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评的责任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就读过安徒生的一则童话故事,其大意是:一位赤裸裸的皇帝穿上由两位服装师设计的"新衣",到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服装表演"。面对一丝不挂的皇帝,街上的行人众口一词:新衣漂亮。唯独有一个小孩道破了天机。也许这位皇帝是世界上最早的"服装模特",而街上的行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服装评论家"。不知当时的皇帝面对小孩的"实话实说"有何感想,至少那些所谓"服装评论家们"应感到脸红。
  故事本身虽然只是童话,但如果联系到我们集邮邮评中的一些现象,就不难发现,其寓意之深刻,警世之震耳。我们通常所说的邮评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邮票在市场流通领域里交易行情的分析;二是从艺术角度上对邮票的选题、设计、印刷方面的评论。不管是评论邮市的走向,还是评论新票的艺术水准,都应本着对集邮者负责的态度,让集邮者听得明白,看得懂,不能玩"文字游戏",也不能不负责任的妄加评论。近几年来,很多报刊都开辟了邮评专栏。对邮票交易行情的邮评在我国的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在宣传某一邮品交易行情的过程中,各种宣传媒体惯用的手法是,邀请各路邮评家对该邮品进行全方位的包装,通过报纸、杂志急火炒作,向广大观众捧出一道似乎色香味俱全的邮品大菜。在这种环境中,邮评家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终于丧失了自己的味觉,变成了邮市商业利益的应声虫,为庄家利用市场炒作巧取豪夺做嫁衣裳。而公正的邮评严重缺席则导致了集邮者判断力的严重丧失,于是广大集邮者只能听凭大众传媒的狂轰滥炸,却很少听到清醒的声音。还有些邮评以善于猎奇的眼力极力挖掘什么违规邮品的增值潜力,掩耳盗铃般地玩起了"擦边球",力图制造什么哄动效应。在商业气息的笼罩之下,邮评家则跟着市场感觉走,市场需要什么就发表什么邮评,很少有人甘愿做那个率先道破"皇帝的新衣"的小孩,也很少有人见风不使舵。
  大家知道,邮市与股市有着本质的不同,邮市也绝对不能朝着股市的方向发展。可是邮评家急功近利地让邮市与股市打成一片,用评论股市的方法来评论邮市,使用了什么"飙升"、"反弹"、"利好"、"建仓"、"扩容"、"板块"、"大盘"、"盘活"等股市术语,以及某某邮品极具"升值潜力",某某邮品"值得投资"的评论经常充斥于邮评之中。然而,物极必反,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虽然不愿看到但又不得不承认的现象:有关邮市的邮评,缺乏公证,有误导集邮者参与炒作之嫌;评论邮票艺术价值的邮评,很少有新意。俗话说的好:"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磁器活儿",邮评家的头衔着实好听不好受用,不去市场两眼一摸黑;不懂集邮的基本常识;不懂集邮市场规律只认市场炒作,以此为依据的邮评,只能是空穴来风。发表邮评不比卖肉的,后者穷疯了可能会使假秤,或在肉里注水,而前者要对集邮者负责,否则,谁还看你的评论。
  去年10月,国家邮政局在公布今年邮票发行计划的同时,也公布了大部分邮票图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使集邮者摆脱了多年的"隔山买牛"式的困惑。同时,也为广大的集邮者及新闻媒体对新邮"品头论足"提供了机会。集邮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及众多人士参与的有益活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前公布邮票图稿为邮评公正的发表看法提供了机遇。据悉,邮票图稿公布之后,很多集邮者对新邮的设计及艺术表现手法提出了好的建设性的意见,一些邮刊也发表了实事求是的邮评,国家邮政局也采纳了集邮者提出的好的建议。从人们关注新邮,评论新邮中,也让我们看到了邮评对促进我国集邮事业的发展,促进邮票设计印刷水平的提高,增强广大集邮者的鉴赏水平的益处。
  能否有好的邮评闻世,邮刊是有一定的责任的。邮刊为集邮者服务,这是办刊的宗旨;邮刊要配合国家邮政局制定的集邮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广大集邮者的收藏行为,这是办刊的原则。邮刊发表的文章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坚持什么,理应态度鲜明,这也是邮刊应有的职责。
  因此,从关心我国邮票发行质量出发,邮评应忌讳不痛不痒,不深不透,不清不楚,不知所云的文章。凡此种种,不管是出于随风、随人、随意,都于提高邮票发行质量无补,却浪费了集邮者的宝贵时间。广大的集邮者一直呼唤那种开发心智、指点迷津、振聋发聩、与人为善、立意新颖、那种真知灼见的邮评。这样的邮评,才使集邮者受益,也使得邮票发行部门受用。
  多年来,我国发行的一些邮票有很多精品,很受国内外集邮者欢迎,从这些精品的产生可以看出,邮票的选题、设计的手法、表现的形式固然十分重要,但设计者的综合素质平庸肯定也出不了精品,没有高瞻远瞩、运筹得力的组织也不行,而最容易被人忽视和遗忘的是不能没有中肯和受欢迎的邮评。凭心而论,物竞天择,既是生物进化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邮评应促使那些设计平庸的邮票让位,并为邮票精品的闻世催生、鸣锣开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重赏之下出不来邮票精品,因为邮票设计是艺术创作的成果,留在方寸之上的不仅仅是艺术图案,它还凝集着创作人员的思想境界、艺术趣味和人生追求。因此,创作人员在邮票设计过程中的劳动和功过也应是邮评的一项内容。对创作设计人员刻苦敬业、勤恳工作以及如何创意、构思、艺术处理等如能多作深入报道,集邮者会喜欢,邮票设计人员也会得到鼓励。对为数不多、设计败笔的邮票及设计者,也要热情鼓励,要作有针对性的、与人为善的评议。邮票设计人员对这样的邮评也能坦然接受,因为他们知道,邮票设计队伍对邮票质量的保证作用不能低估,没有一支较高素质的设计队伍,邮票设计水平肯定无法提高。这个问题上上下下都不必回避。听之任之,只会后患无穷。
  邮票设计、印刷质量的提高,除了有赖于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之外,广大集邮者、邮票设计者及舆论的参与、监督也必不可少。我们的邮票设计水平的提高需要高质量的邮评,他们要敢说真话,少有顾虑,倘能善加引导,坚持强化,我们的邮评,就会更有群众基础,显示出勃勃的生机。邮评不能失去公正,千万别腻烦这句话。
  责编/李玲
其他文献
