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形象的正能量教育功能

来源 :清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对学生开展正能量教育的一篇重要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主要讲述了以下故事:秦国、晋国包围郑国,在郑国危在旦夕时,烛之武临危受命,置生死于度外,只身前往秦国,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军,并与秦军形成联盟,最终使郑国解除了被吞并的危机。
  部分教师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过程中,会分析得出烛之武是一个义士、勇士、辩(智)士的结论,大多着眼于对课本内容的分析。但笔者认为烛之武的形象还有很多育人价值。烛之武的形象既能对进入高中的高一新生进行正能量教育,又能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进行指引。下面笔者将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的课后反思,主要分析烛之武形象带给学生的正能量教育。
  热爱祖国,为国奉献
  《烛之武退秦师》的开头就营造了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的氛围,让人不禁捏一把汗。郑伯在危机中请年过七旬的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夜缒而出,并用一番说辞劝退秦师,晋国也被迫撤军,郑国转危为安。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遇到危难、危机时,每个公民都要有这种爱国精神。1955年,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的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冲破重重阻挠回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究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楷模”的黄大年,放弃英国已取得的成绩回国,带领团队创造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中国的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是“一心中国梦,功德冠群英”,这是对他爱国,为国作出贡献的总结。像钱学森、黄大发这样学有所成、怀揣报效国家志向的人物有很多,《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实例讲解,突出了烛之武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形象,对学生进行了一场鲜活的爱国教育,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生为国奉献,继往开来。
  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课文中的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虽其貌不扬,但机智自信;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主权;义无反顾,不卑不亢,出色完成使命。从楚国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到清代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林则徐,这样有担当、有节操的仁人志士很多,而像烛之武这样前半生默默无闻,在国家危难之时,七十多岁只身前往的也不在少数。从一系列事件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烛之武的使命担当和家国责任,这让烛之武的形象更突出,对当下青年的责任担当教育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注重真才实学,是金子总会发光
  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只是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且已过七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最终出色完成使命,青史留名。有的学生好高骛远,急于成功,却很少奋斗、付出。烛之武的经历能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步成功,自己有实力才有可能成功,自己是一匹千里马,才能遇上伯乐。
  讲究说话的艺术
  烛之武从四个方面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来分析利弊,紧紧抓住秦伯最感兴趣的“利”字展开,切中要害,层层深入,最终使秦伯悦而退兵,这就是烛之武高超的论辩智慧。在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孙子兵法?谋攻篇》也曾言:“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前人的言语,都说明了烛之武高超的说话艺术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有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由于一些小事闹小别扭,这大多与这些学生平时不注意说话或说话不讲究艺术有关。本课中让学生学习烛之武处处为他人着想、求异存同、以退为进的说话艺术,避免一些矛盾的产生,和睦相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正确看待他人缺点
  烛之武在年轻时,能力和能言善辩早已闻名郑国,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国难当头,在郑国君臣一籌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虽感激佚之狐,但还是对自己曾经得不到国家的重用而不满。从烛之武的言语中不难看出,烛之武也有自身的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仍是一位解救国家的勇士。引申到学生,学生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太注重别人的缺点,或放大别人的缺点,就可能错过好的知心朋友。学生应用平常心看待他人,人无完人,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笔者通过学生对《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反馈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该课既连接了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又与现实联系,学生容易理解,也积累了作文素材,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了教育,是一堂较成功的教学实例。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徽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下,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五育”并举,德育都是居于首位的。在初中阶段的学科教学体系中,德育主要依托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同时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道德品格、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仅依靠道德与法治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德育情操培养的需要,故还需借助其他学科开展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无论从包含的知识内容看,还是从学科的
期刊
戏剧课程将德、智、体、美等教育目标都集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其适用于这几种教育的任何教育场景。尤其是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戏剧课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以下将探讨戏剧课程在初中体验式德育建设中的实践,以发挥它的教育优势。  在戏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接受良好戏剧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还能形成高尚的人格,促进心智发育。这能为体验式德育的开展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培养,并帮助其将自己内心最深刻的感悟、体会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鉴赏与练笔,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细节描写的观察、品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组织细节描写的鉴赏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对细节描写展开鉴赏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培养学生细节描写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鉴赏细节描写,提高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练笔能力。尤其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加强青少年德育势在必行,它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现在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重心放在素质教育上,开展德育不是思想政治教师一个人的教学任务,而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思想品德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故在每门课程中贯彻德育是当务之急。  历史课是对过往的追溯,能让学生回望过去,了解历史,不忘记过往匆匆岁月,不忘记曾经的英雄人物。历史学博大精深,能以古鉴今,
期刊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德育,这既是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促使学生成长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德育帮助学生成长,让学生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会收录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反映历史文化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挖掘出这些作品来开展德育,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产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以引导学生学习《国之瑰宝》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欣赏现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教学方法被提出,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得到重视,诵读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诵读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提高語文教学效果,所以被广泛应用到语文的课堂上。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从初中生的角度看,第一,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先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而后诵读的意识,只是机械地记忆,主动性、积极性有所欠缺。第
期刊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德育,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既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生物课程学习成效,又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合生物学发展背景  生物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千百年来,生物学家们从未停止对生物学的研究和探索。生物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很多现象原理都可以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科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名人轶事,加深学生对这一学科的认知
期刊
所谓微课,实际上就是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现相关知识内容时需应用的视频资源。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推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形成,并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在当前的学校教学工作中,教师总是离不开微课这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对学生来说,运用微课能拥有更多学习重难点知识的机会,更好地巩固自身学习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微课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部分学生不认真对
期刊
在小学部分教师的数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一般按照教师的思维被动地学习,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对数学基础稍薄弱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其提高学习效率。后进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不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困难,这使后进生在数学课堂中产生了消极懈怠的心理,学习上没有了动力。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动态和进步情况,在教学
期刊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而合作学习将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实现班级内部互补互助,抑制两极分化,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有效合作,分析教学中提升合作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从科学分组、积极引导、竞争探讨、总结评价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的教学举措。  科学分组  科学分组是提升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和基础,教师应将此作为课堂合作开展的第一要务,具体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