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肱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行切开复位双钢板治疗的159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资料。男83例,女76例;年龄14~79岁,平均42.6岁。根据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及术后是否行肘关节松解手术分为2组:僵硬组(屈伸和/或旋转活动度<100°和/或行肘关节松解术)和非僵硬组(屈伸及旋转活动度≥100°且未行肘关节松解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年龄、性别、损伤侧别、损伤能量、骨折AO分型、开放/闭合骨折、是否合并其他骨折、是否合并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手术入路、内固定构型、是否使用抗异位骨化药物、是否行取内固定手术等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0~63个月(平均32.0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获愈合。僵硬组38例,非僵硬组12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能量损伤(OR=3.141,95%CI 1.396~7.070,P=0.006)和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OR=2.596,95%CI 1.123~6.000,P=0.026)是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高能量损伤及受伤至手术时间>1周与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密切相关,是导致肱骨髁间骨折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在临床治疗中充分警惕并谨慎处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及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者血清内中期因子(midkine,MK)水平,研究MK在HSP、HS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内科收治的35例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其中HSP组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疾病,尽管原因多种多样,但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新生儿出生后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治疗以降低肺血管压力,改善血流动力学为根本。现代治疗如吸入型一氧化氮、高频振荡通气、体外膜肺氧合和(或)其他肺血管扩张剂可降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病死率。吸入一氧化氮是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氧合,减少体外膜肺氧合的需要。不同胎龄吸入一氧化
期刊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由人肠道病毒(EVs)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等严重并发症。1998年以来,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引起。近10年来,柯萨奇A组6型(CV-A6)逐渐取代EV-71及C
目的了解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致病株分子特征,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新生儿金葡菌感染病例临床信息,并检测分离株分子生物学特征,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及PCR法扩增mecA鉴定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ethicillin-s
期刊
目的探讨关节压缩成型技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骨科采用关节压缩成型技术手术治疗的28例(28髋)髋臼后壁骨折并关节面粉碎压缩患者资料。男25例,女3例;年龄26~63岁,平均49.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2 d,平均7.8 d。按Letournel-Judet分型全部为单一元素(简单)后壁骨折,均合并股
Kickstand支架技术是一种骨科外固定术的拓展技术,其通过在原有外固定支架安装附加结构,实现抬高患肢,使患肢发生潜在压疮的足跟部皮肤脱离与支撑面之间的接触,促进外周静脉和淋巴液回流,以达到预防长期卧床引起的压疮和减轻水肿的目的。本研究将简要介绍这一技术发展及其如何改善疗效。Kickstand支架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领域是一种实用的高效价外固定拓展技术。为了减少术后压疮防护和水肿治疗的负担,这一技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可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后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因为预防不足、诊断不及时而带来严重后果。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和骨质疏松后骨折与再骨折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逐年增加。本综述从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3个方面回顾近年来骨质疏松后骨折与再骨折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影像学水平从双能X线吸收
目的判断肩锁关节韧带在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12具经福尔马林常规处理的正常肩关节尸体标本,解剖分离、显露喙锁韧带(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观察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的起止点分布、外观形态及附着区,并测量斜方韧带及锥形韧带长度、锁骨附着区冠状位及矢状位的长度、最外侧点到锁骨远端的距离以及斜方韧带及锥形韧带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夹角。随后将12具完整的肩关节标本随机分为A、B、C、D四组(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