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在我国古代的诗、画、园林,以及文学创作中均有较深的体现,意境所概括的艺术现象,在东方其他民族的艺术以及西方艺术中均不罕见,但只有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神才对意境作出了完美和深刻地阐释,所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美;古典园林;诗歌;山水画
一、意境和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意”与“境”的结合,即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在充分体验“境”的基础上,达到对“意”的体会,从而形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意境的产生,首先是“境”,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前一个“象”和“景”,它们来源于外在世界的境,但又不是机械地照搬自然、复制自然之象,而是要求艺术家在充分把握客观的物象基础之上,经过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对物象的一种形似的描写。画论中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提出艺术家要懂得“写真景物,真感情”, 以此才能创造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出现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艺术欣赏者在艺术“境”的前提下,有感而发,经过一系列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艺术欣赏活动中的最高境界,此时的象是虚象,是象外之象。“境生象外”说的就是“境”是由象所引起的联想而形成的又一片新天地、新景象,即虚象。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情”“景”交融也是意境的表现特征。如王夫之曾谈到:“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艺术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是被艺术作品的“景”所吸引,然后产生出情,情是对景的升华,景是对情的铺垫,情景交融才产生一个新的意境。在此新意境中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那份艺术家所要表的情、言的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园林艺术就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被孕育出来的,它与中国的文学、中国的绘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是崇尚自然的风气大盛,以至于影响到园林的创作。园林的创作也逐渐从以依附建筑为主体的模式转变成为了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模式,并且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凡此种种就出现了园林意境的问题。
园林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载体,古代的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追求园林中每一个观赏点,看起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又具有不同层次的画。使观赏者通过对境的欣赏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虚景和实景交相呼应,由实到虚,虚虚实实使观者产生“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感受。
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两个大类:首先是北方皇家园林,就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华美、雅致、大气和富丽堂皇;其次就是江南的私家园林了,就像是江南的苏州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上海的豫园等,江南的私家园林一步一景,它所追求的是恬静和变化有致。二者在审美观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精神含量上的差别也是存在的,但,它们也都是在表达人们追求和谐的审美意趣。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都很注重从诗词文赋中汲取出精华的部分,并且将山水、楼阁、亭台、花木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把自然美与建筑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在意境美的部分完成了情景交融,由此形成的艺术风格鲜明而又独特。如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临水一座亭子,题以“月到风来”,把人同自然界的月、风、水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自然与人生无限广阔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突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美。例如拙政园就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来创造空间的美感,例如借景、漏景、添景、分景、隔景等。中国的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充分地吸收古典诗词和绘画的精华,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谐的境界,创造丰富的韵味。如取自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为园林中景点的命名,更是有助于营造其丰富意境美。古典园林在设计上也是有意追求层次感,富有变化,且虚实相映,时而曲径幽深,时而柳暗花明,风景豁然开朗,这也使得园林更加灵动,韵味悠长,且让观赏者在观赏赞叹之余,又能领略到园林艺术的丰富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中获得无限的意趣,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意境美
文学是一种以其文字符号或者语言作为物化手段的特殊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对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受。而其实意境是我国在古典文论中,独独开创的一个概念,是我国古典文论(即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因此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正如一幅感人的画一样,会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艺术想象空间,并引导和启发欣赏者通过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来完善和填充画面,这就是中华民族古典美学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言近旨远”。意境在被创造的时候,艺术家不单是需要重视表达自己的情意,还需要对艺术的特征进行重视,要选用的艺术语言也应适宜、所表达的艺术形象也要很美好。把情感融入到所描绘的情境中,思想揉和在物象当中,刻画出要表现的艺术意境,使得“情”、 “意”、 “理”包含在“境”、 “象”、 “形”之中 ,这样,我们所说的意境中的含蓄美也就因而形成了。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例如陶渊明的诗多取材于田园风光、平常生活、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淡远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几句话描绘了一个农村的典型景象,充满了恬淡的生活气息。