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2
摘 要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小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以及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分析,发现小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及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市区小学 课外体育 小学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越来越趋向智力水平的开发,人体逐步被高端科学技术所代替。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升学率没有太多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社会上“重智轻体”现象和活动场地及运动场馆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
通过对丰城市四所小学480名学生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四所小学经常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小,第三小学在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中占20%是四所小学中最高的,剑光中心小学在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占16%,在从不开展课外体育数据中实验小学最低16%,剑光中心所占比例最高31%,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里,经常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从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相对持平;大都只是偶尔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小学偶尔开展体育活动所占比例最高62%,第四小学偶尔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所占比例最低45%。
对丰城市区不同年级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发现小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动机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与学校制定的通过考核上。而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放松心情方面小学生关注的要明显要少些,也可看出小学生并无太多社会压力,天真活泼的性质没有改变。对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通过体育考核,高年级学生的认同感明显要高于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六年级即将小升初的学生,高年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还要通过学校制定的体育考核目标,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课外的体育活动来达到体育考核的目标。
在访问过程中,众多小学生反映学校放假不开放运动场地,而校外、社区几乎没有足球场地,篮球场、排球场少之又少且不符合场地规划标准,造成学生想玩也没地方玩的尴尬场面。小学生中喜爱羽毛球与乒乓球的人占多数,分别占到16.66%、18.75%。新兴的跆拳道运动也占10%的比例。乒乓球作为我们国家的国球,深刻的影响着小学生的兴趣走向,乒乓球、羽毛球与“三大球”相比受场地限制小,易开展,技术性强,运动量小,由此可见,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小球类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
小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的时间基本达到《全面计划纲要》要求,每天活动一小时。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5次以上的占30%,3-4次的40%,1-2次的占到25%,几乎没有的也占到5%,这种情况也反映出部分学校在组织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上,还不能满足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于30分钟的学生还是占主要比重。并且男生比女生的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多,可能是男生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时更加积极。
转变对学校教育认识的观念,多给孩子一些体育活动的空间,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达到德智体美全民发展。切实做到由应试教育的观念转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重智轻体”的观念,转变重课内轻课外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享受到健康的身心体魄、快乐的童年时代。学校每周定期定量开展体育课外教学,创办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各类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发展他们的自我锻炼能力。
应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尤其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效果、评价、考核等,必须尽快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促进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各个学段的小学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不妨将小学课外体育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艺术2+1》项目标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让学校和教师另外选择一些课外训练方法,丰富小学课外体育教学内容,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让小学生学的开心,玩的开心,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基本的课外体育学习内容,减缓小学生学习压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借鉴发达城市的课外体育活动经验。将课外体育活动分为三种形式: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校际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俱乐部。
市区小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安全卫生条件。尽可能做到不清校,学校在休息日允许小学生到校活动,这也是鉴于社区体育器材场地有限,用学校星期六、星期天课后场地空闲,使学生课后有锻炼娱乐的去处,有利于减少学生课后放假呆在家中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锻炼的好习惯,以达到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时间。
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通过电视频道、新浪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广泛宜传引起杜会、学校、家庭对小学体育的重视,加强媒体对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宜传力度,制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助力小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爱好、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通过此次调查,丰城市区四所小学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会偶尔开展课外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轻视课外体育运动,重视文化教育;占用课外体育运动时间,追求升学率;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导向主要是趋向锻炼身体,个人兴趣。市区小学活动场地比较局限,拥有《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运动场的小学为数不多,而小学生大部分时间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在校园里进行,学校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设施设备少,场地不足,加上放学后的封校等,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需求,也是影响小学生课外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及每周参与次数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3] 周宏达,何平尔.城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运动.2010.02:82-83,110.
[4] 刘志斌,肖辉.关于中小学生自发性课外体育活动的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 陈国强.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和对策[J].体育师友.2012.06:74-76.
[6] 毛振明.日本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J].学校体育.1986.04:55-57.
