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王》为例,浅谈散文细读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细读的主体是学生,细读直接指向语言,教师“在场”。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根本在于:在老师的唤醒和引导下,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语义、语辞等因素,深入品味言语的丰富表现力,从不同层面体悟其蕴涵的情味、意味、理由味,此所谓“语文味”。
  文字花园里散文以其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真切的情感,深邃的意蕴,以及一丝不苟的形式,绽放为异彩纷呈、幽香四溢的奇葩,引导着人们追寻她的幽香,争睹她的芳容。然而,作为初中学生,往往在领略散文之美时,却常常陷入困境。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散文课堂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笔者认为,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当从细节入手。笔者将结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老王》课文为例,简要介绍几种细读常用方法:
  1.诵读入情。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人的情感能够最細致地表现在声音上。”真正的诵读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触摸,是文本与心灵的和谐共振,发于声,而合于情。因此,在诵读中体会,在体会中诵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就逐渐走进了文体的语境,以及作者的心灵,此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我们的汉语,更是“具有特殊的灵活性和诗性特质”(李荣启《文学语言学》),词汇、句子本身具有节奏、旋律、色彩、结构等诸多审美因素。因此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各种各样的诵读机会,运用各种不同的朗读方法,如教师示范读、学生表演读、名家配乐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让学生沉浸在声音的世界里,直接感受语言的形式美和文章的情感美。
  例如,“老王”临终送鸡蛋的细节,就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特别是对“老王”的三句话、九个字更应反复诵。第一句,是“我”问他“身体好些了吗”,他只回答了一个“嗯”字。这一个“嗯”该怎样诵读?是含糊敷衍,是木讷笨拙还是有善意掩饰?第二句,是“我”说“老王,这么下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时,他也只回答了三个字:“我不吃。”可以尝试不同的重读、语调、语速来朗读,以此来还原老王的心理,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第三句,是当我转身进屋去拿钱时,他说的五个字:“我不是要钱。”通过诵读,体会揣摩,深入理解老王的真实意向,学生的情感能产生更强烈的震荡。总之,通过对细节的诵读,学生就更容易真切体会到:像老王这样一个饱受白眼的下层劳动者,能够得到钱氏夫妇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关心,在他的心中已是充满了喜悦、甚至是“受宠若惊”般的感恩的。所以,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临终他也要将这份感激表达出来。即使他没有华丽的言词(其实根本就没有言词),即使木讷的他还是领受了杨绛给的钱,但当学生充满深情地读着“那大大的鸡蛋和上好的香油”,读到那“僵直的身子、结着灰翳的眼神”时学生就很容易触摸到那份诀别的深情了。这些诵读足以引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共振。
  2.咀嚼品味。由于文学语言的指向性和包容性,往往使文本意蕴呈现出层次性。文学语言上一般分为“本事意蕴层”和“哲学——美学意蕴层”。所谓本事意蕴层,是指文本的文学形象层所表达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观念,它没有脱离语言符号本身的确指意义或现实意义,是文本的浅层意蕴。“哲学——美学意蕴层”是指文学形象中所蕴含这作家对自然、社会的一种深度悟察,对历史人生的一种深邃洞见,它往往透视出对人生的深层内涵、社会的深刻本质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李荣启《文学语言》P123)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我们感知的往往只是文本的浅层意思,而文本细读就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反复地咀嚼,品味出其中蕴含着的“味”,反复咀嚼、深入品味,从而感悟出语言文字丰富的表现力。简而言之,就是要咀嚼出“语文味”。当然咀嚼不是像吃饭一样每一口都要细嚼慢咽,那样就会容易肢解文章;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要善于发现文本中“富有意味”的语言形式。比如那些潜藏着丰富内涵的词句、凸显作家审美个性的语言,“反常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诸如词义配合的变序和变异、语言的断裂和跳跃、意象的蒙太奇组合等)。
  读杨绛的散文就像聆听一位历经沧桑而从容淡定的老人,娓娓叙述着人世百态。例如《老王》: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而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
  这一段有好几个词具有深刻的暗示性,值得细细咀嚼,最值得咀嚼的还是那个“货”字。“货”上加了点号,因为像默存的这些人,在那个年代实在连货物都不配。货物还要小心轻放,二这些老骨头们本就应该“脱胎换骨”地改造了!此外还有“掉落”一词,为什么不用“跌落”呢?因为“掉落”意味深长,这里默存好像真正成为“货物”啊!那个社会就是这样,非得把人变成非人,把最清醒的知识分子变成最麻木的没有知觉的货物!这对于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一场劫难,一次人生的炼狱啊!
