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有人曾提出这样的口号:科研兴校。几年过去了,许多实践证明教育科研的的确确给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许多研究型的教师在科研这块沃土上描绘着绚丽多彩的篇章,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这样尴尬的现象:有些科研成果显著的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名列前茅的教师不搞科研。如何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实现科研、教学双贏,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注重实效,加强实践性
科研脱离学校实际、脱离教学实际,是造成能“研”不能“教”的主要原因。目前,有些学校存在为搞科研而搞科研的倾向。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把学校有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一个标准,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一些学校和教师纷纷争取各级教育部门的科研立项,其中不乏省级、国家级项目,不考虑这些项目是否适合学校和本人的实际,在科研中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这种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的作法缺乏针对性、方向性、实践性,导致写出的经验论文假、大、空,严重脱离教学实际。
教师搞科研必须和自己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必须突出实践性。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要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紧密围绕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科研与教学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校长要督促和帮助教师把已有的理论研究尽快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要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二、全员参与,突出群众性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但有些教师在参与意识上有一些障碍:1.“无关论”,认为科研活动是研究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2.神秘感,认为科研高深,自己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搞;3.有些教师担心搞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学校领导应做好思想开导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消除顾虑,转变观念。让教师清楚:科研人人都可以搞,人人也能搞,就是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抓住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也可以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引导教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在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努力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并记录下来,把心得体会写出来,把方法总结出来,这样的科研必定会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正视差异,体现层次性
科研的内容、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理论水平,不分课题的大小和层次,大家都来研究同一课题,最后用一个标准来衡量科研成果,这种科研方式不可避免地要脱离教学实际,使科研工作流于形式,更不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学校的科研工作中,骨干教师是开展科研的主体力量,通常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他们可以承担内容稍难、层次稍高的科研课题。对于一般教师,他们中的多数人科研意识比较淡薄,通常都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己任,在引导这部分教师搞科研时,要从低处起步,在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事情中寻找课题,多采用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实效,加强实践性
科研脱离学校实际、脱离教学实际,是造成能“研”不能“教”的主要原因。目前,有些学校存在为搞科研而搞科研的倾向。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把学校有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一个标准,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中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一些学校和教师纷纷争取各级教育部门的科研立项,其中不乏省级、国家级项目,不考虑这些项目是否适合学校和本人的实际,在科研中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这种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的作法缺乏针对性、方向性、实践性,导致写出的经验论文假、大、空,严重脱离教学实际。
教师搞科研必须和自己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必须突出实践性。一方面,教师研究的问题要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紧密围绕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科研与教学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另一方面,校长要督促和帮助教师把已有的理论研究尽快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要将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二、全员参与,突出群众性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但有些教师在参与意识上有一些障碍:1.“无关论”,认为科研活动是研究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2.神秘感,认为科研高深,自己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搞;3.有些教师担心搞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学校领导应做好思想开导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消除顾虑,转变观念。让教师清楚:科研人人都可以搞,人人也能搞,就是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抓住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也可以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引导教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在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努力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并记录下来,把心得体会写出来,把方法总结出来,这样的科研必定会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正视差异,体现层次性
科研的内容、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存在差异,如果不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理论水平,不分课题的大小和层次,大家都来研究同一课题,最后用一个标准来衡量科研成果,这种科研方式不可避免地要脱离教学实际,使科研工作流于形式,更不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学校的科研工作中,骨干教师是开展科研的主体力量,通常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他们可以承担内容稍难、层次稍高的科研课题。对于一般教师,他们中的多数人科研意识比较淡薄,通常都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己任,在引导这部分教师搞科研时,要从低处起步,在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事情中寻找课题,多采用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