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午10时许,一位女孩从金台路登上14号线,逐个向那些看上去比较年轻或者正玩着手机的乘客展示一家饮品店的图片,并请求大家扫码关注。但乘客大多兴趣缺缺,淡漠瞟上一眼便摆手拒绝。
而仅数站之隔的望京SOHO,只是加上一个苹果、一支笔,甚至钥匙链,状况便全然不同。“香送”“来个水果”“优车诚品”“回家吃饭”……合生麒麟社的广场前早已是水泄不通。这段不超过100米的人行道,至少聚集了30家行业各异的公司。
依次排开的广告条幅上,醒目标注着各家公司的名称和二维码。小桌支开,堆放着传单和准备赠送的礼品。面膜、抽纸、扇子、手机支架、公交卡套、苹果葡萄火龙果、可乐雪碧矿泉水……这些五花八门、平时或许很难引起人们兴趣的东西,被冠以“免费礼物”的名义,立马成了吸引用户的催化剂。
下午1时,伴随附近白领午餐后纷纷出来散步,“扫码一条街”达到一天中最鼎沸的状态。各摊位“火力全开”,身材高挑的露脐美女顾盼生姿,有些地推员衣领别上了麦克风,甚至有的还动用了扩音喇叭。坐在20米外的汉堡王露天餐位,如果不抬头看,你会以为自己正身处热闹的农贸市集。
扫了一个,还在乎多扫几个?
如此嘈杂热闹的场景,人们很难不被吸引过去“瞧一瞧”。很多一开始只是张望的行人,慢慢袋子里就装满了面膜、水果、饮料……一位先生和朋友扫了一袋子杂七杂八的东西,他笑称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觉得热闹就扫起来了。而一旦扫了一个,就不在乎多扫几个,反正取消的时候一起取消就好。至于隐私和安全,手机号可以填假的,“就算输了真的,也就平时给你打俩电话,没事儿”。
“扫码一条街”的形成并不悠久,据汉堡王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大约两个多月前开始有公司在此聚集,慢慢越来越多。在她印象中,送的小礼品经常换,“最早时候还有特别小包装的那种米、油等等,比现在好”。
依对方请求,记者帮忙把她扫过的这些公司取消了关注。“都是上个月扫的,流量都不够了。”她笑言,关注了一堆东西之后倒也没见有什么骚扰电话,就是推送的东西太多,自己又不会取消,有点麻烦。
下午3时许,一对小夫妻满头大汗地走来汉堡王露天餐位休息,把鼓鼓囊囊的购物袋甩在桌子上。“我还以为是街边一排小房子,像店铺的那种,没想到就在路边摆摊儿啊!”女生用手给自己扇着风,不住抱怨着。“听朋友说这边有扫码一条街,送米送油,我们拿着三个手机从左安门开车过来的。”男生边笑边拨拉着袋里的扇子把儿、面巾抽纸,“扫了这一堆,连油钱都不够啊。”
十个人能留下一个就行
各摊位虽然都是“送礼扫码”,难度也有区分。只需关注公众号的最为简单,其地推员也深知优势所在,将“不注册不下载,扫一扫就送小礼品”挂在嘴边。更多的是扫码后还得输入手机号注册,这就需要瓶装饮料等略为“昂贵”的礼物作为“诱饵”。
“全国旅游景点门票免费送!”在“云景无限”摊位前,几位年轻男女大声呐喊着。这家公司只需扫码关注公众号,即送出一本红色的“自由行旅游护照”,可以免费或以折扣价游览全国部分景点。不少路人还没看懂是怎么回事儿,就揣了一本在手里。
“知道这边人多,我们是特意过来摆摊的”,地推员介绍,自己就是公司员工,一周要拉几百个粉丝。但由于简单扫码关注就行,事实上也没办法为每位地推员的业绩计数。至于路人拿完东西就取消关注?她表示,“十个人能留下一个就行,而且用了我们的产品觉得好,以后也能帮助‘扩散’。”
“你瞎填就行,要不我帮你编一个?”
