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观念创新大有作为

来源 :艺术观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49年以前,中国水彩画与油画地位大致相当,同属于西画,没有什么区别。水彩画的低谷出现在“文革”时期。当时,水彩画因自身人物造型能力的不足,被认为难以承担重大题材,又缺少民族传统积淀,只具形式上的观赏性,故被称为无标题的轻音乐、小画种,取而代之的是作为宣传画、年画的水粉画或用水粉、水墨等水溶性颜料创作的连环画。
   改革开放之初,情况发生了变化。新时期到来,学画者日益增加,收藏热兴起,水彩画家们也跃跃欲试,进行着各种实验。他们开始在材料工具方面进行探索。老一辈水彩画家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打破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界限,联合全国各地画家特别是新一代画家,成立各地方组织和全国组织,举办各种展览,努力振兴水彩画。其特点正如1979年6月在上海市青年宫举办的“沧浪画展”前言所引鲁迅的话那样:“一、不以怪炫人,二、注意基本技术,三、扩大眼界和思想。”与其他画种一样,中国水彩画界也围绕“个性风格”、“自我表现”、“绘画本体”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99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成立。水彩画界从此有了引领学术的指导机构。我国许多水彩画家的作品开始被邀请或入选许多国际性展览,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水彩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获得好评。这一时期在史论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袁振藻的《中国水彩画史》(1990年代末)和王肇民以水彩实践为基础的《画语拾零》(1983年)的推出,使水彩画“没有理论,没有画史”的状况得到改善。
   今天水彩画家仍有被边缘化的危机感,只是其主要问题已不再是水彩画能否承担重大题材,而是作为与油画、国画、版画等并列的行业组织如何立足自强,提升自己的地位。由于在画种分类中,水彩画往往夹在国画和油画之间而失去自我,虽兼有二者之长,却未能巩固独立的地位,相反容易被二者同化。今天,尽管从内部来看,无论就队伍的规模还是作品的数量质量而言,水彩画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进步。但从外部横向比较来看,先前的危机感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加重了。真正的危机感来自水彩画市场发展的滞后和话语权的依然缺失。究其根源,是主体意识的缺位,是水彩画在观念和学术上创新意识的不足,缺乏像特纳或“桥社”画家那样跨越画种的英才。还有,缺少历史、文化、理论和美学的积淀,未能在美术界掌握话语权,引领时代潮流。曹植称,“文以气为主”,即作者的精神状态决定着艺术品的价值。如果水彩画家过分谦卑,缺少底气和自信,如何能够培育作品的浩然大气?因此,恰当的对策应是,不让这种压力和危机感成为水彩画发展的消极力量,相反使之化为积极的动力。
   要确立水彩画家的主体意识,必须树立水彩画首先是绘画的观念。正如林风眠强调的,“绘画就是绘画,不分中西”。当然也不必强调画种大小的区分,避免制造画种对立和门户之见。应该注意到,水彩画是西画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水彩画的传入与西学东渐同步,是中国人最早认识西画观念的实践手段。当时在人们眼中,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区别主要不是材料、画种的区别,而是它与中华绝异的绘画观念。也就是说,起主导作用的是观念而不是根据材料划分的画种。但今天在中国,水彩画引领观念的意义和作用被严重削弱了,似乎拱手让给了油画和国画。至少在水彩画的展览和批评中,观念创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虽说有其客观的历史的原因,但从主观上看,水彩画家大多过分拘泥于技法的实验和描述性的绘画语言,无意中忽视了与时俱进的观念创新,放弃了对绘画话语权的触摸和掌控。
  虽说水彩画来自西画,但在中国人眼里,水彩画与中国画本身有一种亲缘关系,因此没有必要人为设定界限和禁区,强行区分中西差别。再进一步就其可塑性而言,水彩画与其说是一个有独立理念和传统的画种,不如说是沟通其他画种或艺术门类的桥梁,是各画种和其他艺术门类交融的实验平台。无论观念还是技巧,水彩画都极富弹性,可以在中西之间、各画种之间吸纳众长,游刃有余。如何兼得众长而不为其所囿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由此观之,水彩画界不应是封闭的行会,而应是开放的社会,其资源来自社会各方,其成果应得到社会共享。在美术史论的建设方面,水彩画界也应有所建树,做出自己的贡献。其学术讨论不应仅仅是水彩画的内部问题,而且更应包括艺术的普遍性问题。不但水彩画家走出去,涉猎其他领域的创作,而且也要热情地把其他种类的艺术家请进来,邀请他们加盟水彩画活动,从而形成开放互动的格局。
   如果说,“文革”以前,我国的水彩画基本上是一个附属性、边缘性的次要画种,水彩画家们还在为生存权进行抗争,那么“文革”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水彩画家们努力克服水彩画自身的限制,使之成为能够与其他艺术门类抗衡的画种,而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水彩画具有明快、概括、即兴等特点,更适合做抽象语言的实验,给画家集中精力于形式问题和率性发挥提供了机会。而且现在颜料、纸张的质量和性能都大有改进,其局限性已得到克服,因此缩小了与油画、国画的差距,亦可以承担较复杂、尺寸较大的作品,例如,刘亚平的作品《远去的风景》系列在杭州“‘百年华彩乐章’中国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上就获得专家们的好评。与油画相比,水彩画仍不便于作太大幅的画面或太复杂的构图,不适宜细腻的刻画或反复的修改。但水彩画在把握形式和色彩方面也有便捷、概括、轻快的优势。与国画相比,水彩画在中国没有形成深厚的传统,或者说,只有百余年连续的历史,不像国画那样有数千年的笔墨积累,有经典的理论和丰富的文化和美学的底蕴。不过中国水彩画家有条件借鉴国画,特别是水墨画用笔、用水的技巧。因此中国人掌握水彩画非但不难,而且还有独特的优势。诚然,水彩画以其材料的轻简便捷而常被视为速写、起草图、打样的理想工具,其独立意义总被忽视。但是,现在面临一个新的综合时代,以材料工具来划分门类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这种新形势下,水彩画可能回到绘画本身,成为绘画的一种手段,在观念创新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再加上水彩画具有普及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发展前景令人看好。
其他文献
许愿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06级学生。  E-mail:[email protected]
