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管理工作中,行政管理和思政管理均占有较大比重,做好两者的容和运用,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高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就重点对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管理结合重要性及路径加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再结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082
高校思政工作的目的是抑制学生受不良信息或思想的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转变学生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学会剖析事物本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行政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和运营的关键,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解决学生存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从行为、思想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改变,推动学生多方面发展。
1高校将行政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的原因
在新课改影响下,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发生较大转变,从传统的注重知识储备转变到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加大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度。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虽存在不同,但结果均是为深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将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结合起来,对于规范学生、引导学生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高校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的结合,也是对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让教师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以身作则,发挥榜样效应,为社会培养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行政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2.1行政管理为思政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思政工作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作为支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使其转变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高校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用以规范学生行为,并能够将这些行为带来的良好作用讲解给学生,使其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学校的管理制度,并逐渐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将学校强制性的行为转变成自身行为,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2.2思政工作是行政管理的基础保障
高校制定的一系列行政管理制度,并不是完全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同的,但学生为不受到学校处分和惩罚,会要求自己遵照制度要求,刻意板正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一直都是强制性或存在抵触性的落实行政管理制度要求,则会让学生产生压抑之感,进而在一个点爆发出来,造成不良后果。思政工作在该环节内可起到疏导和缓解效果,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各项规章制度带来的优势,转变学生抵触情绪,接受学校的各种管理要求,并逐渐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结合的有效策略
3.1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思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学生基础上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在工作开展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发挥教育目的。
首先,行政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党的重要思想,深化自身的思想意识,了解我国政治发展方向,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此编制和规划行政管理制度,约束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与思想。
其次,行政管理人员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和分析问题,与学生展开良好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思维和想法,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内容,提高学生接收和认可度。再者,在规章制度建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可在规章制度中融入人文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加深学生得感悟能力。
最后,完善激励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促进行政管理的有效落实。
3.2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不明显,但带来的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融合开展中,高校应注重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以环境影响学生,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充分发挥思政工作和行政管理的功能作用,以完善高校教育水平。在校园环境营造中,可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学风校风建设来实现,深化高校文化内涵,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在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品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行为及思想的转变。
另外,构建良好的学风、校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分析,结合自身情况加以转变,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同时在校风学风的影响下,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将逐渐减轻,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良思维和行为,达到教育目标,优化行政管理和思政工作水平。与以往枯燥乏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强制性的行政管理不同,校园环境的建设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所以完善建设校园环境,能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3.3落实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的结合与落实,也应该遵循相应原则与规律,一方面明确工作开展的目标和方向,合理规划工作方案和内容;另一方面也需对工作质量加以检查和评价,确定不存在偏离等不良现象,达到最终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在开展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规律要求,深入研究思政工作的内涵,意识到其与行政管理间的关系,与校园环境、学生、教育工作者间的关系,确定工作目标,且根据不同阶段教育要求,合理规划管理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转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再者,在实事求是的原则引导下,高校在校园环境及氛围的建立上也会尝试一定的改变与创新,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促使学生高度落实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出两者结合后的作用和功效。
4结束语
总之,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的结合,是促进高校长远进步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学生品德素养的关键。相关人员应加大重视,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坚持以人文本,从而为社会培养多方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安.浅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再结合[J].各界,2018,000(024)
[2]陈卓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分析[J].科技风,2020,No.406(02)
[3]冯建民,陈会玲.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解读及当代价值[J].山东高等教育.2020,(2).65-70.
[4]陈连静.试论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创新途径[J].魅力中国.2019,(4).159-160.
[5]刘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交往范式的“复杂”转向[J].江苏高教,2018,(3).42-47,89.
[6]吴康宁.人才培养:强化大学的根本职能[J].江苏高教,2017,(12).1-4.
[7]金姗姗.高校内部治理碎片化困境及其突破: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6-41.
[8]王艳平.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9).103-106.
