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水平之我见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认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当我们以这一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时,不难发现:传统的政治课堂因过于追求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如何克服这些偏差,焕发应有的活力和灵性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思想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围绕新课程,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学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现代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践。
  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教材自始至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思和创新观念,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所要求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而综合探究课无疑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综合探究课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分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国情,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并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切身体会来获得。
  
  二、结合学生的思想状态,强化多渠道德育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开辟多渠道的德育教学方式。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 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
  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三、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与体验
  
  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它们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与体验,在实践的矛盾中探究、感悟和内化。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因为“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断改进的政治教材虽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比,教材永远是滞后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生活素材的选择应是教学需要与学生生活需要的结合点,它不仅包括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代表的时事生活,也包括学生正在感受和经历的日常生活,并且后者更具有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求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教学,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置于无限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做到“小课堂”与“大社会”密切结合。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时,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攀比现象和不恰当的消费行为,引导学生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践行科学消费、节约消费、绿色消费。例如,在学习了储蓄、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投资方式之后,不妨让学生学着制定1份“家庭理财方案”。
  这既与学生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和理财能力,增强学生做人的责任感;在学习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后,可组织学生对附近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进行调量,了解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生产提高的影响因素,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针对存在问题,拟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案;也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及知识积累,开展诸如“环境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网络技术面面观”、“国际形势与我国的对外政策”等专题性研究活动。
  总之,为了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我们政治教师要勇于改革、更新观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水平。
  按照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努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人格的魅力,扎扎实实地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让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使思想政治课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一大趋,从而开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新世纪之初,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开始了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成千上万教育工作者之一,我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次改革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教法以及学生的新学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就此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新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列举了许多真实的数据,插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并提供了大量有趣的数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的结尾具有艺术性和实效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计划时,要精心安排数学课的结尾。采取概括式结尾、悬念式结尾、变式结尾、网络式结尾等形式,可在数学课中起到画龙点睛,增强教学效果的功效。  主题词:数学课堂;结尾艺术;创新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除了有良好的导入,精心的课堂组织、点拨外,结尾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节。一个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回味无穷的作用,而且还能给学
期刊
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情境本着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产生积极意义而建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能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学习资源可以是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设计构思:  1.通过从“文”到“理”的过渡,引发激趣与探究;  2.从置疑、设疑、解疑的思维过程,学到数学新知;  3.从“点”到“面”的知识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学生是数学 学习的主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数学。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可见,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期刊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探究式学习。成功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导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导入”,有助于学生迅速完成课堂角色的转换,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觉地、专注地投入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探究式数学课堂的“导入”。    一、创设悬念导入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即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采用以下方法会收到很好效果。  一、创设情景,直观“引”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具体的。直观能化抽象为形象,由感性转化为理性。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引发兴趣,让他们获得直观认识
期刊
“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人世间,没有什么比人的真情更能打动人心。情感教学亦是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找回那份咿呀学语时的激情,引领学生感受母语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在情怀,并积极创造出学生对于母语文化学习的持久热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一、导语,让语文课堂情意绵绵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而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新课改要求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实施务实高效的素质教育。本文作者认为实施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确立集成整合战略,接纳“休闲教育”、赋予“休闲教育”新的使命,探索融“休闲教育”与学校教育于一体的大教育,是当前中小学落实新课改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休闲教育 集成教育 新课改精神 培养创造性人才    一、摆正“休闲教育”的位子---突破素质教育的瓶颈    赋予“休闲教育”,
期刊
摘要:在体育课教学中,充分的发挥语言艺术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记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正确的示范相结合;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反面示范相结合;亲切鼓励的语言和耐心辅导相结合;简洁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相结合。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语言艺术 教学效果    体育课的教学大多是比较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期刊
语感即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加强语感练习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转化知识,受到启迪。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耳传”只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读而“自得”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语感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我在教学中常用“诵读”和“比较”,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依据我教学实践和听课积累,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