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以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文化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白秀英(1966-),女,内蒙古赤峰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管理。(江西 南昌 330032)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应用技术性人才的教育机构,具有与社会生产实际需要密切联系、结合紧密的特点。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需求变化的迅速化、需求层次的高级化,如何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独特的优势、培养出社会和市场急需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面对不同层次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同行竞争压力,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认真面对的首要问题。高职教育近几年蓬勃发展,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因而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式等都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在与众多同类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课题。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必然包含高层次的和谐校园文化。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比如公共场合下不注重言行举止脏话连篇会打扰你的心情;随处可见的果皮、纸屑会使你感到厌烦;校园里随地吐痰的举止也容易引起你的反感。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人与人之间又何来“和谐”两字。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
  
  二、构建开放性、创新性校园
  
  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等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教师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着力于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设,加强团队意志的和谐共振,打造甘于奉献的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校园发展氛围。具体表现为:潜移默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将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开放的创新思想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应自觉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建立起一种尊重理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呢?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又要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和真正的实践能力。主动融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特别强调给学生以更多的创造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让学生自主发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现实生活当中去;鼓励学生开放思想,发扬挖掘精神和创新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注重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全体师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地和谐发展。
  
  三、构建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发展的途径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先进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就是高职学生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紧密性,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是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既要注重“应会”又要注重“应知”,因此,高职文化要把学生能否为用人单位所接纳,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准则。
  加强专业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就应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首先,要树立市场意识,注重市场分析,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要经过充分地科学论证,不可随意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建设总体规划,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其次,在专业设置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不能贪多求全,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学校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做到特色鲜明。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建设精品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从而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
  探索高职教育培养新模式。一是“订单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质量和数量,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结构、课程及规模,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岗位职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二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内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实训一年;三是“工学结合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企业全程参与的育人过程,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采取学分制、弹性学制教育管理制度;四是“定向模式”,即针对艰苦行业、特殊行业的特点,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五是“产学研一体模式”,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制定双向技术合作计划,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联合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企业为依托,校企结合,共同构建具有各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建设的途径。
  
  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内涵建设水平
  
  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决定了“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必须紧密与企业合作,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经费投入,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和参加有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中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三是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聘请企业中高级技工等专业人才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功能,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要建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的用人方针,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就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坚持以“两课”为主渠道,以实习、实践为主阵地,以“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主要力量,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二是结合专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意识、敬业精神教育。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诚实守信、工作认真、遵纪守法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教育氛围。要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要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六、结语
  
  总之,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能对师生进行美的熏陶,另一方面师生也能为校园文化作出美的奉献,这两方面是学院教育进入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时代的需要,只有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全体师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已经两年了,活动留下的38节课例已成为宝贵的美术教学资源,正在各地的美术教师培养、培训和教研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
期盼已久的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新版美术教材终于问世了.乍见该版教材第一册,全新的视觉效果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满怀期待地打开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细细品读,感觉与实验
摘要:“工学结合”是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依托职教集团的优势,探索“工学结合”的基本规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达到企业与高职学校“双赢”,实现高职教育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职教集团;模式    作者简介:梁忠厚(1974-),男,湖南会同人,衡阳农林职
教材分析rn《动物、植物欣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20课,属于“欣赏·表述”学习领域.教学时间为1课时.rn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
点评一《熊擎宇湖南省汨罗市三姊桥中学)rn认真品读了田红霞老师执教的《动物、植物欣赏》教学案例,我觉得该课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欣赏、语言交流、动手绘制等方面的能力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新的世纪,是中国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教育肩负着崇高而神圣的使命.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
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完成人才培养的主体工程,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成败。结合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现状和新的教育模式对电力职业教育模式的
在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美术师资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已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对于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以下简称“美术教育专
摘要:本文提出了对高职教育特色和专业的认识,阐述了专业建设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剖析现有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强化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打造高职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特色    作者简介:吕岩(1970-),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教学及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辽宁 营口 115000)    
活动对象rn聋校七至九年级学生.rn活动初衷rn美源于生活,然而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或多或少沉迷在数字世界中,忘却了生活中那些质朴的美感.手机在校园的普及,使学生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