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上教师如何教,如何评价,首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成果。所以“学”、“教”、“评”三者的关系和顺序应当是首先基于学生的学情及课堂上新生的问题,接着教师基于此,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环节,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最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所呈现的教学成果进行智慧的评价。那小学第二学段中课堂上“学教评”得如何有效落实?
【关键字】学 教 评 语文要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她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1]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学习,学习内容从第一学段的以识字积累识字方法为主过渡到以语句段的学习为主的学习,探究“学”、“教”、“评”三者之间的联系与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效落实的方法,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一系列的课堂实践和反思总结中,针对上述问题,我积累了以下体会:
一、以生为本,激励自主探究
1.以学为本,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点,教师必须铭记在心。第二学段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已经初步成熟,乐于且善于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画思维导图,在文中找关键词,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等等。课堂中老师牵着学生学,口授强给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所以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回归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抛出一个大问题让孩子自主学习较为合适。《麻雀》这篇课文主要提示学生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那就以此为中心问题,让学生自己把控课堂。
2.以学带学,提高学习效果
一个班级的组成,有表述、探究、协调等各方面学习技能不一的孩子组成,然而无论他们各自的学习能力如何,每个人在某方面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所以课堂上找到一种能使其互补的学习活动,既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以学带学”即某一方面能力较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弱的同伴进行学习,以达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所以《麻雀》一课的教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3.以学定教,思考落实细节
教学环节设计中,在充分研读单元语文要素的之后,设计合理有梯度的单元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光明确语文要素不够,要细化读写方法。说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孩子已经学过了什么?将来孩子还要学什么?今天还要教什么?根据学教评理论,思考每个板块中的小环节如何处理。
《麻雀》一课的重要环节,了解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要弄清楚事情的前因、经过、结果。学習的过程展开得更加充分,起因可以展开更加充分,小麻雀可以自然进入。可以分角色进行交流。即使有互动,又有自然的分类,跟进指导让学理念。
二、紧扣教材,落实语文要素
1.研读单元语文要素,有的放矢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导语,里面清楚地点明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明确该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在教案设计时紧扣教材,设置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环节,有的放矢。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该单元以“多彩生活”为主题,最重要的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备课时,必须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主要标准。
2.研读习题,一体化有机结合
统编教材备课对语文要素,课后习题,语文作业本一体化阅读做出了明确意图,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和配套作业本内容都是在编写教材过程中,编者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帮助学生落实单元知识技能所精心编写的精华。所以备课时,将课后习题巧妙地放进教学中,碰到课堂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智慧地运用作业本上的习题梳理、解决问题,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综合以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安排如下:
1.通过集中识字,能正确认读“拯救、嘶哑、庞大…“等词语,并理解”挓挲“的意思。
2.通过默读课文,梳理关系图,能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能看着思维导图概括。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形式,能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勇敢无畏写清楚的。
3.以教促学,巧搭思维导图
第二学段,思维的构建尤其重要,课堂知识点的学习如果依旧停留在琐碎的知识点学习,那课堂一定会索然无味而低效。教师在学习活动展开前,必须扮演好引领者的身份,传授合适的学习方法。教师得在学习活动展开前用恰当的例子引导,并利用学习活动落实学生自主掌握搭建思维导图的能力。
《麻雀》的教学一开始就以人物关系为主线,提示学生搭建思维导图。通过动作对象的分析捋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此,利用配套作业本上的思维导图,进行改善,让孩子在小组合作环节依样画葫芦,探究尝试完成思维导图。
三、立足课堂,钻研智慧评价
