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陆津红:父亲对我屡施奇招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人公简介】
  陆津红,1982年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独生女,小学、中学均就读重点学校,200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父亲初中毕业,曾经在“文革”期间插队北大荒,回津后在房地产公司做电工,现任部门经理;母亲同为初中毕业,原为毛纺厂工人,后通过自学获得大专文凭,任职化验员。
  
  【主人公自述】
  我的母亲脾气秉性比较软弱,而我基本继承了她的性格:在幼儿园里,我身体不好、长得又瘦小,给大家的感觉是非常软弱。我想父亲挺不喜欢这一点的,所以他采取了一种挺奇特的教育方式——放手不管。
  举例说吧,要是在马路上母亲抱着我走累了,想让他接着抱抱,他是绝对不肯的,总是让我自己走。摔倒了他也不扶,只是走到我跟前严肃地说:“站起来!”
  还有几次,母亲上夜大回来,发现父亲一个人在看电视,而我在旁边哭他也不管。母亲气得指责父亲,说他不负责任什么的。但父亲却什么也不说,我行我素。(评:父亲不抱自己的孩子、不理孩子的哭似乎不近人情,但是陆津红的父亲自有他的考虑,他是以此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说是不管,也看什么事情。我要是犯了错误他管得比谁都快。大概是4岁左右吧,有一次,我在收拾自己的玩具,父亲叫我。因为当时收拾东西挺着急的,所以他叫了好几声,我都没理他。结果父亲一把把我拽过去,很正式地对我说:你现在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错误我先不告诉你,你自己站到墙边好好想一想,半小时后我问你。其实我也知道,可能跟没答应他有关系,可还是觉得他把这件事闹得挺大,说得很严重似的。当时心里觉得比揍我一顿还难受。(评:如果不说得那么严重,恐怕小陆今天也不会记得。涉及到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教育,严重点、严厉点不为过。不过,“面壁思过”虽可用,但要慎用。一是控制时间不能过长;二是不能把孩子关到看不见大人的地方;三是本来就内向懦弱的孩子最好别用。)
  小学一、二年级时,学习基本上仍是母亲来管,但父亲对我性格教育的关注明显加强了。我从小给人印象就比较懦弱,心理上也比较自卑,父亲希望我能改变这种状态。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我和同桌的男同学抢一把小刀,对方不小心划破了我的眼角。当时老师就批评了他,他也承认了错误,我想也就过去了。谁知回家后我跟父亲一讲,他当时就拍案而起,非常生气地说,明天早上我和你去找你的老师。
  第二天,当着很多老师和同桌的家长的面,父亲一定要我把这件事的过程大声说出来。我很紧张,父亲就说,你别怕,大声地说。我只好就大声说了。回到家后父亲才说,这件事本来确实不算什么大事,但是我要让你明白,你绝对不能再这么软弱下去,我要通过这件事让你的同学包括老师在内意识到你不是一个那么懦弱的孩子;同时也要让你提高自信。说来也怪,这件事以后,我真的感到自己在班里的地位提高了,自信也逐步建立起来了。(评:陆父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他当然不是为了帮孩子出气、报仇什么的,而是想得比较深远,后来的情况也证明他这样做的必要。)
  


  父亲对我教育的全面接管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开始的。那次我在一个全国性的小学生作文竞赛上拿了奖,父亲就对母亲说,以后孩子的学习由我来管吧。后来父亲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事实上他在此之前一直在观察我,一直在我身上寻找值得培养的闪光点。拿了这个奖,我自信心有了,他也发现目标了,所以就“动手”了。(评:爸爸一直在观察陆津红,确信她是可以造就的,就直接负起教育的责任了。这固然是对的,但显得“功利 ”了些。爸爸们应早一些觉悟,不论孩子怎样,父亲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那时候,母亲虽然不再管我的学习了,但偶尔还是会说谁家谁家的孩子多么多么好,这时父亲总是反驳她,你的女儿绝对比他们还强。然后趁我不在的时候再跟母亲说,你一定要给你女儿以自信,不能打击她。(评:拿自家孩子与别家孩子比的做法在家长中很普遍,但却是最令孩子反感的。陆父的想法和做法十分有道理,任何时候都应该激励孩子的自信心,而不能打击孩子。)说实话,听到父亲说我行,我是又高兴又紧张—这种“行”可不是嘴上说行就行的,一定要在实际过程当中表现出来,我总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表现出自己是真正行吧!(评:作为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一种价值认同,也就是希望别人称赞自己。赞扬又可变成动力。)