[9]林良盛,原玲.基于工程教育認证视阈的德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9-94.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再结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082
高校思政工作的目的是抑制学生受不良信息或思想的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转变学生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学会剖析事物本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行政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和运营的关键,对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解决学生存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从行为、思想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改变,推动学生多方面发展。
1高校将行政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的原因
在新课改影响下,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发生较大转变,从传统的注重知识储备转变到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加大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度。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虽存在不同,但结果均是为深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将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结合起来,对于规范学生、引导学生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高校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的结合,也是对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让教师树立良好的思维习惯,以身作则,发挥榜样效应,为社会培养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行政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2.1行政管理为思政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思政工作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作为支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使其转变自身的思想和行为。高校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用以规范学生行为,并能够将这些行为带来的良好作用讲解给学生,使其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学校的管理制度,并逐渐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将学校强制性的行为转变成自身行为,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2.2思政工作是行政管理的基础保障
高校制定的一系列行政管理制度,并不是完全能被学生接受和认同的,但学生为不受到学校处分和惩罚,会要求自己遵照制度要求,刻意板正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一直都是强制性或存在抵触性的落实行政管理制度要求,则会让学生产生压抑之感,进而在一个点爆发出来,造成不良后果。思政工作在该环节内可起到疏导和缓解效果,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各项规章制度带来的优势,转变学生抵触情绪,接受学校的各种管理要求,并逐渐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结合的有效策略
3.1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思政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学生基础上的,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在工作开展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发挥教育目的。
首先,行政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党的重要思想,深化自身的思想意识,了解我国政治发展方向,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此编制和规划行政管理制度,约束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与思想。
其次,行政管理人员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和分析问题,与学生展开良好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思维和想法,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内容,提高学生接收和认可度。再者,在规章制度建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可在规章制度中融入人文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加深学生得感悟能力。
最后,完善激励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促进行政管理的有效落实。
3.2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不明显,但带来的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融合开展中,高校应注重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以环境影响学生,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充分发挥思政工作和行政管理的功能作用,以完善高校教育水平。在校园环境营造中,可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学风校风建设来实现,深化高校文化内涵,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在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品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行为及思想的转变。
另外,构建良好的学风、校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分析,结合自身情况加以转变,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同时在校风学风的影响下,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将逐渐减轻,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良思维和行为,达到教育目标,优化行政管理和思政工作水平。与以往枯燥乏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强制性的行政管理不同,校园环境的建设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所以完善建设校园环境,能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达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3.3落实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的结合与落实,也应该遵循相应原则与规律,一方面明确工作开展的目标和方向,合理规划工作方案和内容;另一方面也需对工作质量加以检查和评价,确定不存在偏离等不良现象,达到最终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在开展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规律要求,深入研究思政工作的内涵,意识到其与行政管理间的关系,与校园环境、学生、教育工作者间的关系,确定工作目标,且根据不同阶段教育要求,合理规划管理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转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再者,在实事求是的原则引导下,高校在校园环境及氛围的建立上也会尝试一定的改变与创新,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促使学生高度落实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出两者结合后的作用和功效。
4结束语
总之,高校行政管理与思政工作的结合,是促进高校长远进步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学生品德素养的关键。相关人员应加大重视,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坚持以人文本,从而为社会培养多方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安.浅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再结合[J].各界,2018,000(024)
[2]陈卓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分析[J].科技风,2020,No.406(02)
[3]冯建民,陈会玲.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解读及当代价值[J].山东高等教育.2020,(2).65-70.
[4]陈连静.试论当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创新途径[J].魅力中国.2019,(4).159-160.
[5]刘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交往范式的“复杂”转向[J].江苏高教,2018,(3).42-47,89.
[6]吴康宁.人才培养:强化大学的根本职能[J].江苏高教,2017,(12).1-4.
[7]金姗姗.高校内部治理碎片化困境及其突破: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6-41.
[8]王艳平.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9).103-106.
[9]林良盛,原玲.基于工程教育認证视阈的德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9-94.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