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来说,起着关键性作用。恰当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形成阳光自信、自强自立的个性,受益终身;而失当甚至是缺失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懦弱胆小或者嚣张跋扈。要创造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长首先要让家庭的教育方向保持一致性,蹲下来跟孩子交流;还要学会适宜地称赞孩子,注意教育的连续性。如此,才能让家庭教育的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家庭教育;孩子性格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对于人的要求逐渐提高。现代人,不仅仅要有聪明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中国的国情是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有的家长都极其关注孩子的教育。那么,在关注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如何让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绽放更多的光彩?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培养孩子坚定果断的性格
家庭里,经常会出现爸爸和妈妈管教孩子的方法不一致的情况,这就需要父母双方在沟通中达成一致。标准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孩子无从选择,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即使有时候,有一方觉得另外一方的管教欠妥,也不能立即表现出来,而要在过后与其进行沟通商量,保持一致性。很多家庭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爷爷奶奶都住在一起,当父母严厉管教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过多地插手,也会让孩子养成标准不一致的习惯,或者两面的性格。这就需要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
只有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标准,家庭成员在管教孩子的态度上保持一致,孩子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待事物的态度才会坚定,做事情才会果断,也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平等真诚地与孩子相处,培养孩子阳光、有主见的性格
孩子,总是期待父母能不摆家长的架势,可以把父母的威严放下,融入到自己的世界去。孩子都有自己独特而独立的内心世界,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有自己的见解和主意。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容不得孩子表达,这样的教育肯定无效。如果父母能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内心,认真地倾听孩子的世界,分享其快乐,分担其忧愁,帮助其承担问题并给与引导,此时的管教“无声胜有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并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去尝试,一定会受益匪浅。
过于严厉苛刻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长期笼罩在压抑之下,逐渐形成自卑、被动的性格。如果家长们能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会令整个家庭洋溢着浓浓的平等气息。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更善于与人相处,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会受别人左右。
三、恰当赞赏,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的性格
以前的中国家长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喜欢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孩子在整天的抱怨和批评中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严重一点就会自暴自弃,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我什么都不行”“我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思维惯性。这样的孩子,也会形成自卑、胆小、主动性差等性格。日本有一本著名的书《水知道答案》,里面有一个试验:对着水说不同的话,然后放到零下70度的环境下,它会形成不同的形状。说美丽的话,它的形状会漂亮;说恶毒的语言,它的形状会很丑陋。这是个很奇妙的试验,同样奇妙的还有我们的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就是给予他信心和指引,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大步流星。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给予孩子过多的、泛滥的“赞赏”,让原本优美的赞赏变了味道,走了形状,让孩子形成了自以为是的性格。孩子的自大,会让他听不进去任何一点点不好的建议或者是批评,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赞赏”不要也罢。正确地认识赏识教育,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孩子恰当的赞赏,才能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的好性格。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性格
每个孩子在出生以后,有2/3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无可选择的接受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要养成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连续的、不断重复的教育过程。同集体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连续性,家长是角色最持久的教育者。
关注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是没有自制力的个体。有目标的教育,就要做到坚持,注意连续,及时教育,才能看得到成果。无头无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教育,只会养成孩子做事不连贯、不能坚持的性格。认真与坚持、连续与及时的家庭教育,才能养成孩子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性格。
我国伟大的女性宋庆龄曾经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就是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可见,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家长要注意完美参与孩子的成长,让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中开出最美丽的花。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日)江本胜著,(日)猿渡静子译.水知道答案[M].三亚:南海出版公司,2009.
[3]郑委,陈文平.我要做个好家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家庭教育;孩子性格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样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对于人的要求逐渐提高。现代人,不仅仅要有聪明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中国的国情是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有的家长都极其关注孩子的教育。那么,在关注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如何让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绽放更多的光彩?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培养孩子坚定果断的性格
家庭里,经常会出现爸爸和妈妈管教孩子的方法不一致的情况,这就需要父母双方在沟通中达成一致。标准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孩子无从选择,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即使有时候,有一方觉得另外一方的管教欠妥,也不能立即表现出来,而要在过后与其进行沟通商量,保持一致性。很多家庭还会出现这种情况:爷爷奶奶都住在一起,当父母严厉管教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过多地插手,也会让孩子养成标准不一致的习惯,或者两面的性格。这就需要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
只有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标准,家庭成员在管教孩子的态度上保持一致,孩子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待事物的态度才会坚定,做事情才会果断,也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平等真诚地与孩子相处,培养孩子阳光、有主见的性格
孩子,总是期待父母能不摆家长的架势,可以把父母的威严放下,融入到自己的世界去。孩子都有自己独特而独立的内心世界,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有自己的见解和主意。如果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容不得孩子表达,这样的教育肯定无效。如果父母能蹲下来,走进孩子的内心,认真地倾听孩子的世界,分享其快乐,分担其忧愁,帮助其承担问题并给与引导,此时的管教“无声胜有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并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去尝试,一定会受益匪浅。
过于严厉苛刻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长期笼罩在压抑之下,逐渐形成自卑、被动的性格。如果家长们能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会令整个家庭洋溢着浓浓的平等气息。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更善于与人相处,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会受别人左右。
三、恰当赞赏,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的性格
以前的中国家长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喜欢拿自家孩子的缺点去比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孩子在整天的抱怨和批评中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严重一点就会自暴自弃,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我什么都不行”“我什么都不如别人”的思维惯性。这样的孩子,也会形成自卑、胆小、主动性差等性格。日本有一本著名的书《水知道答案》,里面有一个试验:对着水说不同的话,然后放到零下70度的环境下,它会形成不同的形状。说美丽的话,它的形状会漂亮;说恶毒的语言,它的形状会很丑陋。这是个很奇妙的试验,同样奇妙的还有我们的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赞赏就是给予他信心和指引,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大步流星。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给予孩子过多的、泛滥的“赞赏”,让原本优美的赞赏变了味道,走了形状,让孩子形成了自以为是的性格。孩子的自大,会让他听不进去任何一点点不好的建议或者是批评,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赞赏”不要也罢。正确地认识赏识教育,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孩子恰当的赞赏,才能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的好性格。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性格
每个孩子在出生以后,有2/3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无可选择的接受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要养成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连续的、不断重复的教育过程。同集体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连续性,家长是角色最持久的教育者。
关注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是没有自制力的个体。有目标的教育,就要做到坚持,注意连续,及时教育,才能看得到成果。无头无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教育,只会养成孩子做事不连贯、不能坚持的性格。认真与坚持、连续与及时的家庭教育,才能养成孩子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性格。
我国伟大的女性宋庆龄曾经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就是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可见,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家长要注意完美参与孩子的成长,让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中开出最美丽的花。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日)江本胜著,(日)猿渡静子译.水知道答案[M].三亚:南海出版公司,2009.
[3]郑委,陈文平.我要做个好家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