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其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有助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学生容易产生苦闷、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抑郁等情绪,进而发展为逆反心理、狭隘心理等心理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例:某中学生由于母亲总是要求他考试名列前茅,但他自己却无所谓,期末考试他又未能达到母亲的要求,于是便用锤子砸死了自己的母亲。案例中的那个中学生本应该是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富有生命力的青少年,为什么会上演这样一出惨剧呢?针对这个问题人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就我看来,这其实是逆反心理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表现。自己的意愿与母亲的期望背道而驰,自己又不愿遵从母亲的意愿便以砸死母親来表示自己的反抗。看来,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已经发展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我将以班级个别学生为案例,对初中生逆反心理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对策,希望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矫正有所帮助。
【真实材料】
吴某,男,15岁,初二学生。
某个星期天接到吴某妈妈的求助电话,原因是星期天早上妈妈想让孩子早点(七点左右)起床,先洗澡,然后进行学习。可是吴某在妈妈的三催四请下仍然无动于衷,赖在床上,妈妈就数落了他两句,谁知他就把自己一直关在房间里,对母亲不理不睬。吴某妈妈没有办法打电话给我进行求助。在我印象中,吴某在校是劳动委员,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显得活泼开朗,但在学习上表现得有些木讷。
【案例分析】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与“原有的理所当然的观点或行为”发生背离的内发的反向力量,在现实中表现为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说正,却使我产生一种负的感觉;你本想叫我向东,我却偏偏产生一种向西的要求;你不许我这样做,倒反而使我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其实逆反心理也并非中学生所特有,它往往隐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中学生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往往有以下几种表现:
1、超限逆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2、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未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导致其可能拒绝接受本来可能接受的东西。
3、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在“狼来了”的故事中人们对待牧童的心理即是一种典型的信度逆反心理。
4、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足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愿望的一种心理反应。如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
5、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但却用打骂、喝斥、讽刺、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上述案例中的吴某属于自主逆反心理的表现。自主逆反在一些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其一,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有关。一方面青春期的少年,其心理发展处于依附与反抗的矛盾之中,随着独立性及成人意识的增强,他们需要学校和家长给自己自由思考活动的空间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成人感、自尊心的需要。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希望别人将自己当小孩看,他们反抗成人的约束,以表现自己已经长大,因而更容易产生“自主冲动”以至“自主逆反”。 所以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会让父母感叹:“这孩子真长大了,连我们的话也不听。”另一方面他们仍是孩子,仍离不开成人的支持与保护,这是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属正常现象。其二,整个社会、学校及家长给中学生所造成的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也越来越重视知识和人才,所以在社会、学校及家长眼中好成绩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们造成了巨大压力。当他们遭受挫折时便产生了一种反抗情绪,有的甚至故意有违父母的意愿不好好学习。其三,由于学校和家长的关爱不够或教育方式不当,使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致使他们表现出极强的逆反性,从而使正常的教育失效,有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后来与吴某的交谈中,反应出他母亲对他过于严厉,事事都为他安排,不允许有任何“不”的现象,一旦有“不”就会大发雷霆。虽然他也知道母亲是为了他好,但是他对母亲的这些行为很不理解,结果就导致亲子冲突的发生。
【对策】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它是架设在幼稚与成熟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人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过渡期,而我们的中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显现出了不同于儿童的性征,在心理上也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有责任去引导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
首先,了解,尊重、关爱学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新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不要师道尊严,要时刻考虑学生的自尊心,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缩小彼此间的距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注意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产生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有效控制学生的自主逆反。
其次,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千万不要冷眼相待,甚至放弃教育,坚决克服简单、粗暴,甚至挖苦、讽刺、体罚学生的做法,这只会增强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最终使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困境,甚至使学生走向歧途,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出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对学生提出实事求是的目标要求,以免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对学生要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有策略性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老师确实没有嫌弃他们,而是在重视、关心、爱护他们,从而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使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再次,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沟通模式。沟通促进和谐,也促进学生心理安全的形成,合理运用沟通技巧,加强与学生交流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是促进学生心理安全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师必须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增强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意识,搭建学生的亲子沟通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和父母沟通。社会要加强正确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要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三者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促进三者的协同一致发展,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在青春期产生的困惑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最后,要利用主题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道德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绕过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良好性格,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冷静对待,努力寻求解决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其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有助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中学生容易产生苦闷、猜疑、多虑、孤独、易怒、抑郁等情绪,进而发展为逆反心理、狭隘心理等心理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案例:某中学生由于母亲总是要求他考试名列前茅,但他自己却无所谓,期末考试他又未能达到母亲的要求,于是便用锤子砸死了自己的母亲。