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前,血气方刚的龙勇诚投身到滇金丝猴科考工作中。那时,全国连一张滇金丝猴的照片都没有,可见人们对这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多么陌生,更谈不上保护了。是龙勇诚让这个唇红齿白的精灵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见到滇金丝猴起,龙勇诚便打算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保护它们。
在1982年龙勇诚第一次听说了滇金丝猴。刚刚从中山大学毕业的他选择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来到了云南。仿佛命中注定他该和这种动物有缘,1987年,龙勇诚到滇西北出差,在当地老乡家见到了15具完整的滇金丝猴骨架。一见到头骨上那滇金丝猴的典型特征—几乎消失的鼻梁骨,龙勇诚又惊又喜。然而,细心的龙勇诚发现,其中12具骨架上带有捕猎致死的痕迹。他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他想:围猎活动在当地是如此频繁,在围猎活动中,光打死的就有十几只,那还会有多少只滇金丝猴在围猎中受伤?这些可怜的滇金丝猴又不会像人类那样能疗伤,等待它们的就只有死亡!一个猴群只要受到几次这样的围猎就会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滇金丝猴既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什么没人管呢?血气方刚的他一回昆明就向领导提出:要进一步调查滇金丝猴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为下一步保护做好基础工作。虽然已经预见到了科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但龙勇诚压根儿没想到,这个选择就此锁定了他和滇金丝猴的一世情缘,成就了他既悲又喜的科考人生。
生命的触动
1988年幸运之神对龙勇诚眷顾有加,只用了三个星期,他就找到了线索。龙马山是云龙县北部最高的一座大山,海拔为2100米~3600米左右。一路上,他看到了猴子留下的许多粪便,通过对粪便新鲜程度的判断,龙勇诚确定了一条滇金丝猴的活动路径。沿着路径,他向前寻找。第四天,当他往山顶攀爬时,突然听到一阵枪声。枪声很密集,一直在山谷中回荡。龙勇诚快速爬上山顶,站在山上往下看,只见不远处巨大的冷杉丛林中,有一对母子滇金丝猴正紧紧相拥,母猴子的双手紧紧地搂住小猴子和树干。龙勇诚在山顶上大喊:“不要开枪!不要开枪!”只听见一声枪响,小猴子从母猴子怀中跳出,顺着树枝溜走了。同一时间,母猴子却松了手,从树上滑落……龙勇诚难受极了,他快步赶去,用双手抱起那只奄奄一息的母猴子,在母猴子的屁股上发现了一个枪眼,直径有一厘米那么大,鲜血染红了他的手。半个小时后,母猴子在龙勇诚怀里闭上了眼睛。
第一次找到滇金丝猴,却亲眼目睹了它被猎杀,龙勇诚的眼睛湿润了,滇金丝猴的命运真是太惨了!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它们就被列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名单,但这实在是徒有虚名!在这里,相关的主管部门不了解滇金丝猴,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又极其淡薄,龙勇诚感觉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为了彻底调查滇金丝猴的相关情况,龙勇诚开始了长期的野外生活。1985年~1989年的五年时间,他基本就住在山上,每天只做一件事情—找猴子、记录信息。为了节约科研经费,龙勇诚常常一个人上山,他背一个大大的背包,里面装着睡袋、衣服、压缩干粮、记录的本子、笔、借来的相机……龙勇诚说:“在山里,最怕的不是寂寞,而是找不到猴子。找不到猴子,心里就急,只能不停地走,有时候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喝水,就想着怎样才能找到猴群。”
为了记录准确,龙勇诚先从最南边的猴群和最北边的猴群入手,逐渐包围猴群的中间活动范围;几次进入龙马山、老君山、独闯白马雪山,又几次只身前往西藏东南部的芒康县……一步一个点走遍了云南、西藏;但凡有滇金丝猴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有他追寻的足迹。
一生守护挚爱
2007年4月的一天,龙勇诚再次踏入维西县塔城乡响古菁中的山林。山上杜鹃开得正艳,花丛中的龙勇诚无心欣赏周围美景,他的眼中和心里,已被不远处那四百多只滇金丝猴装得满满的了。正是午间休息时分,他静静地陪伴着它们—那群相拥相偎睡在一起的美丽精灵,忽然觉得心里有个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山风温柔地掠过耳边。这寂静而安全的山林,应该就是那些曾被人类追得无路可逃的滇金丝猴梦中的“香格里拉”。
