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与共识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划与准备,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的“摄影译文研讨会”于2016年6月25日在北京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来自翻译界、摄影界及两界双跨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近百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诚邀旧雨新朋,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摄影译界名宿新声,书写专业文章,争辩基本问题,清茶一杯道心曲”本着这样的初心,自2016年1月至研讨会举办,本刊工作人员与参会嘉宾反复沟通,就研讨的问题进行前期的交流讨论。研讨会也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包括出版社、专业媒体、各种类型的机构以及个人等。研讨会特邀伦敦大学歌德斯密学院摄影硕士、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实践哲学博士门晓燕女士担任学术主持,现场共有14位专家与学者作主题发言。来自广东、深圳、湖北、云南、山西、天津等地的与会者专程来京参与此次研讨会。
  译文研讨会是摄影领域各位同行以及立志于翻译的爱好者的一次专业聚会,而摄影书籍的翻译,除了一般翻译中的共同属性和问题外,更多地还涉及到摄影本身的专业性。研讨会伊始,首先进行分享的是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暨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星,他在题为《翻译的话语路径和意义建构》的发言中,从学术的角度介绍了摄影与翻译的关系,也为本次会议确立了一个学术的基调。在他的对翻译本身的片段式的思考中,既有从“翻译取决于文化理念本身的框架”、“框架涉及库存”、“从经验出发,用技术证实”等抽象命题所展开的叙述,同时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涉及一些翻译的具体事例,从“晚清翻译的不忠实”谈到“鲁迅的’硬译’的理据”,他认为“中国的翻译后来走的不是严复的路,却是林纾的路。换言之,中国的翻译后来走的是从一种语言里为我所用地搬运内容到母语来的路,而不是斯皮瓦克所说的那种‘贴合’原文因而感到举步维艰的翻译之路。”
  随后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朱炯、独立译者林叶、当代艺术研究者门晓燕等发言者分别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研讨了摄影词语翻译中的基本问题、摄影理论与译介的关系以及摄影翻译的背景知识、语言调性与意识形态等问题。
  在翻译这件事情上,古人很早就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指导性名言,因此在总体思想方面,对翻译工作的认知并没有根本性的歧异,翻译要从一字一词的推敲开始。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绛先生也曾说过:“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原文说什么,译文就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这是翻译家一致承认的。至于如何贯穿这个指导思想,却没有现成的规律;具体问题只能各别解决。因此谈翻译离不开实例。”翻译工作更多地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一切都要在实际操作中来检验,来完善。本次与会嘉宾不少来自摄影翻译的前沿领域,发言中不乏生动鲜活的实例。来自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刘晓霞,近年主要负责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翻译工作,可谓是摄影翻译一线的实践者,在发言中分享了从2008年至今她参与翻译的平遥摄影大展的年度重要主题,以及对外国摄影师的作品阐述标题如何通过英译中的推敲让更多人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自由译者张悦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以“摄影翻译的理论性和可读性”为主题的诙谐幽默的理论课,曾任摄影媒体编辑的金玮则从对摄影理论经典《论摄影》一书译文的疑问与商榷谈起,展示了个人研究摄影翻译的态度。


  著名翻译家傅雷生前曾数次谈到翻译工作的不易。在1964年8月7日写给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的信中他写到:“译文尚有一小部分疑问,正驰书巴黎询问专家。”按照当时中国跟法国的通信条件,为了一个翻译的细节求证,一来一去就几个月过去了。同样,中国的摄影翻译走的也是一条艰辛之路, 1995年中国摄影出版社翻译发行的《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堪称为中国摄影的首部工具书,目前我们所沿用的一些西方摄影重要概念的中文译名大多来自于此书,这些都仰仗于当年参与此书翻译的摄影界老前辈们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的辛勤耕耘。
