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待中國大陸經濟,大多數都很重視短期數據,甚至看到有許多數據較為突出,就驚呼中國經濟衰退、崩盤等言論,卻總是見山不是山,瞎子摸象。儘管大陸不認同世界銀行的經濟規模超越論,不希望太過突顯與美國在體量上的競爭,或許還想再等等,給結構調整與經濟轉型留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畢竟,中國大陸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是早晚的事。已可以預期,雖然中國大陸仍秉持著「老二哲學」,但就像「轉大人」(台灣俚語)時,總要長高長壯,將身子骨養好很重要。從此次被很多人看衰的7月份經濟數據來看,大陸經濟景氣回升倒出現契機——信貸規模落入低谷,對應7月份開始的定向寬鬆貨幣政策,產業結構調整已見成效,經濟轉型進入尾聲。
固定資產投資落底新週期投資正開啟
雖然大陸經濟轉型似乎總是巧合地發生在每一次中國領導人換屆時,而且每一個時期產業發展類型,又不太相同。不同時代,不同區域,不同需求。九○年代重心在大陸南方;新世紀的前十年,重心在東方;接下來,往西與北延伸。而「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夢」,為的就是煥然一新,洗淨過去從礦坑走出來那張灰濛濛的臉,講究生態文明建設,不為經濟發展犧牲環境,為公眾健康與利益著眼。利益中心位移,當然發展模式也隨著改變。
因此,大陸固定資產投資落入6年來的低谷,也意味著過去的那種投資模式的結束,產業發展的類型與格局也改變了。過去為擺脫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經濟低迷與產業結構調整,讓經濟免受更大的衝擊,中國大陸只能投入公共建設,擴張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這幾年受到範圍更大的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全球需求大幅縮短後,原來以生產大國自居的大陸,遭遇了大量產能閒置對經濟的衝擊。如何來因應?就只能用「縮減」的激烈手段來調整,調結構無非就是順便淘汰落後的產能,而過去沒有投入的,現在就要補回來,如節能環保;未來有新需求的,必然要增加供給,如電動車。因此,騰出來的空間與資本,就成為新週期投資的方向。
絲綢之路 上海將打通中國經濟的筋脈
就好像上海市中心,原來從一條南北向的一號線地鐵,增加了東西向的二號線地鐵,慢慢環線、延伸線……中國大陸的全面發展,高鐵建設像地鐵一樣,不斷延伸,不斷聯接。中國人歷來有著「要致富先修路」的觀念,原來沒有高鐵站的鄉鎮,因為設了站,就像灰姑娘變公主一般。那裡的人,可能祖祖輩輩從來都沒有出過村,到過鎮,更惶論去了大上海,現在卻買上一張去上海的高鐵票,睡上一覺,不用擔心過頭,下了車就是大上海。
適逢大陸學生放暑假,已有幾年的經驗,搭高鐵出差,真可比春運,那票難買至極,幾乎到上海班班滿。到了上海虹橋火車站,也是人山人海。高鐵延伸地方越多,距離越長,磁吸效應越強,人都從二三四級城市湧出。上海真成了海上陸上絲綢之路的樞紐。自貿易區的率先開啟,中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也在上海,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向著歐洲西行,它將成為未來東西方交融的重要城市,打通了中國經濟的任督二脈。
改革開放 經濟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2014年第一季,中國經濟早已落底,7.4%是築底的低位。隨著經濟轉型進入尾聲,「十二五」規劃提出來的7大新興產業,也逐漸開花結果。過去固定資產投資打下的財富基礎,也成了經濟轉型的本錢;過去大陸經濟發展速度慢,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本錢;而隨著居民儲蓄不斷增加,也為股市積累不少的動力。因此,一旦經濟有復甦的跡象,儲蓄就會出現搬家的現象,股市就迎來小陽春行情。
改革開放歷來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逢改必放,釋放新機會,也增添經濟新動力——如「房改」,取消單位福利分房,房地產市場化釋放的機遇,才造就今天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但也留下了隱患。「匯改」,開啟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這也造就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流通率與範圍擴大,當然也體現在人民幣的超額發行。「股改」形成了產業投資的退出機制,更造就了創業家的財富效應,也提升了大陸內需消費的實力。
