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合性经骨干骨折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治疗组(n=29);对照组给予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交锁髓内钉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钢板固定;交锁髓内钉;闭合性胫骨干骨折
  前言
  胫骨干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由于胫骨中下段无肌腱和肌肉附着,来自骨膜动脉和骺动脉的血液供应有限,当胫骨发生骨折后,远端血液供应不足,骨折难以愈合,易出现骨不连或者延迟愈合等并发症[1-2]。治疗胫骨干骨折首先需保证骨折复位固定牢固,然后尽量保存血液供应。临床主要采用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干骨折,但是两者的疗效对比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为比较微创钢板固定与交锁髓内钉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闭合性经骨干骨折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8.46±5.25)岁,病程1~63h,平均病程(21.57±3.92)h,其中骨折AO分类,A型9例,B型14例,C型6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7.12±4.64)岁,病程1~65h,平均病程(23.14±4.29)h,其中骨折AO分类,A型11例,B型14例,C型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屈曲患侧下肢髋膝关节90°以上,沿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切一纵向切口,切口长度为6~8cm,切开髌腱及髌韧带,暴露胫骨结节上斜坡,采用骨锥开孔胫骨中轴线偏内侧及胫骨平台前缘处,直达髓腔。采用扩髓器扩髓至骨折近端。复位可在C臂透视下,采取牵引复位骨折且维持,针对闭合复位困难,则采取小切口开放复位,尽可能少剥离骨膜或不剥离,于远近端锁孔打入髓内钉。最后拆除装置,拧入髓内钉尾帽,清洗切口,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处理,两组均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2天。3天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2周后插线指导患者进行负重功能锻炼,定期门诊拍片复查。
  治疗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以骨折为中心作一胫前向外弧形长约2.5~3cm切口,暴露骨折端,采用对抗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必要时刻使用有限切开撬拨复位,待复位满意后,沿胫骨内侧面分离骨膜与皮下深筋膜,用作皮下隧道,经切口最上端或者最下端插入预先处理好的钢板,采用合适的骨折固定器临时固定,与钢板钉孔出切一小口,采用螺钉内固定。清洗切口后缝合。术后用后棉垫加压包扎患腿,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2天。术后1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石膏托固定4~6周,定期门诊拍片复查。
  1.3 疗效评价标准
  骨折愈合标准为:局部无压痛、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X线检测显示有明显连续骨痂,仍可见骨折线;下肢独立行走3分钟以上,观察2周内不变形。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该系统评分包括畸形、裸关节活动及距下关节活动、膝关节活动、费力活动、跋行、步态及疼痛等7个方面)进行判定临床胫骨骨折临床效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统计疗效。随访两组患者1年后,统计疗效。
  1.4 統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样本比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优18例,良6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为93.10%;对照组治疗后优13例,良5例,中3例,差8例,优良率为72.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干骨折是一种全身长骨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占整个骨折发生率的13.4%。由于胫骨直接位于皮下,周围肌肉覆盖较少,血液循环较少,当手术固定不够牢固时,常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缺损骨外露、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3-4]。临床主要采用交锁髓内钉及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两组都具有创伤小、不剥离骨膜等优点。其中交锁髓内钉是一种符合骨再生、重建及创伤修复等要求的轴向型固定术,通过增加整个固定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为早期锻炼创造了条件,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并有效的避免了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的发生[2]。现代研究表明,微创钢板固定法核心内容包括:(1)采用“内支架”的骨折固定模式,采用特殊设计的钢板进行桥接固定;(2)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保护骨折端周围的血运;(3)利用简介复位技术和肌腱复位作用进行骨折复位。本研究结果表明,微创钢板固定法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交锁髓内钉法(75.8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是微创钢板固定法采用经皮锁定桥接钢板技术,对周围造成的创伤更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骨折端血运。骨痂生长加快,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但由于微创钢板固定法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综上所述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疗效优于交锁髓内钉法,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邢益仿.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19):3299-3300.
  [2] 张帆,罗晓东,汪志中等.胫骨干骨折患者交锁髓内钉术后动力化与未动力化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13,(29):3491-3492,3495.
  [3] 马敏,蔡俊丰,尹峰等.两种术式治疗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8):1661-1664.
  [4] 周振宇,刘璠,刘雅克等.锁定加压钢板桥接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干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3):222-2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在于对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的研究。方法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44例锁骨远端损伤的疗效。结果病人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该钢板起到了良好的复位和固定,肩关节、肩锁关节活动良好。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损伤满足肩关节局部生物力学环境,能起到理想的固定效果。  关键词:肩关节;肩锁关节;骨折;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锁骨远端损伤的
期刊
摘要:通常使用的吸入类麻醉剂七氟醚具有促炎作用,而静脉注射类麻醉剂丙泊酚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我们比较了应用七氟醚或丙泊酚进行麻醉的癌症患者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患者和方法:将1642例在本地区手术过的乳腺癌、结肠癌以及直肠癌患者的麻醉、手术、人口统计学和术后随访数据汇集到一个数据库中。采用Kaplan-Merier法对1年和5年生存率进行评估,并比较应用丙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前牙反牙合的病因及影响其治疗结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乳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为期五年的追踪观察。结果:乳前牙反牙合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早期矫治乳前牙反牙合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大多数患者术后疗效稳定,但仍有复发的可能。结论:遗传因素和口腔不良习惯既是导致乳牙反牙合的主要病因,又是影响其术后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乳前牙;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行消化性溃疡修穿孔修补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腹腔镜组60例、开腹组60例,比较两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米替林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慢性头痛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方法:选择62例慢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剂量 2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阿米替林片,剂量25 mg/次,3次/d。结果: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70.9%。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3例
期刊
软组织损伤主要是指肌肉、肌腱、韧带、滑膜、滑囊、软骨、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骨质增生等等。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颈、肩、腰、腿痛。慢性积累性软组织损伤发病原因众多而复杂,其主要病理變化为机体软组织损伤后,自身分泌胶原蛋白对损伤的软组织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分泌量过多,形成胶原纤维组织过多,导致机体软组织的各种病理变化。软组织损伤程度不同,病理变化程度不同,分泌胶原蛋白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治疗与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8月收住的无排卵性功血患者68例,平均年龄(46.2±2.8)岁,平均病程(7.8±2.3)个月。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患者予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患者月经周期第3~7天范围内将LNG-IUS放入宫腔内,保持位置及宫腔深度正确。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炔诺酮5 mg,1次/8 h,自患者止血日算
期刊
摘要:目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检测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小儿急性上呼啸感染患儿148例。按照病毒血清学检测与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A组,n=76)和细菌感染组(B组,n=72)。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小儿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n=70)。对比分析检测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价值。结果:B组CRP水平与WBC计数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且差异统计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足病的诊断方法、治疗途径及其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观察56例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足病的患者,按照药敏的结果给予病人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降糖方案以调整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按照患者的组织坏死程度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56例患者通过治疗之后,48例痊愈出院,4例进行皮瓣修复,4例进行截趾以及跖骨离断术。结论:在对糖尿病足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采取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6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毒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小儿多见,传染性较强,夏秋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