崔允漷主编的《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一书指出,没有良好的课堂层面的评价,就没有良好的教学实践;课堂层面良好的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层面的评价实践。⑴课堂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导引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2]
1.有效引导,巧妙切换身份
小组合作形式能充分调动班级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目标,活动方式,且提示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在过程中,教师应当也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到每个小组中,与他们一起讨论,给予提示和质疑,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汇报环节,教师应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不应急于要学生说出预设想得到的答案,剥夺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麻雀》一课的小组合作环节,形式很活泼,通过教师的点播引导,学生基本都能够抓住关键词来突出老麻雀的无畏,且都能阐述自己的理由。在汇报展示环节,教师的智慧引导非常重要。在关键词呈现在黑板上的过程中,教师应一边倾听一边辅助孩子在黑板上巧妙地按顺序排列。呈现后,用巧妙地问题启发孩子重新发现规律。
2.对比评价,斟酌智慧点评
课堂小练笔,是从方法到运用,从阅读到表达,落实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过程,对语言文字运用上有效果。课堂小练笔的评价,是学生积累习作方法,把握语言准确性,习得同伴优点的重要途径。
对比评价是课堂小练笔评价中较好的评价方式。在对比中,学生自然可以分辨教优秀的同学文章的长处,也能在对比中结合自身实际发现不足之处。教师除了在评价前选取有价值的范例,还需要提醒学生把握语言准确性以及对学生现场产生的问题有随机应变的高能分析判断力。
《麻雀》的课堂习作评价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较三个同学描写猎狗叫唤的声音“嘶哑”、“呜呜”、“旺旺”时,学生能够根据课文理解,辨别词语的精确性。三个学生分别说出嚇得直哆嗦,吓得魂飞魄散,吓得腹部缩紧。根据课文内容,即使老麻雀奋力掩护,对猎狗有所震慑,也不至于吓得直哆嗦,魂飞魄散的地步。此处在教师提前甄别的基础上,反问学生是否合适,请同学结合课文说一说理由,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性,同时也引导学生合理地写作文。
3.搭建支架,促进学评可依
评价时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要求,教师提前归纳学习活动或者课堂练笔的重点,给学生搭建适当的支架,出示一个星级评价表,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落实知识技能。例如课堂练笔可以从标点使用,语言通顺性,语言准备性,语言丰满度等各方面搭建评价支架,提前在练笔前出示,学生写的时候有理可依,评价时也有话可说,修改时也有的放矢。
总之,“学教评”一致,如何从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展开学生学习过程,是教师备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及时作出反思,将经验继续内化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同时不断进行探索和学习,是我们接下去要继续追踪、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D].2021
[2] 崔允漷.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关键字】学 教 评 语文要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她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1]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学习,学习内容从第一学段的以识字积累识字方法为主过渡到以语句段的学习为主的学习,探究“学”、“教”、“评”三者之间的联系与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效落实的方法,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一系列的课堂实践和反思总结中,针对上述问题,我积累了以下体会:
一、以生为本,激励自主探究
1.以学为本,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点,教师必须铭记在心。第二学段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已经初步成熟,乐于且善于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画思维导图,在文中找关键词,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等等。课堂中老师牵着学生学,口授强给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所以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回归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抛出一个大问题让孩子自主学习较为合适。《麻雀》这篇课文主要提示学生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那就以此为中心问题,让学生自己把控课堂。
2.以学带学,提高学习效果
一个班级的组成,有表述、探究、协调等各方面学习技能不一的孩子组成,然而无论他们各自的学习能力如何,每个人在某方面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所以课堂上找到一种能使其互补的学习活动,既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以学带学”即某一方面能力较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弱的同伴进行学习,以达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所以《麻雀》一课的教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3.以学定教,思考落实细节
教学环节设计中,在充分研读单元语文要素的之后,设计合理有梯度的单元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光明确语文要素不够,要细化读写方法。说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孩子已经学过了什么?将来孩子还要学什么?今天还要教什么?根据学教评理论,思考每个板块中的小环节如何处理。
