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欲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听过许多“优质课”:尽管授课内容不同,但方式却大同小异:通常是老师先讲,然后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作为检查讲授效果的依据。
  为了这次“表演”,老师往往提前“彩排”多遍,老师问什么问题,哪个学生回答,以及怎样回答都安排的详细而周密,师生配合的“天衣无缝”。表面上这样的课“无可挑剔”,其实问题很多。
  老师只重视学生答,忽视启发学生问,学生被老师设计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使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高。教学中向学生提问固然重要,但光由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固定模式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突破口已势在必行。中国教育家历来重视“问”,把“勤学好问”“不耻下问”视为治学法宝。李振道教授指出:“做学问,先学问;先学答,非学问。”难怪有人把“?”比作“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成功道路上的拐杖”……充分说明:会问是具有探究能力的标志 ,是创新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多年来,语文教育只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根本没把“问”当作一种“能力”。听、说、读、写固然重要,但忽视问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听、读是学习的方式,说出的和写出的东西是自己的感受。感受从哪里来?从思考、探究中来。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问”的过程。只有经过“问”,才能把别人的东西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够“下笔如有神”。“问”是由听、读到说和写的桥梁和纽带。
  “1999年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十个省市的近万名6-18岁的青少年作了调查: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2.9%。”很显然,年级越高,学龄越长,提问的主动性越差。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张梅玲指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问,问是探究、思维的火花。没有问,哪来思考?没有思考,哪来创造?没有创造,哪来发展?没有发展哪有民族的希望吗?”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希望?
  在授课结束时,老师一般会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了”,老师才满意的走下讲台。老师常把“没有问题”作为学生学会了的标志。殊不知,“没问题”却说明了大问题。一堂好课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课,而是“有问题”的课。学生的问题越多,探究的欲望越强,钻研得越透。
  把“问”的主动权還给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较强的理论水平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游刃有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位老师要想以大量、新鲜、准确、生动的知识撞击学生的心灵,保持长久而强烈的知识魅力,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去更新知识。因为“陈旧的知识如同失效的弹药一样,只能使教学变得沉闷、乏味。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妄图用一张文凭混到底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昨天的知识培养不出明天的栋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老师除了应加强自身修养外,还应掌握一些回答学生提问的方法。既能使老师少费口舌,又能使学生得到思考探究的机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即学生问什么,教师答什么。这种一语道破的优点是立竿见影,使学生疑虑顿失。缺点是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独立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2.指点法。有些问题只要根据症结的原因、出现错误的关键稍加指点,便可收到使学生茅塞顿开的效果。
  3.反问法。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而是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联想的问题,进行侧面反问。可使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求助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可“求助”于个别同学代替回答。必要时老师订正总结,效果比较理想。
  5.减坡法。有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老师降低问题的坡度,把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解决问题。
  6.讨论法。有的问题老师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得出答案。让学生在争论探究中加深理解,有所发现。
  当然,方法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只要把问作为培养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想问);打消学生的顾虑(敢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会问)。给学生插上“问”的翅膀,就等于交给了学生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学生的创新欲望一定会激发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幼儿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开展,幼儿园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也在不断创新,整体活动设计得以优化。在我园课题《教育戏剧活动有效促进幼儿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索》研究中,将以幼儿绘本为载体,以戏剧游戏、戏剧范式为教育手段,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育戏剧活动,理解绘本的内容,学习及延伸绘本以外的各种知识,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更多开展教育戏剧活动
期刊
摘要:物理科目既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很大比例高中生的学习难点。一直以来,围绕高中物理教学及学习,相关人员展开了较为大量的探索与研究,但是大多围绕于物理学科自身的内容、方法及技巧展开的,虽然部分学者意识到物理与其它学科间的衔接性,但大多局限于物理与数学的联系,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此次研究立足于高中物理,对其跨学科衔接问题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并为其提出有效建议,以期加深高中物理与跨学科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Ovito软件在材料科学基础晶界重位点阵模型教学中的应用。重位点阵模型是材料科学基础中描述大角度晶界结构的常用方法,其表述内容长且抽象,比较难于理解。借助Ovito对原子模型的显示和分析功能,使学生更加形象具体地认识和理解晶界重位点阵模型的概念与相关计算公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Ovito; 重位点阵模型;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被认为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
期刊
【摘要】电子人才资源,即e-HR,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际上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解决方案,是对传统HRMS在技术上与理念上的延伸,使HR部门从琐碎的行政事务中解脱,从而扮演一个战略性的角色,这一角色所经营的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人才。  【关键词】e-HR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17-02
期刊
【摘要】网游动漫亚文化指在信息化时代,以网络游戏和与之相关的动漫为载体,以手机、电脑为主要工具,以青少年为人群主体的亚文化现象。网游动漫亚文化成为在95后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的亚文化种类,深度介入了他们的休闲生活,影响了他们的语言思想,对95后大学生产生了去中心化塑造。  【关键词】网游动漫亚文化 95后大学生 去中心化塑造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景,以及学校开设幼儿美术课程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幼儿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美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6;G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38-01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景  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具体看,全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当前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高职院校的小学教育主要針对具备一定素质能力的小学教育工作者。然而,目前高职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导致课程质量达不到课程目标的相关要求。本篇文章将阐述当前高职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于具体改进的方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小学教育专业 语文教学能力  【中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将幸福与道德相联系的观念,主要强调的是大学生要追求精神幸福而不是物质幸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探究找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31-02  大学生作为人
期刊
【摘要】隨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修订课程标准发展先修课程也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分析国外较为成熟的先修课程教材,为我国的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和借鉴。选取美国先修课程的统计教材,介绍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先修课程 统计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24-01  1.美国先
期刊
【摘要】课堂设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与技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层次了解课堂设问情况,深化课堂设问环节,有效诱导班级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在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同时,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设问的技术。  【关键词】中职 语文课堂教学 设问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