摘 要 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教育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实现小学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以及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分析,发现小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以及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市区小学 课外体育 小学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越来越趋向智力水平的开发,人体逐步被高端科学技术所代替。学校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升学率没有太多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社会上“重智轻体”现象和活动场地及运动场馆的缺乏,严重影响着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
一、市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总体情况
(一)市区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通过对丰城市四所小学480名学生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四所小学经常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小,第三小学在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中占20%是四所小学中最高的,剑光中心小学在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占16%,在从不开展课外体育数据中实验小学最低16%,剑光中心所占比例最高31%,在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里,经常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与从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相对持平;大都只是偶尔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小学偶尔开展体育活动所占比例最高62%,第四小学偶尔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所占比例最低45%。
(二)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分析
对丰城市区不同年级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发现小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动机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与学校制定的通过考核上。而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放松心情方面小学生关注的要明显要少些,也可看出小学生并无太多社会压力,天真活泼的性质没有改变。对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通过体育考核,高年级学生的认同感明显要高于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六年级即将小升初的学生,高年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还要通过学校制定的体育考核目标,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课外的体育活动来达到体育考核的目标。
(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及内容的分析
在访问过程中,众多小学生反映学校放假不开放运动场地,而校外、社区几乎没有足球场地,篮球场、排球场少之又少且不符合场地规划标准,造成学生想玩也没地方玩的尴尬场面。小学生中喜爱羽毛球与乒乓球的人占多数,分别占到16.66%、18.75%。新兴的跆拳道运动也占10%的比例。乒乓球作为我们国家的国球,深刻的影响着小学生的兴趣走向,乒乓球、羽毛球与“三大球”相比受场地限制小,易开展,技术性强,运动量小,由此可见,小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小球类作为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
(四)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及次数调查与分析
小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的时间基本达到《全面计划纲要》要求,每天活动一小时。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5次以上的占30%,3-4次的40%,1-2次的占到25%,几乎没有的也占到5%,这种情况也反映出部分学校在组织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上,还不能满足小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于30分钟的学生还是占主要比重。并且男生比女生的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多,可能是男生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时更加积极。
二、发展市区小学体育活动的路径
(一)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转变对学校教育认识的观念,多给孩子一些体育活动的空间,教育行政部门应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达到德智体美全民发展。切实做到由应试教育的观念转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重智轻体”的观念,转变重课内轻课外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享受到健康的身心体魄、快乐的童年时代。学校每周定期定量开展体育课外教学,创办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各类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发展他们的自我锻炼能力。
(二)完善校园体育组织管理形式
应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尤其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效果、评价、考核等,必须尽快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促进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各个学段的小学课外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不妨将小学课外体育教学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艺术2+1》项目标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让学校和教师另外选择一些课外训练方法,丰富小学课外体育教学内容,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让小学生学的开心,玩的开心,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基本的课外体育学习内容,减缓小学生学习压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借鉴发达城市的课外体育活动经验。将课外体育活动分为三种形式: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校际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俱乐部。
(三)提高学校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市区小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安全卫生条件。尽可能做到不清校,学校在休息日允许小学生到校活动,这也是鉴于社区体育器材场地有限,用学校星期六、星期天课后场地空闲,使学生课后有锻炼娱乐的去处,有利于减少学生课后放假呆在家中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培养学生的锻炼的好习惯,以达到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时间。
(四)加强媒体对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宜传力度
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通过电视频道、新浪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广泛宜传引起杜会、学校、家庭对小学体育的重视,加强媒体对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宜传力度,制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助力小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爱好、协作精神和意志品质。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丰城市区四所小学课外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会偶尔开展课外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轻视课外体育运动,重视文化教育;占用课外体育运动时间,追求升学率;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导向主要是趋向锻炼身体,个人兴趣。市区小学活动场地比较局限,拥有《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运动场的小学为数不多,而小学生大部分时间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在校园里进行,学校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设施设备少,场地不足,加上放学后的封校等,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需求,也是影响小学生课外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时间及每周参与次数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3] 周宏达,何平尔.城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运动.2010.02:82-83,110.
[4] 刘志斌,肖辉.关于中小学生自发性课外体育活动的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 陈国强.中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和对策[J].体育师友.2012.06:74-76.
[6] 毛振明.日本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J].学校体育.1986.0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