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与高考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酝酿多时的高考改革终于在2013年底初见端倪,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北京、上海、浙江都积极响应,率先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不久的将来,高考改革之风势必会吹遍神州大地,那么,作为与高考直接对接的高中教育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又将何去何从?是固步自封,还是试水改革,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关键词】高考改革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29-01
  自79年恢复高考之后,高考一直就是大家聚焦的中心,我看过不少对高考制度的抨击,大体都逃不开“不公”二字,什么各省市单独命题,地方保护政策,自主招生暗箱操作……但是我一直认为高考是中国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制度,它给了每一个人一个平等的机会,我承认高考却有不妥之处,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抹灭高考制度。我从教十六年,担任班主任也有十余载,教过很多学生,其中不乏寒门子弟,高考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若是废除高考制度,那么这些人的人生又该是怎样一番光景?所以高考制度不能废,他需要的是改革,是一个让他重新闪光的动力。
  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对于高考改革模式做过这样的解读“我们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招生录取制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衔接,将重点改革两方面:一是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简单来说,高考更关注学生的兴趣问题,不再一刀切,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那么作为与高考对接的高中教育,面对来势汹汹的改革大潮,我们势必要做出改变,改变现在的应试教育,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并不是什么新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已推崇,在这些年的教育改革中也不断被人提及,却始终无法照进现实,这次的高考改革恰好给了一个敲门砖,尘封已久的教育理念再次重归大众视野。
  一、“因材施教”理念的优越性:
  (1)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喜欢热爱的东西。同时,每个人对信息的接受也是不同的,可是现在的高中教育由于多种因素并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这么多年的从教经历我也见过不少让我痛心的例子,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曾经带过一个孩子数学成绩非常好,说好都似乎有点太谦虚了,是真的很有天赋,他自己也很喜欢数学。但是他的语文、英语非常糟糕,几乎每次考试都徘徊在及格边缘,我们都苦口婆心地劝过他很多次,他自己也是想学好语文、英语,可是总是不得其法,最后在高考的时候英语、语文拖了后腿,勉勉强强上了一本,也没能选上自已想上的专业,没能继续学习他热爱的数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太多的仲永泯然众人矣,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流水线填鸭式的教育对我们的孩子真的好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外国的老师总是很惊叹中国孩子的数学好,在国际赛事中中国学生也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真到了创新开发方面中国的孩子落后太多,这么多年的教育似乎并没有教会他们去问“为什么”,只是教给了他们“是什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但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它强调关注学生个体,根据个体的不同来制定教学方案,量体裁衣。教育的核心是“人”,因材施教让我们回归到问题的本质,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各展所长,而不是为了升学率。我们要考虑的一切都是还是,而不是其他。
  (2)“因材施教”更是体现了教育公平。“‘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学生准确、全面的了解,各依所长、兼具其短,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抑或扬长避短,取得应有的进步。这种思想正是我们今天追求教育过程公平的应然之意,是我们推进教育公平进程、践行教育本质内涵、彰显人性之光的关键所在。”①有人说全国统一考卷就是公平了,这不尽然,统一考卷只是形式上的。众所周知,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不一样,教育政策和制度体系也不同,你在不同的地区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这就是公平所在吗?教育公平还是要从人出发,即学生个体在被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优质的个性化教育。②只有真正做到关注个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3)“因材施教”也是顺应了高考改革的大潮。高考改革初露端倪,一再强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这就需要高中教育中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不再是以前的统一考试,一局定乾坤,学生们多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与之相对应的高中教育就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也给了高中教育一次自我改革的机会。
  二、因材施教对高中教育的要求:
  (1)学校方面作为实现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的第一阵地,从古至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学校出台相应的实践作为才能最终实现。因此,学校成为了实践“因材施教”的第一战线,他的成功与否关系重大。现有的课堂模式很难满足“因材施教”的贯彻落实,传统的大班教学无法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必须转变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调整和改革教材。为“因材施教”奠定良好基础。
  (2)教师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一环,学生是什么样的“材”要靠老师来慧眼识珠。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有较大差异,此时就要教师“差异”对待每一个个体。我们所说的差异并非不公平,恰好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要求的“差别对待”。“识珠”之后更重要的是教育,面对每一个性格迥异的个体,老师要做的不是约束他们的灵魂,而是解放他们的天性,张扬他们的个性。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的只是给予适当的指引和引导,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你不仅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色,还要为其量体裁衣。这才是重点之所在。
  (3)对于家长而言,他们是孩子坚实的后盾。但是常年应试教育早已悄然改变了家长对于教育的看法,他们认为高分高校是一张张试卷堆砌出来的,“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因此,要实行“因材施教”转变家长的态度也是重要一环,不管是老师、学校,还是学生本身,都需要家长在背后的支持。所以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加大对其宣传,让家长加入到“因材施教”的阵营中来。
  “因材施教”的推行或许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期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努力。但我希望终有一天看到“人尽其才”,每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而不是被考试和排名折磨的焦头烂额。我并不想改变这个世界,只是不希望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初心。
  参考文献:
  [1]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理论基础及启示。教育研究2009.358.
  [2]薛猛.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赵晓悦.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价值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就业指导方针主要以“服务为主,职业指导”,中职院校指导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沟通学校、社会之间的桥梁。中职院校职业指导顺利的进行对于毕业生就业以及其职业指导都是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所以,中职院校就应该有爱根据当前社会状况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经验,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可以减轻学生就业时期的迷茫。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中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策略的几点要求进行论述分析的。  【关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寿命也由此延长,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今物质生活的充裕,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老年人退居二线之后,生活失去了
【摘要】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其《大学章句》中的序言里写道:“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简单点说,朱子的大学即“大人之学”,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之学,而所谓的小学就是“小子之学”,学的是洒扫、进退、应对的为人待客之道。  【关键词】洒扫应对 未成年人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随着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成为图书馆学界全新的研究领域。它必将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知识管理 数字图书馆 信息资源 人才的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18-01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知识管理理论在数字图书馆中的运用。第一从数字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出发,指导强化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功能,对信息资
【摘要】《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金融与证券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对其进行实践教学研究,以就业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实践为主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现有考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 实践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青年课题“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主要由创造教育来培养。每一位正常儿童均能通过创造教育实现其创造性的追求。本人从“为培养幼儿创造力建立心理环境及物质环境”、“ 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重视创造过程而不是创造结果”、“ 为幼儿的创造提供契机”等四方面进行初步探索,让幼儿在自由创造中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好奇好问,喜欢探索的兴趣,提高求新变通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创造教育 环境 主体地位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随着我们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虽然填充墙体裂缝比较小,但是由于其对整体美观程度的影响,所以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本文就砌块墙体裂缝所产生
卢梭说:“一个父亲生养了孩子,只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它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社会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人人生下来并非是智慧的、有礼的,所以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教育便是保证其是智慧的、有礼的的基础。教育对于扶正人成长道路,提供向前生长的营养,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培养的是什么?教育是要培养公民的道德能力,自主意识,国家和民族责任,倘若教育出现问题,那么国家和民族的希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通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改革一次性结课考试方式,加强学生运用、理解所学知识的日常训练,注重阶段成绩的积累,促进学生平时努力学习。在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试验。取得了良好学习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过程考核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