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国内对大城市的停车问题研究的较多,忽略了对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研究。但是近年来,中等城市发展迅猛,停车用地矛盾导致的停车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亟待展开对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研究,否则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通过对潍坊市中心城市停车场专项规划的研究体会,在对中等城市的自身特点及其停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等城市停车发展的几点分析思考,希望能对我国中等城市停车系统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等城市停车特征分析
1.停车供需特征
在中等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城市停车设施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停车用地规划与建设滞后,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盲目追求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用来建设停车设施的用地极少,使得停车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车辆的发展,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2.车辆停放时间特征
不论在大城市还是中等城市,车辆停放时间都与建筑物自身及其周边用地性质有着重要关系,如在对潍坊市20个不同区域、不同用地性质停车场全天时段的调查中发现,餐饮娱乐场所的车辆停放时间比住宅办公场所短,而城市综合体的车辆停放时间则与综合体中主要功能性质停放时间特性相关。
3.停车后步行距离分布特征
调查发现,大多城市停车者比较满意的停车后步行距离基本在150米左右,但是由于中等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对停车后步行距离要求较低。对潍坊市停车特性调查的500份问卷中发现,停车后步行距离在300米内的占78%。
4.其它停车特征
通过对潍坊市停车调查发现,在各种出行目的停车中,以业务为目的停车比例最大。对于夜间机动车停放情况,只有40%放在自家车位,路边停车现象严重。
二、中等城市停车存在的问题
1.停车布局结构不合理
中等城市停车布局结构很不合理,许多城市缺少公共停车场,导致大量的停车需求只能通过就近占用城市道路停车的方式解决,严重干扰了动态交通。目前,许多城市都没有统一的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缺乏配建停车设施,且配建停车设施挪用现象比较突出。
2.停车场利用率低
一般来说,当停车场利用率大于80%时,才能充分发挥停车场的作用。在对潍坊20个停车场调查中,仅有6个停车场的利用率大于80%,最低的停车场利用率仅为16%,且地面停车场的利用率远高于地下停车场,造成了地上和地下停车的极大反差。
3.停车设施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中等城市停车预留用地不足,尤其是大型公共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此外,许多中等城市路边停车设备不正规,如:车行道陕窄、泊位没有划线、停放车辆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停车标志不明显等等,妨碍停车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4.新老小区停车问题
通过中等城市小区停车调查发现。许多老小区停车供应严重不足导致车辆违章占路现象严重,而新建小区中许多地下停车场因为收费过高而使停车率低。另一方面,随着停车位、车库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日益显现,由此引发的小区停车位,车库权属问题的纷争也日益增大。
三、对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分析思考
解决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措施应立足于中等城市的停车发展现状,以合理满足停车需求为目标,以停车规划为核心,以发展公共交通为手段,以停车新技术为动力,以政策法规为后盾,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当,使用方便的停车设备和管理体系,实现城市停车与城市规模协调发展。
1.以合理满足停车需求为目标
解决中等城市停车矛盾,首先应从根源上解决,即从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出发。但建设大量的停车设施又与城市紧张的土地利用是矛盾的,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合理满足停车需求是中等城市实现停车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满足停车需求,首先应从城市各分区的停车需求特性出发,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以及对停车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区域差别化的停车发展模式。其次应根据城市发展制定阶段性的停车需求控制策略,近期以加大停车设施供应为主,抑制需求为辅;中期控制停车需求与实际增加量协调一致,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构建城市交通一体化。
2.以停车规划为核心
停车规划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中等城市规模适中,具有建设成本低、效率高、人居环境好、管理方便等优势,便于停车规划的实施,因此,中等城市的停车发展应以停车规划为核心,发挥规划的先导和调控作用,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静交通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近期与中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规划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趋势与土地利用特性,进行社会公共停车场、路边停车场的布局选址和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的研究。
3.以停车新技术为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停车技术也日新月异,停车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停车时间,提高泊位利用率,而且可以优化停车管理,推动停车产业发展。目前停车新技术主要分为停车诱导技术、停车收费管理技术以及立体停车技术三个方面。
(1)停车诱导技术
应用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持的停车诱导技术,制定城市停车诱导系统专项规划,引导车辆至适当的停车场,事先提供停车场的使用情况资讯,合理使用现有停车设施,减少寻停交通,以点代面,逐步实现区域联网,提高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2)停车收费管理技术
运用停车自动管理技术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管理,推进自动收费管理系统的建設和应用,是发展停车产业的技术保障。
(3)立体停车技术
结合中等城市用地趋于集约使用的特点,停车场的建造型式逐步向地上立体化,地下深度化方向发展,而立体停车场具有节省空间、降低泊位成本,集中保管安全、环保、便于及时提供及时资讯等优点,因此采用立体停车技术,提高停车设备智能化水平,强化停车场资讯系统,提升服务品质,为城市居民提供现代化的停车服务。
