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窗中生存之道的美德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林德·德·布鲁伊克于1964年出生于比利时根特市,
  并在此居住和创作至今。布鲁伊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开始
  使用蜡、马毛和马皮、木头以及纺织物等有机材料创作出不安、疏离和孤独的画面。她作品的焦点在于雕塑的性质,通过审视艺术史进行深刻的冥想。她受多种艺术影响,从包括北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
  如罗杰·范德维登、凡·爱克、罗伯特·廉宾和卢卡斯·克拉纳赫
  到卢卡·佐丹奴赫以及意大利十七世纪的宏伟艺术,从他们获得灵感和若隐若现的影子。近几年来她的作品广泛展出,包括个展:“我们都是肉体”,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墨尔本,澳大利亚(2012);
  “伤口”,阿特尔艺术空间,伊斯坦布尔,土耳其(2012年);
  “神密的肉身 贝林德·德·布鲁伊克对话克拉纳赫和帕索里尼”,
  莫里茨堡艺术博物馆,哈勒,德国,之后巡展于:伯尔尼艺术博物馆,瑞士
  (2011年)、DHC 艺术基金会当代艺术展,蒙特利尔,加拿大(2011年);
  HAUSER & WIRTH画廊,苏黎世,瑞士(2010年);
  “一”,蒂尔堡德庞特基金会当代艺术展,荷兰(2005年)。
  今年布鲁伊克将代表比利时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
  首先,是箱子与笼子;之后是织物与遮盖物,再之后是拟人的形态出现在遮盖物的下方。肌理分明的肉,在我的眼前展开,肢体的碎片……一个东西,伸出来;是一个胳膊,一条腿,一个生命……一切都发生在我们眼前。贝林德·德·布鲁伊克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眼前,它们不断重叠,它们土崩瓦解。顺序无关紧要,一切都同时发生。当她所有的作品,从她八十年代创作的“封闭形态”到近期与“身体”相关的作品,并排放置,不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辨别每一个独立作品创作的想法。赋予生命的分娩口以“造物者”的形式出现在每一个作品中,出生与分娩的形态分裂、并重叠,承受着浮现在在他们身体上的伤口。贝林德 · 德 · 布鲁伊克的作品表达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出生、倍增和持续不断的开始都是耗时长久的、徒劳的。
  “那些美丽的人骑上那些
  美丽的马,然后离开。”
  亚沙尔·凯末尔,在五金市场被谋杀
  蜡制作品很难和真的肉与骨头区分开来,流动、融化、分支; 它们成为身体,是难辨别之物的开始或结束。这些身体能否被描述为人类?它们是否能够感知快乐,或是痛苦?或者收回这样的问题,对它们来说感受是否成为可能?它们是否察觉到正在被观看?它们是否拥有意识?让我们假设它们有,那么它们是不是因为惭愧而藏起它们的脸?然而为什么它们不选择藏起全部的身体而露出一部分,蒙住脸并裸露它们的胸部?它们是在被折磨么?还是这只是人类的本性?当错觉的帷幕属于“奇观”,我们总是看上去在谈论它已破裂,被藏起来的真相被揭露了么?露出我们的真正面孔是否是那些我们以为是“文明”的怪物對我们的折磨的反映?这是不是人类沉浸在他或她的悲伤当中?这些是将要从深渊升起并打乱日常生活紧密节奏的英雄们,他们将击败他们自己的游戏中所有的意识、被普遍接受的辨别力和道德准则并因此拯救我们,拯救我们的天性与我们的人性么?我不这么认为。
  德 · 布鲁伊克的作品没有专横地论及人们应当保护并争取的骄傲、荣耀和尊严,而是在一瞬间勾销了它们。这也许是为什么它们能让我们记起,通常带着对过多的关于战争、酷刑或集中营中受害者和寻求避难的人们的图像的厌恶感。贝林德 · 德 · 布鲁伊克的作品中流露出当我们被剥夺了让我们相信自己是人类的一切之后的残存—那使我们留在残忍的瞬间。但是没有人应该被愚弄;然而暴君会的,伴随着一千零一种技术的帮助—谋杀、酷刑、流放、监禁—用这些残余物,这种无形的多余的手段为借口从生活中获取能量,德 · 布鲁伊克记录了这揭露生命权力的时刻。这一刻人类只是“人”;在人类被伤害的时候,是不完整的,但绝不是一个受害者,而是获得了权力的人。
  勇气不是去那些没人去过的地方,或是做没人做过的事情,或是对所有人掏心掏肺。 他们表面的伤口终究透露出在身体里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有虚无。勇气在于没有领导者带领的时候走向舞台,出现在展示的窗口中,敢于展现其不足之处,虽然可能看起来是困难的,但在我们居住的这个终究是虚幻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这没有什么好隐藏或逃避的。
