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在对深化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学校体育改革上,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头雁,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每一年的体育考试都认真组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一致好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近三年来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市体育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体育考试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人们进一步审视体育考试提供新的启示。
一、合肥市中招体育考试
合肥市实施中招体育考试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从以满分30分的比例到以满分15分的比例计入总分,再到按照ABCD四个等级计入考生综合素质评定,再到以满分30分计入中考总分,经历了多次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牵动着几万名学生、家长、老师的心。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精神,合肥市中招办在每次体育考试方案出台前听取多方意见,力争使中招体育考试能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日常体育锻炼。
2007年体育考试项目较2006年有所变化,实心球必考,50m,男1000m、女800m两项选考一项,第二次以总分30分计入中考总分。
2008年体育考试项目男子1000m、女子800m必考,实心球和排球垫球两项选考一项。
2009年体育考试项目男子1000m、女子800m必考,实心球和排球垫球、跳绳三项选考两项。
学生必须在半天内完成必考和选考项目的考试。
二、对合肥市近三年体育考试情况解析
1.积极影响
(1)分值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2007年中考一改以往的等级形式,以总分30分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2008年、2009年中考延续了此种做法,中考体育考试分值的设置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家长、学生对日常体育锻炼的重视。虽然,合肥市仍未有中学实行每周三节课,但两节体育课都能得到保证,且体育课的教学秩序井然,很少有“放羊”的情况发生,同时,体育课被其他学科老师占用的现象也减少了。
(2)耐力跑作为必考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体质的提高。2008年体育考试将1000m(男)、800m(女)作为必考项目,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体质水平有所提高。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到,积极的长跑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增强思维的跳跃性,提高睡眠的质量。
(3)考试过程公开、透明。每一年的体育考试均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前两个月下发体育考试方案,统一培训考务人员,本区教师不监考本区学生,监考时所有考务人员的手机全部上交,现场告之学生得分,保证了体育考试的公开与透明。
(4)评分标准人性化。体育考试的评分标准都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准绳,结合合肥市的实际制定的评分标准,同时考虑到残疾考生和因伤病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分别以满分和总分的60%计入中考总分。
2.消极影响
(1)考试项目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兴趣。从近三年的考试内容可以看出,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如技能项目只有排球自垫球一项。
(2)评分标准不够合理,不能适当拉开差距。从近三年的考试结果看,满分率非常高且全市平均分较高,2007年全市平均分为22.15分,2008年为24.79分,2009年为27.4分(满分均为30分),平均分在逐年增加,并不能说明学生体质就明显提高了,而是标准的设置不够合理。如2009年考试标准男生1000m,10分和9分之间相差7s,8分和7分之间相差15s,要知道,在跑道上15s就是100m的距离,明显不合理。从2009年中考结果看,无场地的学校和有场地的学校体育考试平均分只相差零点几分,这显然不能反映各校的教学和训练水平。
(3)保底分不合理。合肥市中考体育已实行十年了,体育考试的重要性在各大报纸每年都有报道,作为家长有责任了解每年的体育考试,也有责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近三年的中考保底分均为12分,体育考试既然作为正式考试,就应该和其他中考科目一样。
(4)考试时作弊现象。由于体育考试分值计入中考总分,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拿分,不择手段,托关系,利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提高成绩,虽然市中招办的监察做得很好,但是有些方面力度不够,例如,有些引导员连准考证都不核对,考试过程就有了很大漏洞,需要加大处分力度。
三、对体育考试地位的反思
1.体育考试结果应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之一
由于体育学科需要参加中考并计入总分,近几年各校都比较重视体育课的开展,但课时仍未达到部颁标准,学生的近视率在逐年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还应该把体育课程的开设、体育考试等情况作为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乃至办学质量的有效指标。
2.体育学科应与其他中考学科地位平等
体育(与健康)课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很少有学校能实施部颁课时标准:1~2年级为每周4节体育课,3~9年级为每周3节体育课。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运动能力的培养较其他中考学科的重视度明显欠缺,有时,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还被其他中考学科占用。为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体育考试的地位应与其他中考科目一致甚至高于其他中考科目。
3.体育科目分值与其他中考学科分值比例相当
