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听过许多“优质课”:尽管授课内容不同,但方式却大同小异:通常是老师先讲,然后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作为检查讲授效果的依据。
为了这次“表演”,老师往往提前“彩排”多遍,老师问什么问题,哪个学生回答,以及怎样回答都安排的详细而周密,师生配合的“天衣无缝”。表面上这样的课“无可挑剔”,其实问题很多。
老师只重视学生答,忽视启发学生问,学生被老师设计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使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高。教学中向学生提问固然重要,但光由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固定模式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突破口已势在必行。中国教育家历来重视“问”,把“勤学好问”“不耻下问”视为治学法宝。李振道教授指出:“做学问,先学问;先学答,非学问。”难怪有人把“?”比作“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成功道路上的拐杖”……充分说明:会问是具有探究能力的标志 ,是创新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多年来,语文教育只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根本没把“问”当作一种“能力”。听、说、读、写固然重要,但忽视问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听、读是学习的方式,说出的和写出的东西是自己的感受。感受从哪里来?从思考、探究中来。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问”的过程。只有经过“问”,才能把别人的东西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够“下笔如有神”。“问”是由听、读到说和写的桥梁和纽带。
“1999年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十个省市的近万名6-18岁的青少年作了调查: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2.9%。”很显然,年级越高,学龄越长,提问的主动性越差。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张梅玲指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问,问是探究、思维的火花。没有问,哪来思考?没有思考,哪来创造?没有创造,哪来发展?没有发展哪有民族的希望吗?”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希望?
在授课结束时,老师一般会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了”,老师才满意的走下讲台。老师常把“没有问题”作为学生学会了的标志。殊不知,“没问题”却说明了大问题。一堂好课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课,而是“有问题”的课。学生的问题越多,探究的欲望越强,钻研得越透。
把“问”的主动权還给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较强的理论水平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游刃有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位老师要想以大量、新鲜、准确、生动的知识撞击学生的心灵,保持长久而强烈的知识魅力,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去更新知识。因为“陈旧的知识如同失效的弹药一样,只能使教学变得沉闷、乏味。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妄图用一张文凭混到底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昨天的知识培养不出明天的栋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老师除了应加强自身修养外,还应掌握一些回答学生提问的方法。既能使老师少费口舌,又能使学生得到思考探究的机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即学生问什么,教师答什么。这种一语道破的优点是立竿见影,使学生疑虑顿失。缺点是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独立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2.指点法。有些问题只要根据症结的原因、出现错误的关键稍加指点,便可收到使学生茅塞顿开的效果。
3.反问法。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而是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联想的问题,进行侧面反问。可使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求助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可“求助”于个别同学代替回答。必要时老师订正总结,效果比较理想。
5.减坡法。有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老师降低问题的坡度,把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解决问题。
6.讨论法。有的问题老师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得出答案。让学生在争论探究中加深理解,有所发现。
当然,方法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只要把问作为培养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想问);打消学生的顾虑(敢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会问)。给学生插上“问”的翅膀,就等于交给了学生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学生的创新欲望一定会激发起来。
为了这次“表演”,老师往往提前“彩排”多遍,老师问什么问题,哪个学生回答,以及怎样回答都安排的详细而周密,师生配合的“天衣无缝”。表面上这样的课“无可挑剔”,其实问题很多。
老师只重视学生答,忽视启发学生问,学生被老师设计的问题牵着鼻子走,使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不高。教学中向学生提问固然重要,但光由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固定模式常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突破口已势在必行。中国教育家历来重视“问”,把“勤学好问”“不耻下问”视为治学法宝。李振道教授指出:“做学问,先学问;先学答,非学问。”难怪有人把“?”比作“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成功道路上的拐杖”……充分说明:会问是具有探究能力的标志 ,是创新的“催化剂”和“发动机”。
多年来,语文教育只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根本没把“问”当作一种“能力”。听、说、读、写固然重要,但忽视问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听、读是学习的方式,说出的和写出的东西是自己的感受。感受从哪里来?从思考、探究中来。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问”的过程。只有经过“问”,才能把别人的东西消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够“下笔如有神”。“问”是由听、读到说和写的桥梁和纽带。
“1999年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十个省市的近万名6-18岁的青少年作了调查: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2.9%。”很显然,年级越高,学龄越长,提问的主动性越差。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张梅玲指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问,问是探究、思维的火花。没有问,哪来思考?没有思考,哪来创造?没有创造,哪来发展?没有发展哪有民族的希望吗?”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希望?
在授课结束时,老师一般会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了”,老师才满意的走下讲台。老师常把“没有问题”作为学生学会了的标志。殊不知,“没问题”却说明了大问题。一堂好课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课,而是“有问题”的课。学生的问题越多,探究的欲望越强,钻研得越透。
把“问”的主动权還给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掌握广博的知识、较强的理论水平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游刃有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位老师要想以大量、新鲜、准确、生动的知识撞击学生的心灵,保持长久而强烈的知识魅力,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去更新知识。因为“陈旧的知识如同失效的弹药一样,只能使教学变得沉闷、乏味。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妄图用一张文凭混到底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昨天的知识培养不出明天的栋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老师除了应加强自身修养外,还应掌握一些回答学生提问的方法。既能使老师少费口舌,又能使学生得到思考探究的机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即学生问什么,教师答什么。这种一语道破的优点是立竿见影,使学生疑虑顿失。缺点是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独立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2.指点法。有些问题只要根据症结的原因、出现错误的关键稍加指点,便可收到使学生茅塞顿开的效果。
3.反问法。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而是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联想的问题,进行侧面反问。可使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4.求助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可“求助”于个别同学代替回答。必要时老师订正总结,效果比较理想。
5.减坡法。有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老师降低问题的坡度,把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解决问题。
6.讨论法。有的问题老师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得出答案。让学生在争论探究中加深理解,有所发现。
当然,方法远不止这些,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总结,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只要把问作为培养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想问);打消学生的顾虑(敢问);教给学生问的方法(会问)。给学生插上“问”的翅膀,就等于交给了学生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学生的创新欲望一定会激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