  而现在的翻译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便捷的网络提供了几乎无所不包的搜索环境,电子词典和在线翻译软件将各种大部头的外语字典整合在一起解决了查阅之苦,维基百科也对翻译所涉及到的各类知识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背景资料,而译言网、字幕组的出现更是为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语境。但客观环境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并不能解决翻译所有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摄影翻译这个特定的领域中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严复在《天演论》中的所讲到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并不会随着这些条件的改善而简单达成,翻译归根结底是人事,是一个译者的外文专业水平、中文水准、以及学识修养等诸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国外,摄影书早已成为当代摄影领域除展览外最重要的呈现方式之一,并且与图片编辑、平面设计、书籍印刷等其他艺术相结合,成为一种完整、独立、时间长而易于流传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国内一些出版机构在各自的出版项目中纷纷加大了外版摄影书引进的权重,而这些引进版图书的呈现需要更多摄影领域的专家与高水平译者的参与和配合。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出版社相关版权引进领域的编辑们出席和发言。作为出版机构的代表,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毛卫东、浙江摄影出版社摄影编辑中心副主任程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图书编辑马步匀等发言者分别从摄影理论著作翻译引进、图书编译、图书编辑实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他们的发言从具体的实例加以引申,涉及了当前外版书翻译的诸多现状,包括引进版图书的整体规划、译者队伍培养、摄影翻译专业性问题、译名规范化、编译有效沟通等问题。
  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对国外摄影理论和实践那种探索性的译介,当代摄影由于和哲学、艺术等门类的关联,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摄影技术等传统领域,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跨界、跨学科的面目,摄影翻译怎样与时俱进,平衡好专业领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形成自身的摄影理论体系,是摆在每一个出版人与译者面前的问题。正如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持门晓燕所说:“无论是当代学术界还是艺术界,似乎都在模糊传统的学科分类界线,学科界限在不断地扩展并被突破。生存在当今社会里,掌握多门知识成为了必须,而且在无意识间也会被社会浪潮裹挟着知道了不少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在多个领域间跨越的确是一种当代社会生态。”   “摄影达人献高见,译文研讨属空前,诚纳天下群英智,中国摄影秀明天”摄影翻译学界老前辈魏学礼先生在会上即兴来了一段顺口溜,作为在出版领域工作多年、曾翻译诸多重要摄影著作的他给当下摄影出版译文提出了几条建议:跟踪最新技术发展,给出恰当的译名;对正确的译名进行推广,并且在媒体中使用;编辑人员对恰当译名要达成共识,并在稿件中坚持;与影像研究所之类的科技机构合作等。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结合自己的专长领域与研究进行了分享,对目前遗失在国外文献中的中国摄影史史料做了线索性的展示,并指出这是摄影出版的一块新的金矿。摄影史学者、独立策展人何伊宁从图书引进、译者和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摄影翻译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目前的引进外版书有一个整体的学术定位,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统一的摄影历史观,并与高校教学体系结合。
  面对各种争议与疑问,研讨会议题除主题发言外,与会者还对近年来国内出版译作中的重要词语翻译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摄影出版社策划编辑部副主任黎旭欢女士也与大家分享了她近年来在工作中对外文译名收集的过程与心得,以及样本的选择与讨论范围,包括常见的译名分歧等。同时她对互动环节进行了说明,即邀请参会人员对“常见摄影译名一览表”提出意见并现场提交,力争就译文词语惯常用法达成共识,也彰显了本次研讨会的宗旨之一—掀起自由思考之风气。
  除了现场嘉宾发言之外,本次研讨会还收到了数篇与翻译相关的论文。作为摄影界所熟悉的两位撰稿人,王瑞的《外文摄影名词的中译问题》《摄影翻译的事儿》从自己的翻译经历谈起,回顾了当年包括“纪实摄影”“观念摄影”等西方摄影重要概念移在中国“嫁接”的过程中所带出的中西观念的差异,而江融的《摄影著作翻译之我见》呼吁共同建立一个摄影史、摄影批评、摄影理论和摄影实践的参照系,同时,也要适当将中国摄影史著作和中国摄影家的画册翻译成外文传播到国外,让国外摄影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摄影及摄影家的情况。来自美国硅谷的郑晓红女士所撰写的《不仅限于摄影的摄影译文》,则从摄影与诗歌的近亲关系这一独特的角度谈了她对摄影翻译的认识与感想。就读于哈佛大学东亚研究项目艺术史方向硕士杜琳为本次译文研讨会撰写的论文题目为《 摄影翻译出版的两种新方向:历史研究与读图思维》,分享的是芝加哥大学《摄影与美国文化记忆》与麻省理工学院《感知地点:作为调查工具的摄影》的两门课带给她的新思考。这两门课程从历史研究和读图思维两个层面展示了对于摄影的不同理解方式,也为国内的引进版图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美国布朗大学艺术史博士、现在多伦多大学艺术史系任教的顾伊女士也提交了名为《写真?照像?摄影:从中文译名看摄影术的跨语际实践》的论文。
