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故事之外的博弈场景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k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酒斩华雄”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见于原著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而此段评书把小说仅500余字的原文敷衍成近万字连说近40分钟的长段,其文学性、艺术性颇高,是《三国》书中的名篇。
  《孙子兵法·计篇》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所以将士英勇与否当然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但庙堂之上的博弈才是影响战事最终走向的关键因素。“斩华雄”本应是英雄关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故事却始终在中军帐里进行。这就足见老先生架设故事的巧思和能力。
  议论、争吵、派兵遣将,这些情景是眼见,是实写。而观敌瞭阵、折帅斩将等战场情景全是耳闻,是虚写。会场上诸侯将军们的各种情态,又无一不和战场上的动静紧紧相关,战场和会场连在一起。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是十分高明的,既能表现战争场面,又能体现各派势力的复杂矛盾冲突,体现出战争的政治性。
  说书人并不直接说关羽的武艺如何高强,只是着意渲染华雄如何勇不可挡,众诸侯如何惊恐失色,袁绍如何一筹莫展,而这些都是为了给“英雄”造势。关羽“匹马单刀”,在“酒尚未寒”的顷刻间,已提了华雄的头,掷于中军帐前。典型环境和气氛的营造,把关羽的神勇威武形象衬托得更加鲜明生动。
  此书段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得到了细腻、生动而饱满的刻画。围绕着是否能派当时级别尚低的关羽出战,赞扬了曹操、公孙瓒的不拘一格,知人善任,揭露了袁绍、袁术的傲慢偏见,心胸狭窄。如用一个细节来表现袁绍的等级观念,他说请刘备坐,不是因为尊敬他的职位而是因为他的宗亲,对职位卑微的关羽他是不让座的。听完关公的介紹他的表情“微微一沉”表示对关公的歧视。如果袁绍的傲慢还因为主将的身份而有所掩饰,那么袁术的大喊大叫便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的愚蠢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敢于站出来为关公说话,驳斥袁术:“今天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何谈职爵大小?”有力地驳斥袁术和他所代表的上等军官对资历、职级的偏见。曹操的据理雄辩、爱护人才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段书叙述的重心既然是袁绍集团内部的将领们围绕华雄的战无不胜和是否派关羽出战的争议,关羽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三国演义》此回目中就显得被动,在其他书家也无甚出彩。评书大家姜存瑞匠心独具地加强了关羽的形象塑造,他所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性格豪爽、胸怀坦荡、敢于担当、志存高远的英雄。在从出场到出征过程中,他一共只说了五句话,话虽不多,但每句话都很有震撼力,第一次在众将官噤若寒蝉的情况下他“声若洪钟”地要求出战,众诸侯哗然。第二句是对袁绍自报家门,毫不掩饰地说出他是刘备平原君的马弓手,因此受到袁绍袁术等人的歧视。曹操力排众议,力挺关羽,让人赐与盔甲时,关羽说了第三句话“原备盔甲”,当即穿上自己带来的甲胄,说明他是有备而来,不带头盔,英雄相貌博得众人称赞。袁绍给他军令时问他带多少人马出战,关羽答“匹马单刀”,这是第四句,此言惊得袁绍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曹操斟酒壮威,关羽并没有喝,说道“斩将归来,再饮不迟。”这句话是此回书最大的扣子,关羽一战斩了华雄,提头回营,这时曹操摸摸那三斗酒,其酒尚温。最后点题,美髯公温酒斩华雄,出身低微的关云长才是三国天地间叱咤风云的大英雄。
  另外,姜存瑞开篇“十八路诸侯”串口(文略)和大大小小的盔甲赞贯口,气势宏大,起到用评书语言渲染气氛的作用。
其他文献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中国曲协深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之年。一年来,在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下,中国曲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文艺文联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准
