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档案
河北师范大学是我国建立较早、目前规模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位于省属骨干重点大学之列。其学科专业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等九个学科门类,为鼓励广大贫困生刻苦学习,还专门设立了“华润奖学金”和“陈忠堂奖学金”。校训“怀天下,求真知”已成为一代代师大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旗帜。
王牌专业
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翻译、软件工程
招办电话
0311-86269134
2002年9月,经历了一个煎熬的暑假,我收到了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通知书。当时的心情是沮丧多于喜悦。
也许每个高中生都有一个“名牌”情结,我们都渴望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我们一样渴望上名牌大学。虽然我们难以描摹出未来,但肯定自己的未来不是头顶粉笔灰的教师——这个司空见惯的职业离我们的理想太远。
于是我心里这样认为:是它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它。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到师大报到了。文学院所在的师大西校区位于红旗大街,其前身是河北师范学院,除了新盖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修葺一新的文学院,其他设施,如宿舍、机房、食堂、操场、澡堂都很破旧,宿舍楼的水泥楼梯被磨去了棱角,甚至发出光亮来。这就是师大给我的初印象,我内心涌出巨大的失落……青春的张扬无处安放,心灵遭遇了最初的磨砺。
但是伴随着军训、班干部竞选、分班、发书,我的大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我对师大的了解也一步步加深了,心情也一点点平复下来。
在与老师、学长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在我眼中这么不起眼的师大,却确确实实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后来几经变迁、合并,成就了今天的样貌,“破旧”正是她的另一张名片,代表了她的沧桑。其实她并没有耀眼的头衔,也没有巍峨高大的教学楼,但是她默默地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为河北省各个中学输送了不计其数的中学教师。
我渐渐融入了中文系。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美学……我们逐渐有了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自己喜欢的科目。
教我们古典文学的胡宝珍老师,她的父亲就是“专攻隋唐史,在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方面颇有建树的”著名历史学家胡如雷先生。也许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胡老师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大家闺秀。她温文尔雅,讲课声音不高,却能让所有的人都对她瞩目,她从先秦文学讲到南北朝文学,因为她的讲述,我爱上了诗经、乐府和魏晋散文,总在晨曦微露的校园一遍遍背诵。
年轻的老师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陈超老师,他是一名诗人,也是一名诗论家,还曾获得鲁迅文学奖。我最初的对现代诗的理解都来自他那里,我为他的选修课记了厚厚的笔记,一直珍藏着他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记得他总是说:“我是一个傲慢的人……”读了他的诗就会体会“傲慢”的含义,他写的诗论集《打开诗的漂流瓶》一直被我珍藏,当很多人都觉得现代诗晦涩难懂时,感谢陈超老师,让我可以自豪地说出:我能读懂。
有了这些令人敬仰的老师,为什么还要在乎学校的旧与破呢?跟随才华横溢的老师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谁会在意那没了棱角,还闪着光亮的楼梯呢!
记得第一次上古代汉语课,我们拿着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看着陌生的繁体字,几乎每个人都手足无措。满头银发的张标老师,一开始并没有讲课,只是给我们说了一段顺口溜:“少花几个钱,多卖几亩田,千万买本好字典,它跟你到天边,只要你常常请教它,保管你少丢几次脸。”哈哈大笑之后,我就把这段顺口溜记在了《古典汉语》第一册的扉页。 “少丢几次脸”提醒着我们:我们是要站在讲台上的人,面对的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大量阅读原著,但是能静下心来阅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幸师大比较闭塞,我们没有那么多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再加上手头拮据,很少逛街买衣服,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图书馆。师大西校区图书馆,外表看起来着实有点寒酸,灰蒙蒙的颜色,毫无特点的外形,但是进去之后却发现大有乾坤。每当我走进书库,我的心就会莫名地紧张起来,面对一排排的书架、一排排的书,总会想这么多书什么时候能读完呢?!