综上所述,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改变从措施制定与实施到最终效果的实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等城市近期的停车发展应根据其停车特性与问题,在合理规划停车场建设的同时,可在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小区辟设夜间路边停车场和鼓励附近单位配建停车设施停车高峰和夜间对外开放,缓解近期停车矛盾。远期停车发展应按照上述措施制定适合城市特点的停车发展策略,最终实现中等城市停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潍坊市规划局潍城分局)
一、中等城市停车特征分析
1.停车供需特征
在中等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城市停车设施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停车用地规划与建设滞后,尤其是城市中心区,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盲目追求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用来建设停车设施的用地极少,使得停车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车辆的发展,停车供需矛盾突出。
2.车辆停放时间特征
不论在大城市还是中等城市,车辆停放时间都与建筑物自身及其周边用地性质有着重要关系,如在对潍坊市20个不同区域、不同用地性质停车场全天时段的调查中发现,餐饮娱乐场所的车辆停放时间比住宅办公场所短,而城市综合体的车辆停放时间则与综合体中主要功能性质停放时间特性相关。
3.停车后步行距离分布特征
调查发现,大多城市停车者比较满意的停车后步行距离基本在150米左右,但是由于中等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对停车后步行距离要求较低。对潍坊市停车特性调查的500份问卷中发现,停车后步行距离在300米内的占78%。
4.其它停车特征
通过对潍坊市停车调查发现,在各种出行目的停车中,以业务为目的停车比例最大。对于夜间机动车停放情况,只有40%放在自家车位,路边停车现象严重。
二、中等城市停车存在的问题
1.停车布局结构不合理
中等城市停车布局结构很不合理,许多城市缺少公共停车场,导致大量的停车需求只能通过就近占用城市道路停车的方式解决,严重干扰了动态交通。目前,许多城市都没有统一的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缺乏配建停车设施,且配建停车设施挪用现象比较突出。
2.停车场利用率低
一般来说,当停车场利用率大于80%时,才能充分发挥停车场的作用。在对潍坊20个停车场调查中,仅有6个停车场的利用率大于80%,最低的停车场利用率仅为16%,且地面停车场的利用率远高于地下停车场,造成了地上和地下停车的极大反差。
3.停车设施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中等城市停车预留用地不足,尤其是大型公共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此外,许多中等城市路边停车设备不正规,如:车行道陕窄、泊位没有划线、停放车辆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停车标志不明显等等,妨碍停车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4.新老小区停车问题
通过中等城市小区停车调查发现。许多老小区停车供应严重不足导致车辆违章占路现象严重,而新建小区中许多地下停车场因为收费过高而使停车率低。另一方面,随着停车位、车库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日益显现,由此引发的小区停车位,车库权属问题的纷争也日益增大。
三、对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分析思考
解决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措施应立足于中等城市的停车发展现状,以合理满足停车需求为目标,以停车规划为核心,以发展公共交通为手段,以停车新技术为动力,以政策法规为后盾,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当,使用方便的停车设备和管理体系,实现城市停车与城市规模协调发展。
1.以合理满足停车需求为目标
解决中等城市停车矛盾,首先应从根源上解决,即从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出发。但建设大量的停车设施又与城市紧张的土地利用是矛盾的,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合理满足停车需求是中等城市实现停车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满足停车需求,首先应从城市各分区的停车需求特性出发,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以及对停车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区域差别化的停车发展模式。其次应根据城市发展制定阶段性的停车需求控制策略,近期以加大停车设施供应为主,抑制需求为辅;中期控制停车需求与实际增加量协调一致,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构建城市交通一体化。
2.以停车规划为核心
停车规划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中等城市规模适中,具有建设成本低、效率高、人居环境好、管理方便等优势,便于停车规划的实施,因此,中等城市的停车发展应以停车规划为核心,发挥规划的先导和调控作用,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静交通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近期与中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规划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趋势与土地利用特性,进行社会公共停车场、路边停车场的布局选址和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的研究。
3.以停车新技术为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停车技术也日新月异,停车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停车时间,提高泊位利用率,而且可以优化停车管理,推动停车产业发展。目前停车新技术主要分为停车诱导技术、停车收费管理技术以及立体停车技术三个方面。
(1)停车诱导技术
应用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持的停车诱导技术,制定城市停车诱导系统专项规划,引导车辆至适当的停车场,事先提供停车场的使用情况资讯,合理使用现有停车设施,减少寻停交通,以点代面,逐步实现区域联网,提高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2)停车收费管理技术
运用停车自动管理技术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管理,推进自动收费管理系统的建設和应用,是发展停车产业的技术保障。
(3)立体停车技术
结合中等城市用地趋于集约使用的特点,停车场的建造型式逐步向地上立体化,地下深度化方向发展,而立体停车场具有节省空间、降低泊位成本,集中保管安全、环保、便于及时提供及时资讯等优点,因此采用立体停车技术,提高停车设备智能化水平,强化停车场资讯系统,提升服务品质,为城市居民提供现代化的停车服务。
综上所述,中等城市停车问题的改变从措施制定与实施到最终效果的实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等城市近期的停车发展应根据其停车特性与问题,在合理规划停车场建设的同时,可在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小区辟设夜间路边停车场和鼓励附近单位配建停车设施停车高峰和夜间对外开放,缓解近期停车矛盾。远期停车发展应按照上述措施制定适合城市特点的停车发展策略,最终实现中等城市停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潍坊市规划局潍城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