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要打破沉闷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焕发课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穿插的教学艺术,“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穿插;语文教学;作用
常听到有些学生或教师说语文课难上,枯燥无味。的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不注意活跃课堂的气氛,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讲解,则整节课就会显得十分的乏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一些内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何谓穿插?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暂时中断课文教学思路的丰线,而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这一做法,既能拓展和深化课文的内容,又能缓解学生紧张的思维,活跃课堂。所以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艺术。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也说:“小讲教学艺术往往讲起课来显得笨拙,学生听起课来也感到费解。而艺术地施教情况就不同了,它不仅牛动形象,通俗易懂,而且可以出神入化,取得神奇的效果。”
一节语文课要使学生有兴趣,趣中促学,学有所获,思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语文传统教学程式,改革课堂结构中,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注意力,“紧张”和“轻松”的气氛,“密”与“疏”的节奏,“难”与“易”的对立统一等关系。适当说一些“题外话”,可以很多效果。
1.穿插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心智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使每一节课一开始便创设一个适宜学生探索知识的教学情境,唤起他们的情趣,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使其处于“愤”和“悱”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牢固树立学习偏心和心理倾向,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我在教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时,我先简介了柳宗元的一些情况,然后背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柳宗元为什么会到柳州吗?”学生们回答:是被贬到柳州的。我接着问:“他为什么被贬呢?”学生们说:因为他参加了政治改革。我紧接着说:“他为什么要参加政治改革呢,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如何的呢?我们来学习他的《捕蛇者说》就能找到答案了。”这时,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产生了急切要求学习就课的强烈愿望。有了这样浓厚的学习愿望,学习中还有问题不能解决呢?
阅读教学中赏析词句含义,揭示人物心态,评价现实意义,不能脱离课文,但又不能死守课文。有时变换一下教学方式,不直接推入,而是宕开一笔,运用穿插对教学内容或补充、或佐证、或启发、往往能拓展审美视野,丰富审美对象,达到开启学生心智的良好效果。
如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通俗易懂,从苍凉沉郁的歌声里,学生们能感受到秋风破屋时诗人的焦虑与痛惜,长夜沾湿的煎熬与企盼,但容易忽视“南村群童”“公然抱茅”“对面为盗贼”的情节,以为是少年的恶作剧,以为盗贼一词是诗人对他们的辱骂,这种认识不利于对诗中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理解。为此,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杜甫的另一首诗《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需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 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学生由这首诗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打枣的寡妇而理解了抢草的群童。“不为贫困宁有此”?如果不是十分贫困,诗人怎么会对大风刮走茅草心急如焚?如果不是十分贫困,那些穷人的孩子又怎会顶着大风抢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从诗人对吴郎的劝说中,学生们看到了他对穷人的同情和体谅,进而领悟到“盗贼”的说法并不真是辱骂,只不过是表达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产生的气恼而已。穿插使学生们对诗的意境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诗人的人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从而对诗人推已及人,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胸襟有了更强烈、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由此可见,有效地激发学生开动脑筋,使其学习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穿插,创设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点,是引进知识的关键和产生探索知识的动力。
2.穿插能调节课堂节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沿着教学思路的主线,一味地讲授,就会使课堂的节奏“密度”过大,学生容易感到疲乏,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这时教师可采用穿插教学(用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去松动学生绷紧了的思维“琴弦”,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克服“心不在焉”的心理,尽量做到寓知识于学生感觉趣的穿插之中。例如,鲁迅的《社戏》一文,在写“我”和伙伴们划船去赵庄看戏时,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教到这个地方先不急于给学生讲解这段景物描写,而是插入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一首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让学生背诵,并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是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流放异乡,途中遇赦,他的愉快心情是从舟行之“快”中表达出来的。在些基础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导到《社戏》为段景物描写上,启发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这时,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并学得主动,对理解《社戏》中以船速之快来抒发“我”去赵庄看社戏的急切心情和能去看戏的愉快心情,起到了铺路搭桥、水到渠成的作用,使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本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种阅读教学中的穿插,既能清除学生的疲乏,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但使一节课保持了合理的节奏,疏密相间,有张有弛,气氛活跃,而且能让学生在乐趣中轻松地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为什么”的问题,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要好得多。
