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形成道德形态的重要时期,有效地形成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于学生道德的形成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立德树人的教育重要意义,讨论了立德树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有效的立德树人实施方式。
关键词: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實施路径;研究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许多优秀文化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同时也要将其渗透到教育中,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的主要要求是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应有的素质,学校的教育应该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基础,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实施的重要性
在现代学院课程体系中,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在基础教育中,需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结合教学要求,打造科学系统的教育计划。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立德树人的教学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言传身教,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并严格执行。社会的稳定发展进步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特点和爱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想辨识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理想的人。
二、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问题
(一)社会和家庭教育缺乏联系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现代生活的压力,导致我国全职家庭妇女人数逐渐减少。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个人财富不断增加,许多家庭的教育会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这导致德育工作缺乏社会和家庭的纽带,使得学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更具一定的挑战性。
(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忽视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思想教育的目标,也是一种信仰。但仅靠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意识形态。从立德树人教育的现状来看,课堂理论教学是主要的形式,很多教师忽视了实践过程,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立德树人教育方面涵盖了复杂的知识,而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将社会发展融入实例,引导学生将社会价值观视为言行的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一种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
三、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的多元工程。在立德树人实施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是重要的因素,需要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是第一课堂,家人会直接成为学生的模仿和学习对象。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各类立德树人教学活动需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和方针,有计划和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学习基本知识和认知时,学校的每一个教育单元,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发展。立德树人是一种对行为和认知的规范,是对个人基本价值的反馈,因此社会需要构建有利于形成优秀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的道德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三者需要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唯有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品质人才。
(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立德树人不仅是将德融入教学,更要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接受并得到良好的实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学生对德的认知。可以开展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立德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的文明人。老师可以开展很多课外活动,比如辩论、演讲和表演等,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还可以打造校园文化,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在实践中突出学校的教育特色,打破独特的实践形式。此外,将立德树人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立德树人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立德树人进行思想教学必须从根本上贯彻,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机制开展。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立德树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据学生需要,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只有这样,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才能深入人心,并在生活中得到实践。要将理论知识作为立德树人学习的重要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为学生的有效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观察学生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制定内容时,要融入党的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实践成果,使学生把思想观念付诸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反省自我的习惯,使学生在思想学习中不断进步。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师德教育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和职业道德,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提高道德素质,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用良好的沟通在师生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获得学生真正的信任,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言行。学校要建立教师不端行为查处机制,降低教师不端行为的可能性,共建美好校园。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单一的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效果不佳。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立德树人教学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同等地位,这样师生才能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使知识转移更加高效。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和论坛等作为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以理解和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在所面临的困难,这也是立德树人教学的重要途径。
(六)推进人文环境的建设
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要组织丰富的社团活动,营造文化氛围。要加强俱乐部队伍建设,聘请组织活动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俱乐部辅导员,将立德树人教学知识与乐趣相结合,形成典型的俱乐部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立德树人学习的关注,更好地巩固教学内容,同时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夯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基础。
(七)提高立德树人教师的学习能力
好的思想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提高立德树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需要备课,准备标准教材、教法并相互交流。在上课前,要集体课程。每节课后,思想教育老师需要回顾讲课是否详细,是否通俗易懂,学生是否喜欢听,为下一堂课积累经验。教师要力求了解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立德树人教材更加生动逼真;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开发思想理论课,深刻影响学生的言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实施中,教师要在学习方面贯彻以德育人的思想,同时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长远的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提高立德树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华瑛.“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思政及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5):33-34.
[2]孙青媚.立德树人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价值观的重构[J].求知导刊,2021(22):85-86.
[3]徐静静.用劳动来实践用写作来传达——劳动教育在微写作中的渗透[J].作文,2021(20):58-59.
关键词: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實施路径;研究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许多优秀文化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同时也要将其渗透到教育中,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的主要要求是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应有的素质,学校的教育应该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基础,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实施的重要性
在现代学院课程体系中,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在基础教育中,需要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结合教学要求,打造科学系统的教育计划。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立德树人的教学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言传身教,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并严格执行。社会的稳定发展进步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特点和爱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想辨识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理想的人。
二、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问题
(一)社会和家庭教育缺乏联系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现代生活的压力,导致我国全职家庭妇女人数逐渐减少。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个人财富不断增加,许多家庭的教育会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这导致德育工作缺乏社会和家庭的纽带,使得学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更具一定的挑战性。
(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忽视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思想教育的目标,也是一种信仰。但仅靠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意识形态。从立德树人教育的现状来看,课堂理论教学是主要的形式,很多教师忽视了实践过程,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立德树人教育方面涵盖了复杂的知识,而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教师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将社会发展融入实例,引导学生将社会价值观视为言行的规范,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一种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
三、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立德树人教育工作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的多元工程。在立德树人实施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是重要的因素,需要共同参与。家庭教育是第一课堂,家人会直接成为学生的模仿和学习对象。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各类立德树人教学活动需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和方针,有计划和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学习基本知识和认知时,学校的每一个教育单元,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发展。立德树人是一种对行为和认知的规范,是对个人基本价值的反馈,因此社会需要构建有利于形成优秀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的道德体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三者需要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唯有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品质人才。
(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立德树人不仅是将德融入教学,更要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接受并得到良好的实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学生对德的认知。可以开展以社区志愿服务为主题的立德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的文明人。老师可以开展很多课外活动,比如辩论、演讲和表演等,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还可以打造校园文化,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在实践中突出学校的教育特色,打破独特的实践形式。此外,将立德树人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立德树人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立德树人进行思想教学必须从根本上贯彻,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机制开展。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立德树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据学生需要,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只有这样,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才能深入人心,并在生活中得到实践。要将理论知识作为立德树人学习的重要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为学生的有效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实践中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观察学生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制定内容时,要融入党的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实践成果,使学生把思想观念付诸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反省自我的习惯,使学生在思想学习中不断进步。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师德教育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和职业道德,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提高道德素质,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用良好的沟通在师生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获得学生真正的信任,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言行。学校要建立教师不端行为查处机制,降低教师不端行为的可能性,共建美好校园。
(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单一的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效果不佳。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立德树人教学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同等地位,这样师生才能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使知识转移更加高效。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和论坛等作为与学生互动的平台,以理解和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在所面临的困难,这也是立德树人教学的重要途径。
(六)推进人文环境的建设
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要组织丰富的社团活动,营造文化氛围。要加强俱乐部队伍建设,聘请组织活动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俱乐部辅导员,将立德树人教学知识与乐趣相结合,形成典型的俱乐部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立德树人学习的关注,更好地巩固教学内容,同时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夯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基础。
(七)提高立德树人教师的学习能力
好的思想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提高立德树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需要备课,准备标准教材、教法并相互交流。在上课前,要集体课程。每节课后,思想教育老师需要回顾讲课是否详细,是否通俗易懂,学生是否喜欢听,为下一堂课积累经验。教师要力求了解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立德树人教材更加生动逼真;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开发思想理论课,深刻影响学生的言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阶段立德树人实施中,教师要在学习方面贯彻以德育人的思想,同时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长远的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提高立德树人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华瑛.“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思政及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5):33-34.
[2]孙青媚.立德树人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价值观的重构[J].求知导刊,2021(22):85-86.
[3]徐静静.用劳动来实践用写作来传达——劳动教育在微写作中的渗透[J].作文,2021(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