中考体育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试行、推广以来,分值变化不定,当前大部分省市仍停留在30分,少数地市增加至40分、50分,甚至更多,作为与人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为了普及健康理念,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意识,应适当增大分值比例,激励学生经常主动锻炼身体,才能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伟大目标。
四、对合肥市实施中考体育考试的建议
1.分值逐渐增大
体育考试总分30分,只占中考总分的3/79,不足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些学生就是体育成绩都不要,都能达到省示范的录取线,造成了部分学生对这30分不重视,势必影响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体质整体水平难以提升。建议:分值适当提高,作为省会城市应该在发展学生的体质水平,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上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取省厅指导文件的上限60分。
2.项目设置多样化
从近三年的体育考试项目可以看出,考试涉及的项目不多,三年来只涉及5个项目,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建议:以《标准》为准绳,依据其分类,确立1000m(男)、800m(女)为必考项目,其他分为三类,第一类:柔韧力量类;第二类:速度灵巧类;第三类:运动技能类。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项目,引导学校在体育教学安排上,认真贯彻《标准》的精髓,教会《标准》上所有的项目,让学生在日常锻炼中选择一至两项进行体育锻炼。
方案一:
必考:1000m(男)、800m(女)
选考:坐位体前屈、50m跑、立定跳远、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市教育局每年选定一个考试项目,并于当年考试前两个月公布,选考项目原则上前后两年不重复;自行选考项目:跳绳、排球垫球、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学生选考一项。
方案二:
必考:1000m(男)、800m(女)
选考:第一类: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掷实心球、投沙包、坐位体前屈、握力,选考一项。
第二类:50m跑、25m×2往返跑、立定跳远,选考一项。
第三类: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踢毽子、足球颠球,选考一项。
提前一年告之学生。
方案三:
必考:1000m(男)、800m(女)
选考:提前一年告之选考项目“5项左右”,然后在考前两个月公布考试项目,前后两年不应一样。
3.评分标准合理化
为了使体育考试的评分标准更加合理,建议组建一支调研队伍,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实验学校,依据《标准》的要求摸索出符合合肥市实际的中考评分标准设计方案(表1)。如中长跑项目,每分数段之间的差距应该控制在4秒钟之内。
4.取消最低分值
体育考试已实施了十年,体育作为中考项目早就深入民心,家长早就应该鼓励和要求孩子积极参加锻炼,保底分的设置不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更何况安徽省出台的中考实施意见上规定不得设置最低分。
5.日常教学监管化
加强日常教育教学的管理,有些学校到九年级才认真进行体育教学,要知道只有在七八年级储备了体能,才能在九年级发展好技能,建议成立督查小组,采用暗查的形式检查各校的体育课,从源头抓起。
6.适当拉开总分的差距
作为中考科目之一,体育学科有送分嫌疑,满分率太高,本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原则,应适当拉开差距。
体育学科作为每年中考的热点科目,关注度非常高,撰写此文旨在希望通过各级领导和全体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努力,将我市体育考试打造成为合肥市中考的一项品牌。
一、合肥市中招体育考试
合肥市实施中招体育考试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从以满分30分的比例到以满分15分的比例计入总分,再到按照ABCD四个等级计入考生综合素质评定,再到以满分30分计入中考总分,经历了多次的改革。每一次改革都牵动着几万名学生、家长、老师的心。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精神,合肥市中招办在每次体育考试方案出台前听取多方意见,力争使中招体育考试能最大程度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日常体育锻炼。
2007年体育考试项目较2006年有所变化,实心球必考,50m,男1000m、女800m两项选考一项,第二次以总分30分计入中考总分。
2008年体育考试项目男子1000m、女子800m必考,实心球和排球垫球两项选考一项。
2009年体育考试项目男子1000m、女子800m必考,实心球和排球垫球、跳绳三项选考两项。
学生必须在半天内完成必考和选考项目的考试。
二、对合肥市近三年体育考试情况解析
1.积极影响
(1)分值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2007年中考一改以往的等级形式,以总分30分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2008年、2009年中考延续了此种做法,中考体育考试分值的设置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家长、学生对日常体育锻炼的重视。虽然,合肥市仍未有中学实行每周三节课,但两节体育课都能得到保证,且体育课的教学秩序井然,很少有“放羊”的情况发生,同时,体育课被其他学科老师占用的现象也减少了。
(2)耐力跑作为必考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体质的提高。2008年体育考试将1000m(男)、800m(女)作为必考项目,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体质水平有所提高。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到,积极的长跑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增强思维的跳跃性,提高睡眠的质量。
(3)考试过程公开、透明。每一年的体育考试均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前两个月下发体育考试方案,统一培训考务人员,本区教师不监考本区学生,监考时所有考务人员的手机全部上交,现场告之学生得分,保证了体育考试的公开与透明。
(4)评分标准人性化。体育考试的评分标准都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准绳,结合合肥市的实际制定的评分标准,同时考虑到残疾考生和因伤病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分别以满分和总分的60%计入中考总分。
2.消极影响
