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重视, 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口语和听力能力太差, 无法用英语与对方进行交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深化兴趣教学。我对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独到的个人见解,教学法也应随新形势新要求而有相应的调整,改进。供广大初中英语教师一起探索。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
一、独辟蹊径的课堂导入法
(1)教师为主导的导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演”的作用,通过教师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进行活动,从而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
(2)词汇背景知识导入法最适用于阅读课教学,当然写作课也可采用。词汇是语言这座大厦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任何词汇都是音义结合的实体单位,并在语句中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比如:A black hen lays a white egg.字面意思是“黑鸡下白蛋”,理解意义可以是“丑妇生俊儿”或“世事无定”,而汉语中亦有“黑孩娶白妮儿”的说法。又如:He is not as green as he’s cabba-gelooking.(他虽年轻但不是不懂事。)如果不懂中西文化的相通与暗合,很难理解其中的寓意。这些词出现在阅读短文中时,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因此,在阅读课教学中,词汇背景知识导入法很实用,能让学生知道词除了词义本身外,还会在特定语境中产生联想意义。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作者的本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3)语法背景知识导入法适用于写作课和语法课教学,因为英汉民族在思维上的差异造成了在同义表达上采取不同句法形式的现象。汉语语法呈隐含性,英语语法呈外显性;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重动态、人称、主动、简单,英语重静态、物称、被动、复合。汉语无形态变化,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序与语序对称。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学生会特别注意句子结构、句子的正确表达、语法的正确运用。这是我们在写作和语法教学中非常可取的一种导入方式。
二、营造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所以,我们尽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英语交际的快乐。
(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表现为校园生活、学习场所的语言标识。如:学校教室(Class X Grade X)、实验室(Laboratory),教师办公室(Teachers’ office)等牌子用英文书写;教学楼的楼梯上按“first, second, third…”的顺序标上英语,楼梯转弯处标上Be Careful. Keep right. Be polite等;走廊上挂起标英语的宣传画,教室内实物也都用英文标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在于形成校园生活中自觉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可以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可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以促进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加强并提高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在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外语时继续提高,才能在遇到新问题时能够钻研并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自学能力比获得外语知识似乎更具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特别提倡“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原则。启就是启发,以此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读就是阅读,是关键所在。阅读重在理解,不仅是文章整体与细节的理解,还有词的理解。练就是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阅读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知就是知晓结果,也就是得到答案,是对阅读训练效果的检验;结就是总结,概括全貌,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这五个环节缺一不可,互相练习,是统一而系统的教学手段。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我经常利用教室让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语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要求学生们都积极准备,踊跃参加,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总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教好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活学活用,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教师们的共同追求。
一、独辟蹊径的课堂导入法
(1)教师为主导的导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演”的作用,通过教师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进行活动,从而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
(2)词汇背景知识导入法最适用于阅读课教学,当然写作课也可采用。词汇是语言这座大厦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任何词汇都是音义结合的实体单位,并在语句中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比如:A black hen lays a white egg.字面意思是“黑鸡下白蛋”,理解意义可以是“丑妇生俊儿”或“世事无定”,而汉语中亦有“黑孩娶白妮儿”的说法。又如:He is not as green as he’s cabba-gelooking.(他虽年轻但不是不懂事。)如果不懂中西文化的相通与暗合,很难理解其中的寓意。这些词出现在阅读短文中时,一定要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因此,在阅读课教学中,词汇背景知识导入法很实用,能让学生知道词除了词义本身外,还会在特定语境中产生联想意义。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作者的本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3)语法背景知识导入法适用于写作课和语法课教学,因为英汉民族在思维上的差异造成了在同义表达上采取不同句法形式的现象。汉语语法呈隐含性,英语语法呈外显性;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重动态、人称、主动、简单,英语重静态、物称、被动、复合。汉语无形态变化,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序与语序对称。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学生会特别注意句子结构、句子的正确表达、语法的正确运用。这是我们在写作和语法教学中非常可取的一种导入方式。
二、营造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一旦离开了环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所以,我们尽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英语交际的快乐。
(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表现为校园生活、学习场所的语言标识。如:学校教室(Class X Grade X)、实验室(Laboratory),教师办公室(Teachers’ office)等牌子用英文书写;教学楼的楼梯上按“first, second, third…”的顺序标上英语,楼梯转弯处标上Be Careful. Keep right. Be polite等;走廊上挂起标英语的宣传画,教室内实物也都用英文标出……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就在于形成校园生活中自觉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可以利用节日、生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可以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唱歌比赛、表演课本剧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以促进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加强并提高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
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在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外语时继续提高,才能在遇到新问题时能够钻研并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自学能力比获得外语知识似乎更具现实和长远的意义。特别提倡“启读练知结”相结合的原则。启就是启发,以此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读就是阅读,是关键所在。阅读重在理解,不仅是文章整体与细节的理解,还有词的理解。练就是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阅读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知就是知晓结果,也就是得到答案,是对阅读训练效果的检验;结就是总结,概括全貌,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这五个环节缺一不可,互相练习,是统一而系统的教学手段。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我经常利用教室让学生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语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要求学生们都积极准备,踊跃参加,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总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教好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活学活用,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教师们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