还有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中没有关于景物的直接描写,但结合陆游当时的处境和在他写这首诗时痛苦而遗憾的心情,令人心伤的画面就会出现在面前:一幅是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躺在病床上,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告诫子孙,当收复失地国家统一时,不要忘了去告诉他。一幅是到了国家统一的那一天,子孙在诗人的坟前烧着纸,把统一的消息告诉他。从中我们体味到诗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愿望。那个空间有关审美想象的东西就是诗人为我们开创的,在那里,一切就都成为了丰富有形的图画了,我们在诗中体会情,在情中感受到了景,也就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来了意境。 在现代文学中,例如沈从文的富有湘楚文化特色的作品,通过对环境和风俗的描写,体现了富有地域色彩的意境。例如《边城》中的景色描写,翠绿的山色、清澈的泉水、《月下小景》中皎洁的月光,等等,这些自然的美和淳朴的民风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种朦胧的描写,使读者的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柔和的月光,薄薄的青雾,笼罩在荷塘之上,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和作者的“淡淡的喜悦”相映衬,从而达到意境全出。
当然在文学中意境的体现之处还有很多,例如《诗经》中,例如李白、陈子昂等人的诗,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中国画的意境美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渊源有巨大的差异,中国绘画追求艺术境界的显现,而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画家对于客观机械地摹写产生地不满,理由是画家认为艺术意境并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单层的、平面的再现,而是对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境界的创造。中国绘画致力于以形写神、追求神似,这就形成了西方重写实,中国重神韵的两大不同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美学大家顾恺之首先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后来艺术理论家不断地延续并发展这个理论系统,这在南齐名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就有提到。他向后人提出了作画所需的六法,这个理论的第一条就提出了“气韵生动”,主要也是说的传神,在此以后理论家对形神的讨论不断完善。王国维在他的作品《人间词话》中,就提出了“辞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文学之工与不工,亦是其意境之有无预期深浅而已。”他提出对艺术家的评价就要把意境做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且用来衡量艺术家作品的质量优劣,这也使得以形写神、形神统一成为中国艺术家对艺术及艺术作品的最高追求。
五、结语
意境美贯穿我国古典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是我国古典文化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至上境界。意境美的出现是与当时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二十一章》,老子道出如此玄德道家修炼境界,令所有学者难以作出圆满诠释,意境美的审美思想与其一道也是一种“超以象外”的虚无,构成了“虚与实”、“意与境”、“物我两忘”的至高至上境界 。为体现意境美,就要讲究含蓄的艺术表现方法,为使艺术达到更高的层次与境界,就得要在表达效果上把意境放在首位。只有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神才对意境作出了完美和深刻地阐释,所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2]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李 爽,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美;古典园林;诗歌;山水画
一、意境和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意”与“境”的结合,即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在充分体验“境”的基础上,达到对“意”的体会,从而形成“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意境的产生,首先是“境”,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前一个“象”和“景”,它们来源于外在世界的境,但又不是机械地照搬自然、复制自然之象,而是要求艺术家在充分把握客观的物象基础之上,经过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对物象的一种形似的描写。画论中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提出艺术家要懂得“写真景物,真感情”, 以此才能创造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出现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艺术欣赏者在艺术“境”的前提下,有感而发,经过一系列的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艺术欣赏活动中的最高境界,此时的象是虚象,是象外之象。“境生象外”说的就是“境”是由象所引起的联想而形成的又一片新天地、新景象,即虚象。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情”“景”交融也是意境的表现特征。如王夫之曾谈到:“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艺术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是被艺术作品的“景”所吸引,然后产生出情,情是对景的升华,景是对情的铺垫,情景交融才产生一个新的意境。在此新意境中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那份艺术家所要表的情、言的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园林艺术就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被孕育出来的,它与中国的文学、中国的绘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是崇尚自然的风气大盛,以至于影响到园林的创作。园林的创作也逐渐从以依附建筑为主体的模式转变成为了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模式,并且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文化素养的自然流露,凡此种种就出现了园林意境的问题。
园林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载体,古代的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追求园林中每一个观赏点,看起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又具有不同层次的画。使观赏者通过对境的欣赏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虚景和实景交相呼应,由实到虚,虚虚实实使观者产生“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感受。
