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不同文才的需求和学生对个性发展的需要,分班教学已成为教育的基本需求。本文就分班的可行性,从教育理念、社会信息化发展、教育投入和教育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证。通过现阶段的分班教学设想和应试教育下的分班教学比较,较完善的证实了分班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分班教学;个性发展;教育投入;教育评价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之父孔老先生2000多年前提出的正确观点,可前些年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因材施教变成了撇开差生的最好借口。后来教育改革初步提出,首先强调了学生的独立人格,于是戴有有色眼镜的分班方法成了过街的老鼠被一脚踩死,所谓的差生也美其名曰潜能生,“分班”也带上了严禁的镣铐。可是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更新,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条件日益完善,教育评价的多元化,社会对不拘一格的人才真正需求,“分班”完全可重现于教育,或许我们能借着“伟大复兴”的口号重塑2000多年前的教育辉煌,为下一次思想解放推波助澜。
第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个性化教育理念增强为分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千人一面”、“千校一律”现象严重,学校成了生产厂家,而学生只是产品。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而非“产品”才是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结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上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不同个性的人,不同人生经历的学生应该接受不同的教育。事实也是如此,同样的一个班级、同样的一个教师群体、同样的一种教育方法,总是教育出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时我们又限于禁令不能“分班”,于是一部分同学将不自觉的被分流和遗忘出去成为所谓的潜能生,谁又想过我们的教育为此如何买单呢?有何责任呢?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和社会乃至家长的一种误区,是对“分班”极端的限制而造成的。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随时的学业水平,把近似学生们重新分班组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那我们的学生真的能全部发展了。把学生不分彼此的局限在一个班级而大谈全面发展那是自欺欺人。可见“分班”其实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一种必然选择,当然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戴有色眼镜。
第二,生活节奏加快和信息技术更新加速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也成为了“分班”的催化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必然促进各领域的知识更新,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也加大,这一社会现象折射到教育领域,就要求学校培育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古语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而今天在七十二后面加百、加千、加万也许都不够。我曾在九年级毕业班会上与同学们畅谈人生理想,全班52人居然选择了46种迥然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而学生的所需所爱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我们教育也应该为之提供帮助,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那么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分班而教就得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更新,传播媒体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业余生活丰富、视野开拓的同时个性拓展也丰富了许多。在某次二年级的语文单元测试中有道填空题如下:“ 的人流”结果有位学生完成如下:“无痛的人流”,显然该学生是受到了媒体广告的影响。我们已习惯了用“80后”、“90后”等诸如此类的词来形容不同思想的同一类人群,说明我们已从内心深处接受个性分化的现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为个性健康发展而提供有效教育的“分班”教学呢?
第三,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条件日益完善为分班教学提供物质的可能。我这里所说的分班教学是有别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分班的。一是分班的前提不同,现在的分班教学是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由学校提供不同的教育而分班,而后者分班仅根据学生的不同成绩(分数);二是分班理念不同,现在的分班教学是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的,而后者分班的理念恰恰是在侮辱学生的人格和抹杀学生的性格唯分数而论;三是目的不同,前者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而提供教学保障,而后者是为了学校的名誉、升学率而不断地压榨学生的智慧;四是方式不同,前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而主动地择班而学,而后者则是在学校和教师以升学和便于管理为目标的基础上被动地分班而治。由此可见,全新的分班教学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配套的功能室、兴趣爱好的教学工具、各种教育所需的教师、各种可能的教育资源等。那么,基础教育投入加大,各学校条件的日益完善恰好为分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第四,教育评价的多元化为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分班教学提供了舆论保证。应试教育下学校总是要挑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所谓的“尖子班”完成分班教学,除了教育形势所需之外,很大程度上社会舆论即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所迫而致。社会和家长注重的只是升学结果。故新课改在评价体系中作了很大的改变,不再以分数论英雄,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承认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接受,并作为新教改的评价通识在教师中推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了舆论基础。加德纳认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传统IQ智力测验也仅涵盖逻辑数学、语文、和空间智能。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加德纳指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踏员的肢体能力(肢体动觉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某些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其强项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因此受到责罚。 他提出学生有如下八种智能: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张湘君、葛琦霞 编著, 2001,“多元智能轻松教─九年一贯课程统整大放送”,天卫文化,台北市,台湾。)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从本质上接受了这种评价理论。譬如,北大、清华的骄子和全国体育冠军相提并论甚至后者更受被人追捧,更不说影视歌星了。也许很多人知道李宇春的小学中学母校,而很多学生不知道钟启泉教授是谁。韩寒的文章是一绝但远没有他作为车手这么知名。多元的性格、不拘一格的人才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多种多样的人才,也为我们教育的分班教学提供了舆论保证。
