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的无法通过眼睛看到缤纷多彩的世界,有的不能通过耳朵听到世界上传达信息的美妙声音,有的不那么聪明伶俐……但是他们同样都是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儿童,良好的教育与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他们的缺陷,开发他们的潜能。
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不仅有专门的残疾儿童幼儿园、有各种义务教育阶段的专门学校,也有专门的残疾人大学或系科,还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随班就读;不仅有政府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举办的学校,还有群众团体或组织(如残疾人联合会)、个人举办的学校;不仅有残疾儿童如盲、聋、弱智儿童的专门教育,还有肢体残疾、特殊才能、一般智力超常儿童的专门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的成绩巨大,但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率的地区差异很大,不仅农村地区和城市有差异,东、西部也有差异。同时,残疾儿童的教育效益也存在差异。不仅盲、聋、弱智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主要从文化课角度看)存在差异,而且,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学效益差距也很大。
何以在特殊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又存在上述明显的差异呢?本文从我国近20年的经验出发,总结出四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大家交流。
1 民间文化
成绩的取得和问题的存在与民间文化的变化或与某些要素关系密切,或者说,特殊教育问题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
例如,有的家庭并不富裕,可是为了残疾的孩子却不辞辛劳地到处求医问药,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学校读书。有的聋儿家长甚至连续好多年替孩子在学校上课,然后回家再教给孩子,直至使孩子获得大学文凭。在盲、聋、弱智三类儿童中都有这样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反映出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慈爱、怜悯和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的文化特点。相反,有的家庭其实不贫穷,可就是不让自己的残疾孩子上学。这些家长认为,家庭可以养活他,不需要出去念书。还有人认为如让别人知道有一个残疾孩子,是很没有面子的。
缺陷补偿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替代、改善或恢复受损伤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特殊教育特别重视通过内在和外在的各种条件,尽可能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缺陷补偿的内在条件依据于几个方面:首先,人的各种感知觉的感受性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有的人感觉敏锐,感受性高;而有的人感觉迟钝,感受性就低。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出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40种浓淡不同的黑色。基于此,我们发现,盲人的触觉感受性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国外学者的研究证明:盲人的触觉阈限明显低于有视觉的人,盲人的触觉阈限平均为1. 02mm,其中最低的为0.07 mm,而有视觉的人触觉阈限平均为1. 97 mm。①这与盲人长期触摸点字、阅读盲文、运用触觉认识事物是有密切关系的。其次,人的机体具有代偿的功能。代偿是指当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失常时,自身通过调整病变器官和发展其他健全器官的功能,使機体与环境重新趋于平衡和协调的过程。“人的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互相联系,并协调发挥作用。当机体的某一部分发生损伤,整个机体的功能将重新组合,健全器官将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受损伤器官的功能。”②如盲人由于较多地依赖听觉获取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久而久之,他们能比普通人听到更多的信息,从而给人一种“盲人耳朵特别灵”的印象;听力残疾儿童的视觉表象更清晰、更完整、更接近实物。据一项实验表明,让一组6岁的正常儿童和一组同龄的听力残疾儿童去观察电车,然后要求他们画出所看到的电车,结果听力残疾儿童画出了更多的细节。③第三,人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去适应环境,通过艰苦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尽可能克服障碍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便。
缺陷补偿的外在条件也有几个方面:首先,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有一个关心、爱护、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国家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生活、学习、医疗、康复的条件,就非常有利于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其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如通过做白内障复明手术,使许多视力残疾儿童重新看清了世界的模样;通过佩带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许多听力残疾的儿童听见了声音。现代科技发展已经使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良好的教育也是缺陷补偿的重要手段。特殊儿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和普通儿童一样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健康的情感品德,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才能使缺陷补偿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特殊教育工作者会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特殊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努力发挥特殊儿童的内在发展潜力,去补偿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特殊儿童的教师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特殊教育中,过去教师们比较多地关注学生存在的“缺陷”,思考的是如何弥补学生的“缺陷”,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补偿“缺陷”。但现在科学的发展也使我们认识到:仅仅关注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身上客观存在的生理缺陷有些是很难补偿的,一味地将时间花在缺陷补偿上,却让学生失去了大量的培养能力、发展潜能的机会。