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的快乐由心而生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享受到由心而生、一吐为快乐的感觉,应注重引导学生由观察到思考、由外力到内力,变热闹为宁静,变指导为评价。使学生在各种有效的活动中体验、感悟,由感而发,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快乐;由心而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7-0028-03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教起来头痛,学生学起来心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教师往往做实验、玩游戏、演小品,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找米下锅”。这种形式看似是快乐写作,可写出来的作品大部分是千篇一律的作文结构,人云亦云的内心感受,离开课堂后再让学生写日记或命题作文,仍旧抓耳挠腮、叫苦连天。怎样让学生在写作时体会到由心而生的快乐,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外在形式,更要延展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享受到“不吐不快,一吐为快”的感觉。
  一、“思考”重于“观察”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给予大家一个多彩的世界,但是在同样的世界里每人却有不同的人生观,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学生却写出不同的文章。只有观察没有思考的作文必然是空洞的,把察觉到的通过思维加工,变成自己的思想才是更高的目的。当我们把生活舞台搬到讲台上时,善于思考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到的情景,追索出内在的机理,产生自己的思想,斑斑小事能写出感人肺腑的佳作。而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只是看到现象写现象,缺乏深度思考,所以在写作时“字字值千斤,句句难出手”。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系列训练。
  1.辩论会,根据一个社会现象或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辩论。如留作业还是不留作业?遇到马路上摔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好朋友做错了事该不该向老师汇报等等。这些常见而又让人犯难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辩论。辩论前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找出理由和依据后,要告诉他们前三个理由大家都能想到,要想说服别人,就要找到第四个、第五个甚至更多,这样才能更有说服力,你的观点才会站住脚。辩论时,他们的思想会不断地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学生思维的广度、缜密度都得到了锻炼。最后再由“嘴上谈兵”到“纸上谈兵”,此乃一举三得,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让学生得到了思考力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每日名言,黑板的两个边角作为“名言发表地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的名言发表到黑板上,供大家欣赏与积累。所谓“名言”都带有点哲理,写这类话语,即“深思考”。我们知道名言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留心自己思维的火花,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的。如果学生经常性关注大脑里的思考,他的思考之树就会茁壮成长。每个学生一学期能发表三四句,每天能积累两句,一学期下来二百多句,一学年会有四百多句。两三年下来,数量可观。几百次的深思考后,学生思考的深度较以前有很大改观。
  3.续编故事。教师读故事的一部分,学生补充故事,最后和原作进行比较,比较的过程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价值;创编童话,学生根据给出的几个事物,由事物特点出发,编写故事情节;绘制绘本故事,低中年级的学生由说到写,由写到画,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思考深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得到经常性的“深思考”训练,大脑思考的“质” 就会改变。他的语言就会有个性,心理感受也有了独特性,拿起笔写作时,不仅能写出眼前的世界,更能写出内心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会写作的有两个世界,不会写作的人只有一个世界。
  二、“内力”重于“外力”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为自己寻找动力。动力分为内在驱动力和外在推动力。学生学写作文时,外在推动力来自老师和同学,内在驱动力来自内心的力量和勇气。写作前的精心指导,其实是给学生一个外在推力,寻找写作素材,学会观察。当学生因老师创设的一段小品、一次实验、一个场景而找到了写作内容时,却又因为不知写什么而犯难,最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相反如果一个话题或一个活动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并主动拿起笔写出来,那才是精彩、个性、透着灵气的文章,同时他们也享受到了那种“不吐不快,一吐为快”的感受。
  1.循环日记,分组轮作,每日一篇,一日一换,一周一轮回。日记本传到手中,他们可能被同学的精彩日记所吸引,从而激起写作的热情;也可能会在其他同学的日记中引发同感,从而找到写作素材;还有可能会在同学和老师的评语中获得激励,从而找到写作的激情和信心。这样的日记学生会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会写出真情实感。
  2.班级论坛,学生根据班上的热点问题发表言论。如班长该不该惩罚同学?我的文具哪去了?校园内的烦恼等等,这些话题一旦被学生提出,我们就可以抛出去让学生在轮流日记或班级小报上写出自己的思考或判断,涉及到的人或事,一定会引发当事者辩解,那就让他们写下去,这种急于辩解亮出自己观点的现象不正是学生内心的那种驱动力吗?当学生的语言有了批判力,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深思考,随后老师再适时引导,告诉他们批判力后面还要有建设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改进意见。当他的建议或辩解得到大家的认同时,他们体会到的是写作带来的享受和快乐,而不是煎熬和痛苦。
  3.接力习作,教师开头,学生分组编写,连组成篇;编剧习作,分组提供素材,每组完成一章节,连章成剧;习作沙龙,每周汇报个人搜集的素材与感受,他们在获取全部信息时切实感受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这些习作平台能让更多的学生交流、展示、相互启发,寻求共鸣,作品中的内容也许是风马牛不相及,但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语言,独立的思考。
  三、“宁静”重于“热闹”
  在一些孩子的眼里只有打打杀杀的游戏、变化莫测的动画片才有意思。一旦脱离了感官上的满足,就觉得无聊;受到老师的批评或遇到一些困难,嘴里只有倒霉;热热闹闹的一节活动课,课上积极踊跃,课下却不知怎样用笔来描绘。这些现象他们不是没观察,也不是没有亲身体验,而是没有寻找到内心的那份宁静,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这样。无论是古代诗人还是现代作家,他们的生活不见得比我们复杂,但是比我们更纤细。他们会把自己的思乡、爱国、孤独、惆怅等情怀托付给明月、流水、大自然,面对生活小事、琐事,却能写出惊世绝作,作家的本领就在于用小事、琐事写出别人看不到的意味。   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就是要让孩子们找到内心的那份宁静,能经常回头看看自己的内心,将内心的想法、念头写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作文能力。今天我们有了超音速飞机,有了高速铁路,有了Email的快速沟通。然而,所有这一切便捷的工具都不能消除人世间的情感。怎样让孩子们抛开喧哗浮躁的干扰,寻找到内心的那一份宁静,那就是阅读。书籍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值得背诵的优美段落,还有更多的是给了我们一种生活的智慧,培养我们内心的力量。
