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存。在发展大众化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精英教育的发展,参与学校创新教育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来探究大众教育背景下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精英”班级管理。
关键词:创新实验班;精英教育;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王佩弦(1985-),男,山西运城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35-02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发展大众化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精英教育的发展,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没有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所具有的教学资源,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只能结合本校实际,发掘学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在保证大众化教育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的抓好精英教育。基于这种考虑,广东海洋大学于2010年、2011年在每一个年级中选出200名优秀学生组成创新实验班,担任班级教学管理的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骨干。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作为其中的一个班级运行已近两年,现在各方面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一、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班级构成的特点
1.专业分散,16个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专业
人文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主要由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行政四个学院的学生构成,专业有新闻、汉语语言文学、对外漢语、编辑出版、法学、英语、日语、政治学和社会学。因此,整个创新实验班在学生的构成上,既有共同的人文学科的学业背景,又有着不同的人文学科背景作为支撑。因此,在班级的管理方式上,既要考虑学生学业共性方面的特点,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共同成长,又要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不同的专业学科特点。
2.组织形式上,班级同学聚少离多,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尚难满足需求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实体班级成员、课堂、教室和课本等为主要因素组成的十分稳固的班级管理形式。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分别归属于自己的专业和学院,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规律变化多样,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导致班级概念的模糊化。因此,对学生的管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紧凑的垂直管理形式,而是松散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管理形式,这就给创新实验班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对创新实验班管理的需求。
3.管理模式上,学生处在教务处和各学院双重领导之下,会在本班和创新实验班之间游离
创新实验班学生首先需要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素养,因此要在本学院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从而为在创新实验班的学习打好基础。学校教务处设立创新实验班办公室,通过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争取学校的财力支持,为创新实验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创新实验班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从属于自己本身所在的班级,跟随本班学生一起学习上课的同时,又要跟随创新实验班进行上课,综合的提高自己多方面的人文素养。
二、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1.以学生为基础,构建精英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依托班级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和自觉遵循的班级目标、价值理念、班级精神和班级外部形象等的总和。班级文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的战略管理手段,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建设班级文化的目的是形成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班级文化得以实施和发挥影响的原动力。班级文化一经形成又会按其式样塑造班级成员,使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发展,而班级成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这样的文化。
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是由广东海洋大学人文学科类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佼佼者所组成的精英班集体,因此,打造适合班级的特色精英文化,塑造良好的人文学科氛围,对于班级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打造创新实验班的班级文化,促进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构建良好的人文氛围,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
(1)借鉴古代书斋名设立班级雅称——英雅阁。书斋是历代文人学者藏书、读书和创作的地方。古代文人骚客都非常重视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以书斋名表露自己的风雅气派,寄托自己的爱好、追求和希望。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学老斋”,寓意活到老学到老;清代史学家黄宗羲,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文惜字如金,力求简洁,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惜字斋”;毛泽东同志虽为领袖,但酷爱读书,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菊香书屋”,既表达了对菊花的喜好,又彰显了其的“菊花”品格。“双百”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借鉴文人骚客的书斋名展开联想,结合人文社科具体特点起名为“英雅阁”。古语有言:“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德过千人者曰英”(礼记·辨名记)、“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英寓意为培养德智才皆突出的人。雅者,正也。《诗经》有言:“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荀子曰:“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英雅寓意为培养德智体美皆突出之人,既有人文气息,又有深刻寓意。作为班级文化核心的雅称,对于班级其他文化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树立积极向上且有人文气息的班训——行学海、知真理。班训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整体精神、整体目标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成员共有的期望和追求,为班级团体确立了今后努力的明确方向,凝聚着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因此,把班级成员的共同目标提升为班训,显得极为迫切而又非常重要。于是,班级根据学校设立“双百”创新实验班的初衷,即培养富有学术创新精神和现代管理理念的精英人才,结合人文社科班的具体特点,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训——行学海、知真理。知为思想追求,行为生活方式。行学海、知真理即希望学生在学海扬帆,驶向真理彼岸。 (3)选取能够激发斗志拼搏进取的班歌——The Climb。班歌能够凝聚班级力量,一首好的班歌,能够激发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豪情壮志。班级学生以此为出发点,选取美国歌手Miley Cyrus的The Climb,歌曲内容极具励志性。歌词是:“眼前依稀浮现/萦绕心头的那个梦境/脑海里却响起一个声音/你永远也不会到达彼岸/我迈出的每一步/我做过的每件事/无不使我迷失方向/开始动摇的是我的信念/可我,我还是要继续求索/还是要挺胸抬头、阔步前行/……/我面对的每次搏击/我抓住的每次机遇/有时会令我一败涂地/却决不会磨去我的意志/或许我不懂其中的意义/但这些时刻却会成为/我一辈子可以珍藏的回忆/只管继续前进/我要,我要变得坚强/只须奋力前行,……/总会有下一座山峦/在等我去将它移开/总会有下一个山坡/很可能令我无法越过/不在于我要用多久才能抵达顶峰/不在于山那边到底是怎样的风景/这就是攀登/继续前行/继续攀登/坚守信念/宝贝/这一切就是攀登/坚守你的信念/坚守你的信念。”