  还要: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这一段里,一个“哑”着嗓子,一个“笑”说,这两个字就很值得咀嚼,在咀嚼中,学生就会深刻体会到人性的善良,体会到那个寒夜来自彼此心灵的温暖。
  3.对比赏美。作家是依据自己语言来展现自己个性的。文学语言的个性化,是文学风格形成的标志,是作者潜心追求的目标之一。他们在创作时,凭借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字词句进行别出心裁的选择与组合,以传达出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词语、句式、修辞,甚至标点符号等,采用置换、删除、添补、调整等手段,进行对比辨析,从而体会作品遣词造句的准确、巧妙、传神等,使学生获得阅读的审美发现和审美愉悦。如《老王》: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了;那时他的“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如果换成直接叙述的形式,可以这样写: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老王思想观念没用跟上形势,等他明白过来了,组织却拒绝了他,因此最终成了单干户。
  这样对比辨析,学生就会很容易体会到还是直接引用老王的话,能够更加真切而又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那就是对当时社会未能对一个凄苦的残疾人尽到责任和义务的讽刺和鞭挞。
  4.激疑探幽。文本细读,必然指向言语本身。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都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海明威就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是他处理艺术和生活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概括的说就是:他认为文学应该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中,他主张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由此看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本语言中的矛盾处、悖情理处、有意味处和貌似无疑处激疑设问,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品味、感悟和体验,从而“曲径通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并且这种方法有助于消除学生盲从心理,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求异创新的能力。
  再如,在体会老王“不幸”时,学生对他的生活的艰苦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他“精神的凄苦”体会有难度,我们可以着重抓住“三独”,激疑探究。请看下一处“悖情有理”的细节: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个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好多年了。
  杨绛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按常理应该回答“是”或“不是”。但他却答非所问,说“住哪儿好多年了”,很显然这“有悖情理”。教师抓住这一点设问激疑,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就不难体会到老王只是把那塌败的小屋当作栖身之所,并没有当成“家”。因为“家”是充满温馨的港湾,而老王在这里有的只是形单影只的孤独和疾病缠身的凄苦。
  5.“挑拨”争鸣。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第三条基本原则是“教师在场”。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有时为了进一步挖掘文本深层意蕴,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认知差异、心理差距,在关键点制造疑云,“挑拨”起争鸣的战火,从而促使学生细读课文,寻根究底,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学生间形成真正的智力碰撞。那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争辩中越辩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例如《老王》一文:作者自称是“幸运者”,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对此肯定有不同意见,然而这一问题恰好是从深层次理解作者人生境界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可以趁机“挑拨”,引出“幸运者”还是“不幸者”的课堂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的幸与不幸不能够仅仅以生活水准来衡量(何况杨绛的生活也确实困难),其实从人生的命运的角度说,和老王一样是“社会的不幸者”。老王的不幸就像他的瞎眼一样,是先天的“营养不良”;而“我”的不幸,乃是后天的“恶病”形成,是病态的毒恶的社会所致。十年劫难,十年缄默,十年荒芜,对于惜时如金、以写作为生命的杨绛来说,该是一场多么不幸的灾难!由此看来,这边散文写的是两个异常善良的不幸者,在“寒夜”般的年代里,彼此取暖,彼此的慰藉。此外,我们还要使学生认识到杨绛在文中以如此平和简约的语言来表现她自己的不幸,正是她人格的伟大、人生境界的高尚的写照。
  6.补白会意。文学作品的空白是指文本中未呈现的部分,它是文体结构的“无”,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冰山”,最早明确提出“空白”这一概念的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伊瑟尔所说的空白的含义大致有三重:第一重,相对于文学形式而言,空白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含蓄的笔法,是无法之法的暗示;第二重,相对于接受者的审美感受而言,空白是一种召唤,是以不全向全作出的诱导,是通过未到顶点唤起读者对顶点的期待和想象,他通过悬念引导读者对最终意味的具体实现;第三重,意义是指空白组织和构成了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构建活动,最终形成审美意境,呈现艺术的审美本质。(沈文慧《于无声处听惊雷》)