我国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两个大类:首先是北方皇家园林,就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华美、雅致、大气和富丽堂皇;其次就是江南的私家园林了,就像是江南的苏州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留园,扬州的个园,上海的豫园等,江南的私家园林一步一景,它所追求的是恬静和变化有致。二者在审美观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精神含量上的差别也是存在的,但,它们也都是在表达人们追求和谐的审美意趣。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都很注重从诗词文赋中汲取出精华的部分,并且将山水、楼阁、亭台、花木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把自然美与建筑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在意境美的部分完成了情景交融,由此形成的艺术风格鲜明而又独特。如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临水一座亭子,题以“月到风来”,把人同自然界的月、风、水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自然与人生无限广阔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突出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美。例如拙政园就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来创造空间的美感,例如借景、漏景、添景、分景、隔景等。中国的古典园林在设计上充分地吸收古典诗词和绘画的精华,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谐的境界,创造丰富的韵味。如取自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为园林中景点的命名,更是有助于营造其丰富意境美。古典园林在设计上也是有意追求层次感,富有变化,且虚实相映,时而曲径幽深,时而柳暗花明,风景豁然开朗,这也使得园林更加灵动,韵味悠长,且让观赏者在观赏赞叹之余,又能领略到园林艺术的丰富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中获得无限的意趣,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审美艺术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意境美
文学是一种以其文字符号或者语言作为物化手段的特殊的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对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受。而其实意境是我国在古典文论中,独独开创的一个概念,是我国古典文论(即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因此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正如一幅感人的画一样,会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艺术想象空间,并引导和启发欣赏者通过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来完善和填充画面,这就是中华民族古典美学中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言近旨远”。意境在被创造的时候,艺术家不单是需要重视表达自己的情意,还需要对艺术的特征进行重视,要选用的艺术语言也应适宜、所表达的艺术形象也要很美好。把情感融入到所描绘的情境中,思想揉和在物象当中,刻画出要表现的艺术意境,使得“情”、 “意”、 “理”包含在“境”、 “象”、 “形”之中 ,这样,我们所说的意境中的含蓄美也就因而形成了。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例如陶渊明的诗多取材于田园风光、平常生活、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淡远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几句话描绘了一个农村的典型景象,充满了恬淡的生活气息。还有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中没有关于景物的直接描写,但结合陆游当时的处境和在他写这首诗时痛苦而遗憾的心情,令人心伤的画面就会出现在面前:一幅是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躺在病床上,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告诫子孙,当收复失地国家统一时,不要忘了去告诉他。一幅是到了国家统一的那一天,子孙在诗人的坟前烧着纸,把统一的消息告诉他。从中我们体味到诗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愿望。那个空间有关审美想象的东西就是诗人为我们开创的,在那里,一切就都成为了丰富有形的图画了,我们在诗中体会情,在情中感受到了景,也就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来了意境。 在现代文学中,例如沈从文的富有湘楚文化特色的作品,通过对环境和风俗的描写,体现了富有地域色彩的意境。例如《边城》中的景色描写,翠绿的山色、清澈的泉水、《月下小景》中皎洁的月光,等等,这些自然的美和淳朴的民风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种朦胧的描写,使读者的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画面,柔和的月光,薄薄的青雾,笼罩在荷塘之上,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和作者的“淡淡的喜悦”相映衬,从而达到意境全出。
当然在文学中意境的体现之处还有很多,例如《诗经》中,例如李白、陈子昂等人的诗,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四、中国画的意境美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渊源有巨大的差异,中国绘画追求艺术境界的显现,而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画家对于客观机械地摹写产生地不满,理由是画家认为艺术意境并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单层的、平面的再现,而是对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境界的创造。中国绘画致力于以形写神、追求神似,这就形成了西方重写实,中国重神韵的两大不同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美学大家顾恺之首先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后来艺术理论家不断地延续并发展这个理论系统,这在南齐名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就有提到。他向后人提出了作画所需的六法,这个理论的第一条就提出了“气韵生动”,主要也是说的传神,在此以后理论家对形神的讨论不断完善。王国维在他的作品《人间词话》中,就提出了“辞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文学之工与不工,亦是其意境之有无预期深浅而已。”他提出对艺术家的评价就要把意境做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且用来衡量艺术家作品的质量优劣,这也使得以形写神、形神统一成为中国艺术家对艺术及艺术作品的最高追求。
五、结语
意境美贯穿我国古典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是我国古典文化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至上境界。意境美的出现是与当时儒家道家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二十一章》,老子道出如此玄德道家修炼境界,令所有学者难以作出圆满诠释,意境美的审美思想与其一道也是一种“超以象外”的虚无,构成了“虚与实”、“意与境”、“物我两忘”的至高至上境界 。为体现意境美,就要讲究含蓄的艺术表现方法,为使艺术达到更高的层次与境界,就得要在表达效果上把意境放在首位。只有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神才对意境作出了完美和深刻地阐释,所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2]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李 爽,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