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造 实践 美的心灵 审美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的群众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把教育的根本立足点由知识传授转移到开发潜能和促进一些常被人所忽视的事物上来。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造一种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由于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又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活动中,语文美育与德育、智育相互协调;丰富的审美活动和众多的审美场所构成了强大的“审美场”;在活动中,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可不拘一格,但都应考虑其活泼、轻松、有趣,有好效果。我们通过实践觉得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一、提供广大空间,增强创造意识
语文课外活动给参加者提供了广泛接触的机会。调查、参观、访问、联欢、考察、远足等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
例如让学生了解学校周围的空气污染情况,可让学生到校外去进行考察,可拟定一些考察内容,如:途中所见的机动车,交通路口一分钟车流量,沿途所见的炉灶烟囱数,吸烟人数……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了:为了我们的生存,人们的保护意识急需提高。我们带领学生深入到瓯江沿岸、溪滩、街道、菜场、风景点等场所,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生态知识去发现问题,去考虑怎样使丽水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学生能根据平时所掌握的知识,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有的学生观察细致,富于想象,作文充满情趣,富有创造性。
二、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作为语文老师应放手让学生去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会组织得非常好。如有一次,学生想邀请在丽水师专任教的两位英国籍学生和丽水地区广播电台金色旋律节目组一起开展联欢活动,我们就积极支持他们。教室布置以及节目选择等一切工作放手由班委去做。节目有舞蹈、独唱、小品、游戏等,表演的节目内容健康、主题鲜明。两位英国朋友也即兴表演了吉他弹唱。学生们用英语与他们会话,使平时所学的英语知识在这里得以施展。班里的小书法家还当场写下了“友谊长存”的赠联送给两位英国朋友。活动课里,学生与英国朋友的言谈交往都非常得体、和谐。活动之后,又指导学生写文章。后来,《英国朋友来我们班做客》一文在报刊上得以发表。小摄影家为活动课留下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活动课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
三、深入社会生活,塑造美的心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很需要培养。深入社会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旅行、游览等活动中,学生能广泛地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
关注社会,热爱祖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美好的心灵,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应尽的义务。利用节假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让他们去了解大自然,领略大千世界,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四、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创造思维。
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欣赏活动中,我让学生欣赏澳大利亚泰格特的名篇《窗》,文中那栩栩如生,五彩斑斓的窗外美景,原来是靠窗病人支着羸弱的身体,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幻想出来和编织起来的。那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热情和求生力量,一种怎样的高尚、赤诚和完美的人格!在对待这个窗口的态度上,《窗》展现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灵魂:一个利他,一个自私。利他者用美丽的幻想故事来激励病友求生的勇气;自私者却不惜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摆脱自己心灵的困扰。同样一个窗口,在高尚者心灵里为什么能幻化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而在卑鄙者眼里只能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一扇窗——一个公共的生存环境,莫非可以成为探测心灵的显示屏?学生们被小说中生动优美的句子、片段以及主人公美好、善良的心灵所深深打动。我们还常常推荐名篇名著,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写个创造性结局。
五、开展多种语文活动,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1、发展兴趣爱好
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语文学科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趣味性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统编或通用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爱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也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我们要提倡大语文教学,指导语文课外活动,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社团,鼓励爱好者参加。支持他们不断创造新的活动形式,并且帮助学生对成功的活动形式作及时的总结,以期有进一步的完善。节日可以进行多种有趣味的游园活动。如到游乐宫去,开展如猜谜、绕口令、游迷宫等游戏等。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更多的实践和创造的愉悦。
2、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3.培养审美创造力
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是创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和运用最新信息,扩大教育阵地。 提供技能训练的机会,让参加者都能从中锻炼技能、技巧,使学生“手脑并用”,心灵手巧。开展模拟活动,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身从事改造世界的实感,体验和确认自身的创造力。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重点加以培养,如小品、相声、舞蹈、演唱、课本剧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不一,它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创造 实践 美的心灵 审美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语文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它的群众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等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把教育的根本立足点由知识传授转移到开发潜能和促进一些常被人所忽视的事物上来。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营造一种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乃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由于活动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又是独立自主地开展,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活动中,语文美育与德育、智育相互协调;丰富的审美活动和众多的审美场所构成了强大的“审美场”;在活动中,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可不拘一格,但都应考虑其活泼、轻松、有趣,有好效果。我们通过实践觉得以下几点是行之有效的。
