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悟性培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bo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悟性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结合语文阅读教学,采用多种方式方法,精心指导,把学生的悟性充分培养出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舒展和张扬。
  【关键词】语文素养;学生悟性;培养指导;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贵心悟。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培养学生的“悟性”,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语文“悟性”就是指对诗文或客观的景物或人事的分析理解能力。“悟性”是创新能力的生动体现,让学生爱“悟”会“悟”是教学创新的基本任务。它是阅读主体感性经验的突然升华与飞跃,尽管它身披着神秘面纱,但悟性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而培养出来。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培养学生悟性的具体做法:
  一、身临其境、诵读转述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到作品的具体语境中去,将语言还原为作者所构建出来的具体画面中,然后让自己置身其境之中;再督导学生熟读成诵、反复吟咏,做到口、耳、心的有机统一。这样,吟咏的时候,不仅有理性的了解,亲切的体会,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如我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醉翁亭记》时,体会那些潇洒的“兮”字串联下,语言如一串檐下的风铃,隽永、优雅。只要学生入境朗读,读懂那种感情,再用白话将文章转述出来,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转述时可以促使学生调动一切可使用的文本信息,尽可能的准确表达。学生转述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愈加鲜明和形象。
  二、沉浸其中、静心思考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如指导学生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引导学生思考课本对“悉如外人”中“外人”的注释:“桃花源以外的人”。这对吗?学生通过沉静思考,感到“桃花源以外的人”就是指渔人眼中的世外之人,这是以渔人的眼光来看桃源中人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样,以批判质疑的眼光来审视课文,敢于挑战,大胆质疑,能够培养不唯书和质疑求实的精神,有利于获得真知灼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难解处,感情的细微处,文章写作技巧处,要静心思考,虚心品味,潜心推敲。通过思考、领悟接通思维的断流处,洞悉文章的隐含意,进入悟境、化境。
  三、进入角色、联系移情
  用联系的观点把不同的对象予以接通比较,使之相互印证、补充,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启示,认识和理解也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新鲜顿悟。教师可促使学生挖掘不同课文间的可比因素,运用求同存异比较法,从而迸发灵感,悟出诸事物的真谛。在学习《与朱元思书》一文时,可比较思考七年级学过的郦道元的《三峡》一文。通过比较,可知: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不同地区的优美风光,都是从视觉、听觉和感觉等角度来写景的,两篇文章都是抓住山、水来写景的,两处的水都清澈、湍急。但富春江的山石“高、寒”,而三峡的山石“连绵、险峻”。不同的景色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富春江的山水让作者产生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而三峡的春冬季“良多趣味”,秋季则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使人感到哀伤、悲凉、寒气透骨。这样比较有助于开阔视野,启发新知,使知识前后贯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观察本地的风光特点,写一篇写景散文,进行课外练笔。
  四、拥抱生活、心物感应
  悟性的源头是生活,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曹雪芹也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一本大书,语文写在它的每一页,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能给予人启示。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写道:“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对这个含蓄而有韵味的用语,一些同学不大理解。其实,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野花“眨呀眨”,是指在风的吹拂下野花摇摇摆摆的样子。那为什么野花“像眼睛像星星”呢?只要联系生活,你又会知道,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这句话实际上描写了野花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惹人喜爱的样子。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应让学生融入生活,拥抱生活,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社会中、大自然中感受体会。学贵有疑,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课内外建立立体的交流通道,引发学生的“心物
  感应。”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去讲,要多给学生留一点时间、空间,让学生多读一读、想一想,让文章鲜活的生命尽情展现,让学生的潜能最大发挥,思维个性得到充分的舒展和张扬。只有学生的悟性培养出来了,语文学习才富有生机,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一代人,且不要让答案的唯一性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共同性把他们的个性给扼杀了。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通过几年的课外阅读实践,笔者认为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课外阅读的主体性。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教学将知识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教材等教学条件还不够成熟,亟待通过建立健全
【摘要】汉语文字蕴含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语文教师要多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字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充分调动自身多种感觉器官,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使枯燥的汉语识字教学变成学生激发兴趣和热情洋溢的热土。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组合作;识字课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表现
近年来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静态对比,而更多地关注动态的翻译过程。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译者在翻译当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译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实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认知能力在教学q-的重要性。高段散文文质优美,深受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喜欢。对此,本文从情感表达、语言表达、文章结构三个方面
【摘要】教学亟需全面改革科学认知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亦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现时小学学生习作应该“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习作教学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双管齐下;如只注重单调的写作知识传授,学生习作水平裹足难前,写作热情大打折扣,更甚者抄袭作文选、上网下载、旧“文”重提……  【关键词】写作;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本文以沉积学、地层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露头、钻测井和地震等数据资料,以地层、沉积和构造等多种学科分析为手段,对中扬子区晚侏罗世和白垩纪进行了沉积古地
历史知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