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往往具有超越国界的意义。具有中国元素的电影会在西方引起关注,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电影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媒体的角度讲,对电影的报道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了折射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
本文对BBC和新华社的两篇电影类英文稿件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怎样把这样的报道做好,能够以小见大,真正让海外受众接受和喜欢。
对文化背景的关注
2019年7月11日BBC对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预告片的报道是一篇外媒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典型报道。
《木兰辞》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诗篇家喻户晓,而此次的演员刘亦菲、李连杰和巩俐也比较有号召力,因此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民众对这部电影片花的看法。
“二十多年前,《花木兰》在它的诞生地票房并不理想,但是这次迪士尼全力以赴,希望用这位女英雄故事的新版本赢得中国观众。”文章称。
由于受众是西方读者,文章细致地阐述了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比如《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大约发生在公元380年,而花木兰这个角色相当于中国的“圣女贞德”。可以说,文章中的这个比喻非常好,对于解释花木兰这样一个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人物来讲很有效。这一点很值得中国媒体借鉴。我们长期接触中国的文化,对很多东西已经习以为常,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常常忽视了那些外国读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随着中国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对文化的传播更要跟上。
笔者在国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西方的报道中很多跟中国相关的内容都有大段的文化背景介绍。比如前不久中国的兵马俑到墨尔本展出,《悉尼先驱晨报》的一篇报道竟然用了11个自然段——超过一半的篇幅介绍了秦始皇及其陵墓,比如秦始皇何时称帝、其功绩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秦始皇陵的修建人数和过程、兵马俑的大小和作用、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以及陕西兵马俑展览的参观人数等。
我们常常说“文化软实力”,兵马俑就是一个例子,而迪士尼呈现出来的长裙云鬓、万里关山以及背后的巾帼壮志与家国情怀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只是这些我们常常容易忽略。
文化背后的解读
BBC文章除了对《花木兰》背后文化的解读以外还挖掘了三个更深层次的内容,其一便是中国电影的票房号召力。
作者采访了一位中国分析人士和一个美国教授,并且引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票房的贡献。
因此,为了获得票房收入,美国电影公司越来越多地让中国电影人参与到拍摄制作当中。
如果稿子在这里结束,就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文化稿,以小见大地反映了中国的发展。
然而BBC这篇稿子好就好在,这里并不是结束。作者通过中国分析人士倪雪婷(音)之口说到,尽管迪士尼很努力地想要展示中国文化,但是由于一些刻板印象,其中展示的不少地方都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并不是真实的中国,比如其中一个场景中,皇帝对木兰行礼,而事实上中国古代君王是神一样的存在,根本不可能这样做。
这也是文章表现出的第二个更深层次的内容:文化的冲突。
文章引用网友的话说到,电影里面展示了福建的土楼,而《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发生地跟福建相距一千多公里,显然电影搞错了一些事实。
而动漫版的粉丝们则哀叹,为什么经典版的小蟋蟀和小龙木须都消失了。
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网民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稿件表达出了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这也是文章深意的第三个层面。
比如,作者称超过11.5万微博用户对电影片花表示满意。“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迪士尼公主。”一位网友说。“花木兰是我们在学校课本中的人物,我很高兴预告片里她的故事展现的更多的是中国武侠史诗,而不是美国动漫。”另一个说。还有网友说:“中国的木兰终于回来了。”
发出自己的声音
关于《花木兰》预告片的国内报道很短,不易进行比较。但是7月12日上映的《狮子王》真狮版受到了国内的普遍关注。新华社播发的英文稿件从另一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深度的挖掘。
新华社稿件在介绍了周末的票房情况后写道:“几年前,中国的电影爱好者在一部大片在海外上映后,需要等上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看到,有些没有耐心的人甚至去海外观看。”
作者以《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为例指出,2018年这部电影北美上映后两周才登陆中国。而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今年4月24日在中国首映,比北美还要早两天,《狮子王》的首映也提前于其他国家。而正是中国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努力让海外电影制作公司有了这样做的信心。
接下来文章称,票价下降的同时电影播放的技术在提高。“我只需要花28块钱就可以在大屏幕欣赏好莱坞最先进的计算机影像生成技术,而十年前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票价上百。”文章引用一位姓桑的电影爱好者的话说。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才发现,文章其实是从电影这个人们容易接受的角度切入,反映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以及西方最关注的版权保护问题。整个过程很顺畅,比较有说服力,容易让人接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版权问题一直是西方用来攻击中国的一个方面,因此西方媒体的稿子可能并不会这样写。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文章让海外了解中国的现状,改变对中国的偏见。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当年的经典版《狮子王》,在分析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同时让稿件有了温度。
作者谈到当年《狮子王》几乎人人都看过,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讲尤其是教科书式的作品,同时还引用中国影迷的话说,还能记起跟父亲一起看那部动画作品的场景,而父亲的手机铃声也是《狮子王》的主题曲。
然后作者话锋一转,说现在人们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变化,因为盗版DVD已经绝迹,没有授权的网络资源也找不到了,而到电影院观影已经成了中国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文章在这里结尾,更强化了前面关于版权保护的说法,因此这是一篇值得借鉴的对外报道。