新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在缺陷补偿的同时,加强潜能开发”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加以适当的引导、发展,培养他们以自己的擅长之处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观、教育价值观,用全新的发展的理念去看待学生,发现特殊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1983年出版了他的力作《心智的结构》一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更是为特殊儿童的潜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同时存在着言语——语言、音乐——节奏、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自省、交往——交流等多种相对独立、同等重要的智能,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个体所拥有的多种智能在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上的不同,而且,通过教育可以使这些智能达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个理论为我们解释了现实中的许多现象:如科学家霍金,身体上的重度残障却没有影响他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一些有严重智力障碍的人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特殊的优势,如胡舟舟的特殊音乐才能、一些人在数字计算方面的特殊天赋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也为特殊教育工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特殊教育不仅要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克服特殊儿童存在的障碍、缺陷、弱点,还要去发现特殊儿童可能存在的优势智能,充分挖掘这些潜能,通过“扬长”的方式去“补短”。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特殊儿童不能做什么,还要关注特殊儿童能够做什么,着眼于特殊儿童优势能力的培养,真正实施一种“对症下药”式的因材施教。下面的案例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乔希是一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和学习障碍症的六年级学生。他酷爱音乐。事实上他还在各种儿童聚会上担当滑稽唱片播放师(DJ)。对乔希而言,完成书面课题一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次,他非常明智地选择了一个可以利用自己强项的课题,即要求寻找二战时期(大约1940年左右)的歌曲并和当今的歌曲进行比较。基于自己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乔希积极热切地参加了这个课题。结果,他发现了两个时期在音乐方面非常有趣的联系,并把这些音乐带到班上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于是乔希成为二战时期音乐研究方面的“专家”。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带来了冲击,但是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如果我们以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去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必将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
对残疾儿童事业不重视的地区或个别官员,既要采取系统内机制,又要采取系统外机制,使之转化观念、为残疾人服务。
就系统内机制而言,应当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法、认真施政。对于那些行政无作为者,在通过诸如“先进性教育”等教育措施纠正的同时,应该严吏治、重法典。因此,本文以为,一些基层执政者以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法律不健全为借口,不能很好的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权)的行为,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实际上,利用已有的资金(包括地方税收和中央政府的拨款),保证每个残疾孩子入学是有相应的经济条件的。或者说,从政府的消费(如上海一年的公车消费就是20)多个亿)一些落后地区的官员照样使用好车、照样大吃大喝来看,经济再也不能当作拒绝发展特殊教育的借口了。
就系统外而言,则需要广大的社会民众、团体组织,从国家发展、民族强大的角度,真诚的通过各种措施帮助政府,提高执政水平,从而促使各种事业(包括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例如,如果全社会没有把人看作是人,人的基本权利就被忽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自然也就可有可无。相反,我们在人的视野下看残疾人,他们就应该具有人的权利,自然,只要有饭吃,就应该有权利读书。从经济投入和招生人数等一般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效益也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要高。
但是,仅仅从学生的角度、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效益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品德行为素养中的文化素养来看,盲、聋学校学生的文化水平明显比同类普通学校低一,弱智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亦是如此。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学校的问题,仔细分析时,却发现是教育政策问题(包括经济投入、师资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恐怕与片面的、割裂的理解特殊教育,没有把特殊教育和整个义务教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关一一。
传统上,我们只把盲、聋、弱智儿童当作特殊教育的对象,并且设置相应的学校。在发展初期、在积累经验的阶段,这种做法无可厚非。然而,在基础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些思想和做法就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出现特殊学校教育质量低、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或者回流到特殊学校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普通小学存在着大约10%左右的包括学业不良、情绪行为异常在内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同时,又有超过一半的普通小学的教师不懂得或不能很好的教育这些学生,这就使随班就读的回流现象在一些地区非常明显。北京的一些特殊学校的学生竟有接近40%是由普通学校转来的,实际上反映的就是普通学校没有能够满足这些学生的需要。
