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125I粒子低剂量持续照射抑制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低剂量持续照射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抑制效应.方法 125I粒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2、4、6、8Gy的照射,采用噻唑蓝(MTT)观察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比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 随着照射的剂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BGC-823细胞增殖和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同时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比值也逐渐下降(P<0.01).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低剂量持续照射能够有效促使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凋亡而抑制其增殖。

其他文献
瘢痕疙瘩,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是一种皮肤损伤后的病理性瘢痕愈合,易进行性增长,逐渐侵蚀正常组织.瘢痕疙瘩的侵袭性生长和永生性类似于肿瘤,常以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殖和胶原大量合成为特征[1],表现为局部皮肤纤维组织增生,并蔓延至伤口外.病程进展缓慢,无自愈倾向.瘢痕疙瘩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会频繁地引起瘙痒和疼痛[2].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故切除后极易复发[3].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手术、局部注射
期刊
目的 探讨胃癌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321例胃癌患者及81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TRAIL 3’非编码区(G1525A/C1595T)基因多态性,并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组中TRAILG1525A位点突变等位基因(A)和基因型(GA+AA)明显降低[30.37%(195/642)比53.92%(880/163
目的 观察结肠癌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M2)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功能学的改变.方法 将转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3(PRL-3)的LoVo细胞和M2细胞模拟肿瘤微环境进行共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2细胞钙离子依赖性钾离子通道(KCNN4)蛋白表达,并检测LoVo细胞侵袭性的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示PRL-3能通过共培养后诱导M2细胞KCNN4蛋白表达升高,而
本研究旨在制作新西兰兔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雄性新西兰兔,6个月龄,体质量2.5 ~3.2 kg;氯胺酮、3%戊巴比妥钠、青霉素;常规手术器械、骨科电钻、直径l cm砂轮磨片、直尺.2.实验分组及模型制作:18只兔按缺损长度分为A、B、C3组,缺损长度依次为:1.0、1.5、2.0cm,每组6只,双侧手术,共计12侧.麻醉成功后,于前臂桡侧中上段切开显露桡骨骨膜,
期刊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与得宝松联合应用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选用12只新西兰标准大白兔的24只耳朵,每个腹面做深达软骨膜,长为5 mm的正方形创面5个,共120个瘢痕模型,每组8只耳朵40个瘢痕模型分别采用5-Fu与得宝松联合注射、得宝松单独注射和生理盐水注射对照(5-Fu浓度4 g/L,得宝松0.1ml等量注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EZH2和桩蛋白(Paxillin)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5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EZH2和Paxillin表达水平.结果 EZH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4.12%(63/85),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45.88% (39/8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H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
目的 探讨负载人细胞色素P450(CYP2B6)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感染PC-3前列腺癌细胞的效果及CYP2B6表达.方法 将负载CYP2B6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以200 VP/cell的感染复数(MOI),感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C-3细胞内CYP2B6的表达丰度,并以Western blot检测CYP2B6蛋白表达水平.结
目的 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S)对硝普钠(SNP)诱导的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增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酶消化法提取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髓核细胞.通过不同浓度(1、2、3mmol/L)SNP诱导髓核细胞,并在经SNP诱导的髓核细胞内加入不同浓度(100、200、500 mg/L)CMCS进行处理,
目的 探讨出核因子(CRM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75例胶质瘤标本中CRM1和EGFR表达,并分析两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 Ⅰ~Ⅳ级胶质瘤中CRM1阳性率分别为25.00% (2/8)、58.33% (14/24)、80.77% (21/26)及94.12%(16/17) (x2=15.6,P<0.05
利用转基因技术,使中枢神经系统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达到治疗水平已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前途的治疗新方法.研究证明使用合适的载体将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导入病变部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慢病毒载体具有可感染分裂细胞及非分裂细胞,转移基因片段容最较大,目的基因表达时间长,小易诱发宿主免疫反应等优点,是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1].为了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了(BDNF)在轴索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我们通过构建含BDNF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