新千年的悉尼奥运盛会将于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举行。预计约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余名选手和五千余名官员参加28个项目的比赛。  1993年9月23日,在蒙特卡罗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01届大会上,国际奥委会通过投票决定,举行第27届奥运会的城市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到会的89名成员(由于主席萨马兰奇不能参与投票,因此共88票)在第4轮投票中,有45票支持悉
期刊
1999年的京城邮市,被一些市场人士称之为“炒封年”。各种纪念封大行其道,“欧元封”、“建交系列封”以及“红封”等,盛极一时。但这些品种毕竟不是正规邮品,缺乏集藏者基础,只是被作为一种投机炒作的短期筹码,因此它们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便纷纷在邮市上销声匿迹。市场对封的狂热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留给市场许多思考。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那就是中国邮政历年发行的各类正规的邮资信封,其投资、投机价值的发掘
期刊
邮票过于呆板该套邮票从第一枚到第四枚,几乎是千篇一律地展示人物的相貌,除了年龄、服装不同,很难看出人物在历史活动中的作用,与前些年发行的人物票雷同,犹如相册。人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必然与某种社会活动相结合,而邮票在人物活动背景上表现得极为不足,仿佛只是人物不同时代的相片。如果将不同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融合在一起,让事件烘托人物,其效果可能更好。(骆延峰)  设计、色彩令人失望《陈云同志诞生九十五周年
期刊
朱红的底色上一抹灰色,形似闪电;表现"2000"主题的三个白色圆环上,添加了黄、黑两个环,组成了奥运五环。洗炼的笔触,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创意,这就是第二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小型张的主体图案。  设计者陈幼林,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纪坐标广告公司总经理,《包装与设计》杂志理事,《中国设计年鉴》编委,冯骥才主编的《老房子》丛书的整体设计者……在设计圈子里,他是以观念新、创意新、表现新而闻名的。  
期刊
1996年2月27日,广州军区韶关军分区原顾问、广州驻军老年集邮协会顾问徐勤全同志给我寄来胡松云同志设计的10枚一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四十周年纪念军用邮简"(1995年9月27日内部发行)。邮简由广州军区司令员李希林上将题词,分别精印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元帅的照片和革命简历。封面以浅色的人民军队胜利前进的照片为底图,加盖了钢印纪念戳,还加
期刊
今年6月28日,我有幸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国家邮政局主办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联合发行邮票的首发式,并得到贴有两国联合发行的《▲壶和马奶壶》邮票的首日封和邮折。这些纪念品设计新颖、印制精美,十分惹人喜爱。  出于职业习惯,我回家后又拿出仪器和量具对两国印制的邮票进行仔细的鉴赏和分析研究。两国联合发行的邮票,是用同一图稿分头制版印刷的。由于各自对图稿的理解和两国印刷条件的不同,印制出来的邮票效果稍有不同,
期刊
神奇的想象力鲜明的儿童特色一套8枚的《21世纪展望》邮票,童趣盎然的画面,蓝绿色的边纸,衬以星星、音符,表现了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全套邮票表现了下一世纪的发明创造、衣食住行和生活乐趣,原画作者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我造大桥通台湾",一双小手,对接起海峡两岸的桥梁,表明了孩子们对祖国统一的向往;"树上宫殿",表现了孩子们绿化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新世纪的交通",则透露出现代都
期刊
7月15日,由国家邮政局、青岛市政府主办,中国集邮总公司、山东省邮政局承办的‘97—’99全国最佳集邮品展销会暨《崂山》特种邮票首发式在青岛市文化博览中心隆重开幕,这是青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邮坛盛事。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惠来,副省长陈延明,青岛市市长王家瑞,副市长宗和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刘立清和张惠来为《崂山》邮票揭幕。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邮政局的有关负
期刊
“崂山杯”集邮知识大奖赛抽奖活动于7月16日在青岛崂山区公证处的监督下,从众多的参赛者中共抽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均按预定程序进行,中奖结果全部真实、有效。现将获奖者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张振军 谢永详  二等奖:万国春 逄诚志 郭峰 杨赓  三等奖:商淑珍 邹新强 郑德祥 王玩龙 李鹏飞 王忠良 李辉 谷德炎 陈炎宗 郭学宏 唐仲良 王玉 莫沛均 吕强 谭克  以上获奖者及“我心中的崂山邮
期刊
2000年7月15至17日,历时3天的颁奖活动举办得隆重、盛大、有声有色。7月15日上午,青岛市文化博览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全国最佳集邮品评选颁奖活动开幕式暨《崂山》特种邮票首发式。当晚,青岛市人民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最佳集邮品颁奖晚会。一台以中国民乐为主,辅以地方特色的节目亮相登场。群众投票选出的中国集邮总公司最佳首日封现场揭晓。获奖者分别为:陈景异设计的《潘天寿作品选》特种邮票首日封、赵星尔设计的《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