2.以网络为平台,成立虚拟班级进行日常管理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学习、交流和娱乐方式,网络深刻的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创新实验班的学生,班级概念相对淡化,而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却多样化,因此,借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虚拟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主要驱动,构筑在网络等信息化平台上的一种新型学生组织。虚拟班级管理模式具有资源共享与学习提高双重性质,注重自然意愿、共同理念和目标原则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班级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方便了师生交流,除了班会、上课时间之外,还可以与学生在线学习、交流,从而实现了网络问题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网络解决,既节约了时间,又方便了交流。
虚拟班级作为班级管理资源的新途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利用构建班级网站、班级博客、班级QQ群、班级飞信群、E-mail、班级BBS论坛等多种网络形式来开展具体工作。
(1)建立资源信息分享的班级博客。班级博客是一个集学生思想交流、资源信息共享和互助互进的交流平台,具有自愿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征,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零技术障碍的集体建设平台,可以利用它对时事热点进行点评、共享学习资源和抒发心理感悟等,突破传统班级管理的时空界限,发表个人见解和看法。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在博客平台创设自己的班级博客,博客的名称为“英雅阁”,博客主页的歌曲为本班的班歌,另外班训、班徽等班级文化也在博客上体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个性博客与班级博客联系起来,建立有效的网络联系机制。博客设立“班级信息”、“专业风采”、“读书交流”、“个性空间”、“心灵驿站”等模块,作为班级信息共享和展示的平台,把班级博客建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生空间,从而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学习氛围。
(2)建立上传下达、便于班级交流的QQ群。QQ聊天作为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的交流方式,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性把师生有效的联系起来。人文创新实验班的QQ群由班长创建,班长把班级所有成员的QQ、班主任的QQ、各任课教师的QQ加入该群,班级QQ群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把班级的所有成员紧紧的聚集在一起。通过QQ群,班主任、任课教师可以随时在下课时间与学生针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班主任对这些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予以指导和纠正。另外,QQ群上的多人语音、群共享、群论坛等功能,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方便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
(3)建立班级飞信群、班级微博、班级公共E-mail。虚拟班级的网络管理系统除了班级QQ群、班级博客外,还设立了班级飞信群、班级微博、班级公共E-mail,作为班级QQ群和班级博客的补充。通过飞信网络平台,建立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的手机飞信网络体系,学生即使不上网也可以迅速便捷的完成上传下达的工作,既省钱,又省力。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微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据了解,学生大多拥有私人微博,因此,紧随时代潮流,创建班级微博更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在班级微博上相互交流,互换意见,分享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设立班级公共E-mail,一方面方便班主任、任课教师发送一些不便于全部公开的学习资料和学生信息,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公共邮箱发送匿名邮件向班主任咨询问题、反映情况,既便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又便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想、所言、所行。
3.以活动为载体,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1)通过体验式教育,增强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体验式教育由来已久,早在欧美盛行了数十年。体验式教育是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目的主要以拓展训练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拓展游戏、拓展项目、预设情景等形式。体验式教育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将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在创立以后,一直在尝试这种新的教育模式,通过体验式教育,增强了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沙龙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是法语词Salon的音译,我国现在的学术沙龙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学术沙龙是一种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个信息交流空间,是一种问题探讨与解决的方式,是实现创新的平台。学术沙龙是被一些高校和部门践行并且证明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才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每两周进行一次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每一次沙龙都确定一个相应的主题。主题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可以是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心得和灵感,也可以是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还可以是分享一本好的书籍的所思、所想和所感。
(3)利用学校创新活动平台,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为创新实验班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实践的机会和搭建锻炼平台,通过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与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相结合,提供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创新实验班学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其步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承担教师的一部分科研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既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其实战经验。通过为创新实验班学生搭建活动平台,既能拓宽其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精英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时代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于地方性高等院校来说,探索精英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实践能力强的精英教育模式,为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大学理想与精英教育[J].清華大学教育研究,2010,(8):1-7.
[2]高新发.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J].高教管理,2002,(3):21-23.
[3]易立峰.论网络环境下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89-91.
[4]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5.
[5]周志成.应用型大学精英教育初探[J].理论探索,2009,(3):51-53.