把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的督导纳入正常的督导渠道。普通学校以课程标准为督导参照系;盲、聋、弱智三类学校以正在制定的新的教学大纲(即目前所说的课程标准)作督导参照系。
应该说,从宏观上看、从绝对的角度说,经济是提高残疾儿童人学率和教育质量的基础,但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和完备的教育体系看,有效提高残疾(特殊儿童)的入学率和教育质量,重要的并不在经济,而在人们的理念——包括民间文化、执政文化和法律措施如何。我们期待着中国特殊教育更上一层楼。
我国特殊教育的形式也趋向多样化,不仅有专门的残疾儿童幼儿园、有各种义务教育阶段的专门学校,也有专门的残疾人大学或系科,还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随班就读;不仅有政府如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举办的学校,还有群众团体或组织(如残疾人联合会)、个人举办的学校;不仅有残疾儿童如盲、聋、弱智儿童的专门教育,还有肢体残疾、特殊才能、一般智力超常儿童的专门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的成绩巨大,但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率的地区差异很大,不仅农村地区和城市有差异,东、西部也有差异。同时,残疾儿童的教育效益也存在差异。不仅盲、聋、弱智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主要从文化课角度看)存在差异,而且,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的教学效益差距也很大。
何以在特殊教育发展迅速的同时,又存在上述明显的差异呢?本文从我国近20年的经验出发,总结出四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大家交流。
1 民间文化
成绩的取得和问题的存在与民间文化的变化或与某些要素关系密切,或者说,特殊教育问题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
例如,有的家庭并不富裕,可是为了残疾的孩子却不辞辛劳地到处求医问药,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到学校读书。有的聋儿家长甚至连续好多年替孩子在学校上课,然后回家再教给孩子,直至使孩子获得大学文凭。在盲、聋、弱智三类儿童中都有这样典型的例子。这些例子反映出了人们对残疾人的慈爱、怜悯和把他们当作人来看待的文化特点。相反,有的家庭其实不贫穷,可就是不让自己的残疾孩子上学。这些家长认为,家庭可以养活他,不需要出去念书。还有人认为如让别人知道有一个残疾孩子,是很没有面子的。
缺陷补偿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替代、改善或恢复受损伤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特殊教育特别重视通过内在和外在的各种条件,尽可能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缺陷补偿的内在条件依据于几个方面:首先,人的各种感知觉的感受性水平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有的人感觉敏锐,感受性高;而有的人感觉迟钝,感受性就低。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出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40种浓淡不同的黑色。基于此,我们发现,盲人的触觉感受性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国外学者的研究证明:盲人的触觉阈限明显低于有视觉的人,盲人的触觉阈限平均为1. 02mm,其中最低的为0.07 mm,而有视觉的人触觉阈限平均为1. 97 mm。①这与盲人长期触摸点字、阅读盲文、运用触觉认识事物是有密切关系的。其次,人的机体具有代偿的功能。代偿是指当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失常时,自身通过调整病变器官和发展其他健全器官的功能,使機体与环境重新趋于平衡和协调的过程。“人的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互相联系,并协调发挥作用。当机体的某一部分发生损伤,整个机体的功能将重新组合,健全器官将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受损伤器官的功能。”②如盲人由于较多地依赖听觉获取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久而久之,他们能比普通人听到更多的信息,从而给人一种“盲人耳朵特别灵”的印象;听力残疾儿童的视觉表象更清晰、更完整、更接近实物。据一项实验表明,让一组6岁的正常儿童和一组同龄的听力残疾儿童去观察电车,然后要求他们画出所看到的电车,结果听力残疾儿童画出了更多的细节。③第三,人有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去适应环境,通过艰苦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尽可能克服障碍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便。
缺陷补偿的外在条件也有几个方面:首先,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有一个关心、爱护、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国家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生活、学习、医疗、康复的条件,就非常有利于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其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补偿特殊儿童的缺陷。如通过做白内障复明手术,使许多视力残疾儿童重新看清了世界的模样;通过佩带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许多听力残疾的儿童听见了声音。现代科技发展已经使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良好的教育也是缺陷补偿的重要手段。特殊儿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和普通儿童一样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健康的情感品德,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才能使缺陷补偿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特殊教育工作者会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特殊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努力发挥特殊儿童的内在发展潜力,去补偿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特殊儿童的教师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特殊教育中,过去教师们比较多地关注学生存在的“缺陷”,思考的是如何弥补学生的“缺陷”,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补偿“缺陷”。但现在科学的发展也使我们认识到:仅仅关注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身上客观存在的生理缺陷有些是很难补偿的,一味地将时间花在缺陷补偿上,却让学生失去了大量的培养能力、发展潜能的机会。