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要求小学六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就目前来讲,小学阶段十二册教材的阅读量只有几十万字,学生平均每天只读130字左右,所以仅靠课内阅读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但纵观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年龄小,对待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自制力较弱,面对现今社会五花八门的媒体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电视和网络,对传统的文字阅读提不起兴趣。这样的现状不禁令我们担忧: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得到提高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阅读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之门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兴趣入手 走近阅读
1.用故事唤起兴趣
对于大多数不愿意读书的孩子来说,看动画片、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入学以后,我利用多媒体平台,在儿童故事专业网站下载各种有趣的FLASH动画故事,每节上课前给他们播放《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动听的话语,优美有趣的画面,风趣感人的故事,把他们带入一个如痴如醉的童话世界。看到到精彩处,我按下暂停键,让他们猜猜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后怎样了?王子找到灰姑娘了吗?小人鱼有没有杀死王子?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什么?…… 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我就举着手里的书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借这本书看,这样一来,激起了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利用这样的机会,我向他们推荐了不少书,像《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很多同学在一年级时就已读完了这些名著。
2.用榜样激发兴趣
针对小学生好模仿的心理,我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激励他们向名人学习,勤读书。陶行知先生说过: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学。当班里一些同学评到了读书之星、小书迷,其他同学总是露出羡慕的神情。这时,我就不失时机地宣传或让获奖同学自己介绍读书经验,激励同学们多读书,勤读书,形成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当然,老师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求学生必读的书,我总是第一个购买。每天,孩子们阅读时,我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手捧一卷书,跟孩子们一起,津津有味的沉浸在书海中。课间,孩子们都乐意跟我交流读书的感受,探讨主人公的命运。
3.用环境推动兴趣
“潜移默化”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非常注意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开学不久,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参观,任他们随意翻看,让他们感受课外书的吸引力,感染书迷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感受那浓浓的读书氛围,从而激发阅读愿望。在班中,建立小小图书角,减少作业,留下充裕的时间,每天中午让孩子们自由借阅,教室内保持安静,无噪音,无干扰,给孩子们一个舒适自在静谧的读书环境。
4.用奖励持续兴趣
班里安排了几张校图书馆的借书卡,专门用来奖励那些喜欢看书、勤于阅读的同学,给予他们一个进校图书馆阅览、借书的机会。得到这个奖励的同学个个欣喜万分,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借到了书总是视若珍宝,读起来特别有滋味儿。另外,我还设立了很多其它奖项,如“小小书迷”、“读书之星”、“进步之星”、“小博士”、“故事大王”等,戴上这些桂冠,孩子们读得更勤了。
二、加强指导 怎样阅读
皮萨略夫说过:“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无论从提高读书效率,还是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来看,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选准切合点,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阅读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1.读什么样的书
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特别是尚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独立的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对自己的课外读物很难全面地去考虑选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
(1)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推荐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a.课前推荐读物,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如学《司马光》、《静夜思》、《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课文前,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书籍,使他们对司马光、李白、邓小平等名人或伟人有个初步的了解。 b.课后推荐读物,引導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完《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以后,指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动物童话》。
(2)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推荐读物
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 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历史、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如《鲁滨逊漂流记》《上下五千年》等,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2.怎么样读书
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要注意教给阅读的方法,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终生阅读”打下基础。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向不说话的“老师”请教;传授默读、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提高理解能力、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每人准备一本摘记本,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新问题、新知识,以便以后查阅,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三、形成习惯 我要阅读