期刊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对新奇、刺激的事物产生兴趣。如果学生在美术作品欣赏的切入点或相关的素材信息上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一定会相当期待,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所以在课堂素材组织的时候我们更应当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借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笔者认为,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动画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谈谈
期刊
宿光明,汉族。1972年11月出生,吉林省长白山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吉林省美学学会理事、吉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白山市美协会员。现为光明艺术工作室书画师,影像师、设计师。参加工作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共辅导了百余名学生考入美术院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并多次获奖。  1998年、2004年参加吉林省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
期刊
王海宾,1978年5月生于广东广州。200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教学系装饰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广东培正学院艺术设计系专职教师,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期刊
水彩画从上世纪初传入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中国水彩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既经历了对水彩画传统的传承,又担负着时代的创新使命,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已日臻成熟、渐入佳境。进入21世纪以来,水彩画因其语汇的宽泛性、通俗性、简便性等特征,正在被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所接受、改造和演绎,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当今已进入“读图时代”,水彩画作为视觉艺术正在被重新诠释,当代水彩也因之被赋予新的内涵。水彩画作为一种绘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要从小学就开始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情况,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可以让教师更广泛的应用网络资源把信息技术与美
期刊
在人类上千年的发展进化的历史中,人类慢慢地形成了一种美的思想概念,并且在这个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最后创造了很多艺术作品,其中有雕塑、各种画作以及无处不在的建筑物。这一切的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对我们的启发,但是它更高于生活。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会对艺术品的欣赏,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也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对于学生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开发以及视野的开阔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学生对于这一切似乎不以为然,
期刊
古筝,中国民族乐器之一。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其历史久远被今人称之为“古筝”。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物质条件丰厚的同时,精神享受也随之提高。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项,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它的演奏坐姿优雅,声音优美婉转,音色晶莹剔透,能够打动人心,受到了现代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因此吸引了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与古筝结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古筝,并以此来丰富业余生活,享受古筝音乐的美。
期刊
民族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让民族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民族艺术,更有利于传承它,发扬它。在当今社会,物质文化高度发达,“二魁摔跤”这一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已经越来越远地离开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只能在逢年过节庙会等特殊场合里才难得一见的新鲜玩艺儿。  近年来,北京市怀柔区职业学校将这一特殊民族艺术形式引入到的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民族艺术,感悟民
期刊
在丰富多彩的媒材中,儿童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画面,给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带来鲜活的生机。我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将绘本以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的协调性等特点,与艺术活动进行有机的整合,实现了“心随灵动,心灵合一”的情感融合,达到了艺术教育的审美目的。  1、精心选择适宜艺术活动的绘本  千姿百态的绘本,让我们目不暇接,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但在实际运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