(1)考试项目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兴趣。从近三年的考试内容可以看出,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如技能项目只有排球自垫球一项。
(2)评分标准不够合理,不能适当拉开差距。从近三年的考试结果看,满分率非常高且全市平均分较高,2007年全市平均分为22.15分,2008年为24.79分,2009年为27.4分(满分均为30分),平均分在逐年增加,并不能说明学生体质就明显提高了,而是标准的设置不够合理。如2009年考试标准男生1000m,10分和9分之间相差7s,8分和7分之间相差15s,要知道,在跑道上15s就是100m的距离,明显不合理。从2009年中考结果看,无场地的学校和有场地的学校体育考试平均分只相差零点几分,这显然不能反映各校的教学和训练水平。
(3)保底分不合理。合肥市中考体育已实行十年了,体育考试的重要性在各大报纸每年都有报道,作为家长有责任了解每年的体育考试,也有责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近三年的中考保底分均为12分,体育考试既然作为正式考试,就应该和其他中考科目一样。
(4)考试时作弊现象。由于体育考试分值计入中考总分,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多拿分,不择手段,托关系,利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提高成绩,虽然市中招办的监察做得很好,但是有些方面力度不够,例如,有些引导员连准考证都不核对,考试过程就有了很大漏洞,需要加大处分力度。
三、对体育考试地位的反思
1.体育考试结果应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之一
由于体育学科需要参加中考并计入总分,近几年各校都比较重视体育课的开展,但课时仍未达到部颁标准,学生的近视率在逐年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还应该把体育课程的开设、体育考试等情况作为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乃至办学质量的有效指标。
2.体育学科应与其他中考学科地位平等
体育(与健康)课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很少有学校能实施部颁课时标准:1~2年级为每周4节体育课,3~9年级为每周3节体育课。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运动能力的培养较其他中考学科的重视度明显欠缺,有时,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还被其他中考学科占用。为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体育考试的地位应与其他中考科目一致甚至高于其他中考科目。
3.体育科目分值与其他中考学科分值比例相当
中考体育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试行、推广以来,分值变化不定,当前大部分省市仍停留在30分,少数地市增加至40分、50分,甚至更多,作为与人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为了普及健康理念,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意识,应适当增大分值比例,激励学生经常主动锻炼身体,才能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伟大目标。
四、对合肥市实施中考体育考试的建议
1.分值逐渐增大
体育考试总分30分,只占中考总分的3/79,不足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些学生就是体育成绩都不要,都能达到省示范的录取线,造成了部分学生对这30分不重视,势必影响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学生体质整体水平难以提升。建议:分值适当提高,作为省会城市应该在发展学生的体质水平,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上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取省厅指导文件的上限60分。
2.项目设置多样化
从近三年的体育考试项目可以看出,考试涉及的项目不多,三年来只涉及5个项目,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建议:以《标准》为准绳,依据其分类,确立1000m(男)、800m(女)为必考项目,其他分为三类,第一类:柔韧力量类;第二类:速度灵巧类;第三类:运动技能类。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项目,引导学校在体育教学安排上,认真贯彻《标准》的精髓,教会《标准》上所有的项目,让学生在日常锻炼中选择一至两项进行体育锻炼。
方案一:
必考:1000m(男)、800m(女)
选考:坐位体前屈、50m跑、立定跳远、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市教育局每年选定一个考试项目,并于当年考试前两个月公布,选考项目原则上前后两年不重复;自行选考项目:跳绳、排球垫球、篮球运球、足球运球,学生选考一项。
方案二:
必考:1000m(男)、800m(女)
选考:第一类: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掷实心球、投沙包、坐位体前屈、握力,选考一项。
第二类:50m跑、25m×2往返跑、立定跳远,选考一项。
第三类: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踢毽子、足球颠球,选考一项。
提前一年告之学生。
方案三:
必考:1000m(男)、800m(女)
选考:提前一年告之选考项目“5项左右”,然后在考前两个月公布考试项目,前后两年不应一样。
3.评分标准合理化
为了使体育考试的评分标准更加合理,建议组建一支调研队伍,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实验学校,依据《标准》的要求摸索出符合合肥市实际的中考评分标准设计方案(表1)。如中长跑项目,每分数段之间的差距应该控制在4秒钟之内。
4.取消最低分值
体育考试已实施了十年,体育作为中考项目早就深入民心,家长早就应该鼓励和要求孩子积极参加锻炼,保底分的设置不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更何况安徽省出台的中考实施意见上规定不得设置最低分。
5.日常教学监管化
加强日常教育教学的管理,有些学校到九年级才认真进行体育教学,要知道只有在七八年级储备了体能,才能在九年级发展好技能,建议成立督查小组,采用暗查的形式检查各校的体育课,从源头抓起。
6.适当拉开总分的差距
作为中考科目之一,体育学科有送分嫌疑,满分率太高,本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原则,应适当拉开差距。
体育学科作为每年中考的热点科目,关注度非常高,撰写此文旨在希望通过各级领导和全体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努力,将我市体育考试打造成为合肥市中考的一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