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教育中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案例教学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当前已经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通过结合学生生活来筛选案例,完成案例解读和评价的任务是生活案例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生活案例;小学;道德与法治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教师借助于生活案例教学的引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生活案例教学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不仅涉及考试的成绩,而且对于学生的全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该随之进行转变和发展。将生活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观察到的生活问题和状况作为教学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解读来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给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种教学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对于当前社会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社会中接触到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纷繁复杂的,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十分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阻碍学生心理思维的健康成长。同时这样的信息社会也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课堂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内容和方法,仍然将讲解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那么学生就无法对学习的过程产生代入感,也就无法将这一教学的内容看作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使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而且也无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了知识与应用的割裂。而生活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就能够有效地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真正使学生建立起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这种教学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己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知识内容,并且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因此,生活案例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和放大作用,同时帮助学生更迅速地建立自己的健全人格,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 生活案例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借鉴学生生活进行案例筛选
利用生活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大部分小学教师公认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理念。借助于生活案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化的特点,帮助小学生建立与生活的联系。基于这样的目的,小学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案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案例的筛选这一环节。虽然生活化教学本身就是要将生活中的案例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结合,以实现将知识内容具体化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合于小学生群体,也并不是所有案例都能够运用于教学中,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案例融入教学中,完成教学设计。在选择案例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熟悉程度,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经历来完成案例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仅仅借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的短暂时间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调查问卷的方式。教师根据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内容来确定自己选择生活案例的主要方向,然后在这一方向和主题的引导下思考需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一方面的生活经历与实际的问题和需求,再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而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课前导入的活动让学生完成问卷,教师在做好信息总结归类之后就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学生信息,从而按照这些信息来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一对一交流谈话,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或者见面交流等多种活动来完成学生日常生活的资料收集。在对学生有这样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选择的生活案例才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以弥补学生在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上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所以,教师在完成生活案例教学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通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筛选案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借助教材知識进行案例解读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引用生活案例来开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完成选择案例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需要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案例的解读。实际上,解读案例的过程就相当于建立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运用过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过程从了解迁移到应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单独完成这一过程十分困难,所以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而教师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只能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能像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将知识完全地讲解给学生听,剥夺小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具体从实现的方式上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完成案例解读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案例时需要同时确定本单元知识的主题和中心。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可以首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借助于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等来引导学生熟悉整个章节或者单元的知识内容。在学生完成知识的大概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出相应的生活案例,然后让班级内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的讨论学习。一方面,学生需要在相应的情境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点名其中涉及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或者是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不仅是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且也需要掌握学生的讨论和学习进度,以在合适的时间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解读过程,学生才能够掌握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修养,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也提高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组织探究活动完成案例评价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完成知识的简单了解以及生活案例的解读并不是全部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评價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际上,评价对于大部分的教学课堂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促进教学完善和学生能力强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案例评价与日常的教学评价并不相同,无论从目的还是过程来说都有所区别。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案例评价仍然是知识教学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内容的环节。在学生完成案例的解读工作之后,教师首先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展示,通过展示的过程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也帮助其他的学生丰富想法,拓展思维。而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评价。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回顾本节内容的主题和中心,然后在黑板上或者是电脑屏幕上将主题—案例—教材知识的整体逻辑框架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竞赛问答的活动形式来进行。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将注意力长期保持在课堂的教学活动和内容上。另一方面,这一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回忆和思考知识和案例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做好准备。然后在完成展示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式开始案例的评价。因为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来自主完成,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探究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要重新播放之前的整体框架,并且让学生回忆自己对于案例的解读内容和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就需要借助于生活对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对这一案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案例的选择是否符合主题,案例中的人物的言行是否符合教材中的标准等,之后,教师可以公布一些评价的原则,让学生对自己的解读过程进行评价,进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对知识内容理解错误的地方,帮助学生进行改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解决案例问题时的问题和错误,从而纠正自己的看法。在完成这一系列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讨论,寻求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境。通过情境的联想,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将自己对案例的解读和评价带入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然后自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规范。因此,这样的一个拓展过程也是将课堂上的知识性内容逐步转化为实践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本身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 结语
生活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的方式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生能力强化和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芳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J].教育现代化,2018(11).
[2]卢小艳.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99(15):68.
[3]张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2).
[4]程晓佩.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A2).
