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吸收的好坏,一部分要依赖于教师的语言运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生硬晦涩、枯燥呆板的教学语言则很难被学生接受吸收。可以说教师语言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14-01
  一、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可见教师的语言运用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同等教师资历、同等教龄、同等学历老师的课堂,往往会呈现不一样的现象。有的老师的课堂趣味横生,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都勇于发言。而另一些老师的课堂则沉闷乏味、同学们都默不作声,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老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至关重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课堂氛围虽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老师的讲解,老师在课堂中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课堂中,老师运用一定的教案、使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时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课堂语言。课堂语言就是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点,开拓学生的智力的语言。作为学生学习上的指路人,老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语言功底,不断磨练自己的语言基本功。老师要让自己的语言不断被学生接受,不断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感染学生,带动学生。
  二、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
  (一)数学用语具有规范性和严谨性
  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数学的逻辑性很强,一个字符的差异都会导致所有概念、定义安全不一样。因此,老师在使用数学语言性,要注意到它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学生交流时尽量规范语言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传达给学生正确的信息。首先,老师要做到对数学符号要有很透彻的理解,对数学概念的相应定义,老师都应该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否则很容易出现表述上的错误。例如,数学中“a除以b”与“a除b”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却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数学是严谨的,因此老师要用一种严谨的教学态度对待数学教学,注意课堂语言的运用,一字之差都可能造成错误;其次,有很多数学老师教课的时候,喜欢掺杂方言和家乡的土话。因此,老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时候要避免运用方言教课,要规范数学语言的表达,运用一定的学科术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大程度的接受、理解和吸收。老师要注意课堂语言的措辞,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忽视了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忽视了细节,这一细节看起来很小,可是长期不注意,在考试中就会导致学生失分、丢分。
  (二)数学课堂语言要形象具体
  初中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很不容易学的一门课程,数学的逻辑性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让学生尽可能的听懂。课堂上,学生都喜欢风趣幽默的语言,死气沉沉的气氛一般学生不会喜欢。老师在课堂中应该尽量使用风趣、易懂的语言与同学们讲解概念。比如说在上到“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的直线、射线”的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小游戏环节,让同学们自己去动手操作,只有同学亲身体验,自己动手操作,才会对这个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可以用游戏中的语言、生活中的语言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只有让同学们觉得自己身在游戏之中,学生的兴趣点才能被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老师要注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表达。
  (三)数学课堂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老师教授课程,一方面是要传授相应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性语言,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数学是一门不断开发学生思维的学科,老师在提问的环节,需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尽量在课堂上不要向同学过多的展示抽象的书本上的原话,对于一句话,老师应该以问句的方式呈现,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数学课堂语言要具有教育性
  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而且还有育人的职责。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运用具有教育意义的语言,只有这样,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尽可能的实现。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上指导者老师不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师要尽量用语言在无形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要尽量用生动的课堂语言去启迪学生思考,而不要在课堂上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去面对学生,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距离感。空洞抽象的语言最不易被人所接受,老师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语言是多样化的,老师在课堂中运用好教学语言,会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學语言技巧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基本的教学能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在实践中积累教学能力,不断在教学中总结提升,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加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大海.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下有情——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激励性评价[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3):32-33.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数学知识时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成为了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一些情境进行教学,可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具备数学意识,激发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高段数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
背景: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变化,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明显升高,且趋向于年轻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及正常透明晶体上皮角质蛋白、波形蛋白、纤粘连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晶体上皮特性的改变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用链酶菌抗生物素
摘 要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有许多小学数学教师经常关注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和解题思路的掌握,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学生出现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想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要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习惯,本文仔细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习惯的主要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背景:  胃癌(Gastric cancer)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排在第五位和第三位。2012年,全球的胃癌新发病例约有951,600例,其中男性患
目的: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参数对不同性质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本院131例患者(169个颈部肿大淋巴结),依据病理及随访结果经抗感染或其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