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一。而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但是教育要发展,从根本还得靠改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的改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最终使教育改革的方向向和谐教育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和谐社会,素质教育
一、从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别来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和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首先,中国教育重同一性,而西方教育重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在群体文化中,群体的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唯一参照物,是个体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人关心的是“别人怎么看”,因而常常会用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来获得群体的认同。例如在中国,一堂课上得好的标准是:教师讲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学生则认真听讲、细做笔记,回答提问态度谦虚,甚至连学生坐、立、举手的姿势都有统一要求。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形式貌似规范、紧凑,实则缺乏内在感染力。过于追求同一性和规范性的中国式教育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激活学生的活力,不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主义。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这种文化心理助长了西方人对多样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样性为特征、多元化思想共存的西方教育理念。 正是西方教育理念中不会限制个体行为规范的一致性,使得他们思维发展更具有活力、想象力、创新力,为获得诺贝尔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中国教育重权威,西方教育重平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儒家伦理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并构成大部分人判断是非的标准。传统文化中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也充分体现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上。中国教育思想中的等级、权威观念,使中国教育必然携带着强制和暴力的色彩。说一不二,不容置疑,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灵魂上的蹂躏。学生的批判性和独特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逐渐被销蚀,他们变得卑微、盲从、胆怯,缺乏冒险、开拓和创新意识。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平等是西方人权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的信念认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平等观念的制约。西方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其内在素质,培养具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才。西方学生从来不会屈就教师的权威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们比较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西方学生正是具有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使得他们在学术或是科学领域上不断有新的突破,而这些新技术、新学术也为他们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再次,中国教育重持久稳定,西方教育重变革创新。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的时空关系是固定、静态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止的。中国文化“求久”、“拒变”的特性压制了国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反映在教育上,就是经世济用的教育观和学术价值观。
从这些差异中,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吸取更多的西方教育理念,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在现代教育全球化的冲击下,应加大教育投资,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使中国的教育改革显现出崭新蓬勃的势态。
二、教育改革应重视学生本身身体素质教育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更加进步、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复杂多变的世界。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我们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注重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它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身体素质应该包涵人的运动素质、健康素质和心理素质。因为这是人类立足于社会,并能正常生存、生活、学习、工作、劳动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最先、最需要具有的素质。
身体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教育意识和身体素质教育能力的教、学、练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二)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身体素质教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发展运动能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让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终身体育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中,体育应当说是最为“市俗化”的教育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在学生走上社会加以运用之前都只能是“经院文化”,其对学生而言是难以使之立足即融人生活的体育则不是蕴含其中的“玩”的教育、“美”的教育、“安全”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无不立即可以“内化”并付诸学子的生活实践,在这个意义上体育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更是一种教育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
三、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一方面是通过它的体制来实现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它所培养的人才来实现的。所谓和谐教育,就是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发展相适应,并为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教育内部各要素相互协调,处于最优化状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教育工作以育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工程,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和谐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體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就是要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追求,把德智体美融入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实现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人民满意为检验标准,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又满足人民群众选择教育的需要,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以高质量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教育的改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社会文化基础工程代言人的教育行业,要从自身发展上的障碍入手进行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改革,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改革,和谐社会,素质教育
一、从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别来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和以欧洲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首先,中国教育重同一性,而西方教育重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在群体文化中,群体的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唯一参照物,是个体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人关心的是“别人怎么看”,因而常常会用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来获得群体的认同。例如在中国,一堂课上得好的标准是:教师讲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学生则认真听讲、细做笔记,回答提问态度谦虚,甚至连学生坐、立、举手的姿势都有统一要求。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形式貌似规范、紧凑,实则缺乏内在感染力。过于追求同一性和规范性的中国式教育不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激活学生的活力,不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主义。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这种文化心理助长了西方人对多样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样性为特征、多元化思想共存的西方教育理念。 正是西方教育理念中不会限制个体行为规范的一致性,使得他们思维发展更具有活力、想象力、创新力,为获得诺贝尔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中国教育重权威,西方教育重平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儒家伦理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并构成大部分人判断是非的标准。传统文化中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也充分体现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上。中国教育思想中的等级、权威观念,使中国教育必然携带着强制和暴力的色彩。说一不二,不容置疑,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灵魂上的蹂躏。学生的批判性和独特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逐渐被销蚀,他们变得卑微、盲从、胆怯,缺乏冒险、开拓和创新意识。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平等是西方人权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的信念认为,每个人都是天生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平等观念的制约。西方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其内在素质,培养具有个性和独创性的人才。西方学生从来不会屈就教师的权威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他们比较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西方学生正是具有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使得他们在学术或是科学领域上不断有新的突破,而这些新技术、新学术也为他们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再次,中国教育重持久稳定,西方教育重变革创新。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的时空关系是固定、静态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止的。中国文化“求久”、“拒变”的特性压制了国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反映在教育上,就是经世济用的教育观和学术价值观。
从这些差异中,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吸取更多的西方教育理念,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在现代教育全球化的冲击下,应加大教育投资,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使中国的教育改革显现出崭新蓬勃的势态。
二、教育改革应重视学生本身身体素质教育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更加进步、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复杂多变的世界。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我们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注重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具有全面性、发展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它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身体素质应该包涵人的运动素质、健康素质和心理素质。因为这是人类立足于社会,并能正常生存、生活、学习、工作、劳动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最先、最需要具有的素质。
身体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教育意识和身体素质教育能力的教、学、练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二)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身体素质教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发展运动能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让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终身体育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中,体育应当说是最为“市俗化”的教育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在学生走上社会加以运用之前都只能是“经院文化”,其对学生而言是难以使之立足即融人生活的体育则不是蕴含其中的“玩”的教育、“美”的教育、“安全”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无不立即可以“内化”并付诸学子的生活实践,在这个意义上体育不仅仅是运动的教育,更是一种教育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
三、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一方面是通过它的体制来实现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它所培养的人才来实现的。所谓和谐教育,就是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自然发展相适应,并为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教育内部各要素相互协调,处于最优化状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教育工作以育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工程,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和谐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體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就是要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追求,把德智体美融入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教育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实现全面发展;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人民满意为检验标准,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又满足人民群众选择教育的需要,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以高质量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教育的改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社会文化基础工程代言人的教育行业,要从自身发展上的障碍入手进行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改革,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