一丝感动涌上心头,龙勇诚突然觉得过去的20年真有意思:是他们,用最笨拙、最原始的搜寻找到了地理分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滇金丝猴群;明确了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坪县内的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龙县的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玉龙县的老君山、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和西藏芒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滇金丝猴种群,并将18个现生群体的具体地理位置及其估计数量标注出来,为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想起10年前那次“出走”,龙勇诚真是感慨万千。那是1996年的11月,龙勇诚持续了近十年的滇金丝猴研究走入低谷。他的课题已没有一点资金,而更多的人对这个物种还是不太了解。在经历了一次搜寻几天无果的追踪后,意兴阑珊的龙勇诚站在白马雪山下,对着茫茫林原,发出了“此生再也不搞滇金丝猴研究”的无奈之声。第二年的1月,他到省林业厅《生态经济》杂志走马上任。远离山林、不想猴群,龙勇诚过起了看似轻松自在的日子。可是,那些逝去的寻找滇金丝猴的日日夜夜,那些不畏艰难和他一起完成野外考察工作的朋友们的身影,以及那无边的森林、怒放的鲜花仍会时时进入他的梦里,让他食不安、寝难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协助他们进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重回大自然,重见滇金丝猴,让他悲喜交加,激动不已,他知道,他这一生,是永远无法和这些美丽的精灵说分手了。
2003年,龙勇诚正式加盟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只不过他的角色变了,从一名滇金丝猴研究专家成为了一名咨询专家,向一些关注滇金丝猴命运的个人或组织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供其参考。他试图通过争取各种国际和国内资助来支持中国的滇金丝猴保护事业。
我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云南项目处的办公室见到龙勇诚时,他刚刚从英国回来。谈起才结束的世界灵长类大会,爱说话的他更是妙语连珠。从中国灵长类动物保护的现状,说到他的滇金猴情结,滔滔不绝,让人感慨。我告诉他,同事从维西回来,在萨马阁见到了滇金丝猴。龙勇诚眼睛一亮:“现在滇金丝猴不怕人了,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又进了一步。”
现在,龙勇诚在世界灵长类项担任第四届主任。他的项目组集结了来自全球各地最优秀的灵长类专家,一起为滇金丝猴等灵长类动物的全境保护生物学研究做贡献。这个内心满怀激情的科学家,正准备开始他的滇金丝猴升级保护之旅。
在1982年龙勇诚第一次听说了滇金丝猴。刚刚从中山大学毕业的他选择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来到了云南。仿佛命中注定他该和这种动物有缘,1987年,龙勇诚到滇西北出差,在当地老乡家见到了15具完整的滇金丝猴骨架。一见到头骨上那滇金丝猴的典型特征—几乎消失的鼻梁骨,龙勇诚又惊又喜。然而,细心的龙勇诚发现,其中12具骨架上带有捕猎致死的痕迹。他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他想:围猎活动在当地是如此频繁,在围猎活动中,光打死的就有十几只,那还会有多少只滇金丝猴在围猎中受伤?这些可怜的滇金丝猴又不会像人类那样能疗伤,等待它们的就只有死亡!一个猴群只要受到几次这样的围猎就会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滇金丝猴既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什么没人管呢?血气方刚的他一回昆明就向领导提出:要进一步调查滇金丝猴的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为下一步保护做好基础工作。虽然已经预见到了科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但龙勇诚压根儿没想到,这个选择就此锁定了他和滇金丝猴的一世情缘,成就了他既悲又喜的科考人生。
生命的触动
1988年幸运之神对龙勇诚眷顾有加,只用了三个星期,他就找到了线索。龙马山是云龙县北部最高的一座大山,海拔为2100米~3600米左右。一路上,他看到了猴子留下的许多粪便,通过对粪便新鲜程度的判断,龙勇诚确定了一条滇金丝猴的活动路径。沿着路径,他向前寻找。第四天,当他往山顶攀爬时,突然听到一阵枪声。枪声很密集,一直在山谷中回荡。龙勇诚快速爬上山顶,站在山上往下看,只见不远处巨大的冷杉丛林中,有一对母子滇金丝猴正紧紧相拥,母猴子的双手紧紧地搂住小猴子和树干。龙勇诚在山顶上大喊:“不要开枪!不要开枪!”只听见一声枪响,小猴子从母猴子怀中跳出,顺着树枝溜走了。同一时间,母猴子却松了手,从树上滑落……龙勇诚难受极了,他快步赶去,用双手抱起那只奄奄一息的母猴子,在母猴子的屁股上发现了一个枪眼,直径有一厘米那么大,鲜血染红了他的手。半个小时后,母猴子在龙勇诚怀里闭上了眼睛。