  因此,充分利用課文的“空白”精心设计,营造补白的想象氛围,能缩短学生与文本、作者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从而排除阅读障碍,深入文章的内核,领会文本的意蕴。当然,“补白”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而定,要善于把握时机,讲究形式,考虑其“度”,以最优化地运用。通常我们可以在以下几点进行补白:即对教学突破点补白,对意蕴深化点补白,对情感凝聚点补白,对情节跳跃点补白。
  例如《老王》:
  我谢了他的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这是一个很值得咀嚼的细节,老王给我送来鸡蛋和香油,我想给钱,老王只说了句“我不是要钱”,很显然,这里正是老王木讷性格的表现。那么他到底是要什么呢?可见,他心中许多要说的话都潜藏在心底,不知怎么说,不知从哪里说起。因此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王的心境,模拟老王进行“心里话”的补白,有助于学生体会老王临终感恩的心情,体会“我”在与老王交往中情感付出的不对等性,进而为从深层次理解我“愧怍”的原因作铺垫。
  7.联想触发。罗丹认为:“艺术就是情感。”(《罗丹艺术论》P3)列夫托尔斯泰在解释艺术活动时说:“在自己心中唤起一度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别人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P47)由此看来,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唤起、唤醒”的过程,作者用自己的情感唤起、唤醒读者相关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作品中人、事、物、景,触发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联想出相关的人、事、物、景,以便准确地把握意象,丰富阅读的感受。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经给学生介绍“走进文本”的要点:一是“读出自己”,二要“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中读出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与自己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历史。
  如《老王》中送香油,鸡蛋时的外貌描写:
  脸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那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一段,杨绛一改平和、淡定的笔法,不惜以触目惊心的笔触描绘惨不忍睹的病态。可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缺乏这样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博物馆的古尸,实验室的骷髅,以唤起他们深层的体验,增强文章的震撼力。
  8.考据索隐。狭义的考据,专指考订史册的方法。主要指校刊,考证,释义等传统笺注方法和研究方法。借鉴到文本细读中来,就是以确凿的语言材料和事实根据作为研读的立足点和研发点,深入发掘文本中潜藏的意蕴或作者故意引去的内容,以求得在更宽广的学术视野中和深入思想层面对文本的理解与通融。考据法,也是现代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最重视的方法。强调用证据和材料说话,有几分证据,就说几分话。那么,在文本细读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有关涉及文章宏旨的细节,我们不妨有意识鼓励学生运用考据的方法进行文本研读。当然,我们把握一个度,万不可堕入处处实证的泥坑,把文本解剖得支离破碎。
  例如:课文首段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第六节却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这是不是矛盾?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要着重考察这一段中的第一句话——“文化大革命开始”。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搜索“文化大革命”这一时代背景,搜索杨绛在“文革”时期的遭遇。从而了解到杨跭在“文革”中被定为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甚至下放干校,接劳动改造,作者都说“人人可以起来欺凌戏侮”。因此,她不敢坐是因为当时作为“反动学术权威”,不敢坐劳动人民拉的车,不敢“骑在人民头上”。另外,从另一侧面也写出了老王不怕牵累,真诚关心钱钟书夫妇的善良。
  当然,散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举偶推导,辐射延展,再造想象等。教师善于把握文本细读的关键点,灵活运用合适的解读方法,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含英咀华,一定能让学生循着语言的芬芳,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对话,从而主动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章意义,进入建构起学生个体芳香充盈的心灵空间。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中学)
其他文献
2月4日,农历小年,一段段由各地方言汇成的祝福视频,点亮了北京西单、上海南京东路、广州天河广场、成都太古里等30余城市地标“巨幕”。临近春节,BEIJING汽车通过祝福上屏的形式,帮身处异乡的“原年人”与亲朋好友搭建起互赠祝福的桥梁,为这个特殊的春节平添了一份温度。原地过年,祝福到家  春节期间的全国性人员流动和聚集难免增加疫情传播风险,面对严峻态势,多地倡议原地过年。每个原地过年的普通人,都是牺