新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在缺陷补偿的同时,加强潜能开发”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加以适当的引导、发展,培养他们以自己的擅长之处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观、教育价值观,用全新的发展的理念去看待学生,发现特殊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1983年出版了他的力作《心智的结构》一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更是为特殊儿童的潜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同时存在着言语——语言、音乐——节奏、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动觉、自知——自省、交往——交流等多种相对独立、同等重要的智能,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个体所拥有的多种智能在表现方式和表现程度上的不同,而且,通过教育可以使这些智能达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个理论为我们解释了现实中的许多现象:如科学家霍金,身体上的重度残障却没有影响他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却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一些有严重智力障碍的人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特殊的优势,如胡舟舟的特殊音乐才能、一些人在数字计算方面的特殊天赋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也为特殊教育工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特殊教育不仅要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克服特殊儿童存在的障碍、缺陷、弱点,还要去发现特殊儿童可能存在的优势智能,充分挖掘这些潜能,通过“扬长”的方式去“补短”。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特殊儿童不能做什么,还要关注特殊儿童能够做什么,着眼于特殊儿童优势能力的培养,真正实施一种“对症下药”式的因材施教。下面的案例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
乔希是一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和学习障碍症的六年级学生。他酷爱音乐。事实上他还在各种儿童聚会上担当滑稽唱片播放师(DJ)。对乔希而言,完成书面课题一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次,他非常明智地选择了一个可以利用自己强项的课题,即要求寻找二战时期(大约1940年左右)的歌曲并和当今的歌曲进行比较。基于自己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乔希积极热切地参加了这个课题。结果,他发现了两个时期在音乐方面非常有趣的联系,并把这些音乐带到班上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于是乔希成为二战时期音乐研究方面的“专家”。
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带来了冲击,但是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如果我们以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去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必将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
对残疾儿童事业不重视的地区或个别官员,既要采取系统内机制,又要采取系统外机制,使之转化观念、为残疾人服务。
就系统内机制而言,应当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法、认真施政。对于那些行政无作为者,在通过诸如“先进性教育”等教育措施纠正的同时,应该严吏治、重法典。因此,本文以为,一些基层执政者以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法律不健全为借口,不能很好的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权)的行为,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实际上,利用已有的资金(包括地方税收和中央政府的拨款),保证每个残疾孩子入学是有相应的经济条件的。或者说,从政府的消费(如上海一年的公车消费就是20)多个亿)一些落后地区的官员照样使用好车、照样大吃大喝来看,经济再也不能当作拒绝发展特殊教育的借口了。
就系统外而言,则需要广大的社会民众、团体组织,从国家发展、民族强大的角度,真诚的通过各种措施帮助政府,提高执政水平,从而促使各种事业(包括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例如,如果全社会没有把人看作是人,人的基本权利就被忽视,残疾人的教育问题自然也就可有可无。相反,我们在人的视野下看残疾人,他们就应该具有人的权利,自然,只要有饭吃,就应该有权利读书。从经济投入和招生人数等一般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效益也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要高。
但是,仅仅从学生的角度、从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效益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生的品德行为素养中的文化素养来看,盲、聋学校学生的文化水平明显比同类普通学校低一,弱智学校和随班就读的学生亦是如此。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学校的问题,仔细分析时,却发现是教育政策问题(包括经济投入、师资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恐怕与片面的、割裂的理解特殊教育,没有把特殊教育和整个义务教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关一一。
传统上,我们只把盲、聋、弱智儿童当作特殊教育的对象,并且设置相应的学校。在发展初期、在积累经验的阶段,这种做法无可厚非。然而,在基础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些思想和做法就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否则,就会出现特殊学校教育质量低、随班就读学生随班就读或者回流到特殊学校的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普通小学存在着大约10%左右的包括学业不良、情绪行为异常在内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同时,又有超过一半的普通小学的教师不懂得或不能很好的教育这些学生,这就使随班就读的回流现象在一些地区非常明显。北京的一些特殊学校的学生竟有接近40%是由普通学校转来的,实际上反映的就是普通学校没有能够满足这些学生的需要。
把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的督导纳入正常的督导渠道。普通学校以课程标准为督导参照系;盲、聋、弱智三类学校以正在制定的新的教学大纲(即目前所说的课程标准)作督导参照系。
应该说,从宏观上看、从绝对的角度说,经济是提高残疾儿童人学率和教育质量的基础,但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和完备的教育体系看,有效提高残疾(特殊儿童)的入学率和教育质量,重要的并不在经济,而在人们的理念——包括民间文化、执政文化和法律措施如何。我们期待着中国特殊教育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