第一次找到滇金丝猴,却亲眼目睹了它被猎杀,龙勇诚的眼睛湿润了,滇金丝猴的命运真是太惨了!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它们就被列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名单,但这实在是徒有虚名!在这里,相关的主管部门不了解滇金丝猴,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又极其淡薄,龙勇诚感觉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为了彻底调查滇金丝猴的相关情况,龙勇诚开始了长期的野外生活。1985年~1989年的五年时间,他基本就住在山上,每天只做一件事情—找猴子、记录信息。为了节约科研经费,龙勇诚常常一个人上山,他背一个大大的背包,里面装着睡袋、衣服、压缩干粮、记录的本子、笔、借来的相机……龙勇诚说:“在山里,最怕的不是寂寞,而是找不到猴子。找不到猴子,心里就急,只能不停地走,有时候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喝水,就想着怎样才能找到猴群。”
为了记录准确,龙勇诚先从最南边的猴群和最北边的猴群入手,逐渐包围猴群的中间活动范围;几次进入龙马山、老君山、独闯白马雪山,又几次只身前往西藏东南部的芒康县……一步一个点走遍了云南、西藏;但凡有滇金丝猴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有他追寻的足迹。
一生守护挚爱
2007年4月的一天,龙勇诚再次踏入维西县塔城乡响古菁中的山林。山上杜鹃开得正艳,花丛中的龙勇诚无心欣赏周围美景,他的眼中和心里,已被不远处那四百多只滇金丝猴装得满满的了。正是午间休息时分,他静静地陪伴着它们—那群相拥相偎睡在一起的美丽精灵,忽然觉得心里有个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山风温柔地掠过耳边。这寂静而安全的山林,应该就是那些曾被人类追得无路可逃的滇金丝猴梦中的“香格里拉”。
一丝感动涌上心头,龙勇诚突然觉得过去的20年真有意思:是他们,用最笨拙、最原始的搜寻找到了地理分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滇金丝猴群;明确了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坪县内的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龙县的天池省级自然保护区、玉龙县的老君山、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和西藏芒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滇金丝猴种群,并将18个现生群体的具体地理位置及其估计数量标注出来,为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回想起10年前那次“出走”,龙勇诚真是感慨万千。那是1996年的11月,龙勇诚持续了近十年的滇金丝猴研究走入低谷。他的课题已没有一点资金,而更多的人对这个物种还是不太了解。在经历了一次搜寻几天无果的追踪后,意兴阑珊的龙勇诚站在白马雪山下,对着茫茫林原,发出了“此生再也不搞滇金丝猴研究”的无奈之声。第二年的1月,他到省林业厅《生态经济》杂志走马上任。远离山林、不想猴群,龙勇诚过起了看似轻松自在的日子。可是,那些逝去的寻找滇金丝猴的日日夜夜,那些不畏艰难和他一起完成野外考察工作的朋友们的身影,以及那无边的森林、怒放的鲜花仍会时时进入他的梦里,让他食不安、寝难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协助他们进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重回大自然,重见滇金丝猴,让他悲喜交加,激动不已,他知道,他这一生,是永远无法和这些美丽的精灵说分手了。
2003年,龙勇诚正式加盟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只不过他的角色变了,从一名滇金丝猴研究专家成为了一名咨询专家,向一些关注滇金丝猴命运的个人或组织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供其参考。他试图通过争取各种国际和国内资助来支持中国的滇金丝猴保护事业。
我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云南项目处的办公室见到龙勇诚时,他刚刚从英国回来。谈起才结束的世界灵长类大会,爱说话的他更是妙语连珠。从中国灵长类动物保护的现状,说到他的滇金猴情结,滔滔不绝,让人感慨。我告诉他,同事从维西回来,在萨马阁见到了滇金丝猴。龙勇诚眼睛一亮:“现在滇金丝猴不怕人了,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又进了一步。”
现在,龙勇诚在世界灵长类项担任第四届主任。他的项目组集结了来自全球各地最优秀的灵长类专家,一起为滇金丝猴等灵长类动物的全境保护生物学研究做贡献。这个内心满怀激情的科学家,正准备开始他的滇金丝猴升级保护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