  勇气不在于守株待兔等待救世主也不是东奔西跑地哭喊着“事实!真相!”,而在于走出去、参与游戏,了解这只是一种错觉。毕竟,我们的救世主已经离开,可能从来没有来过。当我们一出生,我们没有一个人学习过如何生存、如何死亡。我们的父母也同我们一样愚昧。问题不在于我们如何学习生火、如何建造一个遮风避雨的房子,也不在于学习钓鱼的微妙之处。我们需要的是学习某种知识;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便可以感觉到自己这方面知识缺乏的气息,这是一种关于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以及我们有多少爱和如何增加我们的爱并保持它不断变化的知识;防止它溶解掉或面对死亡的恐惧时无能的知识。毕竟这样的知识是否可以摆在教学的首位是令人怀疑的。如果有一个我们需要的真理,那么我们就可以活下去,然后我们学习它来生活,但生活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关联在一起作为复数—最起码在他人的视线下。“他人”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胳膊或者腿朝哪伸出,将会碰到什么,会推开什么。贝林德 · 德 · 布鲁伊克的作品带着欲望展出—一种想触摸自己旁边的作品的欲望,了解和被了解,对作品的“躯体”敞开自我,并且,活着。
  一个简单的命题是:我们所做的事形成我们的世界,我们所做的事再塑造我们。贝林德·德·布鲁伊克的作品不包含回归本性,相反,它们出现在这个人造世界的中间并成为它的一部分,同人造物如橱窗、桌子和毯子同时不断出现的雕塑可能也是一种信号。她的最新作品“躯体”并没有和德 · 布鲁伊克早期作品中所出现的容器、传输带或遮盖物分开。肉体、骨头、角、马和树,都提醒着我们不要去触碰,野性的自然带着对这是它们唯一的世界的事实的充分认识,在这个人造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位。   马匹,在它们强壮的身躯上驮着人类,这说明全人类努力控制自然、征服死亡并不断占领尚未被占领的土地的历史长河,这一切在布鲁伊克的作品中被重新定义 。
  它们不是我们从传说、传奇和战争故事中认识到的那些马,它们也不会和我们知道的那些马一样暴跳,也不会疾驰着周游世界。它们也不是我们看到的征服者和胜利者所骑的雕塑马的一部分。相反,它们是被枪杀的马;是被制成香肠的马。不是为了征服胜利和统治的工具,它们朝向不断涌现和被揭示的生活,不是挑战世界,而是同世界并肩出现。马匹就那样待在那里,像裂开一般层叠着,几乎向每一个方向伸展着。
  “在那里,被我触摸的越多,
  你的肉体、诺言和世界增长的越多。”
  杰马勒·苏利亚,“爱”
  假想我们在过去某个时间、某个地点释放我们的信仰会让人感到更快乐,人们会更仁慈,世界会更加的美丽;这样也许会帮助我们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假想我们不是一个美丽的从天空划落到地面的光球,而是原本就在地球上向上生长的普通的土豆。降临坏运气和屈从忧郁总是一种选择。保护我们的伤痛让它变得柔和,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用眼神把你的理解呈现出来;对彼此过去感到抱歉或成为可以看到的痛苦,向圣徒发表宣言,邀请麻风病人进我们的卧室……谁将展示肩负这个苦难重重的世界的傲慢?我们当中没有谁是救世主,我们都失败了甚至不能为我们自己服务。贝林德 · 德 · 布鲁伊克的作品不是在赞扬我们的伤痛,那些作品本身就是傷痛;每件作品都是一个裂痕。他们不去试着治愈伤口而是寻求加深伤口,加宽裂痕的作品。由于我们所指的伤痛就是生命本身,我们越是深入的探究与扩大,就越能发现它的美丽之处。
  贝林德 · 德 · 布鲁伊克的作品是为了寻找善与美,换句话说是寻找快乐—也可以看作一个旅行,迈出第一步就被宣判失败,或许这本身就是快乐。如果我们遵循康德的思想,允许我们自己被一种不去感知他人的狂妄自大的思想所抓住,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被悬在半空中,根本不会明白我们自己是在一种无道德的地带。作为手段我们可能需要奉献自己作为他人存活下来的工具,作为回报我们躺在了用他们用肉体做的床上,把他们的骨头当成棍棒来戳自己的伤口。我们幸福的唯一来源是被所谓的“他人”认可。尽管这看似丑陋的身体好像是我们通向永恒幸福之路的最大障碍,但是我们宁可认为我们是有缺陷的,不是因为撞击地面的强度,而是因为我们像埋在地下植物的根一样弯曲,这是种生命的存在。同样的,植物需要很多的根才能获取大量的营养,而我们需要更多的爱。这样的情景可能才能赎回布鲁伊克关于对功利的审美判断专横的“身体”作品并因此使我们带着美好去沉思它们。
  我们设法超越我们的基本需要时,有一种我们称之为人类生命的东西浮出,然后水和土壤给了植物生命这一理论会被其它的认可所替代,或者用一些熟悉的表达方式—“被爱”来形容。我们所做的应该走进他们的身边,使他们可以触摸到。水之所以美丽并不是因为它可以解喝,而是因为它流过我们喉咙那刻让我们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力量。
其他文献
3月18日,国际建筑大奖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宣布,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获得了2013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在评审辞当中,评委会盛赞他“作品中不仅涵盖不同的使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语言。逐步发展并完美了一套独特的建筑语法,把结构与技术层面上的发明创造与清晰的形式语言相结合”。 在2009年,伊东丰雄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讲述自己的总体思路:“自然界极其复杂而多变,其系统是流动的……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在寻求一
