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合性经骨干骨折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治疗组(n=29);对照组给予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钢板固定;交锁髓内钉;闭合性胫骨干骨折
前言
胫骨干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由于胫骨中下段无肌腱和肌肉附着,来自骨膜动脉和骺动脉的血液供应有限,当胫骨发生骨折后,远端血液供应不足,骨折难以愈合,易出现骨不连或者延迟愈合等并发症[1-2]。治疗胫骨干骨折首先需保证骨折复位固定牢固,然后尽量保存血液供应。临床主要采用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干骨折,但是两者的疗效对比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为比较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合性经骨干骨折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8.46±5.25)岁,病程1~63h,平均病程(21.57±3.92)h,其中骨折AO分类,A型9例,B型14例,C型6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7.12±4.64)岁,病程1~65h,平均病程(23.14±4.29)h,其中骨折AO分类,A型11例,B型14例,C型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屈曲患侧下肢髋膝关节90°以上,沿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切一纵向切口,切口长度为6~8cm,切开髌腱及髌韧带,暴露胫骨结节上斜坡,采用骨锥开孔胫骨中轴线偏内侧及胫骨平台前缘处,直达髓腔。采用扩髓器扩髓至骨折近端。复位可在C臂透视下,采取牵引复位骨折且维持,针对闭合复位困难,则采取小切口开放复位,尽可能少剥离骨膜或不剥离,于远近端锁孔打入髓内钉。最后拆除装置,拧入髓内钉尾帽,清洗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处理,两组均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2天。3天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2周后插线指导患者进行负重功能锻炼,定期门诊拍片复查。
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以骨折为中心作一胫前向外弧形长约2.5~3cm切口,暴露骨折端,采用对抗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必要时刻使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待复位满意后,沿胫骨内侧面分离骨膜与皮下深筋膜,用作皮下隧道,经切口最上端或者最下端插入预先处理好的钢板,采用合适的骨折固定器临时固定,与钢板钉孔出切一小口,采用螺钉内固定。清洗切口后缝合。术后用后棉垫加压包扎患腿,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2天。术后1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石膏托固定4~6周,定期门诊拍片复查。
1.3 疗效评价标准
骨折愈合标准为:局部无压痛、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X线检测显示有明显连续骨痂,仍可见骨折线;下肢独立行走3分钟以上,观察2周内不变形。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该系统评分包括畸形、裸关节活动及距下关节活动、膝关节活动、费力活动、跋行、步态及疼痛等7个方面)进行判定临床胫骨骨折临床效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随访两组患者1年后,统计疗效。
1.4 統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样本比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优18例,良6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93.10%;对照组治疗后优13例,良5例,中3例,差8例,优良率为72.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干骨折是一种全身长骨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占整个骨折发生率的13.4%。由于胫骨直接位于皮下,周围肌肉覆盖较少,血液循环较少,当手术固定不够牢固时,常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缺损骨外露、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3-4]。临床主要采用交锁髓内钉及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两组都具有创伤小、不剥离骨膜等优点。其中交锁髓内钉是一种符合骨再生、重建及创伤修复等要求的轴向型固定术,通过增加整个固定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为早期锻炼创造了条件,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并有效的避免了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2]。现代研究表明,微创钢板固定法核心内容包括:(1)采用“内支架”的骨折固定模式,采用特殊设计的钢板进行桥接固定;(2)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保护骨折端周围的血运;(3)利用简介复位技术和肌腱复位作用进行骨折复位。本研究结果表明,微创钢板固定法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交锁髓内钉法(75.8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是微创钢板固定法采用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对周围造成的创伤更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骨折端血运。骨痂生长加快,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由于微创钢板固定法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疗效优于交锁髓内钉法,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邢益仿.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19):3299-3300.
[2] 张帆,罗晓东,汪志中等.胫骨干骨折患者交锁髓内钉术后动力化与未动力化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13,(29):3491-3492,3495.
[3] 马敏,蔡俊丰,尹峰等.两种术式治疗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8):1661-1664.
[4] 周振宇,刘璠,刘雅克等.锁定加压钢板桥接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干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3):222-225.
