富有活力和朝气。
语文教学的内容多以阅读为主,而阅读本身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方式。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给人带来的触动远超于课堂本身,阅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丰富着教学的精神境界。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共同阅读中,体会到不仅是文本中的知识,更促进了双方和谐的关系。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静夜思》这一课时,便可以通过朗读增强教学氛围。老师带领学生诵读诗歌,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传递,领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素质提高保证课堂的效果
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教育的首要要求是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事一种教学质量的体现。现当下的社会,网络高度发达,小学生对上网的熟练程度不亚于一个成年人。如果教学内容仅停留在课文本身,或是感悟是来源于网络,并不是真情实感的体会,都会使学生丧失兴趣。独特的感悟会帮助学生体会到课文深层的内涵,这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好体现,也是创新精神的诠释。教师的压力与以往许多年比不降反大幅增加了,这是因为时代在变化,所有人都在前进中,而身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更是要做到跟紧时代并广泛阅读,形成个人的思维体系。
(三)引导思考有助思路的扩宽
根据课程大纲安排,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核心问题,会帮助其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起到深化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的作用。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到知识并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要做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这与教师的引导力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决策者贯穿于整节课堂教学中,但不是机械的规定和限制学生的思维[4]。例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大禹治水》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进行课程内容的引入,并利用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或者根据学生们喜爱的历史人物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四)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因课文的种类不同,对氛围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并设置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使不有趣的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以《静夜思》为例,通过演示文稿把宁静的夜晚画面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回答:(1)在此之前,你们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么?是和谁一起呢?(2)你们曾经有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么?原因是什么?(3)夜晚有静静的躺在床上思考过问题的同学么?是在想什么呢?通过与学生一系列的问题互动,使学习过程中的充斥着代入感,有意识的从问题引导学生把思路向课文本身靠拢。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使得课堂氛围在问题的渲染下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也变成了师生之间思维碰撞的平台。
四、结束语
总之,语文学习是学生培养良好文字阅读、赏析和写作能力的学科,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是一个人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语文教学重新“动感” 起来,但真正实现“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作用与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娜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0(6);25-26.
[2]施自强[1].师生互动,共建和谐的阅读课堂——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教研版,2015,0(1);110-110.
[3]黄晓艳[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浅谈.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7);99-99.
[4]于冬梅[1].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0(1);83-8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措施
引言:
目前就为实现小学语文教學的目标,教师们已广泛使用了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但通过日常的教学反馈,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如何强化成为首要待解决的问题。互动教学这一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之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者远比单纯学习理论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
一、互动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观念转换较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的角色分别是是一方负责传输信息,而另一方仅接受传输的信息即可,课堂氛围冰冷,教师的传输方式也主要以满堂灌为主,长此以往,学生对课堂学习便会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而随着互动教学方式的提出,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所改变,但仍存在部分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关注到与学生间的互动,缺乏互动意识,仅想完成课程讲授。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是不符合当下语文教学潮流[1]。
(二)教师的自身素养较低
语文教学实则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这三者中的主导地位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素质较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不深刻,没有广泛阅读相关内容,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课文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2]。
二、互动教学的主要形式
课堂提问、小组合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们在课堂上的角色也从单纯的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转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指路人。教师们在提问中能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样可以更深层次的知晓学生的性格优缺点。而小组合作可以让原先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因教学方式的转变而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此前提下,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会有助于主动思考问题。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具体要求
(一)角色转换促进和谐的关系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这依靠着教师自身角色的转换,这也是师生互动能否“动”起来的前提和保证[3]。在课堂里,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两个主体,而在原先的课堂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下,从而使学生学习。教学活动都是以课程要求和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主要根据下进行的,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但新课改后,对课堂的新要求是鲜活,所谓鲜活就是让课堂动起来,富有活力和朝气。
语文教学的内容多以阅读为主,而阅读本身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方式。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给人带来的触动远超于课堂本身,阅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丰富着教学的精神境界。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共同阅读中,体会到不仅是文本中的知识,更促进了双方和谐的关系。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静夜思》这一课时,便可以通过朗读增强教学氛围。老师带领学生诵读诗歌,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传递,领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素质提高保证课堂的效果
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教育的首要要求是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事一种教学质量的体现。现当下的社会,网络高度发达,小学生对上网的熟练程度不亚于一个成年人。如果教学内容仅停留在课文本身,或是感悟是来源于网络,并不是真情实感的体会,都会使学生丧失兴趣。独特的感悟会帮助学生体会到课文深层的内涵,这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好体现,也是创新精神的诠释。教师的压力与以往许多年比不降反大幅增加了,这是因为时代在变化,所有人都在前进中,而身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更是要做到跟紧时代并广泛阅读,形成个人的思维体系。
(三)引导思考有助思路的扩宽
根据课程大纲安排,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核心问题,会帮助其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起到深化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的作用。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到知识并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要做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这与教师的引导力是分不开的。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决策者贯穿于整节课堂教学中,但不是机械的规定和限制学生的思维[4]。例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大禹治水》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进行课程内容的引入,并利用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或者根据学生们喜爱的历史人物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四)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因课文的种类不同,对氛围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并设置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使不有趣的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以《静夜思》为例,通过演示文稿把宁静的夜晚画面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回答:(1)在此之前,你们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象么?是和谁一起呢?(2)你们曾经有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么?原因是什么?(3)夜晚有静静的躺在床上思考过问题的同学么?是在想什么呢?通过与学生一系列的问题互动,使学习过程中的充斥着代入感,有意识的从问题引导学生把思路向课文本身靠拢。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使得课堂氛围在问题的渲染下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也变成了师生之间思维碰撞的平台。
四、结束语
总之,语文学习是学生培养良好文字阅读、赏析和写作能力的学科,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是一个人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语文教学重新“动感” 起来,但真正实现“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作用与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娜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0(6);25-26.
[2]施自强[1].师生互动,共建和谐的阅读课堂——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教研版,2015,0(1);110-110.
[3]黄晓艳[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浅谈.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7);99-99.
[4]于冬梅[1].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0(1);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