期刊
小时候听广播评书养成一个习惯,总要在故事进行到要紧处时看看表,估算下这段书还有多长时间,一如现在看网剧祈祷进度条君要顶住一般。随着醒木一声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响起,祈祷一如昨天、前天、大前天一样没起作用,但小小失望之后却是更强烈的好奇:这故事要怎么进行下去呢?  长篇评书伴随我慢慢长大,却不知何时退出了我的生活。现在看看当下长篇書目的颓势,我不禁有了疑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
期刊
在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其中,“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期刊
中国曲协举办第二届“曲艺版权宣传周”活动  4月26日,中国曲协举办的第二届“曲艺版权宣传周”活动线上启动。本次活动以“为曲艺绿色未来而创新”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曲艺工作者尊重知识产权、避免侵权、勇于维权的意识,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创作环境。(曲讯)  金华市举办曲艺传承人研培活动暨第四届“金华道情”论坛  4月21日,2020“婺风遗韵”曲艺传承人研培活动暨第四届“金华道情”论坛在杭州拉
期刊
人生的道路不尽相同,有的先甜后苦,有的先苦后甜,有的苦、辣、酸、甜交相出现,也有的历经磨难,最后成功,单田芳当属于最后一种。  我和单先生居住在两个城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互相并不了解。1965年,辽宁省曲艺会演的时候,我与鞍山曲艺团说新书的名家杨田荣,讨论起评书艺术的发展情况,问道:“鞍山的青年评书演员,谁能成角儿?”杨先生略一思索,便回答说:“单田芳。”这是我头一次有了对单田芳的耳闻。  
期刊
9月7日,常派相声的当家人,我的老师常宝华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作为常派相声的传人,先生的一生都伴随着相声,相声的一点点演化先生都了然于心。天津是正宗的相声窝子,而在天津,最出名的相声世家一个是马家,一个就是常家。常宝华的父亲常连安是“常式”相声的创始人,也是北京启明茶社的创始人。常老爷子有六个公子,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和常宝丰,全都说相声。从小的耳濡目染、环境熏陶,让常宝
期刊
今年是白奉霖先生100周年诞辰。  白奉霖原名白凤麟,在年轻一代的嘴里,官称“白五爷”。他的头衔可以有好多:著名弦师、音乐家、曲艺教育家、曲艺理论家、曲艺音乐研究创作专家等。他弹三弦的技术比一般的高手还要高几个档次,虽然他自己说“比我大哥白凤岩差远了”。在鼓曲这个范畴内,他的头脑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且他亲身经历了几乎所有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他既是曲艺技艺的宝藏,又是曲艺历史的宝藏。  更神奇的是,
期刊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时,新华网记者采访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把他的一段话标为“经典声音”发表—— “文化是不能割断的,我觉得艺术传承要‘跪’在地上承受,要有敬畏感。我们可以颠覆、解构一些经典曲艺,因为经典是通过历史选择、经过几百年淘洗出来的。但是,如果你要改变它,首先要敬畏它。”  敬畏是主体在面对具有神圣性、崇高性、超越性事物时,产生的既崇敬又谨畏的特殊
期刊
“双琴”是京韵大鼓《子期听琴》和《伯牙摔琴》两段传统曲目的简称,是前辈木板大鼓艺人宋玉昆取材于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第一回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编写的。并由他首唱,在唱腔中加进了京剧二黄的唱腔,后经刘宝全等加工润色,传到骆玉笙与弦师们反复研制新腔,以她那音韵醇厚抒情色彩浓郁的优美嗓音,把这两段鼓曲的情感韵味发挥到了极致,成了令人百听不厌、赏心悦耳的艺术精品,为骆派京韵的代表作,是传世经典曲目。 
期刊
今年4月18日,我从苏北归来后第一天上班,老友文龙兄亲临致候并急急询问:“朱寅全老师走了,你知道吗?今日上午举行告别仪式。”一声相问似惊雷,万句语噎起心潮。茶叙的欢乐瞬时烟消云散,代之以伤痛忆念。文龙兄之所以告诉我,是因为知道我与寅全师极为亲热,虽无拜师之礼,却有私淑之情。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有幸结识朱寅全起,就一直尊其为“老师”,他与我都是不善言辭之人,但心有你我,萦怀不忘。当时他住常熟小山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