  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扬州大学教授杨健、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殷德俭、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部主任陈瑾、青年摄影师德戈金夫、知名策展人石明等近十位与会者各抒己见,热议摄影翻译的相关话题,探讨与思考间不乏争论。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部、国际部、协会网、影像国际网,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教育培训部、《大众摄影》杂志、《摄影世界》杂志、《中国摄影家》杂志、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新浪图片、今日头条、影像东方等机构也对“摄影译文研讨会”给予了支持,它们的加入让摄影译文带来的摄影文化议题探讨持续延伸。
  (周星宜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2016年,举办了两届的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正式更名为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Shanghai)。从“影像展”到“影像艺博会”的变化,一方面,“影像艺博会”更明确了“这就是艺术画廊的主场,是一个和买家的照片交易平台”的主旨,兴许避免了“影像展”容易被人误以为只是摄影师或艺术家的秀场;一方面似乎更强调了艺博会艺术总监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裴瑞(Alexand
期刊
2012年,你曾带着《黑色王国》系列到中国参加了“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的展览,关于四年前的那段旅行,你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故事吗?  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能体验一种和英国完全不同的文化,我非常开心。当时,在三影堂摄影中心附近有一个常被用作婚纱摄影的公园,我也借此机会在北京完成了一项婚礼摄影项目。另外我还想说,中国菜是世界级的美味,非常好吃。  我们回到英国,你在上世纪中叶出生于伯明翰的一个产业
期刊
顾铮(以下简称“顾”):陈学圣先生最近出版的《寻回失落的民国摄影》收录了非常丰富的摄影史料。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资料收集的呢?  陈学圣(以下简称“陈”):我书里面提到,民国时期的摄影家我只见到郎静山、吴寅伯和两三个老先生,他们的亲友倒是见了很多。但家属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对于父辈曾经从事的摄影活动事实上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的这本书中的材料主要是依赖当时的人彼此之间的描述、回忆录之类。最主要的资料
期刊
7月4日,第47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Les Rencontres d’Arles)在法国小城阿尔勒开幕。今年的摄影节首次将场地扩展到阿维尼翁、马赛和尼姆三座城市,以此启动“大阿尔勒速运”(Grand Arles Express)系列展览。  阿尔勒摄影节是法国最大的摄影节,今年呈现了137位摄影师和艺术家的40个展览。本届阿尔勒摄影节将重点放在了“重新审视街头摄影”“关注非洲流行文化”“从新的角度
期刊
首先,我将要尝试描述卢卡斯?布莱洛克(Lucas Blalock)的一张照片。  描述1:画面的中央是一把正面朝向我们的椅子,除了坐垫以外,椅子的左右两侧和后面都是带有白色花纹的棕色布料的靠垫。坐垫上摆着一本红色的书和一个白色的画框。在这把椅子的右下方,有另外一把椅子的一角。这把椅子同样也有带有白色花纹的棕色布料的靠垫,和之前那把椅子不同的是,它的坐垫也是同样布料制成的,坐垫上能够看到画框的一角,
期刊
自两年前惠特尼美术馆迁出了位于75街与麦迪逊大道交叉处的展馆后,不远处第五大道1000号的大都会博物馆,便接管了这个散发着老钱气质的上东区展馆。  两年前,我在这栋由包豪斯大师马塞尔·布鲁尔(Marcel Breuer)设计的倒金字塔形状的建筑里,看了惠特尼美术馆的告别大展,不幸的是,他们展的是杰夫·昆斯(Jeff Koons),而幸运的是,那是作品总价加起来最昂贵的一次当代艺术展。这次进去,它早
期刊
该镜头目前有佳能单反和尼康单反两种接口版本,笔者此次是将其尼康卡口的镜头转接到索尼A7R Ⅱ全画幅微单相机上使用的。  蔡司Otus 28mm f/1.4延续了Otus 系列的外观,其扎实的做工毫不掩饰地宣告自己顶级镜头的身份。镜头对焦手感非常细腻,一个手指即可轻松拨动,但绝无松旷的感觉,阻尼调校完全达到电影镜头的水准,在这方面确实是作为电影镜头厂商蔡司的强项。这种阻尼性能可使摄影师几乎在任何温度
期刊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厂家看好无反相机的未来,但作为单反巨头的佳能公司却依然坚信单反相机的潜力,并在最近一段时间连续发布了多款各种档次的数码单反相机,因此TIPA实验室近期的测试项目主要围绕佳能最新的单反相机展开。本期TIPA测试摘要,我们选登的是佳能两款APS-C画幅的相机—EOS 80D和EOS 1300D,前者是中端数码单反相机,后者是讲究性价比的入门级产品。  佳能EOS 80D  作为佳能EO
期刊
我是亮室摄影学社风光类摄影前期与后期技术方面的讲师,在圈内大家一直叫我“天香”,而我的真实姓名“闫飞”恐怕没有几个影友记得。  我从小就喜欢摆弄父亲的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那时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要拥有自己的一部相机,并且想去哪里拍照就去哪里。1993年,我工作后用自己近一年的工资买了一部135胶卷单反相机。开始的一年多时间,我用的胶卷不是柯达就是富士,冲洗照片都是拿到中国图片社。到后来因经济原因而
期刊
两位伟大的头脑相遇,不管做什么想必都会引起瞩目。近期,国内的文化艺术界就迎来这样一件好事。都为德国人的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和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一位是著名导演,电视制作人,德国文学最高奖获得者;另一位是当代最重要的画家,“最昂贵的在世艺术家”,两人以“书”的形式展开合作,里希特提供照片,克鲁格负责文字。2016年5月14日,北京人文艺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