【内容摘要】体育游戏集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竞争性于一身,是体育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从三维健康观的角度来分析他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增强体质和身体机能;提高心理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三维健康观体育游戏增强体质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游戏源远流长,是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具有情节性、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等。它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是一篇文艺学论文。对于此篇文章,学生普遍感到深奥难懂;作为教师,也甚感教授这一篇课文之难。我想一者因为“艺术”二字本身就让人望而生畏,别一方面恐怕因为我们平时对文中所谈绘画、戏曲、书法、建筑、印章,包括文学等艺术虽有所接触,但却没有或很少真正从艺术美之角度欣赏过它们,这一方面的感受和认识都很不足。在此,笔者结合文中“‘全’与‘粹’、‘虚’与‘实’”这两组概念对课文作以剖析
【内容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新课改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对改革当前初中德育,提高初中德育实效的实践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初中德育更好地关注学生生活,更好地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在生活中塑造学生的品德等,同时可引导学生自主创造幸福生活,学会享受美好生活,并帮助学校实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终极目标。  【关键词】生活教育 初中德育 幸福生活  一、生活教育的内涵  陶行知
我们常会有这样一个发现:明明在初中物理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之后物理成绩却并不理想,甚至能否听懂都是个问题,更别说解题了,为此许多学生产生了畏惧、厌倦物理课程的心理。问题出在哪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的改变,初中的物理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比较直接、直观,对物理的认知更多的倾向于感性认知,所涉及到的物理应用也是一些简单的、形象的事例,包括需要运用公式计算的也只是根据公式,代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之一。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对学生素质的较高要求,化学上,这种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很多,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正确地掌握和应用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规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形
一般的教学过程为:备课上课作业检查评价。备课是进行过程的起始过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整个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语文课的备课过程一般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备课笔记。备课时目标要明确,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或明确指出个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
笔者组织学生研读了刘禹锡的三十六首(篇)诗(文),旨在引导学生对刘禹锡思想、艺术、人生及其现实指导意义进行发掘,学习、领会古代文化(文学)之精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化素养及人文精神,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情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的渐变,为学生的治学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并在鼓励学生撰写研读论文的基础上,将研究所得择其精要
【内容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需要创造型的教育,而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和知识技能的传承者,必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所理解的创造型教师不仅是一种形象,更应该是一种行为。  【关键词】创新 创造 竞争 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而又提出了教育创新的要求。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
现在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了,不少学生认为,把知识点从书上划下来,考试时从书上找到相应知识点并能写到试卷上就行了,由于忽视了平时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和复习,每次考下来,结果就偏偏与学生的得高分愿望相反。转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思想观念,端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态度,已迫在眉睫。由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些探索。  一、加:加强能力培养  闭卷考试,许多教师为了追求分数的最大值,重知识传授、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