  当然,父亲也不是光说不练,他对我学习的指导越来越具体。他习惯以“吃饭”来比喻学习过程:吃饭首先要有食欲,饿了才能吃。产生这个饿的过程,就是预习的过程。所以只有在预习当中发现很多问题,才能在上课时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它们。而听课的过程就是吃的过程,一定要一方面听预习当中不知道的,一方面听提出的问题老师怎么解答,带有目的性地听和没有目的地听是很不一样的。吃完以后,还要咀嚼,要消化,复习就是消化的过程。
  除了吃“大餐”,父亲还时不时喂我点“零食”。平时说话聊天的时候,他总是给我出一些脑筋急转弯啊、猜谜啊什么的。夏天傍晚乘凉的时候,他随手一指远方的夕阳,就叫我发挥想像,说一篇作文出来,想到哪说到哪。不知不觉中,父亲就这样拓展了我的思维。(评:对孩子学习的指导是随时随地看似不经意的,这样更易为孩子所接受,效果会更好些,这也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训练。)我自己当时可是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后来在写一些作文啦,解一些数学难题啊,都能找到些独特的角度,还挺高兴的,觉得是因为自己挺聪明的缘故呢!
  我记得那时候父亲还教给我一种特别的记忆方法。他说我当时学的东西主要还不是思维的东西,是背的东西多,因此记忆力非常重要。怎么记呢,就是要把学习的知识组成网,有各种联系,然后在记忆的时候主动寻找那种联系。我自己实践之后觉得很有用,学习也一直处于不错的状态。(评:给孩子一瓢水,家长先得备好一桶。陆父在指导孩子学习上能有所作为,首先来源于他自己平素的思考、钻研。)
  


  上初中后,父亲着手改变我粗心的毛病。绝招之一就是他看电视,让我写作业。开始的时候我有点控制不住,因为电视节目非常诱人。这时他就说,你明天要交作业啊,数学题要计算呀,一分心不就错了吗?这种锻炼坚持下来,居然有一定成效。(评:这种方法对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细心颇为有效,但不是对所有孩子都可用,要因孩子的思维类型而异。)
  也许因为是大孩子了,考虑到这个年龄的逆反心理比较强,那时我再犯错误,父亲已经不会再直接点破我了,而是采取迂回战术:过一个阶段,找一个非常恰当的机会才点点我,说我哪一次出现了某个情况,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一想,大多会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对,接着就会爽快地认错了。(评:这种方式顾及到了孩子的成长心理和面子,容易为孩子所接受。)
  印象中有一次,好像是在爷爷家过节,吃过团圆饭我想睡了,可大家都在那里大声聊天。当时我一急,就特别生气地冲我那些长辈们大喊大叫了一通。父亲当时没说什么,而且还面带微笑。第二天早上我起来,他也只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昨天晚上够厉害的。谁知过了一两天,恰好我和母亲不小心把椅子什么的打翻到地上了,父亲突然发作,也像我那天一样大喊大叫,大发了一顿脾气。
  当时弄得我们都莫名其妙,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就问我,那么你那天为什么那样做呢?你想睡觉,希望大家小点声音,顾及你一下,这没有错。但当时大家几乎都是你的长辈,而且谈得都在兴头上,你完全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提出来,以大家比较能够接受的方法去结束谈话。你当时的那种做法表现的你是非常非常的没有教养……
  被他这么一分析,我结结实实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评:陆父采用这种教育方式颇具匠心,先让孩子看到自己不讲理的丑态,再给孩子讲明道理。)
  说到母亲,看起来她没怎么直接管我的学习,实际上在对我的家教中起了一个平衡的作用。我一直习惯于在父亲面前表现得特别坚强。但在母亲面前,通常会表现出比较软弱的一面,有些话我不方便直接跟父亲说,就会通过我母亲来说,我父亲再跟我谈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就有所顾虑,就会有一个更容易被我接受的对策。(评:父亲母亲各有各的作用,有时是无法互相代替的。)