关键词:微创钢板固定;交锁髓内钉;闭合性胫骨干骨折
前言
胫骨干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由于胫骨中下段无肌腱和肌肉附着,来自骨膜动脉和骺动脉的血液供应有限,当胫骨发生骨折后,远端血液供应不足,骨折难以愈合,易出现骨不连或者延迟愈合等并发症[1-2]。治疗胫骨干骨折首先需保证骨折复位固定牢固,然后尽量保存血液供应。临床主要采用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干骨折,但是两者的疗效对比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为比较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合性经骨干骨折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8.46±5.25)岁,病程1~63h,平均病程(21.57±3.92)h,其中骨折AO分类,A型9例,B型14例,C型6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7.12±4.64)岁,病程1~65h,平均病程(23.14±4.29)h,其中骨折AO分类,A型11例,B型14例,C型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屈曲患侧下肢髋膝关节90°以上,沿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切一纵向切口,切口长度为6~8cm,切开髌腱及髌韧带,暴露胫骨结节上斜坡,采用骨锥开孔胫骨中轴线偏内侧及胫骨平台前缘处,直达髓腔。采用扩髓器扩髓至骨折近端。复位可在C臂透视下,采取牵引复位骨折且维持,针对闭合复位困难,则采取小切口开放复位,尽可能少剥离骨膜或不剥离,于远近端锁孔打入髓内钉。最后拆除装置,拧入髓内钉尾帽,清洗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处理,两组均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2天。3天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2周后插线指导患者进行负重功能锻炼,定期门诊拍片复查。
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以骨折为中心作一胫前向外弧形长约2.5~3cm切口,暴露骨折端,采用对抗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必要时刻使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待复位满意后,沿胫骨内侧面分离骨膜与皮下深筋膜,用作皮下隧道,经切口最上端或者最下端插入预先处理好的钢板,采用合适的骨折固定器临时固定,与钢板钉孔出切一小口,采用螺钉内固定。清洗切口后缝合。术后用后棉垫加压包扎患腿,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2天。术后1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石膏托固定4~6周,定期门诊拍片复查。
1.3 疗效评价标准
骨折愈合标准为:局部无压痛、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X线检测显示有明显连续骨痂,仍可见骨折线;下肢独立行走3分钟以上,观察2周内不变形。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该系统评分包括畸形、裸关节活动及距下关节活动、膝关节活动、费力活动、跋行、步态及疼痛等7个方面)进行判定临床胫骨骨折临床效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随访两组患者1年后,统计疗效。
1.4 統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样本比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优18例,良6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93.10%;对照组治疗后优13例,良5例,中3例,差8例,优良率为72.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干骨折是一种全身长骨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占整个骨折发生率的13.4%。由于胫骨直接位于皮下,周围肌肉覆盖较少,血液循环较少,当手术固定不够牢固时,常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缺损骨外露、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3-4]。临床主要采用交锁髓内钉及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两组都具有创伤小、不剥离骨膜等优点。其中交锁髓内钉是一种符合骨再生、重建及创伤修复等要求的轴向型固定术,通过增加整个固定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为早期锻炼创造了条件,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并有效的避免了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2]。现代研究表明,微创钢板固定法核心内容包括:(1)采用“内支架”的骨折固定模式,采用特殊设计的钢板进行桥接固定;(2)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保护骨折端周围的血运;(3)利用简介复位技术和肌腱复位作用进行骨折复位。本研究结果表明,微创钢板固定法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交锁髓内钉法(75.8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是微创钢板固定法采用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对周围造成的创伤更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骨折端血运。骨痂生长加快,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由于微创钢板固定法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疗效优于交锁髓内钉法,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邢益仿.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19):3299-3300.
[2] 张帆,罗晓东,汪志中等.胫骨干骨折患者交锁髓内钉术后动力化与未动力化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13,(29):3491-3492,3495.
[3] 马敏,蔡俊丰,尹峰等.两种术式治疗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8):1661-1664.
[4] 周振宇,刘璠,刘雅克等.锁定加压钢板桥接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干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3):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