案例中的那个中学生本应该是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富有生命力的青少年,为什么会上演这样一出惨剧呢?针对这个问题人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就我看来,这其实是逆反心理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表现。自己的意愿与母亲的期望背道而驰,自己又不愿遵从母亲的意愿便以砸死母親来表示自己的反抗。看来,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已经发展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我将以班级个别学生为案例,对初中生逆反心理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对策,希望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的矫正有所帮助。
【真实材料】
吴某,男,15岁,初二学生。
某个星期天接到吴某妈妈的求助电话,原因是星期天早上妈妈想让孩子早点(七点左右)起床,先洗澡,然后进行学习。可是吴某在妈妈的三催四请下仍然无动于衷,赖在床上,妈妈就数落了他两句,谁知他就把自己一直关在房间里,对母亲不理不睬。吴某妈妈没有办法打电话给我进行求助。在我印象中,吴某在校是劳动委员,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显得活泼开朗,但在学习上表现得有些木讷。
【案例分析】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与“原有的理所当然的观点或行为”发生背离的内发的反向力量,在现实中表现为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说正,却使我产生一种负的感觉;你本想叫我向东,我却偏偏产生一种向西的要求;你不许我这样做,倒反而使我增强了想这样做的欲望。其实逆反心理也并非中学生所特有,它往往隐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中学生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往往有以下几种表现:
1、超限逆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2、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未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导致其可能拒绝接受本来可能接受的东西。
3、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虚假产生怀疑。在“狼来了”的故事中人们对待牧童的心理即是一种典型的信度逆反心理。
4、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足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愿望的一种心理反应。如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
5、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但却用打骂、喝斥、讽刺、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上述案例中的吴某属于自主逆反心理的表现。自主逆反在一些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其一,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有关。一方面青春期的少年,其心理发展处于依附与反抗的矛盾之中,随着独立性及成人意识的增强,他们需要学校和家长给自己自由思考活动的空间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成人感、自尊心的需要。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希望别人将自己当小孩看,他们反抗成人的约束,以表现自己已经长大,因而更容易产生“自主冲动”以至“自主逆反”。 所以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会让父母感叹:“这孩子真长大了,连我们的话也不听。”另一方面他们仍是孩子,仍离不开成人的支持与保护,这是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属正常现象。其二,整个社会、学校及家长给中学生所造成的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也越来越重视知识和人才,所以在社会、学校及家长眼中好成绩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们造成了巨大压力。当他们遭受挫折时便产生了一种反抗情绪,有的甚至故意有违父母的意愿不好好学习。其三,由于学校和家长的关爱不够或教育方式不当,使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致使他们表现出极强的逆反性,从而使正常的教育失效,有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后来与吴某的交谈中,反应出他母亲对他过于严厉,事事都为他安排,不允许有任何“不”的现象,一旦有“不”就会大发雷霆。虽然他也知道母亲是为了他好,但是他对母亲的这些行为很不理解,结果就导致亲子冲突的发生。
【对策】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它是架设在幼稚与成熟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人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过渡期,而我们的中学生正处于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显现出了不同于儿童的性征,在心理上也具备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他们还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有责任去引导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
首先,了解,尊重、关爱学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新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不要师道尊严,要时刻考虑学生的自尊心,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缩小彼此间的距离,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注意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产生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有效控制学生的自主逆反。
其次,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千万不要冷眼相待,甚至放弃教育,坚决克服简单、粗暴,甚至挖苦、讽刺、体罚学生的做法,这只会增强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最终使教师和学生都陷入困境,甚至使学生走向歧途,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出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对学生提出实事求是的目标要求,以免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对学生要表扬、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有策略性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老师确实没有嫌弃他们,而是在重视、关心、爱护他们,从而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使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再次,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沟通模式。沟通促进和谐,也促进学生心理安全的形成,合理运用沟通技巧,加强与学生交流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是促进学生心理安全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师必须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增强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意识,搭建学生的亲子沟通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和父母沟通。社会要加强正确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要减少社会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三者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促进三者的协同一致发展,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在青春期产生的困惑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最后,要利用主题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道德和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绕过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良好性格,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冷静对待,努力寻求解决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