[6]徐向民.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59-65.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创新实验班;精英教育;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王佩弦(1985-),男,山西运城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35-02
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发展大众化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精英教育的发展,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来说,没有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所具有的教学资源,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只能结合本校实际,发掘学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在保证大众化教育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的抓好精英教育。基于这种考虑,广东海洋大学于2010年、2011年在每一个年级中选出200名优秀学生组成创新实验班,担任班级教学管理的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骨干。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作为其中的一个班级运行已近两年,现在各方面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一、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班级构成的特点
1.专业分散,16个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专业
人文创新实验班的学生主要由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行政四个学院的学生构成,专业有新闻、汉语语言文学、对外漢语、编辑出版、法学、英语、日语、政治学和社会学。因此,整个创新实验班在学生的构成上,既有共同的人文学科的学业背景,又有着不同的人文学科背景作为支撑。因此,在班级的管理方式上,既要考虑学生学业共性方面的特点,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共同成长,又要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不同的专业学科特点。
2.组织形式上,班级同学聚少离多,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尚难满足需求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实体班级成员、课堂、教室和课本等为主要因素组成的十分稳固的班级管理形式。创新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分别归属于自己的专业和学院,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学习规律变化多样,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导致班级概念的模糊化。因此,对学生的管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紧凑的垂直管理形式,而是松散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管理形式,这就给创新实验班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已经难以满足对创新实验班管理的需求。
3.管理模式上,学生处在教务处和各学院双重领导之下,会在本班和创新实验班之间游离
创新实验班学生首先需要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素养,因此要在本学院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从而为在创新实验班的学习打好基础。学校教务处设立创新实验班办公室,通过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争取学校的财力支持,为创新实验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创新实验班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从属于自己本身所在的班级,跟随本班学生一起学习上课的同时,又要跟随创新实验班进行上课,综合的提高自己多方面的人文素养。
二、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1.以学生为基础,构建精英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依托班级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班级成员共同认可和自觉遵循的班级目标、价值理念、班级精神和班级外部形象等的总和。班级文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的战略管理手段,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建设班级文化的目的是形成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班级文化得以实施和发挥影响的原动力。班级文化一经形成又会按其式样塑造班级成员,使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发展,而班级成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这样的文化。
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是由广东海洋大学人文学科类学生中遴选出来的佼佼者所组成的精英班集体,因此,打造适合班级的特色精英文化,塑造良好的人文学科氛围,对于班级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打造创新实验班的班级文化,促进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构建良好的人文氛围,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
(1)借鉴古代书斋名设立班级雅称——英雅阁。书斋是历代文人学者藏书、读书和创作的地方。古代文人骚客都非常重视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以书斋名表露自己的风雅气派,寄托自己的爱好、追求和希望。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学老斋”,寓意活到老学到老;清代史学家黄宗羲,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文惜字如金,力求简洁,因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惜字斋”;毛泽东同志虽为领袖,但酷爱读书,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菊香书屋”,既表达了对菊花的喜好,又彰显了其的“菊花”品格。“双百”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借鉴文人骚客的书斋名展开联想,结合人文社科具体特点起名为“英雅阁”。古语有言:“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德过千人者曰英”(礼记·辨名记)、“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英寓意为培养德智才皆突出的人。雅者,正也。《诗经》有言:“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荀子曰:“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英雅寓意为培养德智体美皆突出之人,既有人文气息,又有深刻寓意。作为班级文化核心的雅称,对于班级其他文化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树立积极向上且有人文气息的班训——行学海、知真理。班训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整体精神、整体目标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成员共有的期望和追求,为班级团体确立了今后努力的明确方向,凝聚着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因此,把班级成员的共同目标提升为班训,显得极为迫切而又非常重要。于是,班级根据学校设立“双百”创新实验班的初衷,即培养富有学术创新精神和现代管理理念的精英人才,结合人文社科班的具体特点,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训——行学海、知真理。知为思想追求,行为生活方式。行学海、知真理即希望学生在学海扬帆,驶向真理彼岸。 (3)选取能够激发斗志拼搏进取的班歌——The Climb。班歌能够凝聚班级力量,一首好的班歌,能够激发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豪情壮志。班级学生以此为出发点,选取美国歌手Miley Cyrus的The Climb,歌曲内容极具励志性。歌词是:“眼前依稀浮现/萦绕心头的那个梦境/脑海里却响起一个声音/你永远也不会到达彼岸/我迈出的每一步/我做过的每件事/无不使我迷失方向/开始动摇的是我的信念/可我,我还是要继续求索/还是要挺胸抬头、阔步前行/……/我面对的每次搏击/我抓住的每次机遇/有时会令我一败涂地/却决不会磨去我的意志/或许我不懂其中的意义/但这些时刻却会成为/我一辈子可以珍藏的回忆/只管继续前进/我要,我要变得坚强/只须奋力前行,……/总会有下一座山峦/在等我去将它移开/总会有下一个山坡/很可能令我无法越过/不在于我要用多久才能抵达顶峰/不在于山那边到底是怎样的风景/这就是攀登/继续前行/继续攀登/坚守信念/宝贝/这一切就是攀登/坚守你的信念/坚守你的信念。”
