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我们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将自己在孩子们心中扮演的角色为“姐姐”“朋友”“妈妈”“教师”类型,下面分别予以分析。
一、“姐姐”角色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笔者常常忘记自己的“角色”,有时一激动,自己也成了“小朋友”了。当我第一次走进小班活动室,面对30张陌生的小面孔,我紧张得心怦怦直跳,连自己早准备好的话都忘得干干净净。还是小朋友们齐声喊“老师好”,才恢复了平静。于是,很自然地与他们熟识起来。“姐姐,你给我们讲故事。”“姐姐,你和我们玩游戏。”“姐姐,你帮我系鞋带。”……这一声声的求助,常常让我感到孩子对我的信任。不久,孩子们就喜欢上了我,我成了他们心中的“白雪公主”“大姐姐”,孩子们成了我心中的小天使。
二、“朋友”角色
我很喜欢跟孩子说悄悄话。曾经有一个孩子的身影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班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江。由于他有兔唇,而且他的口腔发育有些小的生理问题,使他说话吐字不清且缓慢。他很孤独,没人和他做朋友,因为没人愿意耐心地听他说话。我第一次和他交谈问他名字,听他说了五遍,也没听清,还是旁边孩子不耐烦了告诉我,我才知道了他的名字。通过和他妈妈交谈,我得知他的手术做晚了,因此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我感到很惋惜。其实他有很多美妙的想法,可是没人愿意听完。我鼓励他绘画、做手工,并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使他自豪。我教他说儿歌,使他的说话速度也加快了一些。每当我的目光触及他,他的眼睛里就闪现出奇异的光彩:他觉得我最理解他。后来他毕业了,有时偶尔碰到,他还会用目光和我交谈,他知道我最懂他。我觉得,我的耐心使我赢得了一颗不平常的童心,这颗童心是如此宝贵,致使我时时牵挂着那双眼睛,也正是这双眼睛牵引着我来到了童心世界的大门前,也使我成了他和其他孩子们的好朋友。
三、“妈妈”角色
“妈妈”是母亲的口语,是天下最美的称呼。我们常用“爱孩子像妈妈”这句话来比喻我们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老师像妈妈”在托班、小班尤为突出,由于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教师几乎完全承担了照顾孩子一日生活的职责,从饮食起居到大小便无一不在操心,其细微周到确实如同自己的母亲,有时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无法做到如此细心。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个孩子午睡时拉大便在床上,孩子的床单、枕头、被子及内衣内裤上全都是大便,整个寝室的空气都受到了“污染”,不少孩子捂着鼻子使劲地嚷嚷:“太臭了,太臭了!”几个孩子便议论开了:“羞羞羞,还拉大便在床上。”拉大便的男孩在一旁泪汪汪地看着我。面对这个场面,我首先制止别的孩子大呼小叫,并要求他们安静,帮他们迅速地穿好衣服、叠好被子去活动室,寝室里只留下这个男孩,我们一边用温热的水、干净的毛巾轻轻地给他擦洗,一边安慰他:“这没什么,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发生这样的事,不过以后要注意了。”我笑着问他:“是不是做梦找厕所。”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洗完他高高兴兴地到活动室玩去了。正是这些细微体贴的关心照顾,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烙下了“老师像妈妈”的印记。
四、“教师”角色
一次,我请小朋友们去厕所,一进厕所门,就听见水在便池里哗哗地流。平时我经常教育小朋友要节约用水,这是谁干的事呢?顺着水声我一眼看去,只见我们班的董XX小朋友正用小手使劲地拧水管的闸门。我想起他平时常干些淘气的事,便生气地一把把他拽开,并严厉地说:“又是你,又是你,你就会干坏事。”没想到,话音刚落,他竟委屈地抽泣起来,他带着哭腔小声申辩道:“刘老师,这次真的不是我开的水管。我看见水在流,怕浪费水,正关呢。”看他那神态可能不是他干的,于是我问周围的小朋友事情的缘由。他们听见我的问话都抢着告诉我,不是董XX开的水管,是熊XX开的。于是我当着孩子们的面,向董XX小朋友道歉,他马上破涕为笑,高兴地说了句“没关系”就跑着跟小朋友们玩去了。这件事使我感到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一个孩子,即使是特别淘气的孩子,也有他的优点。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人格,抚慰幼小的心灵。正如《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让你的心跟随你的眼睛,你就会真的发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的不一样。而孩子呢?他总会比你更敏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做个孩子心中的“姐姐”“朋友”“妈妈”“教师”——真好!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陆军学院幼儿园)
