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北京市科协举办的第18届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得VEX项目一等奖,并拿到FLL和人机大战项目的冠军;参加2018FIRST中国机器人大会,获得FLL项目全国一等奖……除了这些,丰台五小还在许多北京市的比赛中取得佳绩。
丰台五小机器人教师郝劲峰回忆起这些年的比赛历程,可谓收获满满。但是,说起丰台五小的科技教育奋斗之路,却充满艰难,郝劲峰经历了十多年来学校的科技教育从无到有的过程。
1、精心筹划建立机器人社团
如果问郝劲峰关于青少年机器人学习的问题,几乎没有他答不上来的。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从最初創建机器人社团到现在成为学校机器人教学“元老”级教师,如今已经度过十余年。而机器人教学也成为丰台五小科技教育最主要的一门学科。
郝劲峰2004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2008年从云岗一小调入丰台五小担任信息技术课的老师。那个时候,郝劲峰就注意到自己班里有几名同学在跟随区少年宫张会芝老师学习机器人。
“我觉得机器人很有意思,这些同学学得也很投入,所以我主动找到张老师求教,她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也会旁听,觉得这是一门对学生特别有帮助的课程。之后,把机器人引入丰台五小,作为一种社团活动开展。”郝劲峰说。
在机器人社团创办的初期,那时的高考还较为传统,学生们以主课学习为绝对重要任务,所以机器人社团刚开办的时候阻力很大,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报补课班或者艺术类课外班。“当时很难招到学生,更难招到好学生。起初,全校一共只有十名同学参加机器人社团,好在学校和老师都很重视,尽管没有专项经费和场地,但也排除困难,提供条件。不过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一直不太理想,因为机器人的学习并不能让孩子获得立竿见影的进步。”
机器人社团刚开始只有乐高机器人一个项目,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得知这个新开设的社团,加入社团的同学越来越多,直到2013年进入校本课程,机器人社团已经有四五十人的规模。
丰台五小的机器人教学理念拥有了更加清晰的逻辑。“从普及到社团、从社团到竞赛、从竞赛到辐射……几年间的发展与推进,也让我对机器人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丰台五小的机器人教育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服务的。”郝劲峰将五小的机器人教学定位为:校本课程做普及,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社团活动做延伸,让有需求的学生有深造的条件;竞赛交流做拓展,让优秀的学生有展示交流、开阔眼界的舞台。
2、从零探索教学体系
丰台五小的同学们是幸运的,他们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拥有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小学生;但同时,这也是郝劲峰老师面对的大挑战,因为之前从未有大规模的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因此没有教程和教参可以使用。
“机器人进入校本课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教材,只能找到一些说明类的文档或者零散的资料参考,摸着石头过河。”郝劲峰说,“当时,北京理工大学附小的梁潆老师也在做小学机器人课程,所以,我与梁老师和其他几位机器人老师一同商讨编写教程,慢慢商量出一套教学体系。”这套《玩中学——乐高机器人入门》小学创客教材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
教材的探索之路是充满各种困难的,郝劲峰坦言,在刚开始上机器人课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无法判断一节新的内容学生的接受度如何,甚至有时感觉一节课都在“对牛弹琴”。
郝劲峰说:“就拿机器人寻线来说,给四年级学生讲完之后,他们的接受度非常低,能够做出来并能获得成绩的只有三五个,而其他学生的反应非常迷茫。”当然,这与学生的心智成熟度有关。所以,作为一名机器人老师,郝劲峰也不得不经常研究青少年心理,以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随着校本课程越来越成熟,机器人社团成为高水平学生的“聚集地”,只有对机器人有兴趣且成绩较好的同学才会加入社团。因此,社团也是选拔参赛团队的来源。
“以前一直都在想尽可能地将五小的机器人做得又大又全,但在真正的运作当中,发现精力根本不可能达到,每一个项目都抓不细致,还疲于奔命。不仅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也会发生学生加入社团目的不纯的现象。”
痛定思痛之后,郝劲峰老师与本校机器人教师王天威老师达成一致,要将社团做到“专而精”。规划好后,只保留FLL与VEX两个最强项目,并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这也是五小能够在这两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3、不能通过突击完成比赛
现在,郝劲峰的日常教学任务与比赛时间基本平均分配,但在他看来,比赛带来的压力更大。“带学生参加比赛的心情就像家长送孩子去参加中考、高考一样。”
丰台五小参加比赛的学生多为六年级,这也是郝劲峰和几位机器人教师一起思考后的精心安排。“他们的机器人基本功非常扎实,因为不是通过‘突击’来完成比赛的,所以对比赛的把控和应对能力都很好。六年级的孩子能够真正消化吸收这些知识,自己处理方案、应对比赛,而不是老师做好方案学生只管练习。”郝劲峰说。
当然,比赛是残酷的,在全国科协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时,因为一秒之差,丰台五小的参赛选手们与一等奖失之交臂,获得了二等奖。“也许这就是比赛的魅力吧!”郝老师笑着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永远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时至今日,郝劲峰已经在丰台五小工作了十余年。他坦言,因为之前学校的机器人课程几乎都由他独自承担,寒暑假和周末还要培训参赛选手,对自己孩子的照顾还没有对自己学生的照顾多。这也是老师的“通病”,家人难免会埋怨。
机器人(科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给孩子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孩子积极探索、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未来,郝劲峰还会在机器人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学校给了我好的机会和平台,现在是回馈学校和孩子们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