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发现技术对公安档案信息化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安档案信息化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Internet的全球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知识发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公安档案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有效促进了公安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字]知识发现 数据挖掘 信息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83-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安实战工作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使得各公安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档案信息,各地各警种分别建设了各自的数据库来存储相关的档案信息,能否充分发挥这些档案信息的作用,是衡量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警方工作效率的关键。如果将知识技术应用于警务数据库系统,从海量的档案数据中自动发现数据属性的内在关系和隐含的信息,得到案件线索,为警方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这对于提高公安档案的利用效果和警方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宜兴市公安局在上级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不断加强软硬件投入,不断增强人员配备,组织开展了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机关档案电子目录、全文数据库已经全部建成,为公安档案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档案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照档案管理和实战工作需要,档案信息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在实践中努力解决。
  一、公安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目前,我市公安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个人自身的原因,也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五类。(1)信息化素质不高。多数档案管理员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档案管理员应用技能还停留在浏览、查询、录入上,能够熟练操作微机,灵活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和胜任文档的存储、编辑、检索、利用等工作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不多。(2)基层档案信息化投入不多。多数基层派出所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需求。(3)信息化利用不广。由于缺乏健全、规范的管理流程,使得我市公安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不能收到应有的或最佳的实战效能。一是研判少。大多数单位编研成果质量不高,难以充分发挥编研成果的参考作用和辅助决策作用。二是应用少。有的单位忽视了档案资料服务实战的作用,不会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造成大量信息资源的闲置。(4)档案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机制缺乏。各警务数据库彼此缺乏联系,警方各部门间的档案信息不能共享和交换。刑侦、治安、户籍、消防、交通等各部门分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信息网络,然而由于各部门信息化的标准和水平不一,各数据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兼容性不强,导致档案信息不能在数据库之间互相贯通、共享,以致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5)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许多公安应用软件不能充分满足业务需要,表现在软件开发环境不成熟,功能比较单一、运行不稳定,时常造成档案信息丢失、泄密,甚至贻误正常业务工作;有的公安机关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信息网络,却因应用软件不配套,只能进行简单的对数据库存中的数据进行存取、传输、查询和简单统计等操作,而不能获得数据属性的内在关系和隐含的信息,从而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很低。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力改变过去那种重硬件、轻软件,重基础设施、轻信息资源的开发,重设备的投入、轻信息化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一代信息化人才上来。
  二、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1)要稳定档案管理队伍。挑选一批懂公安业务、懂档案工作、懂信息化操作技能的民警,充实到档案中来,并保持人员相对固定。(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利用集中培训、不定期考核等方式,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对档案业务知识和相关公安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档案管理员做到“懂公安业务、懂档案工作、懂信息技术”。(3)科学建设,加强保障。根据公安实战工作需要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实际,逐步将各业务部门相关档案信息系统融合进档案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档案基础信息在各部门、各警种之间互联互通、高度共享,为基層实战应用提供更大的便利和信息支持。(4)完善机制,充分利用。要根据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一套适应新时期信息化要求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在序。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公安档案管理平台,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三、知识发现技术破解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难题
  随着公安信息建设化水平的提高,各警务数据库已存储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能否充分这些档案信息的作用,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较高层次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关于数据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的预测,为警方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是衡量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公安档案的利用效果和警方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知识发现技术便应运而生,得以迅速发展,在公安档案信息化得到应用,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知识发现技术在公安档案信息化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案件方面,总结各类案件的发生规律,预测未来的防范重点,指出可疑人的特点,划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对案件进行串案并案,为案件侦破提供侦查方向和线索。(2)在户籍管理方面,以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人口,选择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居住社区作为管理的单元,从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出发,来解决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和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问题,将为创建和谐社区,进而创建和谐城市、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探索。(3)在交通管理方面,监测路面状况和交通流量,总结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及时制定对策,有效疏导交通,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4)在警力配置方面,科学、合理地安排警力,以应对突发事件;在消防高度决策中对人员、车辆配置、水源安排、最佳路线选择等提供最佳方案。   四、知识发现技术在公安档案信息化应用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极有发展前途和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领域,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知识发现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采用有效的算法,从大量现有或历史数据集合中发现并找出最初未知、但最终可理解的有用知识,并用简明的方式显示出来,发现了的知识可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定支持等,还可以用于数据自身的维护。