【关键词】分班教学;个性发展;教育投入;教育评价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之父孔老先生2000多年前提出的正确观点,可前些年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因材施教变成了撇开差生的最好借口。后来教育改革初步提出,首先强调了学生的独立人格,于是戴有有色眼镜的分班方法成了过街的老鼠被一脚踩死,所谓的差生也美其名曰潜能生,“分班”也带上了严禁的镣铐。可是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技术的更新,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条件日益完善,教育评价的多元化,社会对不拘一格的人才真正需求,“分班”完全可重现于教育,或许我们能借着“伟大复兴”的口号重塑2000多年前的教育辉煌,为下一次思想解放推波助澜。
第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个性化教育理念增强为分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千人一面”、“千校一律”现象严重,学校成了生产厂家,而学生只是产品。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而非“产品”才是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结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上重新构建知识体系,不同个性的人,不同人生经历的学生应该接受不同的教育。事实也是如此,同样的一个班级、同样的一个教师群体、同样的一种教育方法,总是教育出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时我们又限于禁令不能“分班”,于是一部分同学将不自觉的被分流和遗忘出去成为所谓的潜能生,谁又想过我们的教育为此如何买单呢?有何责任呢?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和社会乃至家长的一种误区,是对“分班”极端的限制而造成的。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随时的学业水平,把近似学生们重新分班组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那我们的学生真的能全部发展了。把学生不分彼此的局限在一个班级而大谈全面发展那是自欺欺人。可见“分班”其实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一种必然选择,当然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戴有色眼镜。
第二,生活节奏加快和信息技术更新加速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也成为了“分班”的催化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必然促进各领域的知识更新,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也加大,这一社会现象折射到教育领域,就要求学校培育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古语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而今天在七十二后面加百、加千、加万也许都不够。我曾在九年级毕业班会上与同学们畅谈人生理想,全班52人居然选择了46种迥然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而学生的所需所爱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我们教育也应该为之提供帮助,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那么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分班而教就得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更新,传播媒体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业余生活丰富、视野开拓的同时个性拓展也丰富了许多。在某次二年级的语文单元测试中有道填空题如下:“ 的人流”结果有位学生完成如下:“无痛的人流”,显然该学生是受到了媒体广告的影响。我们已习惯了用“80后”、“90后”等诸如此类的词来形容不同思想的同一类人群,说明我们已从内心深处接受个性分化的现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为个性健康发展而提供有效教育的“分班”教学呢?
第三,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条件日益完善为分班教学提供物质的可能。我这里所说的分班教学是有别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分班的。一是分班的前提不同,现在的分班教学是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由学校提供不同的教育而分班,而后者分班仅根据学生的不同成绩(分数);二是分班理念不同,现在的分班教学是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进行的,而后者分班的理念恰恰是在侮辱学生的人格和抹杀学生的性格唯分数而论;三是目的不同,前者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而提供教学保障,而后者是为了学校的名誉、升学率而不断地压榨学生的智慧;四是方式不同,前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而主动地择班而学,而后者则是在学校和教师以升学和便于管理为目标的基础上被动地分班而治。由此可见,全新的分班教学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配套的功能室、兴趣爱好的教学工具、各种教育所需的教师、各种可能的教育资源等。那么,基础教育投入加大,各学校条件的日益完善恰好为分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第四,教育评价的多元化为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分班教学提供了舆论保证。应试教育下学校总是要挑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所谓的“尖子班”完成分班教学,除了教育形势所需之外,很大程度上社会舆论即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所迫而致。社会和家长注重的只是升学结果。故新课改在评价体系中作了很大的改变,不再以分数论英雄,改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承认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接受,并作为新教改的评价通识在教师中推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了舆论基础。加德纳认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传统IQ智力测验也仅涵盖逻辑数学、语文、和空间智能。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加德纳指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踏员的肢体能力(肢体动觉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某些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其强项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因此受到责罚。 他提出学生有如下八种智能: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张湘君、葛琦霞 编著, 2001,“多元智能轻松教─九年一贯课程统整大放送”,天卫文化,台北市,台湾。)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从本质上接受了这种评价理论。譬如,北大、清华的骄子和全国体育冠军相提并论甚至后者更受被人追捧,更不说影视歌星了。也许很多人知道李宇春的小学中学母校,而很多学生不知道钟启泉教授是谁。韩寒的文章是一绝但远没有他作为车手这么知名。多元的性格、不拘一格的人才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多种多样的人才,也为我们教育的分班教学提供了舆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