除了自身员工外,更多公司选择雇佣临时人员来做地推。记者称自己做旧衣回收再售卖的创业,询问新财富广告传媒的地推价位,对方要价180元/人/天。“咱们商量一个底线,至少能拉来多少用户,超过这个数你再给奖金,后台涨多少粉你们都能看到的。有礼品会比较有帮助,那肯定要你们来准备。”
而需要得到用户手机号的任务要价则更高些,有地推“负责人”透露,除了基本工资外,没有礼品的情况下获得一个手机号要价7元,有礼品的话是4元。“要手机号这种的小礼品基本在3元左右。”接活儿后,“负责人”分派给地推员,每天开出的工资多在100~150元之间,任务量30~40个,每个额外提成2元左右。地推员们各有一张表格,记录着由自己拉到的路人手机号码。
相较公司员工,这些外雇地推员完全不在介绍产品上“浪费时间”,而是“快准狠”地直奔主题,以获取工资和提成。在主做外送水果的“小狐鲜”摊位,记者扫码后出现了一个注册页面。“你瞎填就行,不输验证码的,要不我帮你编一个?”地推员颇为贴心地提醒。虚构了姓名和手机号码后,他用这个假客户的身份帮记者领到3元优惠券,并在网站上完成一次火龙果的购买。“好了,你挑一个吧。”他指指身边的几箱火龙果,到下班之前,它们将全部被送出去。
待人流渐少,地推员开始插空吃饭。下午4时,人行道、树坑里,乃至自行车道边缘,已充斥着大量餐盒、果皮、空瓶。“台阶下就不是我们负责的范围了”,康景物业的员工略带庆幸地指着那片狼藉。然而他们也轻松不到哪儿去,三四位物业犹如“猫盯老鼠”般在广场上走来走去,他们需要牢牢看住人行道上的地推员,不许对方走上台阶,进入广场推销。
没有人真正是傻子
看上去科技感十足的“互联网+”,却也绕不过“使蛮劲儿”的地推。不少人就是奔着礼品来的,拿完东西再取消关注,商家不是白忙活了吗?
“很多公司发展新的用户,都是有成本的,而且还挺高。”著名独立IT评论人洪波表示,获得真正注册用户的成本,几十元上百元都难说。而街边那种扫码注册,尽管可能大部分人扫完取消,但如果有用户成为真正用户,“比如十个里面有一个,用30块钱发展了一个用户,成本就是可以承受的,是一种合理的推销方式。我们不用替商家操心,没有人真正是傻子。”
著名互联网观察者、专栏作家信海光认为,任何一种推销方式本身都存在浪费、效率的问题。“地推员为了完成任务,好多不是核心用户的也弄了。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发小广告也会有很多被扔掉一样。”
而仅数站之隔的望京SOHO,只是加上一个苹果、一支笔,甚至钥匙链,状况便全然不同。“香送”“来个水果”“优车诚品”“回家吃饭”……合生麒麟社的广场前早已是水泄不通。这段不超过100米的人行道,至少聚集了30家行业各异的公司。
依次排开的广告条幅上,醒目标注着各家公司的名称和二维码。小桌支开,堆放着传单和准备赠送的礼品。面膜、抽纸、扇子、手机支架、公交卡套、苹果葡萄火龙果、可乐雪碧矿泉水……这些五花八门、平时或许很难引起人们兴趣的东西,被冠以“免费礼物”的名义,立马成了吸引用户的催化剂。
下午1时,伴随附近白领午餐后纷纷出来散步,“扫码一条街”达到一天中最鼎沸的状态。各摊位“火力全开”,身材高挑的露脐美女顾盼生姿,有些地推员衣领别上了麦克风,甚至有的还动用了扩音喇叭。坐在20米外的汉堡王露天餐位,如果不抬头看,你会以为自己正身处热闹的农贸市集。
扫了一个,还在乎多扫几个?
