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数学的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定理和公式的教学及运用,而应该是促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将历史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引入文化数学的概念并提出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设想。
关键词:文化数学;数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4-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4.07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数学教学正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化。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由外而内地实现自我提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题中之意。但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过多地侧重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教学及运用,忽视了数学与其他课程,尤其是与历史文化课程的结合,造成了数学与文化课程的严重脱离,很难引起文化间的沟通相融。因此,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落实数学的人文内涵,加深与各学科的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原动力的追求,提高学生对各门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和共生认识。
一、对“文化数学”的认识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体系,因此,我们不能仅仅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我们更要注重文化数学,通俗地来说,指的是在数学运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精神实质、方式方法、运用的出发点以及各文化间交融发展;除此日常教学外,还要体现出数学的灵活运用以及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吸纳历史文化中的营养,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微观上看,数学是一项与数字、图形打交道的学科,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学科思维;从宏观上看,数学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追求,数学教育是运算的教学,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对文化数学的认可。当然对文化数学的理解,不能停留数学史、数学公式、平面图形的展示,必须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构成了特殊的文化系统,是加快文化整合的重要促进,是文化间血肉相连的关键桥梁。为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关注数学的文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人文关怀,重文化数学的熏陶与感染,转变思维定式,传承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传承历史文化,让学生与历史文化产生共鸣,为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为了让学生感受文化數学的丰富,教师必须对教学设计和课堂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排和调整,对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加强理科模式与人文精神的合作,激发学生对各科整合后的创新思考,让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去体验数学。
(一)注重历史文化类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注重数学与历史文化类知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文化数学所带来的感染与冲击。如果抛开与文化的血肉相连,数学就成了单纯的数字、符号、公式、定理游戏。文化数学渗透着数学的理念和思想,以及数字、图形与公式之外的文化传承与演变。现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为例,在讲解定理之前,先宣扬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可以和学生讲一下古代中国木船的创作,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背景。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引入《勾股定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定理的产生和运用,体验科技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熏陶。与此同时,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从萌芽到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和文化交融,进一步发展其在几何体系中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定时可辅以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西汉时期,在我国古海上丝绸之路启程前,船员抬来一架2.5米长的梯子,准备将梯子架到2.4米高的战船上以搬运货品,则梯脚和船底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勾股定理在运用时所绽放的光彩。经过这样的处理,死板的定理就变得鲜活起来,感受文化数学的魅力,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文化数学熏陶下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让数学教学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联系当地的历史文化,让学生追寻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个方面是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取材新颖,更贴近本土历史文化、注重数学与文化的结合、开拓视野的学科综合。从教材中提供了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思考,观察数学在现实文化中的运用等方面的考虑,可以找到如本土的文物、史实等文化素材,并使之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实现文化数学在数学课上的具体运用。这样不仅密切文化与数学之间的关联,还让学生体会到文化数学的厚重,理解数学的真正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能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刻板地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以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学校在学期初所定下的教学要求。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前进动力,枯燥的“题海战术”让数学这个本来充实魅力的学科变得索然无味。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在现实中的解决力而减弱了数学创造力,因此,让数学教学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是文化数学的知识探索之旅,是一次思维碰撞,也是智慧生成的再出发。
(三)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精神
数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数学是与人类各种文化紧密相连的科研探索,是一系统围绕着数学而形成了整体的系统文化。只有充分发展出数学所潜在的人文精神,才能让数学变得更亲近生活、富有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展现数学中的人文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活动中的丰富内蕴。教师要认真领会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在数学课中体现人文内涵,发挥数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促进作用,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进联想,加强学生对民族及本土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激励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朝前进。 2.密切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切性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掌握考试要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但同时也担负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带动学科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有所侧重地渗透各科的文化内容,将科学技术、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依据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重组教学内容,将体现文化内蕴的数学知识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再有就是关注学科间交叉,在碰撞中所绽放的智慧火花,把数学的触角延伸到其他人文学科范畴当中。让学生明确,不是单纯地为了计算而学数学,而是为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学数学。
数学教学内容不能死板地局限于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应试教育的需求,还应该充分体现各科相互融合的开拓包容,并吸取教学过程的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由此,促进教学思路的拓展和教学水平提升,在实际操作上,要求配合以适当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应试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品味文化数学。数学不仅是一门综合运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融合的产物,即文化数學;数学不仅是一些数字符号知识,也是一种综合素质体现,即数字人文素质。文化数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对数学的科学性进行说明与弘扬,还在于数学与各学科碰撞所迸发出来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弘扬,使文学数学的内蕴得以更好宣扬,充分展示数学的本真和丰富的社会性和人文特征,促进学科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艳.文化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5(12).
[2] 袁道强.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
[3] 王凤蓉.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李艳茹.数学文化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途径[D].海南师范大学, 2015.
[5] 马成林.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读方延明老师《数学文化》有感[J].学苑教育,2014(4).
[6] 文红梅.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美——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4(9).