《麻雀》一课的重要环节,了解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要弄清楚事情的前因、经过、结果。学習的过程展开得更加充分,起因可以展开更加充分,小麻雀可以自然进入。可以分角色进行交流。即使有互动,又有自然的分类,跟进指导让学理念。
二、紧扣教材,落实语文要素
1.研读单元语文要素,有的放矢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导语,里面清楚地点明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明确该单元的单元语文要素,在教案设计时紧扣教材,设置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的环节,有的放矢。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该单元以“多彩生活”为主题,最重要的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备课时,必须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主要标准。
2.研读习题,一体化有机结合
统编教材备课对语文要素,课后习题,语文作业本一体化阅读做出了明确意图,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和配套作业本内容都是在编写教材过程中,编者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帮助学生落实单元知识技能所精心编写的精华。所以备课时,将课后习题巧妙地放进教学中,碰到课堂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智慧地运用作业本上的习题梳理、解决问题,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综合以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安排如下:
1.通过集中识字,能正确认读“拯救、嘶哑、庞大…“等词语,并理解”挓挲“的意思。
2.通过默读课文,梳理关系图,能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能看着思维导图概括。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形式,能理解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勇敢无畏写清楚的。
3.以教促学,巧搭思维导图
第二学段,思维的构建尤其重要,课堂知识点的学习如果依旧停留在琐碎的知识点学习,那课堂一定会索然无味而低效。教师在学习活动展开前,必须扮演好引领者的身份,传授合适的学习方法。教师得在学习活动展开前用恰当的例子引导,并利用学习活动落实学生自主掌握搭建思维导图的能力。
《麻雀》的教学一开始就以人物关系为主线,提示学生搭建思维导图。通过动作对象的分析捋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此,利用配套作业本上的思维导图,进行改善,让孩子在小组合作环节依样画葫芦,探究尝试完成思维导图。
三、立足课堂,钻研智慧评价
崔允漷主编的《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一书指出,没有良好的课堂层面的评价,就没有良好的教学实践;课堂层面良好的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层面的评价实践。⑴课堂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导引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2]
1.有效引导,巧妙切换身份
小组合作形式能充分调动班级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目标,活动方式,且提示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在过程中,教师应当也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到每个小组中,与他们一起讨论,给予提示和质疑,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汇报环节,教师应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不应急于要学生说出预设想得到的答案,剥夺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麻雀》一课的小组合作环节,形式很活泼,通过教师的点播引导,学生基本都能够抓住关键词来突出老麻雀的无畏,且都能阐述自己的理由。在汇报展示环节,教师的智慧引导非常重要。在关键词呈现在黑板上的过程中,教师应一边倾听一边辅助孩子在黑板上巧妙地按顺序排列。呈现后,用巧妙地问题启发孩子重新发现规律。
2.对比评价,斟酌智慧点评
课堂小练笔,是从方法到运用,从阅读到表达,落实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过程,对语言文字运用上有效果。课堂小练笔的评价,是学生积累习作方法,把握语言准确性,习得同伴优点的重要途径。
对比评价是课堂小练笔评价中较好的评价方式。在对比中,学生自然可以分辨教优秀的同学文章的长处,也能在对比中结合自身实际发现不足之处。教师除了在评价前选取有价值的范例,还需要提醒学生把握语言准确性以及对学生现场产生的问题有随机应变的高能分析判断力。
《麻雀》的课堂习作评价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较三个同学描写猎狗叫唤的声音“嘶哑”、“呜呜”、“旺旺”时,学生能够根据课文理解,辨别词语的精确性。三个学生分别说出嚇得直哆嗦,吓得魂飞魄散,吓得腹部缩紧。根据课文内容,即使老麻雀奋力掩护,对猎狗有所震慑,也不至于吓得直哆嗦,魂飞魄散的地步。此处在教师提前甄别的基础上,反问学生是否合适,请同学结合课文说一说理由,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性,同时也引导学生合理地写作文。
3.搭建支架,促进学评可依
评价时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要求,教师提前归纳学习活动或者课堂练笔的重点,给学生搭建适当的支架,出示一个星级评价表,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落实知识技能。例如课堂练笔可以从标点使用,语言通顺性,语言准备性,语言丰满度等各方面搭建评价支架,提前在练笔前出示,学生写的时候有理可依,评价时也有话可说,修改时也有的放矢。
总之,“学教评”一致,如何从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展开学生学习过程,是教师备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及时作出反思,将经验继续内化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同时不断进行探索和学习,是我们接下去要继续追踪、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部编版课程标准[D].2021
[2] 崔允漷.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