3.穿插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挖掘学习的潜在能力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来配合,教师恰倒好处地进行穿插,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时李白《秋浦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以白发之长,喻愁绪之深的感情,插入了历代诗人一些以流水喻愁,以乱麻喻愁,以春草喻愁,以柳喻愁,以云喻愁等诗句。如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离人泪”,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名句的插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在感性上进一步地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通过对比、体味,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中的“物”和“意”的关系,理解诗中所用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了。另外,学生在教师的诵读中,其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4.穿插能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已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转化”,必须通过“迁移”,而“迁移”离不开“穿插”的教学艺术。我教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先讲了写作中缘情写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手法之后,接着插进了白扑写秋的小令,要求学生比较这两首元曲的高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立即就判断出马致远的小令好在情景交融,先写景物,再写人,“断肠人”的形象更为鲜明,从而更好地表达了流落天涯的“断肠人”满腹的思乡之情。而白扑的那首小令重在景物的具体描写,古人常有的“悲秋”情绪若有若无地隐藏在“意象”背后。所以两者的艺术魅力是有明显区别的。
运用穿插实施知识的迁移,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识别或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巩固了已有的知识,并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从而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德國教育家苇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止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的内容范围很广,文、史、哲的内容都有,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阅读教学中运用穿插的方法,能引发联想,开阔思路,引导学生进入足够咀嚼和品味的思想境界,使课堂闪烁智慧和哲理的光芒。但这并不是说一堂课必须引语连连,穿插不断。任何一种方法的使用都有一个度,必须牢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的穿插,必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抓住教学时机,巧设诱因,恰倒好处地进行。如果游离教学内容,背离教学目的,搞所谓的旁征博引、繁琐考证,只会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谈语文教学中的引语穿插艺术》周晓君《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年5月
[2] 《穿插引进——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法之四》余映潮《中学语文上半月•教学大参考》2006年4期
收稿日期:2011-01-15
【关键词】穿插;语文教学;作用
常听到有些学生或教师说语文课难上,枯燥无味。的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不注意活跃课堂的气氛,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地讲解,则整节课就会显得十分的乏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在课堂上适当地穿插一些内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何谓穿插?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暂时中断课文教学思路的丰线,而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这一做法,既能拓展和深化课文的内容,又能缓解学生紧张的思维,活跃课堂。所以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艺术。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也说:“小讲教学艺术往往讲起课来显得笨拙,学生听起课来也感到费解。而艺术地施教情况就不同了,它不仅牛动形象,通俗易懂,而且可以出神入化,取得神奇的效果。”
一节语文课要使学生有兴趣,趣中促学,学有所获,思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语文传统教学程式,改革课堂结构中,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注意力,“紧张”和“轻松”的气氛,“密”与“疏”的节奏,“难”与“易”的对立统一等关系。适当说一些“题外话”,可以很多效果。
1.穿插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心智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使每一节课一开始便创设一个适宜学生探索知识的教学情境,唤起他们的情趣,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使其处于“愤”和“悱”的学习心理状态,从而牢固树立学习偏心和心理倾向,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我在教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时,我先简介了柳宗元的一些情况,然后背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柳宗元为什么会到柳州吗?”学生们回答:是被贬到柳州的。我接着问:“他为什么被贬呢?”学生们说:因为他参加了政治改革。我紧接着说:“他为什么要参加政治改革呢,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如何的呢?我们来学习他的《捕蛇者说》就能找到答案了。”这时,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产生了急切要求学习就课的强烈愿望。有了这样浓厚的学习愿望,学习中还有问题不能解决呢?