  对不少孩子来说,一开始对大人都会比较崇拜,但是慢慢就会觉得他们比较过时了、太守旧了什么的。但是,我觉得我的父亲一直对我的心理掌握得非常好,虽然他没学过什么心理学,但是他是非常理性的一个人,他观察我的言行,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做得都非常到位。所以直到今天,对于父亲我仍然非常信服。(评:孩子对父亲的信赖,应该是为父者最大的幸福。而这正是父亲的努力换来的。)
  【家教经验简评】
  概括陆津红父母的家庭教育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着力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勇气。根据陆小时候内向、胆小的情况,父亲在她小学二年级时到校要求“还击”欺负她的男生,后又利用她的作文在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之事激励她,不断提高其勇气和自信心。
  第二,具体指导孩子掌握学习方法。陆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具体的比喻告诉孩子小学学习的诀窍,见缝插针地拓展她的思维、思路,有技巧地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这些对于陆津红提高学习成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严格要求孩子的思想品德。陆津红未读小学时犯了错误,父亲就叫她“面壁思过”,深刻悔悟自己的过失;小学三年级之后虽然不再采取这种方式,但依然关心孩子的品行,保证了她思想的方向。
  第四,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陆父在教育孩子上非常用心,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一直观察和思索着孩子的表现与前途,对孩子的思想动向、性格特征掌握得非常到位,提出来的教育措施非常具体和有效,而且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作为父亲和家庭中的男性家长,如此下功夫教育女儿难能可贵。
  第五,母亲和父亲要互相配合。陆的母亲在孩子小学二年级以前负责她的教育问题,小学三年级后陆父担当起了教育孩子的主要角色,母亲主动负担孩子的生活照料和情绪调节任务。对对方教育孩子中的某些做法有不同意见时,也能尽量避开孩子商谈,保证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致性。
  当然,在陆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她的教育和管理也有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思考和引以为戒: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应当宽严结合。陆津红很小的时候就遭受“面壁思过”之苦,加上身体发育迟缓,这对她的心理不能不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她初上小学时的胆小懦弱就是一个例证。
  第二,家庭生活应当尽可能丰富多彩。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是多领域多层次的,如果家长无视孩子的需求,就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从陆津红的谈话可以看出,她的父亲在学习和品德这两大方面做得不错,但在丰富孩子的兴趣特长方面的努力还不够。
其他文献
儿童癌症的特点  儿童癌症的发  病情况有自己的特点:  ◆ 年龄特征明显  虽然整个孩提时代都有患癌的可能,但以出生后的10年内多见。这可能与儿童发育不成熟导致免疫功能不健全有关。其中,急性白血病的发病高峰为3-5岁;视网膜母细胞瘤、睾丸胚胎瘤多发生于2岁之内;肾母细胞瘤常见于婴幼儿;而脑瘤、恶性淋巴瘤、骨瘤等则多见于6岁以上的孩子。  ◆ 恶化速度快、程度高  如胚胎瘤,发生肺部转移的速度要比
期刊
孩子不喜欢小学老师怎么办    女儿刚刚入学,却在家常说:“小学里的老师没有幼儿园的老师好。”话语间流露出不悦。我们该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  苏州 黄姗姗  这种情绪只是暂时的,原因主要是不适应小学生活。相对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主要是对孩子传授知识,生活照顾要少得多;老师与孩子的个别接触也较少;刚入小学的孩子还会觉得老师说话的语气、态度等等与幼儿园老师不同,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期刊