通过比较由BBC和新华社播发的《花木兰》和《狮子王》这两部电影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外媒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比如对文化的解读,对中国民众精神文化的阐释,但是也存在西方的偏见,需要我们通过润物无声的报道来进一步呈现中国真实的面貌,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中国电影对外报道真正走进海外受众心中。(作者供图)
本文对BBC和新华社的两篇电影类英文稿件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怎样把这样的报道做好,能够以小见大,真正让海外受众接受和喜欢。
对文化背景的关注
2019年7月11日BBC对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预告片的报道是一篇外媒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典型报道。
《木兰辞》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诗篇家喻户晓,而此次的演员刘亦菲、李连杰和巩俐也比较有号召力,因此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民众对这部电影片花的看法。
“二十多年前,《花木兰》在它的诞生地票房并不理想,但是这次迪士尼全力以赴,希望用这位女英雄故事的新版本赢得中国观众。”文章称。
由于受众是西方读者,文章细致地阐述了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比如《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大约发生在公元380年,而花木兰这个角色相当于中国的“圣女贞德”。可以说,文章中的这个比喻非常好,对于解释花木兰这样一个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人物来讲很有效。这一点很值得中国媒体借鉴。我们长期接触中国的文化,对很多东西已经习以为常,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常常忽视了那些外国读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随着中国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对文化的传播更要跟上。
笔者在国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西方的报道中很多跟中国相关的内容都有大段的文化背景介绍。比如前不久中国的兵马俑到墨尔本展出,《悉尼先驱晨报》的一篇报道竟然用了11个自然段——超过一半的篇幅介绍了秦始皇及其陵墓,比如秦始皇何时称帝、其功绩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秦始皇陵的修建人数和过程、兵马俑的大小和作用、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以及陕西兵马俑展览的参观人数等。
我们常常说“文化软实力”,兵马俑就是一个例子,而迪士尼呈现出来的长裙云鬓、万里关山以及背后的巾帼壮志与家国情怀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只是这些我们常常容易忽略。
文化背后的解读
BBC文章除了对《花木兰》背后文化的解读以外还挖掘了三个更深层次的内容,其一便是中国电影的票房号召力。
作者采访了一位中国分析人士和一个美国教授,并且引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票房的贡献。
因此,为了获得票房收入,美国电影公司越来越多地让中国电影人参与到拍摄制作当中。
如果稿子在这里结束,就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文化稿,以小见大地反映了中国的发展。
然而BBC这篇稿子好就好在,这里并不是结束。作者通过中国分析人士倪雪婷(音)之口说到,尽管迪士尼很努力地想要展示中国文化,但是由于一些刻板印象,其中展示的不少地方都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并不是真实的中国,比如其中一个场景中,皇帝对木兰行礼,而事实上中国古代君王是神一样的存在,根本不可能这样做。
这也是文章表现出的第二个更深层次的内容:文化的冲突。
文章引用网友的话说到,电影里面展示了福建的土楼,而《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发生地跟福建相距一千多公里,显然电影搞错了一些事实。
而动漫版的粉丝们则哀叹,为什么经典版的小蟋蟀和小龙木须都消失了。
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网民的评价还是很正面的,稿件表达出了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这也是文章深意的第三个层面。
比如,作者称超过11.5万微博用户对电影片花表示满意。“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迪士尼公主。”一位网友说。“花木兰是我们在学校课本中的人物,我很高兴预告片里她的故事展现的更多的是中国武侠史诗,而不是美国动漫。”另一个说。还有网友说:“中国的木兰终于回来了。”
发出自己的声音
关于《花木兰》预告片的国内报道很短,不易进行比较。但是7月12日上映的《狮子王》真狮版受到了国内的普遍关注。新华社播发的英文稿件从另一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深度的挖掘。
新华社稿件在介绍了周末的票房情况后写道:“几年前,中国的电影爱好者在一部大片在海外上映后,需要等上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看到,有些没有耐心的人甚至去海外观看。”
作者以《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为例指出,2018年这部电影北美上映后两周才登陆中国。而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今年4月24日在中国首映,比北美还要早两天,《狮子王》的首映也提前于其他国家。而正是中国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努力让海外电影制作公司有了这样做的信心。
接下来文章称,票价下降的同时电影播放的技术在提高。“我只需要花28块钱就可以在大屏幕欣赏好莱坞最先进的计算机影像生成技术,而十年前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票价上百。”文章引用一位姓桑的电影爱好者的话说。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才发现,文章其实是从电影这个人们容易接受的角度切入,反映的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以及西方最关注的版权保护问题。整个过程很顺畅,比较有说服力,容易让人接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版权问题一直是西方用来攻击中国的一个方面,因此西方媒体的稿子可能并不会这样写。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文章让海外了解中国的现状,改变对中国的偏见。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当年的经典版《狮子王》,在分析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同时让稿件有了温度。
作者谈到当年《狮子王》几乎人人都看过,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讲尤其是教科书式的作品,同时还引用中国影迷的话说,还能记起跟父亲一起看那部动画作品的场景,而父亲的手机铃声也是《狮子王》的主题曲。
然后作者话锋一转,说现在人们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变化,因为盗版DVD已经绝迹,没有授权的网络资源也找不到了,而到电影院观影已经成了中国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文章在这里结尾,更强化了前面关于版权保护的说法,因此这是一篇值得借鉴的对外报道。
通过比较由BBC和新华社播发的《花木兰》和《狮子王》这两部电影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外媒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比如对文化的解读,对中国民众精神文化的阐释,但是也存在西方的偏见,需要我们通过润物无声的报道来进一步呈现中国真实的面貌,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中国电影对外报道真正走进海外受众心中。(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