作者简介:
张奎,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上河小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9年规划课题《生活案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9]PLTZ35。
关键词: 生活案例;小学;道德与法治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教师借助于生活案例教学的引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生活案例教学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不仅涉及考试的成绩,而且对于学生的全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该随之进行转变和发展。将生活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观察到的生活问题和状况作为教学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解读来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给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利,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种教学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对于当前社会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社会中接触到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纷繁复杂的,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十分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阻碍学生心理思维的健康成长。同时这样的信息社会也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课堂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内容和方法,仍然将讲解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那么学生就无法对学习的过程产生代入感,也就无法将这一教学的内容看作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使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而且也无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了知识与应用的割裂。而生活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就能够有效地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真正使学生建立起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这种教学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己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知识内容,并且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因此,生活案例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素质教育作用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和放大作用,同时帮助学生更迅速地建立自己的健全人格,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 生活案例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借鉴学生生活进行案例筛选
利用生活案例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大部分小学教师公认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理念。借助于生活案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化的特点,帮助小学生建立与生活的联系。基于这样的目的,小学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案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案例的筛选这一环节。虽然生活化教学本身就是要将生活中的案例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结合,以实现将知识内容具体化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合于小学生群体,也并不是所有案例都能够运用于教学中,因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案例融入教学中,完成教学设计。在选择案例时,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熟悉程度,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经历来完成案例的选择。要做到这一点,仅仅借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的短暂时间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调查问卷的方式。教师根据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内容来确定自己选择生活案例的主要方向,然后在这一方向和主题的引导下思考需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一方面的生活经历与实际的问题和需求,再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而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课前导入的活动让学生完成问卷,教师在做好信息总结归类之后就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学生信息,从而按照这些信息来选择合适的生活案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一对一交流谈话,定期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或者见面交流等多种活动来完成学生日常生活的资料收集。在对学生有这样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选择的生活案例才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以弥补学生在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上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所以,教师在完成生活案例教学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通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筛选案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借助教材知識进行案例解读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引用生活案例来开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完成选择案例的工作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需要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案例的解读。实际上,解读案例的过程就相当于建立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运用过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过程从了解迁移到应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单独完成这一过程十分困难,所以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而教师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只能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能像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将知识完全地讲解给学生听,剥夺小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具体从实现的方式上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完成案例解读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案例时需要同时确定本单元知识的主题和中心。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可以首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借助于知识框架,思维导图等来引导学生熟悉整个章节或者单元的知识内容。在学生完成知识的大概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出相应的生活案例,然后让班级内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的讨论学习。一方面,学生需要在相应的情境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点名其中涉及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或者是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针对案例中的问题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不仅是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且也需要掌握学生的讨论和学习进度,以在合适的时间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解读过程,学生才能够掌握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修养,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也提高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组织探究活动完成案例评价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完成知识的简单了解以及生活案例的解读并不是全部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评價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际上,评价对于大部分的教学课堂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促进教学完善和学生能力强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案例评价与日常的教学评价并不相同,无论从目的还是过程来说都有所区别。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案例评价仍然是知识教学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内容的环节。在学生完成案例的解读工作之后,教师首先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展示,通过展示的过程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也帮助其他的学生丰富想法,拓展思维。而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评价。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回顾本节内容的主题和中心,然后在黑板上或者是电脑屏幕上将主题—案例—教材知识的整体逻辑框架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竞赛问答的活动形式来进行。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将注意力长期保持在课堂的教学活动和内容上。另一方面,这一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回忆和思考知识和案例的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做好准备。然后在完成展示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式开始案例的评价。因为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生来自主完成,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主题探究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要重新播放之前的整体框架,并且让学生回忆自己对于案例的解读内容和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就需要借助于生活对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让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对这一案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案例的选择是否符合主题,案例中的人物的言行是否符合教材中的标准等,之后,教师可以公布一些评价的原则,让学生对自己的解读过程进行评价,进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对知识内容理解错误的地方,帮助学生进行改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解决案例问题时的问题和错误,从而纠正自己的看法。在完成这一系列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讨论,寻求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境。通过情境的联想,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将自己对案例的解读和评价带入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然后自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规范。因此,这样的一个拓展过程也是将课堂上的知识性内容逐步转化为实践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本身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这样的教学过程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 结语
生活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的方式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小学生能力强化和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芳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J].教育现代化,2018(11).
[2]卢小艳.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99(15):68.
[3]张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7(2).
[4]程晓佩.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A2).
作者简介:
张奎,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上河小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9年规划课题《生活案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9]PLTZ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