一、“姐姐”角色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笔者常常忘记自己的“角色”,有时一激动,自己也成了“小朋友”了。当我第一次走进小班活动室,面对30张陌生的小面孔,我紧张得心怦怦直跳,连自己早准备好的话都忘得干干净净。还是小朋友们齐声喊“老师好”,才恢复了平静。于是,很自然地与他们熟识起来。“姐姐,你给我们讲故事。”“姐姐,你和我们玩游戏。”“姐姐,你帮我系鞋带。”……这一声声的求助,常常让我感到孩子对我的信任。不久,孩子们就喜欢上了我,我成了他们心中的“白雪公主”“大姐姐”,孩子们成了我心中的小天使。
二、“朋友”角色
我很喜欢跟孩子说悄悄话。曾经有一个孩子的身影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班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江。由于他有兔唇,而且他的口腔发育有些小的生理问题,使他说话吐字不清且缓慢。他很孤独,没人和他做朋友,因为没人愿意耐心地听他说话。我第一次和他交谈问他名字,听他说了五遍,也没听清,还是旁边孩子不耐烦了告诉我,我才知道了他的名字。通过和他妈妈交谈,我得知他的手术做晚了,因此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我感到很惋惜。其实他有很多美妙的想法,可是没人愿意听完。我鼓励他绘画、做手工,并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使他自豪。我教他说儿歌,使他的说话速度也加快了一些。每当我的目光触及他,他的眼睛里就闪现出奇异的光彩:他觉得我最理解他。后来他毕业了,有时偶尔碰到,他还会用目光和我交谈,他知道我最懂他。我觉得,我的耐心使我赢得了一颗不平常的童心,这颗童心是如此宝贵,致使我时时牵挂着那双眼睛,也正是这双眼睛牵引着我来到了童心世界的大门前,也使我成了他和其他孩子们的好朋友。
三、“妈妈”角色
“妈妈”是母亲的口语,是天下最美的称呼。我们常用“爱孩子像妈妈”这句话来比喻我们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老师像妈妈”在托班、小班尤为突出,由于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教师几乎完全承担了照顾孩子一日生活的职责,从饮食起居到大小便无一不在操心,其细微周到确实如同自己的母亲,有时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无法做到如此细心。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个孩子午睡时拉大便在床上,孩子的床单、枕头、被子及内衣内裤上全都是大便,整个寝室的空气都受到了“污染”,不少孩子捂着鼻子使劲地嚷嚷:“太臭了,太臭了!”几个孩子便议论开了:“羞羞羞,还拉大便在床上。”拉大便的男孩在一旁泪汪汪地看着我。面对这个场面,我首先制止别的孩子大呼小叫,并要求他们安静,帮他们迅速地穿好衣服、叠好被子去活动室,寝室里只留下这个男孩,我们一边用温热的水、干净的毛巾轻轻地给他擦洗,一边安慰他:“这没什么,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发生这样的事,不过以后要注意了。”我笑着问他:“是不是做梦找厕所。”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洗完他高高兴兴地到活动室玩去了。正是这些细微体贴的关心照顾,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烙下了“老师像妈妈”的印记。
四、“教师”角色
一次,我请小朋友们去厕所,一进厕所门,就听见水在便池里哗哗地流。平时我经常教育小朋友要节约用水,这是谁干的事呢?顺着水声我一眼看去,只见我们班的董XX小朋友正用小手使劲地拧水管的闸门。我想起他平时常干些淘气的事,便生气地一把把他拽开,并严厉地说:“又是你,又是你,你就会干坏事。”没想到,话音刚落,他竟委屈地抽泣起来,他带着哭腔小声申辩道:“刘老师,这次真的不是我开的水管。我看见水在流,怕浪费水,正关呢。”看他那神态可能不是他干的,于是我问周围的小朋友事情的缘由。他们听见我的问话都抢着告诉我,不是董XX开的水管,是熊XX开的。于是我当着孩子们的面,向董XX小朋友道歉,他马上破涕为笑,高兴地说了句“没关系”就跑着跟小朋友们玩去了。这件事使我感到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一个孩子,即使是特别淘气的孩子,也有他的优点。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人格,抚慰幼小的心灵。正如《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让你的心跟随你的眼睛,你就会真的发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的不一样。而孩子呢?他总会比你更敏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做个孩子心中的“姐姐”“朋友”“妈妈”“教师”——真好!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陆军学院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