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34.2万辆;2002年,中国汽车产销开始出现“井喷”行情,一举超过300万辆大关;2005年1至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61.89萬辆和458.83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均可达到550万辆。
中国的汽车市场让业界振奋不已,然而广东汽车产业的再度复苏及其飞速发展却让不少人始料不及,以致有人质疑:广东的汽车产业是否发展过猛?其“短板”能否“修长”?这种担忧也许并非杞人忧天,因为曾经拥有技术且风靡一时的世界十大汽车品牌的陨落,给关注汽车产业发展的人留下了太多的警示和疑虑。
打造中国“底特律”也好,群星璀璨谋汽配也罢,归根结底,只有手握核心技术、开创自主品牌、建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链条,才是拯救广东汽车产业的根本出路。但是,这条路到底有多远,还要走多久,至今仍是个未知数。因此要看到,广东汽车产业的发展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2005年,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欧盟环保双指令出台,令中国外贸频频碰壁。纺织业已被贸易争端搞得焦头烂额,家电业又被双指令撞得遍体鳞伤,跟着鞋业、玩具业也叫苦不迭:成本上涨了,而产品价格依旧未能提升,出口竞争力日益弱化。为此,一些国内企业在考虑转移市场,改变生产定位。事实上,这也许是明智之举,但并非根本举措。说到底,依然是科技含量问题、技术核心问题。“力弱受人欺”,中国企业的确需要“强身健体”,然而这个过程同样是任重而道远的!
回顾一年来中国外贸遭遇技术壁垒的状况,不免让人不安与扫兴。然而,恰逢《大经贸》创刊20周年,让我心存些许欣慰与快乐。《大经贸》的20年,见证了中国贸易是一个在摩擦与反摩擦中不断拓展、前进的历程,《大经贸》也由此从幼小走向成熟。接力一个成熟的《大经贸》,忽然有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感,生怕把她领着往回走,又变幼小了。
包括办杂志,一切都是那么的任重而道远……
中国的汽车市场让业界振奋不已,然而广东汽车产业的再度复苏及其飞速发展却让不少人始料不及,以致有人质疑:广东的汽车产业是否发展过猛?其“短板”能否“修长”?这种担忧也许并非杞人忧天,因为曾经拥有技术且风靡一时的世界十大汽车品牌的陨落,给关注汽车产业发展的人留下了太多的警示和疑虑。
打造中国“底特律”也好,群星璀璨谋汽配也罢,归根结底,只有手握核心技术、开创自主品牌、建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链条,才是拯救广东汽车产业的根本出路。但是,这条路到底有多远,还要走多久,至今仍是个未知数。因此要看到,广东汽车产业的发展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2005年,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欧盟环保双指令出台,令中国外贸频频碰壁。纺织业已被贸易争端搞得焦头烂额,家电业又被双指令撞得遍体鳞伤,跟着鞋业、玩具业也叫苦不迭:成本上涨了,而产品价格依旧未能提升,出口竞争力日益弱化。为此,一些国内企业在考虑转移市场,改变生产定位。事实上,这也许是明智之举,但并非根本举措。说到底,依然是科技含量问题、技术核心问题。“力弱受人欺”,中国企业的确需要“强身健体”,然而这个过程同样是任重而道远的!
回顾一年来中国外贸遭遇技术壁垒的状况,不免让人不安与扫兴。然而,恰逢《大经贸》创刊20周年,让我心存些许欣慰与快乐。《大经贸》的20年,见证了中国贸易是一个在摩擦与反摩擦中不断拓展、前进的历程,《大经贸》也由此从幼小走向成熟。接力一个成熟的《大经贸》,忽然有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感,生怕把她领着往回走,又变幼小了。
包括办杂志,一切都是那么的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