2.以网络为平台,成立虚拟班级进行日常管理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学习、交流和娱乐方式,网络深刻的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创新实验班的学生,班级概念相对淡化,而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却多样化,因此,借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虚拟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主要驱动,构筑在网络等信息化平台上的一种新型学生组织。虚拟班级管理模式具有资源共享与学习提高双重性质,注重自然意愿、共同理念和目标原则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班级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方便了师生交流,除了班会、上课时间之外,还可以与学生在线学习、交流,从而实现了网络问题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网络解决,既节约了时间,又方便了交流。
虚拟班级作为班级管理资源的新途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利用构建班级网站、班级博客、班级QQ群、班级飞信群、E-mail、班级BBS论坛等多种网络形式来开展具体工作。
(1)建立资源信息分享的班级博客。班级博客是一个集学生思想交流、资源信息共享和互助互进的交流平台,具有自愿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征,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零技术障碍的集体建设平台,可以利用它对时事热点进行点评、共享学习资源和抒发心理感悟等,突破传统班级管理的时空界限,发表个人见解和看法。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在博客平台创设自己的班级博客,博客的名称为“英雅阁”,博客主页的歌曲为本班的班歌,另外班训、班徽等班级文化也在博客上体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个性博客与班级博客联系起来,建立有效的网络联系机制。博客设立“班级信息”、“专业风采”、“读书交流”、“个性空间”、“心灵驿站”等模块,作为班级信息共享和展示的平台,把班级博客建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学生空间,从而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学习氛围。
(2)建立上传下达、便于班级交流的QQ群。QQ聊天作为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的交流方式,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性把师生有效的联系起来。人文创新实验班的QQ群由班长创建,班长把班级所有成员的QQ、班主任的QQ、各任课教师的QQ加入该群,班级QQ群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把班级的所有成员紧紧的聚集在一起。通过QQ群,班主任、任课教师可以随时在下课时间与学生针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班主任对这些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并予以指导和纠正。另外,QQ群上的多人语音、群共享、群论坛等功能,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方便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
(3)建立班级飞信群、班级微博、班级公共E-mail。虚拟班级的网络管理系统除了班级QQ群、班级博客外,还设立了班级飞信群、班级微博、班级公共E-mail,作为班级QQ群和班级博客的补充。通过飞信网络平台,建立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的手机飞信网络体系,学生即使不上网也可以迅速便捷的完成上传下达的工作,既省钱,又省力。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微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据了解,学生大多拥有私人微博,因此,紧随时代潮流,创建班级微博更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在班级微博上相互交流,互换意见,分享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设立班级公共E-mail,一方面方便班主任、任课教师发送一些不便于全部公开的学习资料和学生信息,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公共邮箱发送匿名邮件向班主任咨询问题、反映情况,既便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又便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想、所言、所行。
3.以活动为载体,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1)通过体验式教育,增强班级同学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体验式教育由来已久,早在欧美盛行了数十年。体验式教育是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目的主要以拓展训练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拓展游戏、拓展项目、预设情景等形式。体验式教育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将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在创立以后,一直在尝试这种新的教育模式,通过体验式教育,增强了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沙龙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是法语词Salon的音译,我国现在的学术沙龙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学术沙龙是一种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个信息交流空间,是一种问题探讨与解决的方式,是实现创新的平台。学术沙龙是被一些高校和部门践行并且证明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才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文社科创新实验班每两周进行一次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每一次沙龙都确定一个相应的主题。主题都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可以是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心得和灵感,也可以是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还可以是分享一本好的书籍的所思、所想和所感。
(3)利用学校创新活动平台,推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为创新实验班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实践的机会和搭建锻炼平台,通过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与本科生学术论文竞赛相结合,提供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创新实验班学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其步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承担教师的一部分科研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既能提高其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其实战经验。通过为创新实验班学生搭建活动平台,既能拓宽其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精英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时代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对于地方性高等院校来说,探索精英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一种富有地方特色、实践能力强的精英教育模式,为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创新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大学理想与精英教育[J].清華大学教育研究,2010,(8):1-7.
[2]高新发.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J].高教管理,2002,(3):21-23.
[3]易立峰.论网络环境下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89-91.
[4]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1-5.
[5]周志成.应用型大学精英教育初探[J].理论探索,2009,(3):51-53.
[6]徐向民.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59-65.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