期刊
2008年之后,纽约的拍场就罕见中国当代艺术的项目了。2012年,苏富比纽约仅有春秋两场中国书画专场,佳士得位于纽约的三块拍场也未见当代艺术的踪影。有意思的是,今年开春,这两大艺术拍卖巨头都宣布将在3月举办中国当代水墨的项目。  佳士得2月28日开幕的“阅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私人洽购展已于去年11月在香港秋拍期间亮相,当时佳士得还邀请了皮道坚和参展艺术家刘丹、邱志杰做了一场关于当代水墨的讲演。佳
期刊
向京、瞿广慈作为艺术圈里最为知名的夫妻档艺术家之一,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劳模”了,最初对艺术的坚持和执着促使他们在艺术的领域内不断地寻求新的创造和突破。  向京、瞿广慈同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经过最初严格而系统的美院教育之后,虽然作品受到一些关注和肯定(向京的毕业作品《护身符》还获得中央美院毕业生作品展一等奖及日本松冈家族基金会一等奖,作品并被中央美院收藏;瞿广慈作品在央美‘94中央美院毕业生作
期刊
1992年就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的董梦阳,最初的想法跟他的同学们并没有什么两样:就是要做个艺术家。但毕业后必须要面对的生存问题,却让找工作成为了摆在他艺术梦想之前的第一道现实的门槛。在董梦阳看来,后来自己做“艺术北京”所获得成功的最初缘起,就是当时在找工作时多少有些无奈的“阴差阳错”所埋下的伏笔。  “我感觉自己从事这个行业完全是被推上来的,它并不是我自己最初的主动选择,而是社会选择了我。”—
期刊
晨晓出身于浙江名门世家,曾多次参加浙江省  85新空间画展、浙江省美展和全国美展。  1986年晨晓远赴澳大利亚留学,1988年由  澳大利亚移居新西兰,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术  学院,获得视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  晨晓的作品被世界众多知名美术馆、博物馆、  新西兰国会大厦、总督府等公共机构和著名商业机构  以及西方收藏家广泛收藏。  2012年末在中国美术馆上演了一场关于色彩的艺术盛宴,给这
期刊
尤洋的早年的学习经历和艺术并没有什么关系,大学本科时期的他学的是机械自动化专业,而硕士专业则是在英国完成的商业管理学。2006年尤洋回国时,正赶上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上升期。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当时艺术行业的人才储备是相对不足的,这个新兴的行业也需要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去接纳希望从事艺术行业的年轻人,而尤洋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进入艺术行业工作的。在谈到之前的学习经历对自己职业的影响时,尤洋表示:机械和管理专业
期刊
紙上个展
期刊
常会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或“艺术说了什么?”,就像问李安电影《少年Pi奇幻漂流》的故事说了什么?事实上问题的问法有个当代转向,转而如此问:“艺术是如何发生的?”“艺术是如何被说出的?”“少年Pi的故事是如何被说出的?”,“李安是如何说出少年Pi的故事?”“我此文是如何说出少年Pi的解读?”“少年Pi又是如何说出他漂流的故事?”……最后“说”本身的发生学是如何被这电影故事说出?也就是当代问问题的
期刊
当黄静远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C城的那些事》,C这个字母在她的构想中所关联的应该是China或Confucius(孔子)这样的词—事实上它的英文命名就是Gossip from Confucius City。不过在我看来,C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英文字母,却还有着汉字不可替代的象形作用,它看上去就像一弯月亮,表征着某种残缺、虚幻和不确定,如同当代中国现实的剪影。  《C城的那些事》是黄静远完成于2011—
期刊
邵帆的工作室位于北京近郊的西田各庄村内,从2004年开始兴建,并于2005年正式迁入。工作室总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由展厅、绘画工作室、雕塑工作室、会客区、住宅区和院落等不同功能区域所构成。  邵帆工作室的布局设计就像他曾经创作的系列椅子和家具的设计一样,以“打破与重建”作为主要手法,尝试着溯源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格局的精髓,并以看似轻松的方式打破了代表着传统伦理制度的严格对称方式。室内空间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