如此嘈杂热闹的场景,人们很难不被吸引过去“瞧一瞧”。很多一开始只是张望的行人,慢慢袋子里就装满了面膜、水果、饮料……一位先生和朋友扫了一袋子杂七杂八的东西,他笑称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觉得热闹就扫起来了。而一旦扫了一个,就不在乎多扫几个,反正取消的时候一起取消就好。至于隐私和安全,手机号可以填假的,“就算输了真的,也就平时给你打俩电话,没事儿”。
“扫码一条街”的形成并不悠久,据汉堡王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大约两个多月前开始有公司在此聚集,慢慢越来越多。在她印象中,送的小礼品经常换,“最早时候还有特别小包装的那种米、油等等,比现在好”。
依对方请求,记者帮忙把她扫过的这些公司取消了关注。“都是上个月扫的,流量都不够了。”她笑言,关注了一堆东西之后倒也没见有什么骚扰电话,就是推送的东西太多,自己又不会取消,有点麻烦。
下午3时许,一对小夫妻满头大汗地走来汉堡王露天餐位休息,把鼓鼓囊囊的购物袋甩在桌子上。“我还以为是街边一排小房子,像店铺的那种,没想到就在路边摆摊儿啊!”女生用手给自己扇着风,不住抱怨着。“听朋友说这边有扫码一条街,送米送油,我们拿着三个手机从左安门开车过来的。”男生边笑边拨拉着袋里的扇子把儿、面巾抽纸,“扫了这一堆,连油钱都不够啊。”
十个人能留下一个就行
各摊位虽然都是“送礼扫码”,难度也有区分。只需关注公众号的最为简单,其地推员也深知优势所在,将“不注册不下载,扫一扫就送小礼品”挂在嘴边。更多的是扫码后还得输入手机号注册,这就需要瓶装饮料等略为“昂贵”的礼物作为“诱饵”。
“全国旅游景点门票免费送!”在“云景无限”摊位前,几位年轻男女大声呐喊着。这家公司只需扫码关注公众号,即送出一本红色的“自由行旅游护照”,可以免费或以折扣价游览全国部分景点。不少路人还没看懂是怎么回事儿,就揣了一本在手里。
“知道这边人多,我们是特意过来摆摊的”,地推员介绍,自己就是公司员工,一周要拉几百个粉丝。但由于简单扫码关注就行,事实上也没办法为每位地推员的业绩计数。至于路人拿完东西就取消关注?她表示,“十个人能留下一个就行,而且用了我们的产品觉得好,以后也能帮助‘扩散’。”
“你瞎填就行,要不我帮你编一个?”
除了自身员工外,更多公司选择雇佣临时人员来做地推。记者称自己做旧衣回收再售卖的创业,询问新财富广告传媒的地推价位,对方要价180元/人/天。“咱们商量一个底线,至少能拉来多少用户,超过这个数你再给奖金,后台涨多少粉你们都能看到的。有礼品会比较有帮助,那肯定要你们来准备。”
而需要得到用户手机号的任务要价则更高些,有地推“负责人”透露,除了基本工资外,没有礼品的情况下获得一个手机号要价7元,有礼品的话是4元。“要手机号这种的小礼品基本在3元左右。”接活儿后,“负责人”分派给地推员,每天开出的工资多在100~150元之间,任务量30~40个,每个额外提成2元左右。地推员们各有一张表格,记录着由自己拉到的路人手机号码。
相较公司员工,这些外雇地推员完全不在介绍产品上“浪费时间”,而是“快准狠”地直奔主题,以获取工资和提成。在主做外送水果的“小狐鲜”摊位,记者扫码后出现了一个注册页面。“你瞎填就行,不输验证码的,要不我帮你编一个?”地推员颇为贴心地提醒。虚构了姓名和手机号码后,他用这个假客户的身份帮记者领到3元优惠券,并在网站上完成一次火龙果的购买。“好了,你挑一个吧。”他指指身边的几箱火龙果,到下班之前,它们将全部被送出去。
待人流渐少,地推员开始插空吃饭。下午4时,人行道、树坑里,乃至自行车道边缘,已充斥着大量餐盒、果皮、空瓶。“台阶下就不是我们负责的范围了”,康景物业的员工略带庆幸地指着那片狼藉。然而他们也轻松不到哪儿去,三四位物业犹如“猫盯老鼠”般在广场上走来走去,他们需要牢牢看住人行道上的地推员,不许对方走上台阶,进入广场推销。
没有人真正是傻子
看上去科技感十足的“互联网+”,却也绕不过“使蛮劲儿”的地推。不少人就是奔着礼品来的,拿完东西再取消关注,商家不是白忙活了吗?
“很多公司发展新的用户,都是有成本的,而且还挺高。”著名独立IT评论人洪波表示,获得真正注册用户的成本,几十元上百元都难说。而街边那种扫码注册,尽管可能大部分人扫完取消,但如果有用户成为真正用户,“比如十个里面有一个,用30块钱发展了一个用户,成本就是可以承受的,是一种合理的推销方式。我们不用替商家操心,没有人真正是傻子。”
著名互联网观察者、专栏作家信海光认为,任何一种推销方式本身都存在浪费、效率的问题。“地推员为了完成任务,好多不是核心用户的也弄了。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发小广告也会有很多被扔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