数据挖掘(KDD)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数据挖掘应用在警务领域,在国外已有多年的研究,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积累。美国警方使用通用或商务数据挖掘工具,已实现了对知识发现技术的初步应用,我国警方现已初步建成了一些警务档案信息系统,但目前这些系统并不支持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发现任务,国内在警务领域对知识发现的研究离实际应用尚有相当远的距离。(二)应用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性体现在档案信息数据能够在加以整合后,利用知识发现技术深度挖掘档案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档案数据的共享中,使档案数据的利用效率得以优化。知识发现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强调面向领域、面向最终用户和面向实际应用,在公安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重点研究解决以下问题:(1)数据准备。KDD和处理是大量数据,数据一般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需要对这些数据做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数据的选择、净化、推测、转换、缩减等。数据准备是否做好将影响到数据挖掘的效率和准确度以及最终模式的有效性。(2)适合警务应用的数据挖掘和算法。数据挖掘是KDD最关键的步骤,也是技术难点所在。研究KDD的人员中大部分都在研究数据挖掘技术,采用较多的技术有决策树、分类、聚类、粗糙集、关联规则、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数据挖掘根据KDD的目标,选取相应算法的参数和分析数据,等到可能形成知识的模式模型。(3)面向一线干警的自然语言需求获取模型。现有的知识发现系统需要由专业人员来操纵知识发现过程,而未来的趋势是知识发现领域的专业人员只专注于开发更加高效灵活的知识发现算法和模型,而由最终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知识发现系统,这对一线干警来说无疑更有意义。(4)安全是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公安档案利用知识发现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时,尤其是公安档案管理系统由多种不同数据库平台时,提供数据访问和维护数据安全必然成为一对矛盾,所以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采取一些制度管理和技術措施来保证档案信息的保密和安全。(5)评估、解释模型。上面得到的模式模型,有可能是没有实际意义或实用价值的,也有可能是其不能准确反映数据的真实意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与事实相反的,因此需要评估,确定哪些有效的、有用的模式,这个步骤包括把模式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警务人员。评估可以根据警务人员多年的经验,也有此模式也可以直接用不同的指标来检验其准确性。(6)警务人员运用知识。发现知识最终目的是使用知识,如何使知识能有效被警务人员运用是KDD的步骤之一。运用知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需看知识本身所描述的关系或结果,就可以对决策提供支持;另一种是要求对新的数据运用知识,由此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而需要对知识做进一步的优化。
  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和影响深远的工作,同时任务艰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安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公安档案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运用知识发现技术强化公安档案信息管理,使公安档案工作走科技化、信息化的道路是我们新的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到来,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物联网是通过网络将事物和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相互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在正处于发展的顶峰时期,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优化上。物联网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种:后端集中式和全段分布式,这两种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可取性。本文通过对物联网体系结构现状的分析,对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利, 由于具有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被广泛用于军事领域上, 促使了军事领域的发展, 对此, 本文对光纤通信技术在军事指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光纤通信;军事指挥;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94-01  前言 
期刊
[摘 要]基于仔细研究我国及国外有关参数化技术应用于现代化工业设计文献的前提下,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参数化设计的思想,然后从理论上探讨如何在汽车底盘设计中融入参数化技术,最后再以基础方法的角度,对实现参数化这一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表述。融入参数化设计之后,不论是设计产品的周期,还是设计产品的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也得到提高,有利于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参数化;汽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铁路列车逐渐朝向了高速的方向发展,为了推进提升行车的速度和安全,要求做好铁路通信技术的应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其未来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铁路通信;应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15.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93-01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已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80-02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七年知青岁月是习主席人生道路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他思想、觉悟、感情的出发点,对他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他成长之路奠定了扎实稳健的基础,成为习主席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
期刊
[摘 要]在金属热处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对金属进行热处理变形,尤其是在改变材料的各种性能的时候,在进行金属热处理时,肯定会影响到工件的本身性能。例如:工件自身的精细度、寿命长短、噪声和强度。因为很多的工件会要求很高的精细度,所以我们要控制好温度,减少它的变形程度,是我们热处理的关键之处。  [关键词]金属热处理变形温度  中图分类号:TG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商业与工业用电负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问题已成为电力用户关注焦点。但是,配电网络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为能全面提高配电网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建设;供电可靠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88-01  一、引言  从互
期刊
[摘 要]生物发酵产丁醇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同时进行预处理,在经过丁醇发酵微生物种子液制备、发酵等过程生产丁醇,有效降低了丁醇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来发酵并生产丁醇,在此环节充分借助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学、遗传学等理论知识为技术基础,并结合电子计算机、化工等现代工程技术来生成丁醇,生成大量可代谢产业。本文主要针对生物发酵产丁醇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新能源所具备的发电形式在我国的相关领域有着显著的效果,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效益。然而,因为新能源发电形式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就开展电网规划工作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科学的建立恰当的新能源消除纳电网的规划形式,从而推动新能源的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电网规划;方法分析  中图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 思考  中图分类号:TU712.5;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7-0297-01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是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并有效运行的最后一道关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