  1.读书交流会,每周一次。交流会上,学生推新书,谈感受。两名记录员一名把书名记录在黑板上,供学生课上摘录,另一名把书名和读书人记录在微型图书馆的记录本上,供学生课下翻阅或借阅。这样会让读书的孩子有成就感,没有读书的孩子产生渴望。每次交流后,学生课下会津津乐道地谈论书或者是通过微型图书馆向读书的同学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时课下传递游戏卡、打架、斤斤计较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就会渐渐减少。
  2.经典诵读,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诵读经典,这是让学生寻找到内心宁静的重要途径。文化,是文而化之。我们有知识,有思想,那是文,化入我们的生命,变为生活方式,这就是文化。背诵经典如同牛在胃中储存草料,需要在成长中慢慢反刍。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从经典中感悟成长,看到自己的内心,懂得其中蕴含的生活方式。经典就像一个朋友,带着所有的关乎生命养成的故事情节走进孩子的生活,从而变为他们的能量和态度。当他们从经典阅读中寻找到了内心那份宁静时,不知不觉中就会把自己丰富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观,乐观、博大的胸怀将取代“无聊”或“倒霉”等消极态度。
  四、“评价”重于“指导”
  作文教学重在唤醒学生的自主写作,只有唤醒学生的自主写作,写作才会有健康美好的未来。所以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训练,而是唤醒、鼓舞、激励。当学生拥有了饱满的写作状态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像作家那样触景生情,妙笔生花。所以说作后的评价要比作前的指导更有鼓舞性和激励性。
  类似于冠冕堂皇的套话,写作技巧的灌输等简单的作后评价,只能消除学生的写作热情或者让他们视而不见。要想真正唤醒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让评语内容真实有温度,还需要评价形式的多样化,由单一的评价方式转换为多元化评价。如生生评价,小组间的评价,家长评价。相同的作品,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看法,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同学或家长手中传阅,心中就会有油然而生的一种成就感,当看到不同人的评价时,写作的激情和自信心就会萌发。
  对于每次习作后的评价,老师要舍得花时间,根据不同作品,找出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归类,课堂上欣赏精彩片段,学生的某段话或某个句子,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并得到大家啧啧称赞,那份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精彩语段在大家欣赏的同时,或被收集到班级习作园地,或被其他同学所模仿。这样的评价如果坚持下去,学生会渐渐地体会到写作带给他们的尊严与荣耀,从而调动起写作热情。对于习作上的缺点,同样也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分析,通过优劣的比较和专项的训练,学生在错误中找到正确的写作方向。这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写作上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那种写作的神圣感和幸福感,会从学生心灵深处一点一滴激发出来。
  苏轼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要让学生写出有温度的语言,真实的感受,个性化的文章,不光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要激发写作的乐趣和志趣,让写作真正成为与人交流的工具,消除一切心理障碍,敞开心扉,写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从怕作文到喜作文、乐作文再到志于作文,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写作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理念确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并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发展的指导思想,倡导开展以认知、能力和情感为一体的“三维目标教学”活动。这并非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能力的淡化和削减,而是对教师行为提出了更为科学、更具理性的新要求。作为课程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以学促教”的原则,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合理干预作用。这
对当前一些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知行背离”现象,不能采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态度而放任之。产生“知行背离”现象的原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方面并非像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论述中,常常把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结合在一起,两种评价的结果往往不同甚至相反。因为道德尺度和历史尺度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尺度,看问题的着眼点不一样
<正>~~
期刊
蒙古族传统家庭观念中渗透着厚重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家庭观念的表现形式为"乡土观念"、"祖先崇拜"、"灶火(蒙古语gal golomta)观念"、"亲属观念"和"国家意识"等诸多层次,它不仅体现了人
“嘭——啪——”妈妈鞭炮爆米花啦瞧吧爆出了那么多亮闪闪的彩色米花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1.2008年8月8日,北京已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全球约有4120500000人收看电视直播,改用“万人”作单位是:( )万人,
1952年4月,朝鲜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前线急需大量枪支弹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的钢铁工人们因劳资纠纷,决定集体罢工。杜鲁门总统又气又急,打算动用"战时总统权力",征
&#39;这一招,真灵验.&#39;马威正暗自得意自己的&#39;暴力邀请&#39;,王捷柱也借机挣脱了马威,逃回教室。一上课,马威就开始制作游戏&#39;邀请函&#39;。确切地说,是一张张画着
期刊
经济概念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它与道德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理解经济的基础或切入点的产权、经济活动的核心或前提的生产劳动、经济持续运行的分配与交换行为和最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