学生一旦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就会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现在,我们班的学生都喜爱上了课外阅读。有98%的学生每天中午一吃完饭就早早地来到教室,捧出书来津津有味地读;80%的学生在家做完作业后能坚持30—60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每次课堂上做完练习,便会有同学悄悄地问:“老师,我可以看书吗?”课间,教室里总能看到几个埋头看书的身影,更有甚者上体育课或开运动会都把书偷偷地藏在衣服里带出去看。由于喜爱看书,这些同学的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书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把他们引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去领略、去吸收人类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精髓,让阅读成为他们生命和习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但纵观小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年龄小,对待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自制力较弱,面对现今社会五花八门的媒体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电视和网络,对传统的文字阅读提不起兴趣。这样的现状不禁令我们担忧: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得到提高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阅读的持久性,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之门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兴趣入手 走近阅读
1.用故事唤起兴趣
对于大多数不愿意读书的孩子来说,看动画片、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入学以后,我利用多媒体平台,在儿童故事专业网站下载各种有趣的FLASH动画故事,每节上课前给他们播放《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动听的话语,优美有趣的画面,风趣感人的故事,把他们带入一个如痴如醉的童话世界。看到到精彩处,我按下暂停键,让他们猜猜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后怎样了?王子找到灰姑娘了吗?小人鱼有没有杀死王子?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什么?…… 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我就举着手里的书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借这本书看,这样一来,激起了他们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利用这样的机会,我向他们推荐了不少书,像《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很多同学在一年级时就已读完了这些名著。
2.用榜样激发兴趣
针对小学生好模仿的心理,我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激励他们向名人学习,勤读书。陶行知先生说过: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学。当班里一些同学评到了读书之星、小书迷,其他同学总是露出羡慕的神情。这时,我就不失时机地宣传或让获奖同学自己介绍读书经验,激励同学们多读书,勤读书,形成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当然,老师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求学生必读的书,我总是第一个购买。每天,孩子们阅读时,我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手捧一卷书,跟孩子们一起,津津有味的沉浸在书海中。课间,孩子们都乐意跟我交流读书的感受,探讨主人公的命运。
3.用环境推动兴趣
“潜移默化”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非常注意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开学不久,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参观,任他们随意翻看,让他们感受课外书的吸引力,感染书迷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感受那浓浓的读书氛围,从而激发阅读愿望。在班中,建立小小图书角,减少作业,留下充裕的时间,每天中午让孩子们自由借阅,教室内保持安静,无噪音,无干扰,给孩子们一个舒适自在静谧的读书环境。
4.用奖励持续兴趣
班里安排了几张校图书馆的借书卡,专门用来奖励那些喜欢看书、勤于阅读的同学,给予他们一个进校图书馆阅览、借书的机会。得到这个奖励的同学个个欣喜万分,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借到了书总是视若珍宝,读起来特别有滋味儿。另外,我还设立了很多其它奖项,如“小小书迷”、“读书之星”、“进步之星”、“小博士”、“故事大王”等,戴上这些桂冠,孩子们读得更勤了。
二、加强指导 怎样阅读
皮萨略夫说过:“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无论从提高读书效率,还是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来看,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选准切合点,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阅读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1.读什么样的书
书籍浩如烟海,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特别是尚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独立的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对自己的课外读物很难全面地去考虑选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
(1)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推荐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a.课前推荐读物,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如学《司马光》、《静夜思》、《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课文前,指导学生在课前读有关书籍,使他们对司马光、李白、邓小平等名人或伟人有个初步的了解。 b.课后推荐读物,引導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完《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以后,指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动物童话》。
(2)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推荐读物
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 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历史、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如《鲁滨逊漂流记》《上下五千年》等,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2.怎么样读书
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要注意教给阅读的方法,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终生阅读”打下基础。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向不说话的“老师”请教;传授默读、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提高理解能力、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每人准备一本摘记本,在阅读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新问题、新知识,以便以后查阅,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三、形成习惯 我要阅读
学生一旦有了课外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就会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现在,我们班的学生都喜爱上了课外阅读。有98%的学生每天中午一吃完饭就早早地来到教室,捧出书来津津有味地读;80%的学生在家做完作业后能坚持30—60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每次课堂上做完练习,便会有同学悄悄地问:“老师,我可以看书吗?”课间,教室里总能看到几个埋头看书的身影,更有甚者上体育课或开运动会都把书偷偷地藏在衣服里带出去看。由于喜爱看书,这些同学的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书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把他们引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去领略、去吸收人类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精髓,让阅读成为他们生命和习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