咨询室里,一位母亲焦急地诉说,近一两年来,她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陈汉总梦见他外婆的葬礼,然后就会从梦中哭醒。外婆病逝多年,应该已经淡忘,为何现在又频频出现在孩子梦中?为何这种情况经常是在大考前出现?这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这位母亲担心极了。  “孩子是不是过于担心考试成绩呢?”我问。  “不会、不会”,她马上反对,“我儿子成绩很好,考试从没失过手,他没必要担心。况且,他从没说过怕字。”  孩子不
期刊
几个女孩野餐后在森林里迷了路。当其他女孩开始绝望的时候,11岁的伊万诺尔·汤耐走了出来,坚定地说:“我不会在这里等死,听说顺着河流的方向就会走出森林。愿意的可以跟我一起走。”于是,伊万诺尔带着几个女孩顺着一条小河,艰难跋涉,最后终于走出森林,脱离了危险。  像伊万诺尔这样的孩子是天生拥有领导才能吗?当然不。经过专业人员对相关人士的大量接触和跟踪调查表明,领导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  
期刊
表姐十几年前留学去了澳州,现在悉尼当老师。因为在私立学校任教,所以认识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每每听她讲起来,我们都觉得这些富孩子也怪“可怜”的。   “猫头”是一个学生的外号。尽管他和单身母亲一起住在正对悉尼大桥海边的一栋小楼里,尽管他妈妈拥有一间家具工厂和数间精品家具店,尽管“猫头”10岁时得到的生日礼物是一件用金线绣着他名字的天鹅绒睡衣,但他还是得像同学们一样,在课余时间打工挣零花钱。悉尼有钱人
期刊
入秋了,幼儿腹泻的病例越来越多。  不少家长以为腹泻是小病,用点药就行了。殊不知忽视了孩子的一些症状,随时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孩子越小,越要谨慎对待其腹泻,原因有三:一是幼儿的感知、表述能力差,腹泻后说不清有无腹痛及腹痛部位,容易误诊;二是腹泻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鉴别;三是在患腹泻的幼儿中,有少数还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脑膜炎、败
期刊
健康的孩子总是活泼好动的。但活动又蕴藏着不安全,往往成为孩子出事的诱发因素,诸如摔倒、跌伤等等。切莫小看这类“跌跌撞撞”,轻者招来痛苦,重者可危及孩子的生命。    孩子何时易跌倒    据有关专家调查,一年中7月、11月,孩子跌伤的频率明显增高。7月天气炎热,注意力难以集中,且出汗多,易打滑;11月则是一年中活动开展最多的季节。而一天之中,孩子招麻烦大多在下午三四点钟至傍晚,家长这时得格外注意。
期刊
儿子读了5年的书,我们也发了5年的愁愁的不是儿子的学习跟不上而是究竟该把他送到哪里去学习才合适,为了这学习超前、无法与学校教育同步的儿子我们已经转了几问学校,换了几种形式的班可还是眼见着原本热切渴求知识的他日渐甘于平庸,这不能不令我深深反思,是不是我对他的早期教育出了问题!  记得儿子刚满周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认字了。邻居家的对联楼道里粘贴的广告、店铺的招牌、公交车站的站牌,都是我们认字的活教材
期刊
每到讨论早期教育问题,就不能不提美国著名发展心理专家、格塞尔所做的那个经典的爬梯实验。格塞尔选择了  对孪生儿来做这个实验,其中一个从出生第48周开始连续6周学习爬梯每天训练10分钟到第52周他已经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进步很大吧?早教成功吧?别着急,看看另一个——另一个直到第53周才开始进行训练,结果昵?仅仅两个星期之后,就已经可以独力爬到楼梯的最顶端了!  觉不觉得前面那个孩子有点冤?比他的兄
期刊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了你说东他就往西,尽跟你拧着来。让他吃好的喝好的,什么都就着他这孩子怎么就不领情呢?“成天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可他一拿起书本就头疼,一回到家就看电视,真拿他没办法。”……  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生活、学习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好多了孩子却毫不知足我们对孩子怎么就看不懂,教不了了呢?  问题看起来挺棘手,究其实也简单。根子就在于家长不懂得家庭教育,只是想当然、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