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陇西鹦鹉
唐朝的虎溪庵主,生平事迹不详,只知为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弟子。
有一天,来了一位年轻的禅僧,他问虎溪庵主:“请问和尚是什么地方人士?”
虎溪庵主淡淡地回答:“陇西(甘肃)人。”
禅僧又问:“听说陇西出产鹦鹉,真有这么回事吗?”
虎溪庵主说:“是的。”
禅僧看虎溪庵主有问必答,不由得生起轻慢之心,故意说:“鹦鹉禅,和尚会吗?”所谓的鹦鹉禅是指所言非亲证,只是拾取古人的言词,有如鹦鹉学语。
虎溪庵主听了既不生气也不辩解,当场学鹦鹉飞行。
禅僧哈哈大笑,语带嘲讽地说:“好一只鹦鹉!”
虎溪庵主又学鹦鹉叫了数声“呱呱、呱呱”。
顿时,禅僧听出了庵主的慈悲、智慧,不禁心生惭愧,这才知道庵主的功行不简单,当下顶礼谢罪。
虎溪庵主问:“有悟吗?”
禅僧低头无语。
一个学养不足的人,听到人家对他有一点歧视,就忍耐不住,立刻反攻回去,而真正有修养的人,你嘲笑他、给他轻视,他一点都不会介意。
《四十二章经》有云:“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年轻的禅僧不知他遇到的是高人,虎溪庵主也将计就计,你说鹦鹉,他就飞翔;你来赞美,他就大叫,这还不够引导你触动另外的心吗?
紫柏悟道
明代的紫柏真可禅师,吴江(今属江苏)人,法名达观,号紫柏老人,与莲池、憨山、蕅益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真可年少时性情刚烈、形貌雄伟,好打抱不平。17岁依虎丘明觉禅师出家,20岁受具足戒,后到武塘景德寺闭关3年,再到各地行脚参学、寻师访道。
他在行脚途中,偶然听到一位僧人诵念张拙秀才的悟道诗:“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他对诗中词句大感不解,于是问僧人:“这首诗偈是不是写错了?前面两句还可以理解,后面这两句为什么不是‘断除烦恼方无病,趋向真如不是邪’?”
僧人看了真可一眼,说:“写诗的人没错,是你错了。”说完,便掉头离去。
真可听了僧人的回答,更感疑念重重。为了这个疑念,他不管到哪里,都把这两句话写在墙上日夜参究,参得整个头面都肿了起来。
一次用斋时,他忽然领悟到“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之意,肿胀的头面立刻消除。真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他感慨道:“可叹当今的禅风已难遇明师,如果让我在临济、德山的座下参学,他们的一棒一喝,早就让我觉醒了,何需再绕这么大的圈子呢?”
对修行的人来说,念佛是最妥当的修行,但老师却告诉你“动念即非”,意思是有念就不对,可见念佛也是错的。那我们就不念佛吗?不是。你不念佛,怎么能净心?怎么能入道?怎么与佛融会?所以,所谓动念即非,就是要无念而念。无念的境界,得要多少万声的佛号才能到达呢?
“断除烦恼重增病”,烦恼是不对,但是没有烦恼,哪里有菩提呢?好像菠萝,没有酸涩,哪里有甜美呢?所以,你除却了烦恼,就只是一个幻有的空境。
“趋向真如亦是邪”,你不能证悟真如,修行无成啊!但是如果趋向真如里面的执着,那不也是邪吗?佛教讲有、讲无,是有另外一层意义的。
唐朝的虎溪庵主,生平事迹不详,只知为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弟子。
有一天,来了一位年轻的禅僧,他问虎溪庵主:“请问和尚是什么地方人士?”
虎溪庵主淡淡地回答:“陇西(甘肃)人。”
禅僧又问:“听说陇西出产鹦鹉,真有这么回事吗?”
虎溪庵主说:“是的。”
禅僧看虎溪庵主有问必答,不由得生起轻慢之心,故意说:“鹦鹉禅,和尚会吗?”所谓的鹦鹉禅是指所言非亲证,只是拾取古人的言词,有如鹦鹉学语。
虎溪庵主听了既不生气也不辩解,当场学鹦鹉飞行。
禅僧哈哈大笑,语带嘲讽地说:“好一只鹦鹉!”
虎溪庵主又学鹦鹉叫了数声“呱呱、呱呱”。
顿时,禅僧听出了庵主的慈悲、智慧,不禁心生惭愧,这才知道庵主的功行不简单,当下顶礼谢罪。
虎溪庵主问:“有悟吗?”
禅僧低头无语。
一个学养不足的人,听到人家对他有一点歧视,就忍耐不住,立刻反攻回去,而真正有修养的人,你嘲笑他、给他轻视,他一点都不会介意。
《四十二章经》有云:“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年轻的禅僧不知他遇到的是高人,虎溪庵主也将计就计,你说鹦鹉,他就飞翔;你来赞美,他就大叫,这还不够引导你触动另外的心吗?
紫柏悟道
明代的紫柏真可禅师,吴江(今属江苏)人,法名达观,号紫柏老人,与莲池、憨山、蕅益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真可年少时性情刚烈、形貌雄伟,好打抱不平。17岁依虎丘明觉禅师出家,20岁受具足戒,后到武塘景德寺闭关3年,再到各地行脚参学、寻师访道。
他在行脚途中,偶然听到一位僧人诵念张拙秀才的悟道诗:“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他对诗中词句大感不解,于是问僧人:“这首诗偈是不是写错了?前面两句还可以理解,后面这两句为什么不是‘断除烦恼方无病,趋向真如不是邪’?”
僧人看了真可一眼,说:“写诗的人没错,是你错了。”说完,便掉头离去。
真可听了僧人的回答,更感疑念重重。为了这个疑念,他不管到哪里,都把这两句话写在墙上日夜参究,参得整个头面都肿了起来。
一次用斋时,他忽然领悟到“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之意,肿胀的头面立刻消除。真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他感慨道:“可叹当今的禅风已难遇明师,如果让我在临济、德山的座下参学,他们的一棒一喝,早就让我觉醒了,何需再绕这么大的圈子呢?”
对修行的人来说,念佛是最妥当的修行,但老师却告诉你“动念即非”,意思是有念就不对,可见念佛也是错的。那我们就不念佛吗?不是。你不念佛,怎么能净心?怎么能入道?怎么与佛融会?所以,所谓动念即非,就是要无念而念。无念的境界,得要多少万声的佛号才能到达呢?
“断除烦恼重增病”,烦恼是不对,但是没有烦恼,哪里有菩提呢?好像菠萝,没有酸涩,哪里有甜美呢?所以,你除却了烦恼,就只是一个幻有的空境。
“趋向真如亦是邪”,你不能证悟真如,修行无成啊!但是如果趋向真如里面的执着,那不也是邪吗?佛教讲有、讲无,是有另外一层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