[7] 耿秀芳.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8] 张映姜.数学的历史文化赏析[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文化数学;数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4-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4.07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数学教学正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化。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由外而内地实现自我提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题中之意。但在实际初中数学教学中,过多地侧重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教学及运用,忽视了数学与其他课程,尤其是与历史文化课程的结合,造成了数学与文化课程的严重脱离,很难引起文化间的沟通相融。因此,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落实数学的人文内涵,加深与各学科的交流,激发学生对数学原动力的追求,提高学生对各门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和共生认识。
一、对“文化数学”的认识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体系,因此,我们不能仅仅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我们更要注重文化数学,通俗地来说,指的是在数学运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精神实质、方式方法、运用的出发点以及各文化间交融发展;除此日常教学外,还要体现出数学的灵活运用以及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吸纳历史文化中的营养,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微观上看,数学是一项与数字、图形打交道的学科,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学科思维;从宏观上看,数学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追求,数学教育是运算的教学,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对文化数学的认可。当然对文化数学的理解,不能停留数学史、数学公式、平面图形的展示,必须认识到数学与其他学科构成了特殊的文化系统,是加快文化整合的重要促进,是文化间血肉相连的关键桥梁。为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关注数学的文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人文关怀,重文化数学的熏陶与感染,转变思维定式,传承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传承历史文化,让学生与历史文化产生共鸣,为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为了让学生感受文化數学的丰富,教师必须对教学设计和课堂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编排和调整,对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加强理科模式与人文精神的合作,激发学生对各科整合后的创新思考,让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去体验数学。
(一)注重历史文化类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注重数学与历史文化类知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文化数学所带来的感染与冲击。如果抛开与文化的血肉相连,数学就成了单纯的数字、符号、公式、定理游戏。文化数学渗透着数学的理念和思想,以及数字、图形与公式之外的文化传承与演变。现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为例,在讲解定理之前,先宣扬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可以和学生讲一下古代中国木船的创作,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背景。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引入《勾股定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定理的产生和运用,体验科技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熏陶。与此同时,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从萌芽到发展乃至成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和文化交融,进一步发展其在几何体系中解决问题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定时可辅以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西汉时期,在我国古海上丝绸之路启程前,船员抬来一架2.5米长的梯子,准备将梯子架到2.4米高的战船上以搬运货品,则梯脚和船底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勾股定理在运用时所绽放的光彩。经过这样的处理,死板的定理就变得鲜活起来,感受文化数学的魅力,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文化数学熏陶下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让数学教学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联系当地的历史文化,让学生追寻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个方面是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取材新颖,更贴近本土历史文化、注重数学与文化的结合、开拓视野的学科综合。从教材中提供了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思考,观察数学在现实文化中的运用等方面的考虑,可以找到如本土的文物、史实等文化素材,并使之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以实现文化数学在数学课上的具体运用。这样不仅密切文化与数学之间的关联,还让学生体会到文化数学的厚重,理解数学的真正价值,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能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刻板地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以巩固课本上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学校在学期初所定下的教学要求。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前进动力,枯燥的“题海战术”让数学这个本来充实魅力的学科变得索然无味。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在现实中的解决力而减弱了数学创造力,因此,让数学教学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是文化数学的知识探索之旅,是一次思维碰撞,也是智慧生成的再出发。
(三)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精神
数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数学是与人类各种文化紧密相连的科研探索,是一系统围绕着数学而形成了整体的系统文化。只有充分发展出数学所潜在的人文精神,才能让数学变得更亲近生活、富有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展现数学中的人文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活动中的丰富内蕴。教师要认真领会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在数学课中体现人文内涵,发挥数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促进作用,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进联想,加强学生对民族及本土历史文化的自豪感,激励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朝前进。 2.密切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切性
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掌握考试要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但同时也担负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带动学科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有所侧重地渗透各科的文化内容,将科学技术、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依据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重组教学内容,将体现文化内蕴的数学知识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再有就是关注学科间交叉,在碰撞中所绽放的智慧火花,把数学的触角延伸到其他人文学科范畴当中。让学生明确,不是单纯地为了计算而学数学,而是为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学数学。
数学教学内容不能死板地局限于既定的教学目标与应试教育的需求,还应该充分体现各科相互融合的开拓包容,并吸取教学过程的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由此,促进教学思路的拓展和教学水平提升,在实际操作上,要求配合以适当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应试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品味文化数学。数学不仅是一门综合运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融合的产物,即文化数學;数学不仅是一些数字符号知识,也是一种综合素质体现,即数字人文素质。文化数学的目的不仅是要求对数学的科学性进行说明与弘扬,还在于数学与各学科碰撞所迸发出来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弘扬,使文学数学的内蕴得以更好宣扬,充分展示数学的本真和丰富的社会性和人文特征,促进学科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艳.文化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5(12).
[2] 袁道强.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
[3] 王凤蓉.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李艳茹.数学文化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途径[D].海南师范大学, 2015.
[5] 马成林.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读方延明老师《数学文化》有感[J].学苑教育,2014(4).
[6] 文红梅.领略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美——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4(9).
[7] 耿秀芳.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8] 张映姜.数学的历史文化赏析[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