那时中文系读书的风气很盛,记得王少杰老师讲狄更斯一课,下课以后我们立即奔赴图书馆找狄更斯的小说来读,去晚了就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标注有“狄更斯”的书架了。所以要在上课时计划好要借的书,下课后不打水不打饭立即奔赴图书馆。一本难借的书有幸被某位同学借到,便首先在宿舍内部流通开来,熄灯后开卧谈会讨论的内容还是《安娜·卡列尼娜》和《巴黎圣母院》。我延续高中的兴趣,涉猎了《红楼梦》相关研究的文章;读了古典文学作品选,选自己喜欢的诗歌和文章背诵下来;一知半解地读完《史记》;在那时结识王安忆、池莉、铁凝;历届的茅盾文学奖自然也不会放过,如痴如醉,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在师大养成的读书习惯,到后来读研究生、参加工作,我都没有改变,但是其数量和系统性都无法与在师大时相比。
我也想过读书有什么用处的问题,除了作品能使我更容易接受书本上的文艺理论,然后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以外,我很难想出其他。记得中文系某个教室挂着一幅字,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这是韩愈说的,大概能解释读书的用处吧,书读得多了可以让你做人的基石更加坚实,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读书是没有坏处的。
那时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影视节目上看到其他人的大学生活,会抱怨自己的大学闭塞。有着历史系和中文系的西校区,确实有些沉闷。我们顶多是参加系内的一些活动,很少与社会交流,别人的丰富多彩,成了我们眼中的风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师大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安静读书的环境。没有过多的诱惑充斥我们的生活,能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书,这是十分可贵的。学文学,难道真的是吟风颂月那么风雅吗?没有下工夫去读原著,靠花里胡哨的理论是不行的。
2006年,我们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除了一小部分继续深造外,大部分同学奔赴全国各中学教育一线,成为了“教书匠”“孩子王”。即使不以教师为职业的同学,却也总是在以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这样的态度治学读书,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成绩可以书写。
对于我来说,在最年轻的时光里,师大赐予我一个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摆脱了平庸,但是相信自己已经走在摆脱平庸的路上。
读书的过程是幸福的,记忆中的河北师大弥足珍贵。
河北师范大学是我国建立较早、目前规模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位于省属骨干重点大学之列。其学科专业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等九个学科门类,为鼓励广大贫困生刻苦学习,还专门设立了“华润奖学金”和“陈忠堂奖学金”。校训“怀天下,求真知”已成为一代代师大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旗帜。
王牌专业
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翻译、软件工程
招办电话
0311-86269134
2002年9月,经历了一个煎熬的暑假,我收到了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通知书。当时的心情是沮丧多于喜悦。
也许每个高中生都有一个“名牌”情结,我们都渴望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我们一样渴望上名牌大学。虽然我们难以描摹出未来,但肯定自己的未来不是头顶粉笔灰的教师——这个司空见惯的职业离我们的理想太远。
于是我心里这样认为:是它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它。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到师大报到了。文学院所在的师大西校区位于红旗大街,其前身是河北师范学院,除了新盖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和修葺一新的文学院,其他设施,如宿舍、机房、食堂、操场、澡堂都很破旧,宿舍楼的水泥楼梯被磨去了棱角,甚至发出光亮来。这就是师大给我的初印象,我内心涌出巨大的失落……青春的张扬无处安放,心灵遭遇了最初的磨砺。
但是伴随着军训、班干部竞选、分班、发书,我的大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我对师大的了解也一步步加深了,心情也一点点平复下来。
在与老师、学长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在我眼中这么不起眼的师大,却确确实实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后来几经变迁、合并,成就了今天的样貌,“破旧”正是她的另一张名片,代表了她的沧桑。其实她并没有耀眼的头衔,也没有巍峨高大的教学楼,但是她默默地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为河北省各个中学输送了不计其数的中学教师。
我渐渐融入了中文系。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美学……我们逐渐有了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自己喜欢的科目。
教我们古典文学的胡宝珍老师,她的父亲就是“专攻隋唐史,在研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方面颇有建树的”著名历史学家胡如雷先生。也许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胡老师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大家闺秀。她温文尔雅,讲课声音不高,却能让所有的人都对她瞩目,她从先秦文学讲到南北朝文学,因为她的讲述,我爱上了诗经、乐府和魏晋散文,总在晨曦微露的校园一遍遍背诵。
年轻的老师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陈超老师,他是一名诗人,也是一名诗论家,还曾获得鲁迅文学奖。我最初的对现代诗的理解都来自他那里,我为他的选修课记了厚厚的笔记,一直珍藏着他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记得他总是说:“我是一个傲慢的人……”读了他的诗就会体会“傲慢”的含义,他写的诗论集《打开诗的漂流瓶》一直被我珍藏,当很多人都觉得现代诗晦涩难懂时,感谢陈超老师,让我可以自豪地说出:我能读懂。
有了这些令人敬仰的老师,为什么还要在乎学校的旧与破呢?跟随才华横溢的老师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谁会在意那没了棱角,还闪着光亮的楼梯呢!