一、提供广大空间,增强创造意识
语文课外活动给参加者提供了广泛接触的机会。调查、参观、访问、联欢、考察、远足等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视野。
例如让学生了解学校周围的空气污染情况,可让学生到校外去进行考察,可拟定一些考察内容,如:途中所见的机动车,交通路口一分钟车流量,沿途所见的炉灶烟囱数,吸烟人数……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了:为了我们的生存,人们的保护意识急需提高。我们带领学生深入到瓯江沿岸、溪滩、街道、菜场、风景点等场所,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生态知识去发现问题,去考虑怎样使丽水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学生能根据平时所掌握的知识,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有的学生观察细致,富于想象,作文充满情趣,富有创造性。
二、开展多样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作为语文老师应放手让学生去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会组织得非常好。如有一次,学生想邀请在丽水师专任教的两位英国籍学生和丽水地区广播电台金色旋律节目组一起开展联欢活动,我们就积极支持他们。教室布置以及节目选择等一切工作放手由班委去做。节目有舞蹈、独唱、小品、游戏等,表演的节目内容健康、主题鲜明。两位英国朋友也即兴表演了吉他弹唱。学生们用英语与他们会话,使平时所学的英语知识在这里得以施展。班里的小书法家还当场写下了“友谊长存”的赠联送给两位英国朋友。活动课里,学生与英国朋友的言谈交往都非常得体、和谐。活动之后,又指导学生写文章。后来,《英国朋友来我们班做客》一文在报刊上得以发表。小摄影家为活动课留下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活动课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
三、深入社会生活,塑造美的心灵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很需要培养。深入社会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旅行、游览等活动中,学生能广泛地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
关注社会,热爱祖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美好的心灵,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应尽的义务。利用节假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让他们去了解大自然,领略大千世界,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四、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创造思维。
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欣赏活动中,我让学生欣赏澳大利亚泰格特的名篇《窗》,文中那栩栩如生,五彩斑斓的窗外美景,原来是靠窗病人支着羸弱的身体,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幻想出来和编织起来的。那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热情和求生力量,一种怎样的高尚、赤诚和完美的人格!在对待这个窗口的态度上,《窗》展现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灵魂:一个利他,一个自私。利他者用美丽的幻想故事来激励病友求生的勇气;自私者却不惜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摆脱自己心灵的困扰。同样一个窗口,在高尚者心灵里为什么能幻化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而在卑鄙者眼里只能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一扇窗——一个公共的生存环境,莫非可以成为探测心灵的显示屏?学生们被小说中生动优美的句子、片段以及主人公美好、善良的心灵所深深打动。我们还常常推荐名篇名著,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写个创造性结局。
五、开展多种语文活动,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1、发展兴趣爱好
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语文学科的带有情感的倾向。趣味性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统编或通用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爱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也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此,我们要提倡大语文教学,指导语文课外活动,要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社团,鼓励爱好者参加。支持他们不断创造新的活动形式,并且帮助学生对成功的活动形式作及时的总结,以期有进一步的完善。节日可以进行多种有趣味的游园活动。如到游乐宫去,开展如猜谜、绕口令、游迷宫等游戏等。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更多的实践和创造的愉悦。
2、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他们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参加兴趣活动的愿望。也只有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才能进入充分的自由创造的境界。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他们感到一种摆脱功利的自由愉悦,满足了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喜悦。教师可以当参谋,出注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要去直接介入。让学生在大语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真正体味语文的无限趣味。
3.培养审美创造力
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是创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吸收和运用最新信息,扩大教育阵地。 提供技能训练的机会,让参加者都能从中锻炼技能、技巧,使学生“手脑并用”,心灵手巧。开展模拟活动,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身从事改造世界的实感,体验和确认自身的创造力。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重点加以培养,如小品、相声、舞蹈、演唱、课本剧等,都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使他们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不一,它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