未來,在深化改革的積極推動下,必將釋放新商機,刺激新投資,帶動新成長。而已啟動的自貿區開放、新國企改革等,都已在滬深股市引起了一波波的漣漪。
固定資產投資落底新週期投資正開啟
雖然大陸經濟轉型似乎總是巧合地發生在每一次中國領導人換屆時,而且每一個時期產業發展類型,又不太相同。不同時代,不同區域,不同需求。九○年代重心在大陸南方;新世紀的前十年,重心在東方;接下來,往西與北延伸。而「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夢」,為的就是煥然一新,洗淨過去從礦坑走出來那張灰濛濛的臉,講究生態文明建設,不為經濟發展犧牲環境,為公眾健康與利益著眼。利益中心位移,當然發展模式也隨著改變。
因此,大陸固定資產投資落入6年來的低谷,也意味著過去的那種投資模式的結束,產業發展的類型與格局也改變了。過去為擺脫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經濟低迷與產業結構調整,讓經濟免受更大的衝擊,中國大陸只能投入公共建設,擴張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這幾年受到範圍更大的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全球需求大幅縮短後,原來以生產大國自居的大陸,遭遇了大量產能閒置對經濟的衝擊。如何來因應?就只能用「縮減」的激烈手段來調整,調結構無非就是順便淘汰落後的產能,而過去沒有投入的,現在就要補回來,如節能環保;未來有新需求的,必然要增加供給,如電動車。因此,騰出來的空間與資本,就成為新週期投資的方向。
絲綢之路 上海將打通中國經濟的筋脈
就好像上海市中心,原來從一條南北向的一號線地鐵,增加了東西向的二號線地鐵,慢慢環線、延伸線……中國大陸的全面發展,高鐵建設像地鐵一樣,不斷延伸,不斷聯接。中國人歷來有著「要致富先修路」的觀念,原來沒有高鐵站的鄉鎮,因為設了站,就像灰姑娘變公主一般。那裡的人,可能祖祖輩輩從來都沒有出過村,到過鎮,更惶論去了大上海,現在卻買上一張去上海的高鐵票,睡上一覺,不用擔心過頭,下了車就是大上海。
適逢大陸學生放暑假,已有幾年的經驗,搭高鐵出差,真可比春運,那票難買至極,幾乎到上海班班滿。到了上海虹橋火車站,也是人山人海。高鐵延伸地方越多,距離越長,磁吸效應越強,人都從二三四級城市湧出。上海真成了海上陸上絲綢之路的樞紐。自貿易區的率先開啟,中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也在上海,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向著歐洲西行,它將成為未來東西方交融的重要城市,打通了中國經濟的任督二脈。
改革開放 經濟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2014年第一季,中國經濟早已落底,7.4%是築底的低位。隨著經濟轉型進入尾聲,「十二五」規劃提出來的7大新興產業,也逐漸開花結果。過去固定資產投資打下的財富基礎,也成了經濟轉型的本錢;過去大陸經濟發展速度慢,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本錢;而隨著居民儲蓄不斷增加,也為股市積累不少的動力。因此,一旦經濟有復甦的跡象,儲蓄就會出現搬家的現象,股市就迎來小陽春行情。
改革開放歷來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逢改必放,釋放新機會,也增添經濟新動力——如「房改」,取消單位福利分房,房地產市場化釋放的機遇,才造就今天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但也留下了隱患。「匯改」,開啟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這也造就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流通率與範圍擴大,當然也體現在人民幣的超額發行。「股改」形成了產業投資的退出機制,更造就了創業家的財富效應,也提升了大陸內需消費的實力。
未來,在深化改革的積極推動下,必將釋放新商機,刺激新投資,帶動新成長。而已啟動的自貿區開放、新國企改革等,都已在滬深股市引起了一波波的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