阅读教学中赏析词句含义,揭示人物心态,评价现实意义,不能脱离课文,但又不能死守课文。有时变换一下教学方式,不直接推入,而是宕开一笔,运用穿插对教学内容或补充、或佐证、或启发、往往能拓展审美视野,丰富审美对象,达到开启学生心智的良好效果。
如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通俗易懂,从苍凉沉郁的歌声里,学生们能感受到秋风破屋时诗人的焦虑与痛惜,长夜沾湿的煎熬与企盼,但容易忽视“南村群童”“公然抱茅”“对面为盗贼”的情节,以为是少年的恶作剧,以为盗贼一词是诗人对他们的辱骂,这种认识不利于对诗中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理解。为此,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杜甫的另一首诗《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需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 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学生由这首诗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打枣的寡妇而理解了抢草的群童。“不为贫困宁有此”?如果不是十分贫困,诗人怎么会对大风刮走茅草心急如焚?如果不是十分贫困,那些穷人的孩子又怎会顶着大风抢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从诗人对吴郎的劝说中,学生们看到了他对穷人的同情和体谅,进而领悟到“盗贼”的说法并不真是辱骂,只不过是表达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产生的气恼而已。穿插使学生们对诗的意境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诗人的人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从而对诗人推已及人,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胸襟有了更强烈、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由此可见,有效地激发学生开动脑筋,使其学习情绪高昂,思维活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穿插,创设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点,是引进知识的关键和产生探索知识的动力。
2.穿插能调节课堂节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沿着教学思路的主线,一味地讲授,就会使课堂的节奏“密度”过大,学生容易感到疲乏,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这时教师可采用穿插教学(用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去松动学生绷紧了的思维“琴弦”,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克服“心不在焉”的心理,尽量做到寓知识于学生感觉趣的穿插之中。例如,鲁迅的《社戏》一文,在写“我”和伙伴们划船去赵庄看戏时,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教到这个地方先不急于给学生讲解这段景物描写,而是插入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一首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让学生背诵,并指导学生理解这首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是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流放异乡,途中遇赦,他的愉快心情是从舟行之“快”中表达出来的。在些基础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导到《社戏》为段景物描写上,启发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这时,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并学得主动,对理解《社戏》中以船速之快来抒发“我”去赵庄看社戏的急切心情和能去看戏的愉快心情,起到了铺路搭桥、水到渠成的作用,使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本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种阅读教学中的穿插,既能清除学生的疲乏,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但使一节课保持了合理的节奏,疏密相间,有张有弛,气氛活跃,而且能让学生在乐趣中轻松地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为什么”的问题,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要好得多。
3.穿插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挖掘学习的潜在能力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来配合,教师恰倒好处地进行穿插,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时李白《秋浦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以白发之长,喻愁绪之深的感情,插入了历代诗人一些以流水喻愁,以乱麻喻愁,以春草喻愁,以柳喻愁,以云喻愁等诗句。如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离人泪”,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这些名句的插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在感性上进一步地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通过对比、体味,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中的“物”和“意”的关系,理解诗中所用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了。另外,学生在教师的诵读中,其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4.穿插能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已任,语文能力的形成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要实现“转化”,必须通过“迁移”,而“迁移”离不开“穿插”的教学艺术。我教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先讲了写作中缘情写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手法之后,接着插进了白扑写秋的小令,要求学生比较这两首元曲的高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立即就判断出马致远的小令好在情景交融,先写景物,再写人,“断肠人”的形象更为鲜明,从而更好地表达了流落天涯的“断肠人”满腹的思乡之情。而白扑的那首小令重在景物的具体描写,古人常有的“悲秋”情绪若有若无地隐藏在“意象”背后。所以两者的艺术魅力是有明显区别的。
运用穿插实施知识的迁移,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识别或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综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巩固了已有的知识,并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中,从而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德國教育家苇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止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的内容范围很广,文、史、哲的内容都有,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阅读教学中运用穿插的方法,能引发联想,开阔思路,引导学生进入足够咀嚼和品味的思想境界,使课堂闪烁智慧和哲理的光芒。但这并不是说一堂课必须引语连连,穿插不断。任何一种方法的使用都有一个度,必须牢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的穿插,必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抓住教学时机,巧设诱因,恰倒好处地进行。如果游离教学内容,背离教学目的,搞所谓的旁征博引、繁琐考证,只会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谈语文教学中的引语穿插艺术》周晓君《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年5月
[2] 《穿插引进——教学设计的基本手法之四》余映潮《中学语文上半月•教学大参考》2006年4期
收稿日期:20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