记得第一次上古代汉语课,我们拿着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看着陌生的繁体字,几乎每个人都手足无措。满头银发的张标老师,一开始并没有讲课,只是给我们说了一段顺口溜:“少花几个钱,多卖几亩田,千万买本好字典,它跟你到天边,只要你常常请教它,保管你少丢几次脸。”哈哈大笑之后,我就把这段顺口溜记在了《古典汉语》第一册的扉页。 “少丢几次脸”提醒着我们:我们是要站在讲台上的人,面对的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中文系的学生需要大量阅读原著,但是能静下心来阅读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幸师大比较闭塞,我们没有那么多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再加上手头拮据,很少逛街买衣服,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图书馆。师大西校区图书馆,外表看起来着实有点寒酸,灰蒙蒙的颜色,毫无特点的外形,但是进去之后却发现大有乾坤。每当我走进书库,我的心就会莫名地紧张起来,面对一排排的书架、一排排的书,总会想这么多书什么时候能读完呢?!
那时中文系读书的风气很盛,记得王少杰老师讲狄更斯一课,下课以后我们立即奔赴图书馆找狄更斯的小说来读,去晚了就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标注有“狄更斯”的书架了。所以要在上课时计划好要借的书,下课后不打水不打饭立即奔赴图书馆。一本难借的书有幸被某位同学借到,便首先在宿舍内部流通开来,熄灯后开卧谈会讨论的内容还是《安娜·卡列尼娜》和《巴黎圣母院》。我延续高中的兴趣,涉猎了《红楼梦》相关研究的文章;读了古典文学作品选,选自己喜欢的诗歌和文章背诵下来;一知半解地读完《史记》;在那时结识王安忆、池莉、铁凝;历届的茅盾文学奖自然也不会放过,如痴如醉,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在师大养成的读书习惯,到后来读研究生、参加工作,我都没有改变,但是其数量和系统性都无法与在师大时相比。
我也想过读书有什么用处的问题,除了作品能使我更容易接受书本上的文艺理论,然后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以外,我很难想出其他。记得中文系某个教室挂着一幅字,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这是韩愈说的,大概能解释读书的用处吧,书读得多了可以让你做人的基石更加坚实,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读书是没有坏处的。
那时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影视节目上看到其他人的大学生活,会抱怨自己的大学闭塞。有着历史系和中文系的西校区,确实有些沉闷。我们顶多是参加系内的一些活动,很少与社会交流,别人的丰富多彩,成了我们眼中的风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师大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安静读书的环境。没有过多的诱惑充斥我们的生活,能让我们静下心来读书,这是十分可贵的。学文学,难道真的是吟风颂月那么风雅吗?没有下工夫去读原著,靠花里胡哨的理论是不行的。
2006年,我们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除了一小部分继续深造外,大部分同学奔赴全国各中学教育一线,成为了“教书匠”“孩子王”。即使不以教师为职业的同学,却也总是在以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这样的态度治学读书,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成绩可以书写。
对于我来说,在最年轻的时光里,师大赐予我一个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摆脱了平庸,但是相信自己已经走在摆脱平庸的路上。
读书的过程是幸福的,记忆中的河北师大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